書名:《覺醒社畜的贏家理財課:掌握資本主義規則,啟動你的理財革命,邁向財富自由之路!》
內容簡介:財富不會消失,只會移轉、重分配。當你發現世界怎麼和你想的不一樣時,你應該先弄清楚財富如何流動,並學習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這樣你就可以贏得勝利並累積財富!
「覺醒社畜」網路漫畫和網誌,以漫畫及圖像加上易懂的文字,讓理財變得淺顯易懂。這本書解釋了許多人心中的疑惑,並說出了許多社畜心中的吶喊。不懂這個世界嗎?那你該看看這本書。
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財富都集中在超級有錢人手中,
你覺得不平等的落差在擴大,工作機會少,薪水的漲幅追不上物價的漲幅,資源比不上家裡有皇親國戚的人,政府的政策對企業和有錢人有利,政府給他們好處,而不是分配財富。
於是,你覺得他們沒和你站在同一邊,開始痛恨資本主義,痛恨這個世界。
如果你這樣想,這本書專為你而寫。你需要的不是一場革命和憤世嫉俗,而是徹底地了解,到底資本主義的社會是如何運作,並且從中得到機會,並且翻轉自己的人生!
※要想改變本質上不公平的制度,你得先變有錢!
要改變這個本質上不公平的制度,你必須先透過資源累積實力。你要動員勞工。你自己要先得到自由。還有你必須先變有錢。累積實力與財富,永遠改變世界。
※接受人生並不公平
你可以怨恨人生不公平,虛耗自己的人生,永遠成為魯蛇。或者,接受人生並不公平,得到情緒解脫的自由。並且開始掌控你能掌握的事。
著眼你的價值
你做正確決策的能力
開啟你的理財之旅
※累積財富,啟動你的理財之旅
累積財富的法則很簡單。不過,簡單不代表容易。
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才能幫助你穩健的讓財富成長,守住財富的果實。
1. 賺錢的能力。有所得才能儲蓄及投資。這是最基本的。
2. 儲蓄的能力就是留住財富的能力。建立儲蓄財富的紀律,穩定地積累財富。
3. 投資是不工作也能增長財富的關鍵。不過,投資同時也要留意風險。
4. 做好防護,保護資產。保險和風險管理,做好財富的防火牆。
《覺醒社畜的贏家理財課》並不是典型的個人理財指南。本書由新加坡頂級個人理財部落格的創始人撰寫,它揭示了許多年輕人在進入金錢世界時感到的挫敗感,並向你展示如何培養在餘生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心態。本書以漫畫加上圖解的方式,融合了個人理財、經濟學、社會學和心理學,創作了一本向您展示財務成功之路的書。如果您準備好克服不滿,接受現實,並努力生存,然後在當今世界茁壯成長,那麼這本書就適合您。
作者介紹:覺醒社畜 ,本書作者何瑞明與繪者高偉俊經營的網站,這是一個數位優先的出版自媒體,為年輕人與理財新手創作故事,讓個人理財這件事變得容易入門而有趣。他們的使命是幫助大家改善與金錢的關係,以實現自己的目標,活出更有意義、更充實的人生。他們在IG與TikTok擁有超過五十萬名粉絲,在Facebook、LinkedIn、X 與Substack等社群媒體也有專頁。本書是他們的實體出版物,一上市就成為暢銷書。
搶先試閱:〈為什麼會有不平等?〉
造成當今世界不平等的原因是什麼?
最近,我們在我們的社區做調查,得到各種各樣的回答。
有些人說,這要怪貪婪的企業、殘破的制度,以及貪腐的政治人物,才會形成這種本質上不公不義的制度。
有些人歸因於「心態」、「恆毅力」和「教育」這些條件的有無。
在許多情境下,這些答案可能都有道理,而且也有相當多的報導。但是,我們今天要向你指出我們認為同樣值得你關注的因素。
這些因素是:股東資本主義、全球化和科技。
以下是你對它們應該有的認識。
股東資本主義
今天可能有點難以想像,但是在過去,許多企業不是以追求
最大獲利為目標,而是整合了他們營運時往來的不同利害關
係人的利益。其中包括:
・政府
・銷售商與供應商
・員工
・廣大社會
・股東
到了1970 年代期間某個時候,這種經營思維轉變為完全以股東至上。
由此發生兩件事,推動當今先進國家所知的不平等的巨輪。
執行長的績效評核緊扣股價表現,這表示短期獲利變成最重要的事。企業不再尋求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雙贏局面。他們不計代價要成為贏家。想要多了解這個議題的讀者,可以參閱有關傑克• 威爾許(Jack Welch)的論述以及奇異企業(General Electric)的故事,並參考經濟學家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的論述。
於是,企業為了增加獲利,把腦筋動到削減成本上,包括人力成本。他們要怎麼做呢?畢竟,股東資本主義本身只是一個觀念,沒有附實踐行動手冊。
為了找到答案,我們必須檢視股東資本主義得以抬頭的兩股助力:全球化與科技。
全球化創造就業,也剝奪就業
來上一堂簡單的歷史課:新加坡的早期由於成本低,跨國企業把製造業工作引進新加坡。
我們父母有很多人是靠那些工作撫養我們、讓我們去上學、買房子並創造GDP。總而言之,新加坡有許多嬰兒潮一代都見證了過去五十年間財富的巨變。
但是,這些工作是從哪裡來的?歐洲和美國。
沒錯,當美國的政客為「中產階級被掏空」而捶胸頓足時,我認為重要的是體認到新加坡人也在其中參了一腳。
當然,新加坡稱不上是唯一的罪魁禍首——日本大概還排在前面。
在同時期的可能還有台灣、香港和南韓。近年來則是中國。紀錄片《美國工廠》( American Factory )有極其鮮活生動的描繪。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50 年前,世界變得更為平等。
時下關於不平等的盛行敘事指稱,1% 的富人以犧牲中產階級而發達。一國之內的不平等已經擴大。
然而在同一時期,有許多貧窮國家在過去50 年間一步一寸、艱辛地爬出赤貧的深坑。新加坡、台灣和南韓是第一波。但是還有許多其他國家也跟在後頭。在過去二十年間,國家之間的不平等鴻溝其實在縮小。
那麼,我們應該為「偷走美國人的工作」而感到內疚嗎?
企業主是在權衡利弊得失之後,才理智清楚地決定把工作輸出海外。由於有薪資更低廉的勞工,消費者就有價格更低廉的產品。誰是唯一的輸家?失去工作的那群人。
不過,關鍵在這裡。
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就像美國的工作在二十世紀流出,新加坡的工作也會流往其
他勞工工資更低的國家。
劍能保命,也會要命,不是嗎?
全球化之下,「打富」更形困難
「向富人課稅」是受剝奪者的怒吼。很多人以為政府能夠從最富有的公民搜刮稅金,然後花在窮人身上,不過這只是個誤會。
事實上,以富人具備的流動性,政府很難演好羅賓漢的角色,施展刧富濟貧之功。答案就一個名詞:資本外逃(capital flight)。即使是像中國共產黨這種看似萬能的政府對此也是防不勝防、處處受挫。
試想以下場景: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你願意選擇在新加坡繳17% 的稅,還是在其他地方繳40% 的稅?大部分人都會選17%。如果你是百萬富翁,那麼你大概也有
資源可以執行這個目標。
隨著世界的連結愈來愈緊密,資產與金錢也可以輕易流出一國。這對政府來說不是好消息,因為它們需要稅金,為種種政策籌措資金,例如福利與教育計畫。
由於全球化,政府不得不與其他政府競爭,吸引富裕公民和企業。
政府因此陷入進退維谷的「軍規22 條」情境(Catch-22):要為縮減不平等而籌措財源,你必須對富人課稅。
……但是如果你讓他們覺得你的國家不適合居住,他們會移往其他國家,結果留下來的是比較貧窮的人口。
我們從這裡得到兩個啟示:
1. 政府愈來愈需要為繳較多稅金的富人端出更多牛肉。
2.政府要設法對眾多富人課輕稅,而不是對少數富人課重稅。
話雖如此,讓大量富人進入你的國家也會衍生出一些後果。
這就要談到……
全球化、移民與仕紳化
不久之前,中峇魯(Tiong Bahru)還是新加坡房價最親民的地區。那裡的建築風格老舊。那裡的商店迎合居民的需求——主要是老人。
2010 年代期間,情況起了變化。中峇魯在文青的「再發現」下變得炙手可熱。文青咖啡館與時髦餐廳紛紛開店設點。停車位一位難尋;停車場停滿BMW 和其他名貴的豪華車。
不久之後,中峇魯的年老居民已經住不起這裡。
這個過程稱為「仕紳化」(gentrification),全球各地都在上演:其他知名的例子包括美國紐約的蘇活區(SoHo)、澳洲墨爾本的布朗斯威克(Brunswick)和英國倫敦的哈姆雷特塔自治市(Tower Hamlets)。
不過,仕紳化在城市和國家也有大規模發生的現象。
想像一下:
假設你在新加坡一個月賺$4,500。
百萬富翁一下子蜂湧而至,來到你的城市。一個月賺$30,000的外派工作者開始推高租金。有些人還會和你搶你夢想中的工作。他們開的車,你連做夢都開不起。
突然之間,你最喜歡的地區的房價,你已經高攀不上。你最喜歡吃早午餐的地方,一客班尼迪克蛋要價居然跳上$48——而且還賣得掉!
即使加薪$500,你一定還是覺得自己變得更窮。你滿腹怨忿不平。
科技加速全球化造成的問題
最後,科技呈指數級的跳躍發展,放大前述的許多問題。它們讓輸贏的代價落差擴大,進一步拉大不平等鴻溝。
拜網際網路之賜,開發中國家的便宜勞工更容易與他國勞工競爭。一個經典例子就是:雇主可以透過Fiverr 或UpWork等工作外包平台雇用在菲律賓的繪圖設計師。他們的薪酬比新加坡人、歐洲人、日本人或美國人更低廉。
軟體與自動化已經取代無數的工作,或至少壓縮薪資的成長。我母親在1990 與2000 年代從事記帳的工作,月薪是$2,500。二十年後的今天,這項職務的薪資中位數基準點仍然是$2,500。
與高獲利。拜科技之賜,像谷歌這種企業的經營團隊,相較於傳統的人員配置人數,規模極其精簡。但是這表示職缺愈來愈少。工廠和組裝線的情況也相仿。又或者運用軟體減少人工成本的一人創業家(solopreneur)也是一樣。
以下是一個常見的想法:科技理應讓我們的生活輕鬆容易,讓我們做事更迅速、更有效率。對於社會裡大半人口來說,科技確實發揮這樣的效用。
然而,科技也在摧毀社會裡同樣大半人口的生計。
面對這項資訊,我們應該怎麼辦?
不平等,無疑是我們這個世代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許多關於不平等的對話都極具煽動性,而且通常都在嘲諷位於財富光譜兩個端點的人:
窮人是一無是處的懶惰蟲。
富人是貪婪的反社會囤積者。
讓人坐立難安的真相是,世界遠比這複雜得多。還有,你光是身在先進國家,也會透過某種管道或形式加劇不平等。
我們認為:如果你想要讓世界變得比較平等,你必須先做幾件事。
第一,你必須理解不平等的根本原因,以免努力徒勞無功。
第二,困難的事情很少是獨立完成。一個人不夠。人多好辦事。你需要號召眾人一起為你的理念努力。
最後,能夠讓事情變得更好的人通常不是有錢就是有能力。諷刺的是,你或許需要累積兩者才能創造那個在你的量尺下更平等的世界。
有可能成功嗎?或許。
但是,你或許也要活得夠長才能當反派。
保持清醒,社畜。
⏩⏩閱讀更多 新樂園出版 覺醒社畜《覺醒社畜的贏家理財課:掌握資本主義規則,啟動你的理財革命,邁向財富自由之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