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記憶藏寶圖】鱸魚/那件送不出去的紅夾克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08 第5981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鱸魚/那件送不出去的紅夾克
【青春名人堂】洪惠風/97歲的病人血壓變高了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鱸魚/那件送不出去的紅夾克
鱸魚/聯合報
圖/裴小馬

那只是眼光的問題,美意是真誠的

那年我從美國到上海出差,不幸認識了紅夾克。

那件夾克紅得很不妥,好像染色不小心摻入了橘色。製造這顏色的人應該有色盲;材質上它帶著塑膠的閃亮,只比雨衣高檔一點點,想當夾克但氣質嫌不夠;樣式上想抄襲名牌用金線縫製,卻帶著剛脫離貧困的土,使人想起小時候在鄉下看到那些「過新年穿新衣」的人。更糟的是尺寸,即使在美國都很難看到這樣的特大碼,掛在身上就像布袋戲偶。

送夾克給父親的人顯然是轉送別人給他的,而且不知道已經轉了幾手。

可是父親把夾克給我的意圖完全不同。他真的認為那是名牌好料,穿在我身上很帥氣。那只是眼光的問題,美意是真誠的。

在電話裡他問我要不要錢、要不要普洱茶、要不要帶玩具給兒子?我告訴他,錢我夠,普洱茶有霉味我不喝,至於玩具,兒子已經上高中了。我拜託他什麼都不要帶,他不死心還加了一句:這兩天上海有寒流,我帶一件漂亮的夾克給你好了。「漂亮」兩字嚇到了我──他認為漂亮的我絕對不敢要,只能先敷衍再說。

上一代關懷方式千古不變。小時候用食物關懷:吃了沒?餓不餓?再多吃點嘛!可別餓著了……明明已經吃了二十顆水餃,他還是懷疑我客氣,不好意思再吃。在他的童年能吃飽就是恩典。長大後,他用金錢關懷:零錢夠不夠?需不需要錢?每月開銷夠嗎?雖然他自己也沒錢,但只要我說沒錢,他會擠出一切統統給我。

父親晚年一個人從台北搬到昆明定居──那是他最懷念的地方。抗戰時他擔任砲兵團長,跟隨孫立人滇緬遠征軍駐在昆明。他十六歲投筆從戎離開家鄉進軍校,後來考進黃埔軍校參與抗日戰爭,從此就再也沒有回過家鄉。一次都沒有。

那年我去上海出差,剛好他要回台北,所以從昆明到上海跟我共度周末再飛台北。

我最擔心的事發生了:他帶了五千美金,兩包有霉味的普洱茶,一個適合八歲小孩的玩具,還有那件漂亮到恐怖的紅夾克。

我告訴他不要帶的東西,他每一樣都帶了。

普洱茶和玩具我收了,怎麼處理再說,錢我堅持不要。父親像賭場老千那樣把鈔票展開攤在桌上,好像想證明不是假鈔,也沒摻低面額魚目混珠。把錢收回去的時候他有點失望,但是我心裡埋怨的是為什麼他完全不理會我的話,帶了那麼多錢萬一掉了怎麼辦?難道他不知道詐騙們正排著隊追隨他?

至於那件不幸的夾克,我說你就帶回台北吧。他試著說服我那式樣、質地有多高級,瞬間他成為一流的推銷員。我說這麼好看的衣服,台灣很多人搶著要。

不可避免的紅夾克之戰終於爆發了

走的時候上海下著細雪,我送他到浦東機場。進安檢門之前那場不可避免的紅夾克之戰終於爆發了。他說大老遠帶來就收下吧,太大將來給兒子穿,彷彿他這才發現我身高竟然不是一八五。我說行李實在放不下。我是說真的,我只有一小件行李加背包。

父親沒有回話而用行動表達,把夾克塞到我手裡。我也狠心僵持。重點不是夾克(當然它也的確是歷史上少見的醜),而是他不尊重我的想法,只求自己心安──我了解這心態因為我也是爸爸。但我關懷而不堅持,做美國小孩的爸爸我學會尊重。做美國人的父母,關懷只能點到為止,不能因為放不下心而堅持,更不能拿「這樣做也是為你好」的古典恐怖主義威脅。我叛逆但膽小,活在台灣不敢叛逆,到了矽谷得在不斷創新挑戰間活下去,變得喜歡挑戰傳統。

我把夾克硬塞回他手裡,同時加了一句:帶回美國也是丟掉。話剛說完我知道說重了。他沒有再回話,我看得出他有點挫敗。

他輸了,我更輸。我不懂家人相處為什麼總是淪為這樣收場?

我正在想要如何緩和這種分手局面的時候,他已經走向安檢門。

父親走得很慢,可是沒有回頭。一般分手他都會回頭傳達最後那份關懷,也許那次他不想掩飾挫敗。他居然沒理我。

遠看,他背駝得挺厲害,頭髮遠比我想的要白。近看只看到「老」,遠看則看到「弱」。

老是狀態;弱象徵著結束的開始。

我擔心安檢後他找得到登機門嗎?有多遠?走得到嗎?為什麼忘了向航空公司安排輪椅?我嘗試以一個陌生人的角度來看這一幕:這位老先生怎麼沒有人同行?

以前讀過一本書,作者在人生特殊時刻,總會以第三者的角度拋開所有對父親的認知,把他當作一個普通的男人來看,這樣就會看到從來不知道的另一個人:原來他也會在乎,原來他也會委屈,原來他也會軟弱,原來他也會哭;原來那讓給你吃的……他也想吃。這使我想到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看父親蹲著繫鞋帶,繫著繫著,他哭了。我笑大人還哭?他說是牙痛。

原來做父親還得放棄最基本的情緒權。

平常看不到這些,是因為那頂「身為父親」的帽子,把一切都壓了下去。而這樣的犧牲卻又偏和過度的關懷在我們生命中來回拉鋸衝突著:一個對你這麼好的人,硬要你做一件你這麼不喜歡的事。這件事還真麻煩。

我看著他一步一步消失在人群裡。那一刻很漫長,就像電影裡的慢動作。那件喧賓奪主的紅夾克一直頹喪地掛在他的手腕上。畫面一切是黑白的,只有夾克堅持保持著它的紅,彷佛是在跟我抗議。

最後從我畫面中消失的不是父親的背影,而是那件夾克。即使他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之後,我還是能從間隙中瞥見那抹令人惋惜的紅……直到完全消失。

那是我最後一次看到紅夾克。

我一直不知道紅夾克真正的身世,包括它的來源和最終歸處。無論在哪,它都會是沒人要的尷尬。但回頭想這件事,最後的結局其實應該是:它一直到今天都掛在我衣櫥裡──只是當時我並不知道那是最後一次看到父親。

【青春名人堂】洪惠風/97歲的病人血壓變高了
洪惠風/聯合報
九十七歲的病人血壓變高了,以前都一百二十到一百三十幾,最近卻一百三十到一百四十幾。看病歷,發現以前不管夏天冬天都沒什麼波動,我嘆口氣,既然無法怪罪天氣,就代表不能簡單繼續開藥打發病人,得花時間尋找血壓升高的原因,是環境?飲食?情緒?睡眠?藥物?還是身體功能有變化?甲亢?腎功能變差?腎動脈狹窄?還是長了會升血壓的腫瘤……

這位病人雖然有點年紀,卻耳聰目明、反應靈敏,也沒用拐杖,看起來像六七十歲,門診都是自己來,不用家人陪伴;他將近三十年前心臟病急診住院後,就一直在我這邊追蹤,在我去南部的期間曾給其他醫師看過,但很快又回來我的門診。這些年來他遵從醫囑,每個數值都控制得非常到位,近年LDL(低密度脂蛋白、壞的膽固醇)維持在五十左右。

「最近敢有啥物代誌?有吃較鹹沒?」我都會從生活先開始問,最後才會問到藥物與小便這些。

「吃東西都正常,沒變,但是最近比較沒空。」

「沒空?」

我心想快一百歲的人應該時間多到不行,怎麼會沒空?

「三件事。」

一件就很多了,還三樣?

「先是摩托車發不動、第二是電腦不能用。」

騎摩托車?用電腦?

「第三樣是菜種了不漂亮,一年一年差。」

他比我活得還忙。

「現在解決兩樣,摩托車修好了,孫子幫我電腦也弄好了,就剩一項菜種不漂亮的問題。」

「是喔。」

「我上網查,看是土質、肥料,還是陽光、水的問題。」

「你太厲害了。」我一面稱讚,一面想他跟我一樣,正在做鑑別診斷。

病人有點得意地看了我一眼,又搖搖頭,「但是電腦上面每個說法又不一樣。」

我心想你該不會是問AI人工智慧吧?ChatGPT大戰Gemini?如果是的話,就真的贏過了一大批他曾孫輩的年輕人。

「要是有人問就好了,問一下別人種的狀況,就能分辨問題出在哪裡。」

他惋惜地說著,我卻嘆為觀止地看著病人,活到老學到老,吸收新知,動腦解決問題,也許這正是他不老的祕訣。

我幫他做了些簡單的理學與生化尿液檢查,但心想這次血壓升高,也許真的是煩惱增加的結果。

2025年台灣男性的平均壽命是七十八歲,但同樣是七十八歲,每個人的狀況卻天差地遠,有人在這個年紀第二次當選美國總統掀起全世界的滔天巨浪,有人卻在七十八歲時無照駕駛車禍撞人。

身體的狀況常常是多年累積的結果,年輕時耗得兇,年紀大就得付出代價;如果從剩下的時間來計算,更容易看出差異,假設每個人都能活到一百歲,有人從出生時就以1.2倍的速度消耗身體,那麼算起來就只能活到八十三歲,七十八歲那一年,在其他人還剩下二十二年的壽命時,他卻只剩下五年,差了四倍多的時間。但壽命長短也不是重點,在他七十八歲時,身體的年齡已經是九十五六歲,一切都只能怪他前面時間揮霍得太快了。

身體的保養,愈早開始,也許就愈能像我那位九十七歲的病人,那麼健康,又那麼有活力。

 
 
 
訊息公告
 
 
 
 
盤點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 有哪些生力軍?
湧盛與鴻勁,只是潛伏在資本市場邊陲的「台灣之光」縮影。根據《今周刊》與《經濟新報》共同製作的「2025年台灣未上市企業一百強」,無論半導體、電子零組件、金融、生技醫療或綠能產業,均有營運表現不俗的公司浮上檯面。

台灣,怎樣感性?讀懂台式街巷的日常敘事美學
「台灣感性」,是韓國人旅行台灣時,為台灣街景下的註解。所指涉的對象,多數不脫屋齡動輒四、五十年起跳的老公寓,綠意盎然的植栽,同時夾帶著斑斕駁雜的霓虹店招,偶見停放街邊的摩托車、汽車,穿插公園綠地、中小學校園,搭配行道樹綠蔭鬱鬱蔥蔥,偶有可見天橋、平交道……。他們說,這樣的風景,可愛、懷舊、放鬆、自在。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