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怡文(小樹文化副總編輯)
你有沒有在某些時刻,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到、覺得自己比不上他人呢?我們或許都曾經有過這樣的時刻,但是在《電玩男孩》主角文森的生活裡,這卻是他經常有的感受。
暢銷青少年小說《金魚男孩》作者麗莎.湯普森的新作《電玩男孩》,就描述了有「發展協調障礙」(也俗稱「運動障礙」)的男孩文森的故事。因為發展協調障礙,文森在需要協調性的動作上,比其他孩子來得困難。在其他人眼中,文森看起來就是笨手笨腳,常常弄掉東西,沒辦法有條有理的處理課業,就連綁鞋帶這類小動作,對文森來說也很困難。而這些身體上的障礙不僅影響了他的生活,影響了他的學業,也影響了他的交友狀況。在這樣的生活壓力下,文森只好逃進電玩的世界──因為這是文森唯一能逃離現實壓力的地方。
然而,學校的一場戶外露營活動,卻讓躲在電玩後的文森不得不面對現實世界的人際相處,他必須跟同學們同心協力一起搭建帳篷、解決困難、互相幫助,還在隊友黎娜的提議下,一起出發尋找「海盜寶藏」。這一連串的相處,讓文森漸漸發現,儘管自己有發展協調障礙,但他並不是一無是處,而是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發揮自己的作用──冷靜的思考、細心的觀察,讓他帶領同伴避開一路上所遇到的危險。
我很喜歡《電玩男孩》的一點,是作者並不是一味否認電玩,而是透過讓主角文森去體驗真實世界的人際連結,發覺生活也可以是有趣的、值得探索的。電玩並不是不好的,它讓文森發揮自己的長處、學會細心的觀察,也陪伴他度過許多孤單的時光。但是如果只專注在電玩的世界,或許就會像文森一樣,忽略了現實中的美好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而這些與現實世界脫節的狀況,或許也是現代孩子(抑或大人)所要面臨的課題──如何重新找回現實人際關係。
《電玩男孩》的故事不僅給孩子們不一樣的視角,來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困境。這個故事,也能提醒我們這些成人,在面對孩子沉迷電玩或類似行為上時,能停下來,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來思考。孩子的行為表現問題,或許就跟故事裡的主角文森一樣,代表他們在某些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困難,需要我們的幫助或理解。麗莎.湯普森的作品,不僅是給孩子的溫馨童話,也是給教育者、家長,抑或一般成人的溫柔提醒。
看更多精彩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