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2年3月11日 星期五

【詩劇場】陳柏言/一齣詩劇的完成──記《光年》構想及其後台

聯副電子報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3/12 第7337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詩劇場】陳柏言/一齣詩劇的完成──記《光年》構想及其後台
【書評•散文】陳國球/「現代散文」之為「文」

  今日文選

【詩劇場】陳柏言/一齣詩劇的完成──記《光年》構想及其後台
陳柏言/聯合報
詩人羅智成。(圖/趨勢教育基金會提供)
在2022趨勢教育基金會主辦的詩劇《光年》開演以前,我們邀請了幾位發起者、創作者,展開密談。他們談詩,談音樂,也論劇場。我走入他們的談話,就好像闖進布滿管線的後台,展看大型壁畫的草圖。那裡充滿了可能性,一切都還在發生。燈暗下來,也像是一座微宇宙的模型。

大疫時代的詩劇場

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憶述起,詩劇場的發想,源於2012年,在國圖舉辦的《詩的立體書:九十九種讀詩的方法》。她找來大學同屆的詩人羅智成合作,不只演出詩作,也邀請創作者登台朗誦。那次的活動反響極好,也鼓勵她繼續推動詩劇場;希望藉由更親民的方式,向文學大師致敬,也將感動分享給更多的社會大眾。基金會文學顧問陳義芝接著指出,文字固然自足而飽滿,但就讀者的接受而言,總是有限的。他認為,詩劇場藉由不同的媒材「接枝」,將作品開枝散葉,挖掘詩作無窮的可能性。陳義芝說,選擇羅智成作為這次《光年》的主題詩人,一方面當然是因為他的詩作風格極具特色,且擁有世界性的視野,「他也是點子最多、想像力最天馬行空的詩人。」

「這次的演出,本來在去年九月就該發生;」徐堰鈴說起不期而至的升溫疫情,苦笑著說:「現在只好推託說,我們比較喜歡在春天演出。」

在徐堰鈴眼中,劇場最重要的,是演員與觀眾互動的臨場氛圍。但是,防疫政策總要求人們「儘量不要互動」,這與劇場的本質,產生了相當大的衝突。大疫時代,考驗著導演的既有思維,進而影響整齣戲的呈現方式。徐堰鈴捨棄詩人上台朗誦的橋段,改以錄音或影像播出;而最終挑選的詩作,也將疫情納入考慮,從更遙遠、宏觀的視角,聚焦在詩人對於自然生態的關注,以及對於宇宙文明的感觸上。

徐堰鈴指出,詩印在紙上,它的介面是相對純粹的;但如果要將它演出來,就必須用「立體」的思維去思考,去找尋場景的action,「我常常在想,要怎麼更好的詮釋一首詩?對劇場來講,它就是一個『藝術的全能運動』。比如,我們可以用燈光,用影像,我們也可以用聲音,加上動作……」導演最重要的任務,並不只是詮釋詩作,更要詮釋詩人本身:詩人為什麼去寫那首詩?詩作能帶給觀眾怎麼樣的回饋與延展空間?「我覺得作為一名導演,就好像是在做算術──也就是:我們要怎麼去重新解構又結構它?」 談起詩的詮釋,陳建騏認為,無論是流行音樂或者劇場音樂,和「詩」的關係都非常密切,「詩是所有文字載體中,擁有最多縫隙的藝術形式;而這些空隙,正好提供音樂創作者,很好的發揮空間。」由於充滿孔洞,人們如果要理解「詩」這樣的語言,往往需要通過「翻譯」。而他的工作,正是藉由音樂(包括人聲吟唱、電子音效等),去創造一個詮釋的空間;「我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讀者,用音樂去填補那些空隙。那或許會讓原詩更加飽滿,也可能刻意使之乾涸。」

陳建騏舉羅智成《地球之島》中的〈十月〉為例,為了配合詩中描寫的阿里山神木場景,導演希望參考鄒族的音樂風格。他聆聽鄒族的歌謠,並通過自己對於音樂和詩作的理解,轉化並賦予歌曲特殊的情調。除了譜曲之外,還要考慮到,這些歌曲讓哪一位演員演唱?又要用哪一種方式唱?不同的渲染方式,會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感受向度,「就像導演剛剛說的,好像是在做數學題。」

詩是最害羞的文學形式

談起詩的跨界展演,羅智成早在台大讀哲學系二年級時,就已做過類似的嘗試。他與知名舞者羅曼菲合作,在耕莘文教院舉辦一場現代詩舞表演。羅智成憶述,其中一場名為《給愛麗絲》的演出,「有劇,有舞,有音樂,當然也有朗誦。我還幫忙搬了一架鋼琴上台。」為什麼會對藝術媒介的「跨界」感興趣呢?他坦承,自己是一個「大腦過動」,什麼都想試試看的斜槓人;「我不是以一個既定的詩人想像,來製作我自己;而是以對自己的想像,來製作詩人。」

「詩是一種非常害羞的文學形式。」羅智成說,當詩遇不到對的人、對的心情、對的場合,詩往往顯得不合時宜,非常尷尬。但只要一切都對了,詩就會變成一個宗教的聖禮,一場感動人心的彌撒。為了追求「對」的狀態,羅智成竭盡文字的可能去探索,也會嘗試文字以外可作為輔助的媒材。於是,他會將目光投向音樂,舞蹈,劇場,「我一直積極的摸索、探尋各種儀式;希望能夠在閱讀的當下,把那些不對的狀態,都變成對的。」2005年以後,他開始創作「故事雲」系列詩作,正是基於這樣的追求;「我希望透過詩的戲劇元素,來擴大詩的功能與渲染能力。」

羅智成主張,詩是最依賴讀者的創作形式,「如果沒有讀者的感受參與,詩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身為原作者,在這次製作《光年》詩劇的過程中,他樂於當一名觀望者。他很期待導演會如何挑選、展演詩作,形成另一組「創作者的心智地圖」。

不會想要「插手」嗎?

「有時候當然會忍不住好奇,去窺視一下,」羅智成笑著說,「回來後假裝什麼都不知道。」

「我們和羅老師之間的關係,真的很像是在諜對諜。」徐堰鈴饒富深意的眨了眨眼。

答錄機裡的詩

在很年輕的時候,徐堰鈴就已經是羅智成的讀者。

「那時候誠品還沒有開始,要買到羅老師的書,還得到特定的書店才能買到。買到的時候會覺得:『太棒了,這是我的書。』我的意思是:這本書不再是『他的』,而是『我的』。」她非常喜愛羅智成詩,愛到會在夜深人靜時,將詩句錄進電話答錄機裡。打電話來的朋友聽到後,總是想:堰鈴是不是過得不太好?結果沒有人敢留言,「羅老師的詩對我而言,真的是一個生活情境裡面的東西。」

因為導演《光年》,徐堰鈴從單純的讀者,變成了改編者。徐堰鈴說,她很享受這樣的角色改變,「因為我本來就是一名演員。」也因此,她看見過往單純讀詩時,較未注意到的面向。比如,通過電腦文字雲的運算,她得出這次選定的羅智成詩,最頻繁出現的關鍵字,竟然是「我們」。此外,她也留意到,詩人對於台灣土地的關懷,以及著迷於定義事物的熱情,「對我來講,作為一名詩劇場導演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可以觸碰到詩人『創作的內在』。」而這次執導《光年》,她希望創造平易近人的詩劇場,讓觀眾重拾對於文字的喜愛。

陳建騏則對羅智成寫「夢」的詩特別有感。他以〈夢中旅者〉為例,說明寫詩的人,甚至詩作中的「我」,都不見得去過詩中描述的地點。但是,創作者可以在詩行之間,不斷地轉換、飛翔;「詩和夢一樣,都是超越生命本身的東西。現實中沒辦法滿足的事物,或是不可能發生的想像,都可以在夢或詩裡面完成。」陳建騏強調,無論是夢,或者是詩,都是想像力的跳躍,不見得會依循邏輯行進;在這個意義上,他希望藉由音樂去跟隨文字,「我可以用自己的想像力,將它們連結起來。」

陳建騏補充說明,《光年》講述的是時間,也是距離;「它可長可短,就像詩和藝術跟人的距離是一樣的。」他期許觀眾將自己毫無保留的,投入到劇場這個奇異的時空,打開被長久阻絕的感官,用最直觀的感受來體會詩劇,「我覺得這些感覺是與生俱來的。但有可能因為教育或是社會化的過程,拿走了這些天性。」

觀看星空的方法

關於《光年》,羅智成讚賞導演的選題很好。

「光年」是宏闊的距離,也隱含孤獨的意義,「光」則讓視覺發生。對人類來說,天上的星星,絕大部分在碰觸不到,也永遠抵達不了的地方;然而,他們又在我們眼前閃爍、發光。羅智成說,這產生一種很奇特的感覺,「明明是你知道他存在,但它跟你的關係,卻好像並不存在。」

他進一步說,如果換個角度思考,就會發現「光年」這個概念,似乎可以對應到生活中的許多關係,我們很容易被這個字眼所吸引進去。「當『光年』這一個詞出現的時候,你的位置就在變成了星星。你本來是地球上的一個人,或臉書上的一個名字、一個帳號;可是,當你面對『光年』這個字眼的時候,你自己就自然化成了一顆星星。我覺得詩劇場就是這樣:很多星星跑到劇場裡面,去看別的星星。」

●附註:除了《光年》詩劇場外,趨勢教育基金會更在今年啟動趨勢□詩劇場系列,將連續五年,推出以當代詩人主題,一年兩齣詩劇,喜歡詩與文藝的朋友可以密切關注。


【書評•散文】陳國球/「現代散文」之為「文」
陳國球/聯合報
《未燒書》書影。(圖/聯經提供)
從文類的觀念來看,「散文」是現代文學一個特種類別。實際上,西方的文類三分法並沒有「散文」的位置;至於中國傳統文人筆墨所離不開的「詩」與「文」,後者又不能隨便冠以「散」字。然而,衡之於現今漢語文學論述,「散文」卻非常牢固地與「詩歌」、「小說」、「戲劇」並列成「基本文類」。換個角度看,現代文學此一不中不西,卻又中又西的「散文」類,就是「散」,就是多種文學因緣的湊合而成。這一個「散」,或者可以「多元」視之;其縱橫開闔,「散」而又編織成「文」,則應是上承中國的或駢或散,或平衡有序、或灝氣噴薄的「文」的傳統,再加上以「白話文」行之這個現代標誌,「現代散文」由是「成型」。這次獲「散文大師獎」的《未燒書》,正可作為「文」的傳承的見證。

《未燒書》的作者楊渡,在當日是以記者身分見證一個驚天動地的歷史事件。回台後,他就撰寫了十萬餘字的「報導文學」。然而他卻表示:「1989年9月出版時,……許多真實的觀察與反省,都無法寫下來。我一直希望在更遠的歷史距離之後,有一天把真正的觀察與思索寫下來。那是更深刻的記錄,也是更深沉的反省。」這個寫作與思考的脈絡,就提醒我們不應再以「報導」看待《未燒書》。比較合宜的參照,或許是上承文化傳統的史傳之「文」。「未燒書」一語源自清代詩人陳恭尹的〈讀秦紀〉詩:

謗聲易弭怨難除,秦法雖嚴亦甚疏。

夜半橋邊哼孺子,人間猶有未燒書。

《秦紀》固然就是「史」,而詩中所說的「書」,雖則是指張良於橋邊所得的兵書,其間無疑隱含了抗暴精神常存的歷史寓意。

三十年前的歷史事件,其規模之大,其人物之眾,其環境之複雜,若要周全俱備,寫來很容易散漫無歸;作者意想拉開時間的距離,以繞過當日許多障礙與禁忌,效果可以更真更實。不過,三十年的間距,卻使得書寫轉成文字與記憶的纏鬥;為了彌補記憶之日漸流失,得由散落各處的資料再構建成「文獻記憶」(archival memory);過程中再混雜著更多新事件、疊加新歷史,以及種種「後見之明」,於是在複雜的「過去」再上置更多的複雜。事實上,楊渡對自己的書寫,非常自覺;全書也展示出思想與文字之間的拉鋸與協商。

從本書的外現框架看來:前有〈序曲〉,結尾是〈終曲〉,當中是井然鋪列的十章;十足十的紀事本末體。然而《未燒書》的十章之內,卻另有層序:當中的文字是分布在長短不太勻稱的1至52則;各章大略有前後之序,但各則之間與之中的時間則多見跳躍;其間又穿插了新舊裡外的興發印象,好比十四歲時往監獄探訪母親的途中心事、1986年參加鹿港反杜邦環境運動境況,以至1920年代農民抗日運動的史跡等等。正如普實克以西方史詩為本,觀測中國歷史書寫,他只見到一種「抒情詩的秩序」;我們看《未燒書》,也不難見到其事與文,往復於選擇軸上,若納水□,如轉丸珠。例如第五、六章兩章記述同事徐宗懋中槍事件,中間展現了人物形相刻畫、姿態對白,又或者事況敘述、場景描寫,以及感興抒懷等等,互為牽引補充。全書文字張馳起伏於存亡之間,以致生與死、記憶與遺忘的詰問,就遠遠超乎玄學清談;再者,就在這個史詩基址之上,楊渡又架設了一闋傾城戀曲,繾綣柔情伴以晶瑩幽雅的文字,由是敘事與抒情同構,成為經脈一體的書寫。

楊渡在〈終曲〉章說:

愈是寫到最後,我愈是明白,我所有的紀錄,不是為了表白事件的真相,不是為了紀錄當時的社會面貌,而是探討更深層的人性;探尋更幽微而脆弱的人心。……再真實的故事,最後都成了一個象徵,一個隱喻。

《未燒書》當然是個隱喻;楊渡述故事而整齊之,以思來者,就是通古今之變的「文」之隱喻。

(《未燒書》榮獲第34屆「梁實秋文學大師獎散文大師首獎」)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2022年3月10日 星期四

波蘭記者批交通亂 高市將嚴執法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3/11 第502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udn.com聯合新聞網
高雄新聞 波蘭記者批交通亂 高市將嚴執法
屏東新聞 全國環保商圈評鑑特優 在屏東勝利星村
離島新聞 金門牛肉銷台解禁 農民節好消息
 
波蘭記者批交通亂 高市將嚴執法
記者徐如宜、張議晨、林巧璉/高雄聯合報
高雄機車全台之冠,違規亂象層出不窮,遭波蘭記者控訴交通混亂。記者林巧璉/攝影

波蘭在台記者Tomasz Śniedziewski在推特PO影片批高雄交通亂,人行道有騎士飆速,他多次被按喇叭驅趕讓路。高雄市交通大隊統計,去年機車行駛人行道共取締1萬4480件,平均一天約40件,今年到2月也有2131件違規,2021年人行道事故與機車相關計92件。高雄市長陳其邁指「騎那麼快,實在很不應該」,將嚴格執法,禁止機車行駛人行道,保障行人安全。

波蘭在台記者批評高雄交通很亂,騎士在人行道騎很快,亦有騎士在他背後催油門逼迫讓路,希望高雄市政府關注並解決。陳其邁昨天說,人行道原本就是行人專屬通道,已請警察局嚴禁機車騎行。

「真是太丟臉」,高雄市民說,這下丟臉丟到國際去了。交通大隊昨也公布高雄市人行道違規熱點,主要為大中和華夏路口、中山一路至中山二路、民族路段、中正三路至中正四路及五福二路5處,主因是附近商辦、銀行多,民眾貪圖便利而騎上人行道。

警方表示,人行道供人行走,機車行駛人行道可依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5條處600至1800元罰鍰,汽車也處同樣罰則,呼籲民眾遵守交通規則。如有停車需求,需經過人行道,建議牽行,以免受罰。

高雄機車密度冠全台,「高雄式左轉」違規行為最為人詬病,高市交通局指違規騎上人行道和未依規定禮讓行人,都是常見NG行為,過去前鎮好市多和夢時代因大量高雄式左轉,2019年設置科技執法,約降低9成違規行為。針對未禮讓行人狀況,交通局首創違規偵測系統,目前苓雅區中山路和五福路口、左營區博愛路和裕誠路口都有設置,汽機車未禮讓行人,LED顯示牌會秀出車牌,「提醒」民眾已違規。

全國環保商圈評鑑特優 在屏東勝利星村
記者潘欣中/屏東報導聯合報
屏東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注入「不塑、無煙、無臭」的環保元素,在環保署「環保夜市/商圈」全國評鑑大賽奪下特優殊榮。圖/縣環保局提供
屏東市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帶有濃厚眷村文化風情,琳瑯滿目的文創、美食店家和悠閒氛圍,吸引遊客絡繹不絕上門;環保局為讓民眾有更優質的遊憩體驗,近年為勝利星村生圈商圈注入「不塑、無煙、無臭」的環保元素,在店家與文化處聯手努力下,代表屏東縣參加環保署「環保夜市/商圈」全國評鑑大賽,一舉奪下「特優」殊榮。

縣長潘孟安說,國內已有許多夜市、商圈跟進環保作為,要達到不塑、無煙、無臭、且低碳作為,沒有想像中困難,此次勝利星村獲得環保商圈特優殊榮,除了環保局推動、文化處協助,最主要還是商圈業者配合,未來更期待在民間業者協力下,與民眾一同努力,養成自備購物袋及環保餐具逛夜市,減少向攤販索取一次性產品,為屏東打造更多特優等級的環保夜市及商圈。

環保局長顏幸苑說,隨著遊客到來,餐飲店家製造出塑膠袋、飲料杯、吸管等垃圾,煎、煮、炸、炒等各種烹飪方式也會產生油煙汙染, 為提升環境品質做出不同面向的環保改善,包括輔導設置油煙防制設施、資源回收分類設施、內用使用環保餐具、自備環保餐具給予折價優惠或加量福利,打造特優公廁及低碳環境等,讓它除擁有眷村懷舊與現代文創結合的風情外,還具備減塑、無煙的清新意象。

環保局說,近年在該商圈推動自備環保餐具享優惠活動,民眾到配合活動的店家消費可以獲得現金回饋或餐點加量的福利,例如:到「純在餐桌」及「想家的家」消費,自備環保餐具可以享有現金回饋、到「康定拾八食堂」自備環保餐具可以享有飲料加量優惠等,目前商圈響應自備環保餐具享優惠的店家有17家,民眾前往消費前不妨選擇這些配合的店家,在享受悠閒遊憩時光的同時也能隨手做環保,還能獲得折價的小確幸。

金門牛肉銷台解禁 農民節好消息
記者蔡家蓁/金門報導聯合報
金門縣在109年爆發牛結節疹動物疫情,中央公告禁止金門地區牛肉銷台。縣府昨天在農民節慶祝表揚上宣布,農委會已公告9日起金門牛肉可重新銷台,不少農民都說是好消息。

農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在去年11月召開會議,縣府提出「金門地區牛隻與其屠體、內臟、生鮮及加工產品禁止輸往台灣本島及其他離島管制措施調整」案,經與會專家討論後,都認金門地區去骨、去內臟生鮮、冷藏或冷凍牛肉傳播牛結節疹疫病風險極低,得以輸送至台灣本島及其他離島,相關管制及檢查作為,參照規定辦理。

昨天不少農民得知,金門縣屠體來源牛隻符合條件之生鮮、冷藏或冷凍牛肉得銷台,都相當高興,表示會加強防疫。

縣府說,將依循專家會議決議持續關注相關疫況,也請防疫所落實養牛場防疫訪視,輔導養牛場加強環境清潔消毒殺滅蟲媒。呼籲各畜養戶及牧場持續做好相關防疫及環境清潔措施,一起防治牛隻的相關傳播疾病,維持好不容易爭取的牛隻銷台解封。

新研究:孕婦嚼口香糖可預防早產?關鍵在成分
美國牙周病醫學會研究表示:「有牙周病困擾的懷孕婦女,發生早產或嬰兒體重不足的可能性會高於一般孕婦。」我們已經知道牙齦疾病與早產風險有很大的關聯,現在又有一份最新研究表明,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咀嚼含有「木醣醇」的無糖口香糖,可能會降低早產風險。

老闆請你mind the shop,不是請你留意哪一家商店,而是…
Mandy的老闆要開會,他對Mandy說:"Would you mind the shop while I'm in this meeting?""Mind the shop?" 是哪一家店?要留意什麼?Mandy覺得很疑惑。"Mind the shop" 是辦公室裡經常聽到的口語表達,老闆要你mind the shop,可不是要你留意哪一家商店。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