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野生動物救援筆記】綦孟柔/獸醫師要有一個健康的腰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19 第5989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野生動物救援筆記】綦孟柔/獸醫師要有一個健康的腰
【青春名人堂】李奕萱/什麼樣的女性會被紀念?
【記憶藏寶圖】金默穎/住在他的童年裡
 
 
 
心情札記
 
【野生動物救援筆記】綦孟柔/獸醫師要有一個健康的腰
綦孟柔/聯合報
獸醫師要有一個健康的腰。圖/YUN HSUANN

從經驗發展出來的野地醫療

野生動物獸醫師的個性常被描述為「大而化之」,這並非沒有原因。舉例來說,野生動物的體型可以大到以噸計算,因此你經常會看到野動獸醫直接蹲在地上進行診療,從傷口清理、檢查到外科手術……樣樣就地完成。

地板就是我們的診療台,走到哪,用到哪,從來也沒覺得驚奇,直到有一次與一位犬貓獸醫的朋友聊天,他提到:「國外有個野動獸醫,每次治療動物都在地上做欸!」我才突然意識到,原來我們的日常,竟然在他人眼中這麼不尋常。但事實上,這正是我們工作的現實——面對龐大的動物,無法使用標準診療台,只能因地制宜、當機立斷,逐漸發展出一套套「野地醫療」的臨場應變辦法。

有一回,照養員通報有隻直角劍羚腹上有傷,請我前往查看。一到場,幾乎要暈倒:劍羚的腹部破了個大洞,腸子掛在體外,顯然是與其他個體打架造成的外傷。我研判傷口還算新鮮,為了避免嚴重感染或壞死,必須儘速清創與縫合,增加痊癒的機率。

可是,問題來了,這是一隻將近兩百公斤的劍羚,四肢修長、角又直又長,根本找不到任何診療桌能安置牠。我們只好現場搭建一個臨時手術空間,把所有器械、監控設備與藥品搬到地上。

別以為地板手術就可以忽略無菌流程,我們仍然依照手術室的標準進行消毒與準備,並靠藥物輔助來降低感染風險。當天迅速麻醉、清創傷口、沖洗腹腔、檢查腸道並將其回推腹內,順利完成縫合,這些動作全都在地上完成。時常有人問我,野生動物獸醫要具備什麼特質?這時候的我會回答:「要有一個健康的腰。」

飼主與牛爸媽協助完成手術

除了野生動物,有時我們也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大型動物醫療案。例如某次一位飼主詢問我們能否幫他家「寵物」結紮。請教他飼養的是什麼動物,他回答:「黃牛。」原來,他在牛隻拍賣會上買了一對黃牛,放養在家中遼闊的草地上,後來生出了一頭小公牛,為避免近親交配,飼主希望能將小牛結紮。這樣不同於一般診所常見的物種,藥品與器械必須特別準備,甚至我還翻出書來,複習「倒牛法」。

到了現場,看到牛一家悠閒地漫步在寬闊的草地上,我開始緊張起來。一般來說,野生或草食動物天性易緊張,一旦受到陌生人或醫療操作的驚嚇,人與牛皆有危險,更別說牛爸爸、牛媽媽全在現場陪伴,一旦他們出現防衛行為,後果不堪設想。討論後,我們決定由受到動物信任的飼主協助麻醉,並用新鮮牧草分散牛爸媽的注意力。隨著小牛逐漸倒臥,牛爸不願吃青草,反倒向小牛靠近,我緊張地一邊預備手術,一邊盤算牛爸衝過來要怎麼逃跑。

但牛爸沒有衝,他只是默默走到小牛身邊,靜靜趴下來陪伴牠動手術。直到接近尾聲,牛媽也吃完草走近,我趕緊收拾器械,讓小牛甦醒。這時,牛爸起身吃草,牛媽則接替陪伴。這場結紮手術,我只是那位下刀的人,反而是飼主與牛爸牛媽一起完成了小牛的麻醉與甦醒照護,這些艱鉅的任務。那股平靜與信任的氛圍,是再多獸醫技巧也替代不了的。

無論是地板上的手術,還是牧場裡與牛一家完成的結紮,每次大動物的醫療處置,背後都是一連串緊急判斷、即興應變與動物情感的交織。正因為我們面對的不是乾淨整齊的診療室,是不確定的現場與變化萬千的生命,我們學會了彈性與務實。這不是粗枝大葉,是經驗鍛鍊出的「適應」。

也許,這正是野生動物獸醫師與眾不同的地方:懂得在有限條件下,讓醫療發揮最大的價值。

●本文作者創辦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投入花東地區野生動物救援及環境教育。若您願意一起參與,請見:https://www.wildonetaiwan.org

【青春名人堂】李奕萱/什麼樣的女性會被紀念?
李奕萱/聯合報
前陣子和大學同學去了澎湖,行程包含七美嶼。看完有名的雙心石滬和幾個類似的地質景觀,一時不知要做什麼,就晃到了與「七美」地名高度相關的「七美人塚」。大家停好機車,走到售票亭,不遠即可見環形石牆和墓碑。

售票亭類似一個小城門,底下有狹長遮蔭處,我們一群人擠在下頭躲陽光——六月底澎湖的太陽是魔王等級,曝曬幾分鐘,人的HP值會直接歸零。負責任的朋友幫大家買票,結果買完票,卻沒人想移動,因為售票亭到七美人塚間隔著一大片毫無遮蔽的廣場!古有「望洋興嘆」,我們是「望陽興嘆」,有人指著前方墓碑:「看到了啦。」大家大笑,磋磨一陣,終於認命出發。

走近一看,原來石牆中心有七棵樹(至少文字是如此介紹),代表七美人。傳說明嘉慶年間,曾有盜賊從海岸登陸,燒殺擄掠,村中七名女子不願受辱,投井自盡,不久井邊長出香花樹,蔚為傳奇,於是村民立碑紀念,原稱「南嶼」的小島也於1949年改稱七美。如今石碑還剩兩座,前頭放著供品,有胭脂水粉、髮簪首飾,甚至還有遮陽帽。

事後研究,才知這裡有許多討論,一是鬼故事,香花樹為女子化身,隨意攀折會帶來厄運;二則是政權對故事的修改,原先日本人立碑,稱盜賊為未註明國籍的「海寇」,二戰後,澎湖縣長卻認為入侵的盜賊必是日本人,改叫「倭寇」;另外也有人以科學角度,探究所謂「香花樹」到底是什麼樹。

不過我最有興趣的,還是「什麼樣的女性會被認為值得紀念」。與七美人塚類似的,還有「貞節牌坊」,兩者都是紀念「節婦」、「烈婦(女)」。所謂節婦,多指丈夫早逝卻不改嫁,例如北投捷運站附近的「周氏節孝坊」,表揚丈夫死後守寡三十二年,悉心照顧公婆子女的周絹;烈婦和烈女則如七美人,面對可能被「玷汙」的狀況,以死明志。

當然,從當代眼光看,如此貞節觀早被認為落後(雖然也仍有人奉為圭臬),且比起壯烈自戕,現在社會應更肯定活下來的勇氣。然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女性能被紀念,大抵只有這類原因,其他面向除了少數特例,幾乎都不會留下紀錄。

好在,經歷一代代的努力,更多的女性名字、特質,漸漸從光陰長河中被撿拾出來:台灣第一個女醫師蔡阿信、第一個女記者楊千鶴,又或是張聰明,早期以「馬偕配偶」為人所知,後來更多人知道,她如何從被虐的童養媳,憑著膽識與毅力,成為在加拿大用英文公開致詞的強者。我們也在歷史及當今的公民運動領域,看見許多女性抗爭者,勇敢走上街,與守舊的聲音抗衡。

除了正面的典範,以往所謂「惡女」,也不再是過街老鼠,逐漸獲得理解與喜愛。近期我跟幾位女性作家合寫愛情犯罪小說《戀愛條款未公開》,朋友問我:這本書在講什麼?我說,是邪惡女子大集合。語畢,我忽然意識到,在當代,過去很多的汙名,已成為了驕傲的印記。

這一切,都不是輕鬆得來的,是立基於種種付出、犧牲,方能走到這一步。近年很多人質疑性別議題矯枉過正,但或許,改變都是這樣,必須透過用力拉扯,才有辦法鬆動運行千年的常軌,找到新的方向。

【記憶藏寶圖】金默穎/住在他的童年裡
文/金默穎/聯合報
結婚那年,朋友們聽聞我要搬進婆家,紛紛為我擔心,語氣像是在問候一場婚後極限挑戰:「你真的要住進去?」但我沒特別害怕,也沒什麼預設立場,只覺得,試試看嘛。

原生家庭的差異,在婚後第一年的元宵節就顯現:他們家習慣吃鹹湯圓,我從小只吃甜的。婆婆沒多說什麼,另外為我煮了一鍋甜湯圓。那一鍋,像是悄悄為我騰出了一個位置,不用爭、不用解釋,光是被看見就讓人心安。

後來的日子安安穩穩,有人負責下廚、有人負責洗碗、水果總是切好放在茶几上。狗會陪我走到門口,再靜靜蹲著目送我出門。那種被照顧與不被打擾並存的日常,讓我漸漸明白:我不是只是住進這個家,而是住進了我先生的童年。那些日復一日的溫柔安排,是他從小活過的方式,如今也默默包圍著我。

孩子出生後,更覺得自己住對地方,長輩不吝分享傳統經驗,但也尊重我們的育兒方式。三代同堂,笑語不斷。先生個性好、細緻溫和,後來才懂,那不是天生,是這個家一點一滴養出來的。

原本只是借住,沒想到卻慢慢扎根。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在這樣的空氣裡長大——在一個有人讓出位置,也願意彼此靠近的家裡,學會照顧,也學會溫柔。

 
 
 
訊息公告
 
 
 
 
20%關稅重棒!中小企業2,451億產值恐蒸發
白宮公布台灣關稅稅率為20%這天,讓許多國內傳產業者,感受到一股凜冬將至的蕭瑟氛圍。經濟部評估關稅將衝擊近2.3萬家中小企業,2,451億產值恐蒸發。「這幾年,傳產真的變成『慘業』,與日、韓競爭相當吃力,現在又加上關稅,整體問題滿嚴重的。」即將卸任和大工業集團董事長、被業界封為「齒輪大王」的沈國榮語帶無奈地說。

佛羅倫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小木偶的故鄉和永�琲獄B冷翠
「文藝復興」的痕跡如今在佛羅倫斯處處可見。「文藝復興」的痕跡散入民間之後也造就了佛羅倫斯工匠藝術的傳奇。1881年時作家卡洛·科洛迪寫下了「木偶奇遇記」,也創造出那個全世界每個父母都會拿來唬小孩,說謊鼻子會變長的皮諾丘。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