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第606期】來點不落俗套的小鎮怪談和人魚童話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22  第60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關於本期電影
好片推薦 《凶器》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多線交織而非單一直線的
《ChaO,我代表人類跟人魚結婚了》有點童話又很不一樣
 
關於本期電影
本期介紹的兩部電影都是屬於蠻有特色的電影,《凶器》不在恐怖而在多線說故事的方式;《ChaO,我代表人類跟人魚結婚了》則看似人類與人魚的愛情故事,實際上更像是男主角在一段莫名其妙的婚姻中探索過去與現在的關聯。想來點不落俗套的新口味,這兩部是完全不同類型但都不錯的選擇。

 
《凶器》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多線交織而非單一直線的
《凶器》這部電影其實攤開來看,只是一個小鎮裡的…算是有點邪門的怪談吧,如果從傳統的主角視角來看的話,真的沒什麼,但它的特色就是把故事用另一種結構方式來呈現,所以賣點在說故事的方式,而不是它有多恐怖嚇人,也不是案情有多複雜。

我也認識一些人,必須要看平舖直述的電影(還不能有先講未來再回頭講過去這種時間穿插)才看得懂,如果你是這類人,可能就不適合《凶器》了。

電影雖然剛開始是一條線模式(從第一分鐘講到最後一分鐘),但也有些電影會把時間軸移來移去做調整,後來也出現一些有同時間點但不同地點事件的橫向呈現(也許是用螢幕切成兩半同時呈現兩個地點的事,也許是先呈現一地,再呈現另一地,但其實是同時發生),這些結構方式都讓電影有更多的變化,更不用說還有《天能》〔Tenet〕那種正著呈現一次、反著呈現一次,讓大部分觀眾都昏頭的設計了。


其實現實世界的事件本來就是網狀的多線交織,一個事件的每個時間點都會牽扯到不同的人,這些人有自己的故事,我們通常會找一個主角,從主角的視角來看電影。但這就像現實中,我們若只從自己的視角看世界,看到的別人就只有和我們有互動或接觸的時候,他們自己其實也有完整的故事線是我們看不到的。

而《凶器》雖然在講一個不複雜的事件,若直接從涉案人視角來講,一下子就講完了,也沒有太特別。但它選擇從許多相關人物的故事線開始講,講A的時候也許B和C會以配角身分出現,之後會再講B的故事,那時看到A和C則是配角,以此類推,你本來看A的故事時有看到B做了某件事,但不知道為什麼B會在那裡做那件事,等你看B的故事時就會知道了,當然裡面可能還有C和D,等看他們的故事時又會知道更多和A與B的關聯。

如果你覺得這種結構很有趣,就可以看看《凶器》,如果這會讓你昏頭,就算了吧。
我是覺得《凶器》蠻友善,因為它會把一些有交集的時間點用一些特色標示出來,比如A的故事有一段,有個路人一直在要錢,這對故事沒什麼意義,但到了B的故事時,你又看到那個要錢的橋段,就會連結到當時A做的事情。也就是說,《凶器》的拼圖還是都有提示的,不會讓觀眾拼不起來。

雖然事件本身不複雜,但這個結構可以提醒觀眾,就算很單純的事,我們都只能看到自己故事線的視角,但有太多別人的事、別人的狀況是我們不知道的,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腦補的猜測,和實情差了十萬八千里。


《凶器》為了配合這個結構,也把每條故事線添加了一些情節,讓它們都不會太乾,但這些情節的必要性不見得那麼強,我是覺得影響不大,畢竟現實中每個人的故事也確實都會有一些有的沒的狀況,只要每條故事連結點都還是清楚,就沒什麼問題。但整體的步調就相對比較慢一點,沉一點,需要一些耐心。若對這種拼圖方式不感興趣就容易坐立不安,反之還是可以因為好奇故事要如何拼起來而保持一定的專注。

若不談結構,電影本身,我覺得只是詭異的小鎮怪事而已,並沒有什麼太恐怖的,不建議為了驚嚇而去看《凶器》。片中有一些刻意製造的嚇人橋段,但多半是那種很安靜時突然大聲敲門的聲音、往縫縫裡看時突然映入眼廉的景象,還有那種開門一定要慢慢開增加觀眾壓力的設計,然後沒事還要作惡夢,用惡夢把角色嚇醒這樣子。我想對於常看恐怖片的觀眾,這些也不算什麼了。所以真的別當恐怖片來期待。它是很「詭異」,和可怕有差距。

我個人是喜歡看這種說故事方式,但對小鎮怪談本身不是很有興趣的觀眾,這樣的條件會覺得《凶器》還不錯,仍無法到很喜歡。或許本來就喜歡看這種電影的觀眾,又能喜歡不一樣的說故事方式,就有機會到很喜歡的程度。不論如何,它都是一部有特色的電影,展現出同樣的故事用不同的表達也能別有一番風味。

 
《ChaO,我代表人類跟人魚結婚了》有點童話又很不一樣
《ChaO,我代表人類跟人魚結婚了》這部片子還蠻有特色,說真的,它不是純愛情片,我本來還有點怕是很夢幻不實際的戀愛,結果完全不是,好像有戀愛的成份,但更多劇情,有些不同文化在生活上落差的趣味,後來也有發掘真相的探索,然後當然也還是有情,且我不覺得是所謂的戀情,而更像是家人的情。

電影一開始是講了一個很「官方」的人類和人魚如何開始共存的「歷史事件」,但多年後一位記者找到了男主角,聽取了整個故事真正的經過,結果和官方說法真的很不一樣。

雖然說是愛情片,但《ChaO,我代表人類跟人魚結婚了》的起始點就是人類男主角莫名其妙被人魚女主角給求婚,然後為了兩個世界的和平被壓力迫使真的就和一個他完全沒有好感的「生物」共同生活起來,所以真的不是在看浪漫過程的,反而是看這樣慢慢認識、發生摩擦等等的生活細節。


另一方面也有帶到男主角個人的夢想、事業。而巧妙的地方就在於,這些事情都會慢慢串起來。他的過去、他的遺憾、他的夢想、他的遭過等等,原來都是有關聯的,這個部分就留給大家自己去看,不爆雷。只說一點,就是真的要一直看下去才會知道事情和所想的不同。

而前面許多生活上的細節,在後面知道真相後,突然也都變得合理了。劇情的設計是蠻用心的。不過也因為片長不長,也確實都是講必要的重點,所以我會覺得在兩人相處的面向上,多半都是為了舖陳後續轉折而安排,少了一點單純文化衝突或融入困難的寫實描述,電影的重點似乎還是偏向在兩位主角的故事上,勝過世界和平的意義(還是有,只是相對不那麼突顯)。

但這樣的比重分配也沒什麼不好。說真的,看到最後我還蠻鼻酸。雖然電影並不是用滿滿的細節來把人類和人魚之間從不認識到相識的過程呈現出來,進展有點快,可是卻很成功用往事、遺憾、拼命追求的目標等等其他元素,把男主角的心情傳遞給觀眾。我們不是因為看到男主角有多喜歡女主角的什麼特點,而是直接看到在他最低落時拼命想抓住的感覺,極度渴望想要彌補的空缺…也因此對於他為什麼能做到不顧一切的程度,完全可以理解。《ChaO,我代表人類跟人魚結婚了》有很成功把這情緒帶給觀眾。


我不是很懂藝術的人,對畫風的感受不大,也不太能體會手繪質感的溫度或特色,因看不習慣手繪也花了點時間適應,對於視覺上無法提供什麼淺見給大家參考。但從整體的角度來說,《ChaO,我代表人類跟人魚結婚了》有達到傳遞感受的層面,也能牽動觀眾的情緒起伏,也許畫風有不知不覺造成影響,我不確定,只能確定的是我確實有和這部電影建立起情感連結。

至於它適合大人還是小朋友?坦白說我覺得有點卡在中間。對大人而言,可以看到蠻多內容,但對於一些議題的深入又沒有太鑽,還是以角色的故事為主。對小朋友而言,它是童話奇幻的設定沒錯,但裡面又放了不少可能要一點年紀才能體會和同理的元素。但我想大人和小朋友應該都可以找到一定程度的喜愛。如果想看一點不太一樣的特殊小品,《ChaO,我代表人類跟人魚結婚了》還蠻有意思的。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