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1年2月7日 星期日

【文學台灣:台北篇 之12】陳芳明/景美溪的燈光

聯副電子報
2021農曆春節期間原則上電子報暫停出刊,不便之處,敬請見諒。下列電子報將在春節期間持續熱力放送。 【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2/08 第695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文學台灣:台北篇 之12】陳芳明/景美溪的燈光
人文薈萃 謝凱特/耽誤
【慢慢讀,詩】楊澤/台北漫興3
【搗語聲】李進文/練功

  今日文選

【文學台灣:台北篇 之12】陳芳明/景美溪的燈光
陳芳明/聯合報
在林木蔥鬱的校園,有時會讓人產生一種隱遁者的感覺。(圖/陳芳明提供)
定居在景美溪的二十年,

應該是生命中最安靜的階段。

在臥房裡,擁有兩面的書牆。

睡前閱讀的習慣,早就已經養成。

夜裡聽見寒風拂過窗口時,

可以感覺季節特別深,

也可以感覺溪流特別長。

在那時刻獨自閱讀,

彷彿可以感覺靈魂深處正在進行對話……

在景美溪的河堤漫步,前後將近一年的時間。選擇在晚餐之後走路,為的是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遷居到台北盆地的南邊,是因為在政治大學任教。前後二十年,度過許多難以忘懷的時光。當初選擇政治大學任教,是為了完成自己心願中的《台灣新文學史》。這個校園曾經是黨校,如今卻是風氣最為開放的校園。我曾經是國民黨的黑名單,竟然可以受到聘任為中文系教授,讓我許多朋友感到訝異。自從遷居到景美溪河畔,已經非常習慣在地的陽光與風雨。每天晨起時,如果是萬里無雲的晴天,總是會拉起百葉窗讓陽光照射進來。靜靜的溪水,總是反射著晨陽的粼光。如果在夏天,就把玻璃窗打開,容許微風吹送進來,清新的空氣立刻溢滿了室內。

學校給我的待遇非常寬容,在退休之前,分別在研究所與大學部開授一門課。剩下來的時間,就容許我投入閱讀與書寫。總是選擇黃昏時刻,在後山校園的楓香樹下散步。站在高處可以瞭望靜靜的景美溪,也瞭望堤岸旁邊的住家。如果是萬里無雲的時刻,可以望見火紅的夕陽,坐在千家萬戶的樓頂。對岸那邊是紅塵萬里,校園這邊卻是鳥聲裊繞。景美溪畫出了一條清晰的疆界,讓我在台北盆地的一個角落擁有自己的思考空間。在內心深處,我總是把那條溪視為我生命的護城河。跨過河岸,便是熙攘的城市。

景美溪的上游是石碇的雙溪,下游則匯入新店溪。春天的微風,總是從上游順流而下。有時可以聽到校園的鐘聲,有時也可以聽到力行國小學生唱歌的聲音。那種風中吹送的節奏,總會在內心深處發出回響。年輕時期曾經在政治運動翻滾過,各種流浪流亡的滋味也曾經深深體會。那段歲月充滿了硝煙的氣味,心情也跟著政治風潮浮沉過。站在河岸這邊,向北瞭望時,也遙遙可以聽見稀薄的噪音。在黃昏時刻,走在楓香步道之際,不免有前生今世的強烈感覺。生命的選擇充滿太多可能,跨過中年時,開始覺悟自己應該要完成什麼。當年終於退出政治場域,也婉拒了入閣的邀請,到今天仍然還是覺得做了正確的選擇。

坐南朝北的地理位置,於我是一種安頓的方位。在林木蔥鬱的校園,有時會讓我產生一種隱遁者的感覺。隔著一條河岸,正好與政治噪音與都市喧囂劃清界線。清晨開啟窗口之際,傳來的是燕子與白鷺的呼喚。景美溪上游的支流通過政治大學校園,不時出現小白鷺覓食的身影。總是選擇在黃昏時刻,漫步於支流河岸。走到橋下時,可以清晰聽見溪流的聲音。水中岩石上,總是站著數隻小白鷺靜靜佇望。走在支流的河岸,可能是忙碌生活節奏中最無牽掛的時刻。小白鷺伺機而動,剎那間伸出長頸,就立刻捕捉了白銀色的小魚。那是微小的生命鬥爭,卻也正是都市生活的小小縮影。

最喧囂的季節莫過於春天來臨時,沿岸的樟樹與小葉欖仁總是隱藏著鳥巢。一片蔥鬱的樹林,到處都是生機。坐在自己房間的窗內,可以觀察母鳥啣著昆蟲回巢,清晰可見巢中的小鳥張嘴待哺。那是生命的謳歌,也是生物的傳衍,讓整個季節的氣息活潑起來。返回台灣二十五年,景美溪的歲月帶給我最穩定的心情。在午夜時刻,總是不免會回想在海外的流亡生活。那時的動盪漂泊,與今日的河岸歲月,簡直是強烈的對比。上萬冊藏書,也曾經陪伴我在美國西岸的不同城市流離。晨陽下河面的反光,疑幻似真也照射著我漸老的心情。靜靜坐在室內,微風奪窗而入時,才察覺過去的許多騷動已多沉澱下來。

長年以來,一直為類風濕關節炎所苦惱。那是與生俱來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必須學習與它一起共存亡。我總是選擇在晚餐之後,走在河堤上漫步運動。從下游走到上游,正好逆風而上。春夏之際,景美溪特別友善,總會襲來徐徐晚風,陪伴我走到校園後門。然後又折返住處,來回五公里。那是我最親近景美溪的時刻,總覺得自己不斷與溪水進行對話。此岸彼岸,與我一起作息。在回程的河堤上,總是眺望著自己的窗口。夜裡的燈光微弱,我卻能辨識它的方位。二十餘年,是不長不短的時間,卻占據了我生命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夜間孤獨漫步時,總是會放下心情,整個思考也放空。卸下所有的負擔,讓自己的衣袖也全部敞開。

夏天之際,有時是枯水季,河床的鵝卵石會曝露出來。亂石磊磊在河底錯落置放著,那是從上游沖刷而下,暫時停置在我的窗前。可以想像山洪暴發時,千軍萬馬的盛況。似乎可以感受一股看不見的力量,默默安排它們來與我相遇。開始進入雨季後,水勢漲滿了整條水道。如果是颱風過境時,泥黃色的水面幾乎漲到與河堤一樣高。那種洶湧的畫面,夾帶著枝幹與上游沖刷下來的垃圾,不免帶來心理上的威脅。這是一條富有脾氣的河流,它的喜怒哀樂也牽動著水邊人家的心情。

有一年的聖誕夜,外面特別寒冷。寒風從玻璃窗的縫隙拂過,偶爾也傳來尖叫的風聲。在深夜最寧靜的時刻,隱隱聽見聖歌吟唱的聲音飄流而過。那是上游教堂的平安夜歌聲,安詳而寧靜的合唱,非常公平地叩問每一扇窗門。縱然不是教徒,卻也領受了那樣溫柔而平靜的祝福,似乎整個世界也跟著安靜下來。寒風在樓外吹襲,坐在窗內俯望社區公園的行道樹,在晦暗的燈光下,內心覺得特別溫暖。總是在那樣的時刻,勾起在海外漂泊歲月的記憶。北美洲的平安夜,許多人家都樂於打開窗簾,讓室內的聖誕樹燈光傾瀉出來。即使只是路過,也可以分享同樣的祝福。

定居在景美溪的二十年,應該是生命中最安靜的階段。在臥房裡,擁有兩面的書牆。睡前閱讀的習慣,早就已經養成。夜裡聽見寒風拂過窗口時,可以感覺季節特別深,也可以感覺溪流特別長。在那時刻獨自閱讀,彷彿可以感覺靈魂深處正在進行對話。想像特別洶湧,心情則特別寧靜。那是我最偏愛的時刻,不僅可以與作者進行對話,也可以與隱藏的自我對話。尤其遇到自己偏愛的作者,那樣的對話可以持續到最深的夜裡。直到疲憊不堪,便安然入睡。容許風聲繼續在窗外吹送,也容許景美溪的河水持續往下游流去。

命運從來是無法選擇,但有時也可以自我形塑,自我創造。終於在景美溪旁定居下來,似乎也決定了自己的生涯規畫。夜裡往校園的方向瞭望,可以看見燈光起伏羅列著。每一盞燈都是我曾經穿越過的,那應該也是我追逐學術的燈光。那曾經是我追逐過的願望與想像,在前半生曾經是那麼遙遠,如今又是那麼貼近。年少時期曾經投入不知終點的追求,有些是沒有確切的答案,有些是終於浮現。那樣的追求有時是學術的,有時是文學的,兩種都是非常困難。坐在研究室燈下讀書時,在苦讀苦寫之際,不免感到茫然。我只知道,千萬不可放棄。內心的信念一直這樣撐住,謎底才有可能揭開。坐在城市的最南邊,我的晚境已經開啟,內心的夢想卻無窮無盡。


  人文薈萃

謝凱特/耽誤
謝凱特/聯合報
耽誤。(圖/謝凱特提供)
被朋友笑稱,我是被寫作耽誤的手工藝製作者。

這玩笑話源於一場手鞠球製作教學工坊,老師用紙張包裹米糠製成球心,纏繞各色手染棉線直至呈現正圓形,再以繡針穿梭球心,繡上各種日本傳統植物圖案如櫻、菊、麻、竹、鳶尾,剪去多餘線頭,綁上流蘇或吊繩即成。我一頭熱地栽進那反覆纏繞的動作、複沓的線段疊加,掩蓋中心穢土般無用之物聚合而成的白紙之核。放下手邊正在進行的所有工作、寫作,課後自行蒐羅素材,研究針法,作品產出如初初愛上寫作時的狂飆速度。數周後,工坊老師見了我的作品,並告知即將有進階課程,「不過,你可以自己研究啦,不用參加了。」

你是被寫作耽誤的手工藝製作者嘛。工坊的朋友這樣說。他們各自有工作,家庭,纏繞自身各色線頭如一春日裡木棉綻開的毛線球;而手上的球未必捏得緊實、渾圓,彷彿可以隨時放開,擱置。

一日,被寫作耽誤的手工藝製作者,點開了未完的文件檔。那些想到一半的事情懸宕在儲存日期,彷彿一首不知誰寫的詩所言:一個遲遲無法下筆的墨點,滴在時間裡,一句未盡的話。

原以為耽誤一詞只是一種延遲,工程延宕,行程推遲,行事曆上的一格暫時休止,後頭的其中一格劃上虛線框框。後來聽多了佚事,旁觀者對感情中牽扯不清的人的告誡:不要耽誤人家的青春。或者活的語言,引申的引申:被炸雞耽誤的蛋塔店,被火車耽誤的便當店,被皇帝命耽誤的書畫家──彷彿有一種好,是身在其中者渾然不覺,而旁人總愛置喙如叨叨不休的導航,告訴你:那樣比較好。現下所有的你,都是一種虛擲。

一個人等待另一個人,守著搔過耳邊承諾,或曾經一個笑,如風,吹落眾多落葉中的一片,掉在地上,萬千聲響中的其中之一。

在那當下,或許你我都未曾覺得這是一種耽誤。

製作各種針線製品,被看見的,都是展現在外的顏色和幾何組構,卻不知道一針針藏進球中的線索會是怎樣紛雜的路徑。總在做好手鞠球時,想用一把鋒利無比的武士刀或是電鋸,直接自圓心切開,斷面;想像那米糠如沙土般自球心流出,橫貫其中的棉線紛紛失去張力,放棄拉扯彼此,癱坐成一張破了的蛛網。但我始終沒有這樣做,我相信的是,總有路徑該是被隱藏起來,如繡品教科書上的虛線,放在心裡,知道背後是這樣走過的。表面上,我們依舊盛放如春櫻、如秋菊、如素雅麻葉、如山中竹林、如河畔鳶尾。所有意義與美麗,都是穢土轉生。

真有什麼被耽誤的,大概就是被活著耽誤的人們,總忘記時間的球心是空無一物。


【慢慢讀,詩】楊澤/台北漫興3
楊澤/聯合報
1

血在血中咆哮

血在血中求告

我模仿一樹紅葉

勤練飄零的藝術


血在血中呻吟

血在血中喊痛

我模擬一樹落葉

勤練著地的藝術


日月呼嘯競走

血在血中輾轉

樹身猶一逕分泌

神奇的生命汁液


日月奔跑競走

血在血中流浪

當秋天直直升高

紅葉卻不斷跌落


2

精通悲歡離合的藝術

紅葉直屬於命運

也是屬於逍遙學派的


坐在森林公園長椅上

閒適的眺望凋亡

看樹上紅葉


往下跌,宛如

寄自外星球的

明信片一張張


那是一種

和宇宙無涉

和宇宙觀有關的


冥想的詩歌

活著的詩歌

直屬於無常


和薄倖的歲月

和像你我這樣的

芸芸眾生的


3

因為,這其實

是和世人回憶

共存的一座城


佇足公園一角

開花的桂樹下

想起你我疑似


也曾短暫擁有

啊一個羞澀得

不得了的春天


想起,那些年

愛的酷刑也曾

把所有的少男


少女們綑綁在

自己親手栽的

樹下動彈不得


因為,這其實

是和繽紛回憶

共存的一座城


宛如捉迷藏般

轉眼少男少女

早早消失不見


而我也已老成

那株漫吟秋聲

高高的烏桕木!


【搗語聲】李進文/練功
李進文/聯合報
野貓跳過一道題型太難的牆,牆頭碎酒瓶倒插,茅屋擒拿一縷輕風,「你往哪裡逃!」一招一招化作水銀,掌風爆熱。屋外陶甕和甕中浮萍靜靜練功,身心燙,如詩。寫詩和過招已難繁麗,強說自己極簡,這說法也太奢侈。陽光熾得像骨頭,心頭肉焦,趕往師父閉關的禪房,欲叩問,沿路頻頻有花說煩、有草說倦。

  訊息公告
五條好漢撐起台股一片天
在台積電帶路下,台股一路奔馳,元月十五日台積電寫下六二五元天價,加權指數也創下一六○四一.五九的歷史新高。其實台股的大漲,集中在權值股四檔個股,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聯電,今年鴻海加速前進,從去年底迄今,台股加權指數上漲三六一五點,但這五檔個股貢獻了二七○九點。

譚敦慈:把無常當如常 該做的趕快做
每每談起丈夫,譚敦慈總是充滿感謝。丈夫的離世,讓譚敦慈深切體悟到「無常就是如常,把能做的盡量做好,剩下的,只有接受它。」每個人都只有一個人生,所以要好好過這個人生,認真過好每一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雲嘉南陷紅害 台南一度紫爆


2021農曆春節期間原則上電子報暫停出刊,不便之處,敬請見諒。下列電子報將在春節期間持續熱力放送。 【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2/08 第484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udn.com聯合新聞網
雲嘉南焦點 雲嘉南陷紅害 台南一度紫爆
台南新聞 華山幫修繕 協助住廢墟20多年獨老過好年
經濟弱勢年輕化 老人顧老人也不少
嘉義新聞 嘉市唯一洗車庇護工場 有從台北、台南來光顧
鄉野奇譚/師父救子好玄 他勸人行善
 
雲嘉南陷紅害 台南一度紫爆
記者修瑞瑩、莊祖銘、陳苡葳、李承聯合報
雲嘉南縣市昨天空氣品質都不佳,尤其台南為近3年來空氣品質最差的一天,一度達到「紫爆」等級,台南環團批「政府拿不出強力行動」,市府回應,環保署已協調台電燃煤電廠配合降載,市府則已連續18天啟動跨局處應變小組,持續管制汙染源。 台南、安南、善化、新營、麻豆、北門等測站昨天都測出PM2.5濃度超過100,達「紅害」等級,其中台南測站達到「紫爆」 ......
華山幫修繕 協助住廢墟20多年獨老過好年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聯合報
「終於有床可以睡了。」台南安平區69歲顏姓獨居老翁住處,20多年前被大火燒毀,從此在廢墟裡生活,因為沒有屋頂、加上室內被廢棄物占滿,平日都坐在椅子上睡覺,華山基金會發現他的困境,昨天協助加蓋屋頂,市府社會局也承諾送床舖,讓他可以安穩過年。 市長黃偉哲昨也送上年糕,還幫忙在屋內貼上春聯,並感謝社會各界共同出手幫忙,社會局表示,顏姓老 ......
經濟弱勢年輕化 老人顧老人也不少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聯合報
華山基金會目前在台南服務2600名弱勢老人,來源除了有各單位提供,也有街頭訪視、個案介紹個案等,多有處境堪憐的故事,且近年受到經濟不佳等因素影響,以往服務對象多為7、80歲老人,現在愈來愈多65歲左右的個案,有年輕化趨勢。 有一名65歲老翁因為經濟弱勢,在廟裡做廟公,平常就睡在廟裡的倉庫,連床都沒有,基金會想送他床,但他卻擔心廟方會有意見 ......
嘉市唯一洗車庇護工場 有從台北、台南來光顧
記者李承穎/嘉義市報導聯合報
嘉義市清健庇護工場是全市唯一洗車庇護場,春節前預約多,但未加價,身心障礙員工努力洗車,受到好評,有顧客遠從台南、台北來。市府社會處指出,10年來累計百名身障者就業,並不斷提升服務品質,不希望顧客因憐憫和同情來洗車。 清健庇護工場清洗機車含打蠟,只要100元,汽車140元起跳,內外部清洗、打蠟做到好最低只要440元,過年將至,預約洗車一輛接 ......
鄉野奇譚/師父救子好玄 他勸人行善
記者唐秀麗/嘉義縣報導聯合報
嘉義縣前議員簡泰河幼子13歲時罹患腦瘤開刀,在北部某大醫院加護病房昏迷長達10多天,他請求台南白河大仙寺時任住持釋傳證、嘉義縣靈巖寺法師圓本救子,讓幼子清醒、轉入普通病房,簡泰河說,這段故事已過20年,談起來仍「很玄」,雖不倡導迷信,但也讓他深刻體會心存善念,多行善。 簡泰河表示,當時他擔任議會小組召集人,公私兩忙神情憔悴,透過友人 ......
五條好漢撐起台股一片天
在台積電帶路下,台股一路奔馳,元月十五日台積電寫下六二五元天價,加權指數也創下一六○四一.五九的歷史新高。其實台股的大漲,集中在權值股四檔個股,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聯電,今年鴻海加速前進,從去年底迄今,台股加權指數上漲三六一五點,但這五檔個股貢獻了二七○九點。

譚敦慈:把無常當如常 該做的趕快做
每每談起丈夫,譚敦慈總是充滿感謝。丈夫的離世,讓譚敦慈深切體悟到「無常就是如常,把能做的盡量做好,剩下的,只有接受它。」每個人都只有一個人生,所以要好好過這個人生,認真過好每一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