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沒有看小說的純電影觀眾,本文也是給只看電影版的觀眾參考。
如果沒有時間看小說(或本來就不是喜歡看小說的人),從電影版來了解《全知讀者視角》當然是個快速且充滿感官刺激的方式,無法了解太深,可是若本意就只是要看一部娛樂電影,那《全知讀者視角》是個口味特別的不同選擇。
我不知道原作的慎密程度如何,但改編成兩小時的電影免不了都要犧牲很多東西,單就電影來看,我會覺得「有點亂」,因為太多東西快速帶過,對於沒有小說背景的觀眾來說,就只能編劇說了算,尤其是像世界的規則、星座等等的存在,這些都只能用極短的時間介紹給觀眾,要光從電影就看到很精、很懂是不太可能的。
從小說的角度,可能會覺得電影實在少掉太多東西了,但反過來,從電影的角度來看,就是找到了一個新穎的題材可以給電影觀眾看,即使無法像小說那樣細節,能拍出一部和其他電影很不一樣的電影不也很有趣嗎?我個人反而覺得《全知讀者視角》比較適合這樣的角度,也就是讓純電影觀眾看點不同;而不是要讓小說讀者看到小說完美電影化。
回到電影本身。
電影的步調是很快的,一開始只快速帶了一下主角(這裡說的主角是這部電影的主角,不是片中的「小說主角」)的生活以及工作上的同事,就馬上進入世界一片混亂了。電影的特效,在預告可以看得出來,當然是無法和好萊塢頂級的大片比,但就亞洲電影來說已經很不錯了。和各種怪獸交手的時候,我還是會覺得有點不融合,就是像加上去的特效,不會像比如最近的《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真人版那麼真實,但真的已經很可以看了。
動作的部分,是走電玩路線的,比如用遊戲中的錢幣來購買道具或能力,所以可以瞬間提升或改變,也許新世代的觀眾對這個模式比較習慣,老一點的非電玩觀眾,就把它當作一種科幻世界的設定來接受即可。並不會看到傳統真功夫炫技,而是偏重技巧和戰術(包括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東西或能力),趣味在於運用手上有的資源來闖關。
但《全知讀者視角》又不是純闖關的遊戲,劇本還是有它想要傳遞的訊息:如果不喜歡注定的結果,就自己來改寫。主角和幾位配角也有設計這方面的背景,過去有憾事,有希望能改變但當時沒有做的懊悔,而這個新災難反而讓他們有機會從現在開始改變。主角想要改變的點,就在於他不喜歡一個人獨自強大,而是回歸到一些各有優缺點的人互相合作來做到一個人做不到的事。
這也就會牽扯到人性,人本來就是私利和生存為優先的,在資源稀缺的狀況下更是如此。所以片中也會有像屍速列中那樣子許多小小的人性展現橋段,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也有人會利用人性來達成一些目標。
整體來說內容真的是很豐富,對於看習慣一般電影公式的觀眾而言,《全知讀者視角》是相當有變化的另類作品。主要的樂趣在於完全不同的世界,把小說和真實結合,再讓其中一個角色能把虛擬世界的知識帶到現實世界中破關,這些都相當有趣。如果你想要看點創意,《全知讀者視角》絕對可以帶來很新鮮的觀感。不過如果要追求深度,《全知讀者視角》還沒有辦法讓觀眾很有感,一方面是人性小故事都非常短,只是單純呈現某種人性用,而人性又太多種,所以很多單點式的人性展現,無法層疊累積什麼感受;另一方面,角色也多,電影又有設定要介紹、有故事要發展,所以每個角色背景能講的也不太多。也就是說,感情面的東西有點零散(但為數不少),會像是以劇情發展為主,在裡面添加許多小小人性展現,而不是為了傳遞某種人性感受而圍繞著它來設計劇情。
如果不考慮原著的存在,單就電影版來看,對電影觀眾而言,《全知讀者視角》是看創新、看奇想、看設計、也看過癮的那種電影,然後在過程中也不忘談人性,雖然有些地方太簡化或太快帶過,整體娛樂性仍然很夠;但要看很深的感觸、感動,或是看很精緻細膩的刻劃,《全知讀者視角》就還不太夠。
至於有看原著小說的人,要先知道這部電影一定會刪減很多東西,也不可能像原著小說那麼完整,但可以有些視聽的享受,如果喜歡這些選角也有帥哥美女可以看,但它是無法超越原著小說的,也別氣它比不上小說,就把它當成給沒看小說的電影觀眾看的電影吧,有些電影觀眾並沒有想花那麼多時間去針對這部原著小說鑽研,只是本來就喜歡看電影而想看個不同的點子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