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龍與地下城興亡史:沒有它,這個世界就沒有角色扮演遊戲》
內容簡介:《怪奇物語》主角們在地下室瘋狂遊玩的桌遊,《龍槍編年史》、《黑暗精靈三部曲》、《柏德之門》、《灰鷹》等小說與遊戲的原始設定,改編電影《龍與地下城:盜賊榮耀》全都出自於這間打造出《龍與地下城》的公司,TSR。
由戰爭遊戲愛好者蓋瑞.蓋格斯和戴夫.亞奈森共同創作的原版《龍與地下城》角色扮演遊戲,由TSR於1974年發行,開創了一種嶄新的遊戲類型——角色扮演遊戲。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間,TSR快速崛起,推出了多個版本的《D&D》、無數遊戲設定、雜誌、電子遊戲,以及由瑪格麗特.魏絲、崔西.西克曼和R.A.薩爾瓦多撰寫的《紐約時報》暢銷小說,甚至還有一部電視劇!但到了1997年,一連串失敗的決策與項目使TSR瀕臨滅亡——最終由其最強大的競爭對手拯救,即打造了集換式卡牌遊戲《魔法風雲會》的威世智。
作者經過深入研究、大量採訪核心人物,以及獲取祕密文件,從中挖掘出此書中的精彩內容。書中揭示了TSR興起與衰落的真相,帶你深入其位於日內瓦湖的總部,見證美術視覺設計與作家如何重新定義劍與魔法的奇幻流派,同時也揭露了高層管理者如何親手毀掉自己的成功——不重視頂尖創意人才,忽視粉絲,累積巨額債務,甚至簽下最終令他們連一張明信片都無法印刷出版的交易。這本書,就如同TSR所出版的冒險故事一樣深具史詩與奇幻氛圍,記錄了創造角色扮演遊戲世界的傳奇公司,從無比興盛,到衰落至極的歷程。
身為資深遊戲玩家,以及影視愛好者,編輯這本書的過程,先讓我看到了那個時期對於遊戲,對於創意是如何純粹與直接,接著又看到只靠著熱情,會遇到什麼困境,接著,則是沒有帶著熱愛來經營一個要面對眾多粉絲的產業,會是多麼危險的事情。
這本書,是在講一款遊戲是如何改變了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也是在講遊戲產業的商業經營,其中包含的諸多風險,也講了一個產品要真的能賣,能推廣到全世界,除了資金以外,必定需要一種狂熱,一種熱愛。
從《龍與地下城》,到其衍生的小說、改編、漫畫推出的過程以及中間遇到的起起伏伏,再到《魔法風雲會》在TSR快要消失前出手收購後,那些感人的舉動,我想,無論是從遊戲玩家、商業經營,或是自我實現的角度來看,這本書,都有許多值得玩味之處。
作者介紹:班.瑞格斯 ,作家、教師與Podcaster,和凡人、野獸和不死生物皆為朋友,也是一位歷經風霜卻依然英勇的桌上角色扮演遊戲(TTRPG)產業歷史學家。他畢業於波士頓大學,主修歷史與英語,並在阿爾維諾學院(Alverno College)取得教育碩士學位。他的文章曾刊登於遊戲期刊、書籍與部落格。他的桌遊Podcast《Plot Points》已邁入第十年,其作品曾發表於全國最受歡迎的恐怖遊戲雜誌《The Unspeakable Oath》以及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此外,他於在Geek & Sundry發表的文章,常常是該網站最受歡迎與分享數最高的專欄之一。他與妻子Tara以及兒子定居於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並繼續教學工作。
搶先試閱:〈《龍槍》的成功「改變了我的人生」〉
TSR是一間公司,發掘天才並付錢給他們來創造世界,讓我們其他人可以生活在其中。這間公司知道,需要擁有優秀頭腦的人來做這項工作。它不遺餘力地尋找擁有創造力的靈魂來雇用。然而,它在留住這些人才上卻不夠謹慎。一旦這些世界被創造出來,管理階層的態度似乎是,這些優秀的腦袋可以用較便宜的勞動力取代。所以,《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和具開創性的遊戲設計師會被發掘、培育,隨後讓他們離開這間公司。這種情況就發生在戴夫.亞奈森和蓋瑞.蓋格斯身上。這也將是瑪格麗特.魏絲和崔西.西克曼的命運。
瑪格麗特.魏絲說,《龍槍》的成功「改變了我的人生」,因為它讓她離開了TSR。
為什麼魏絲想要離開?她在公司的工作,讓她從一名圖書編輯搖身一變成了《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為什麼公司無法說服她留下?多年來公司發掘她,培育她,且多年來以作家身分推銷她。公司在讓魏絲繼續創作《龍槍》小說這方面,有著既得的財務利益,為什麼卻無法做到呢?
當我問魏絲為什麼離開時,她立刻提到洛琳.威廉斯。她明確覺得威廉斯將公司帶往了錯誤的方向。她說:「蓋瑞離開後,公司的創意精神似乎消失了。他真心在乎《龍與地下城》。他被驅逐後,管理階層似乎只關心賺錢,卻沒有任何真正的執行計畫和想法,同時還把錢花在揮霍浪費的計劃上,像是翻新辦公室和提升個人利益,如巴克.羅傑斯。」魏絲補充說:「我和洛琳的互動並不多,但每次互動,我都覺得真心不喜歡。」
此外,TSR根本沒有付給瑪格麗特.魏絲應得的報酬。魏絲和西克曼提出了另一個系列作品,名為《闇黑之劍》三部曲。這個系列講述的是一個男子,出生在每個人都有魔法力量的世界,但他生來卻沒有這種能力的故事。公司決定放棄這個提案。隨後魏絲和西克曼便將《闇黑之劍》三部曲投到班騰出版社。幾個星期過去了,這對夥伴的經紀人雷.普克納打電話給魏絲說,班騰想要提出一個報價。
魏絲說,「哇歐!這也太酷了吧。」
普克納說,「他們想一次把三部曲簽下來。」
魏絲說,「很好。」「而且他們會付你3萬美元。」(幾乎是今天的7萬5千美元。)
魏絲對這個數字感到興奮。她說:「我們之前寫的小說,只從TSR那裡拿到一點點錢,所以三部曲有3萬美元似乎是筆好生意。」
魏絲興奮地對普克納說:「3本書3萬!」
普克納回說:「不、不、不。那是一本書的價格。」
魏絲說:「我的天哪!」
魏絲說,即使當時她是暢銷書作家,且作品在公司陷入困境時幫助公司維持營運,她每年也沒有賺到3萬美元。公司付給她的薪水就跟貨運工人或初級平面設計師差不多。
她打電話給崔西.西克曼告訴他這個好消息,然後他們決定離開公司。這一切的資本主義計算既殘酷且迅速,班騰出版社提供他們每本小說的價格,比他們的年薪還多。這是個事少錢多的工作,誰會不接受這個報價呢?
在TSR取得成功,意味著魏絲和西克曼可以離開TSR。
當美術視覺設計賴瑞.艾爾摩聽說魏絲和西克曼將為班騰出版社撰寫奇幻小說時,也想參與其中。他們能不能讓他為他們的第一本小說繪製封面呢?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在日內瓦湖工作的美術視覺設計來說,他們將為紐約的出版社繪製奇幻小說封面視為功成名就的機會。設計他們的小說封面對艾爾摩來說,絕對會讓他的聲望有所提升。由班騰為他們出版,對魏絲和西克曼來說也是類似的提升,當她回應艾爾摩的請求時,心中想著的是摩天大樓和時代廣場。她說:「我不知道,賴瑞。這是一間很大的紐約出版社。」但她不會忘記他的請求。
後來,班騰讓這對搭檔飛到紐約。在這座城市,高聳的塔樓觸及天空,地鐵列車如龍般在地穴咆哮,班騰的大人物們請他們出去吃午餐。
來自密蘇里州獨立市的瑪格麗特.魏絲,當時她在一座如此絕對、宏偉且終極的城市,與一位重要的出版人會面,在東岸你只需要說「這座城市」,每個人都知道你說的是紐約。她描述了那天她在紐約市吃午餐時的情緒狀態,只用了一個擬聲詞來形容:「哇!」
儘管周遭環境壯麗,與帶她出去吃午餐的權貴們的威風姿態相符,但她並未忘記被困在威斯康辛州日內瓦湖的賴瑞.艾爾摩,他正在謝里丹泉路的舊棉花棒工廠裡作畫。
但這裡有著摩天大樓、美食和西裝!這些大人物會怎麼看待賴瑞.艾爾摩呢?他們會說他們從未聽說過他嗎?他們會不會嘲笑她這個鄉下人,居然以為她在威斯康辛州鄉下那位畫精靈和龍的朋友,在紐約市能夠功成名就?
魏絲回想當時「帶著恐懼和不安,我說,『你知道嗎,如果可能的話,賴瑞.艾爾摩真的很想做封面……』」
其中一位大人物回道:「天啊。我們本來想先問你是否有辦法讓賴瑞.艾爾摩來設計封面的!」
艾爾摩被雇用後不久,也離開了這間公司。
《闇黑之劍三部曲》於1988年由班騰出版,同時還有一款名為《闇黑之劍冒險》的角色扮演遊戲。每本書的封面都是由賴瑞.艾爾摩設計。從這些書可以看出,如果當初TSR選中它,整個產品線可能會是什麼樣貌。顯然,會有一套三部曲小說,以及一系列以這個世界為設定的冒險模組。但這一切都沒能實現,魏絲和西克曼已經離開了。
然而,就像往常一樣,TSR不會就這樣放過他們。
⏩⏩閱讀更多 堡壘文化出版 班.瑞格斯《龍與地下城興亡史:沒有它,這個世界就沒有角色扮演遊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