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雪羊《道拉吉里的風》新書分享會|新竹 ▍周慕姿《關係黑洞》新書分享會|臺南 ▍黃致豪《有罪推定》新書分享會|臺北
我想我們都忘不了多年前那起捷運隨機殺人案件,你可能也對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律師角色記憶猶新──當那背後的律師角色原型黃致豪創作了一本司法小說集《有罪推定》,令人好奇那會是什麼樣的內容,又是從什麼樣的思考角度切入? 列車上無差別揮刀的男孩;攜女輕生前,在她小指繫上紅線的父親;家暴傷人的中年女子;被判殺妻死刑的先生……串起這些案件的是刑事辯護人黃粱,追根究柢、行事政治不正確的他不侷限於事件表面,而執著往深處探去。因為他說,他要保護的不只是當事人的利益,還有司法制度的本質──當真相愈探愈深,帶來的卻是故事猛地驚人的大反轉! 經歷了雲霄飛車般的翻轉起伏,也讓我們不禁思考:當司法天平都可能搖擺時,何者才是真實? 另一本與司法相關,同樣動人耐讀的好書,是《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法律之前,不讓移工喪失權益與尊嚴》,此書獲第24屆臺北文學獎年金首獎,它溫柔地闡述司法通譯,是不可被撼動的基本人權。
「為什麼殺人?」
在他們成為加害者與被害者之前,發生了什麼? 當生命混沌失序,司法的天平,如何堅守平衡? 毫無動機的犯罪並不存在。 誰也想不到哪時、哪刻,哪一個環扣鬆脫, 崩潰的靈魂,就此失速墜落。 要令一個理性之人墮入瘋狂深淵,或許只需要那麼惡劣的一天…… 六名被告,六樁證據確鑿、不容置疑的犯行。 身處千夫所指的究責風暴之中, 一位辯護人卻為何執著於叩響那無人知曉, 卻也無人聞問的罪後真相……? ● 無暴力史、無精神障礙、素行良好的青年,犯下三死十八傷的隨機殺人案。 ● 一句「生不如死」震碎女人的世界,吞滅了一切過往,包括罪行。 ● 爸爸被控凌虐、姦殺媽媽,十多歲的小兄妹卻落淚求情:「我爸爸不是壞人……」 專精司法心理學、不按常理行事的刑事辯護人黃粱穿梭案件之間,面對暗潮洶湧的犀利法庭攻防,進行抽絲剝繭的辯證追索,無盡叩問著:這一切為什麼發生? 黃致豪首部小說創作,直探人性本質,揭露罪與罰的背後,原來並非斷然二分──那是讓所有悲傷的靈魂,都值得被認真地凝視一回的世界。 作者簡介: 黃致豪 「因為無力,所以抵抗;因為抵抗,所以無力。所有在司法中掙扎的人們,某程度都是那個重複推巨石上山的薛西弗斯,都陷在那個永難掙脫的超現實夢境之中。」──摘自《有罪推定》作者後記 一位在台生長,美國教育,專精刑事、家事、智慧財產權事件的台、中、英三聲道資深執業律師。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NYU)心理/政治雙學位(BA)優等榮譽生。是美國國家詰辯學院NITA法庭詰辯教師,也是司法心理學的研究與實踐者。曾任司改國是會議委員、律師訓練所教官,也曾義務為多起重大案件辯護。 在法庭內外與輿論夾縫間求生之餘,也未曾忘情文字。譯有《暴力電玩如何影響殺戮行為》、近六十萬字的司法心理學經典《司法心理學──研究與應用》,以及《核心崩解》等司法心理學與文學著作。 製作並主持YouTube與Podcast節目《法客心法》系列,藉由戲劇與文學傳播司法與心理學知識,並辯證各種觀點。 熱愛推理文學、爵士樂、葡萄酒,還有思考與自由。 .YouTube搜尋【法客心法 Law and Psych】
司法通譯,是不可被撼動的基本人權。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第24屆臺北文學獎「文學年金」得主。 一個家族經歷過戰爭、偷渡、黑戶口的司法通譯, 對涉案移工的最深情理解與聆聽。 •警察說:「失聯移工打黑工,摔下來了,現場沒有人知道他是誰。我們只有指紋和臉部識別系統,但摔下來的時候,有時連臉和指紋都沒有了。」 •逃跑的越南看護大姊,拜託我幫忙打電話,告訴朋友她被抓的消息。我猶豫後幫她忙,而她在筆錄簽名、按指紋、解手銬後猛然爆哭…… •疑似失聯移工的男人,右手食指被包紮成白饅頭,雙手左右被銬,打破不介入原則,我問專勤隊員:「有必要銬兩隻手嗎?」 我拉過藥袋,用越文寫下吃藥的時間與次數,對他交代藥袋上的註記。 出生於越南西貢的羅漪文,13歲隨父母定居台北。身為華裔,她的家族經歷戰爭、逃難、偷渡、黑戶口、打零工,因此當她成為司法通譯,移工們的非法工作、非法入境、逾期居留,那些為台灣法律所不容許,在她的目光下,卻多了份理解。 除了同理那些想賺錢、想翻身的欲望與脆弱,她也帶我們看見移工在失聯背後的苦衷及委屈;移工搏命逃跑,往往是因背負巨額的仲介費用和老家嗷嗷待哺的人口,而當失聯移工數字攀升,甚至在2023年超過8.3萬人時,是否台灣的法規存在環環相扣的結構性問題? 通譯的每一字、每一句翻譯都攸關涉案移工的權益,但卻長期被漠視,因此哪怕費用極其微薄,羅漪文仍全力以赴。書寫的另一脈伏流,是當她對涉案移工伸出雙手,她也深情撫摸坑疤往事,那些在血液裡流淌的蹇澀的移民歷程,以及潛藏內心多年的怔忡和創傷。 作者簡介: 羅漪文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獲得臺北文學獎散文首獎,並以《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榮獲第24屆臺北文學獎年金類首獎。 出生於越南西貢,十三歲移居台北。主修古典散文,並從事現代中文寫作教學。曾任職於華文出版與影視媒合平台,目前在大學兼課,教授《紅樓夢》、現代中文基礎寫作、故事改編等。
▍雪羊《道拉吉里的風》新書分享會|新竹 時間:10/17(四)19:30-21:00 地點:新竹Norrona門市(新竹市東區關新北路18號) ▍周慕姿《關係黑洞》新書分享會|臺南 時間:10/19(六)14:00 地點:政大書城臺南店(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B1樓) ▍黃致豪《有罪推定》新書分享會|臺北 時間:10/19(六)15:00 地點:誠品生活松菸 3F Forum(臺北市信義區菸廠路 88 號)
我們徵求書籍的出版稿件→ aquarius@udngroup.com,郵寄的稿件,若需退稿,請附上回郵信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