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3年4月24日 星期一

No.546 任何一個受傷的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爸媽的育兒神器、育兒神隊友【育兒生活Mombaby Lifestyle】,讓爸媽輕鬆自在,寶寶開心成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3/04/25第58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台】 任何一個受傷的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新書搶先報】 《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從性侵受害者到倖存者,一段陪伴者同行的創傷療癒之路》
《不再沉默》
【搶鮮報】
【馬路消息】 我們要徵文



當所愛之人心靈深受創傷,我們如何予以適切的陪伴?
「三歲那年,奶媽一家四口性侵了我。整整三年,如同禁臠。」2016年,陳潔日告以《不再沉默》一書揭露自己被奶媽一家性侵的瘡疤,這段曾經為了自我保護而一直被妥善埋藏的祕密,直到他與太太徐思寧婚後第六年才被喚醒。被釋放的記憶幽靈像是一頭猛獸將他撂倒,回憶如惡火襲來,吸走他周身的氧氣……
釋放創傷記憶是一回事,後續如何重建與復原,則是一條更加漫無盡頭的路。幸而有妻子徐思寧的耐心等候,且予以尊重,受了傷的小男孩終於有了再次站起的力量與勇氣。他說:「過去傷痛將我和所有人隔開。現在因為理解傷痛,我和所有人連結。」
如今他與妻子共同撰寫新書《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以創傷療癒為主題,為每位創傷者、倖存者、陪伴者而寫,他要告訴走在心靈創傷這條路上的每個人:任何一個受傷的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當年《不再沉默》出版後,許多讀者落淚表示自己也有相同的經驗,由衷期盼這本《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也能為有著相同經驗的朋友帶來陪伴、療癒的力量。

 

Top
.




購書去→


【博客來、讀冊生活 選書】
回憶的碎片如此鋒利,
我們如何縫合傷口,又如何療癒?

 


▍第一本由倖存者與陪伴者合著的創傷陪伴之書,最溫暖的力量 ▍

▍他用《不再沉默》告訴每個受傷的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現在,他用這本書竭力宣告──
▍任何一個受傷的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曾經他想吶喊,卻沒有聲音。
潘朵拉的盒子一打開,埋藏多年不願面對的痛苦回憶如惡火襲來,
他癱軟在地,退回到三歲的自己,
脆弱、敏感、被恐懼與不安籠罩罩……

2016年以《不再沉默》一書揭露童年創傷的陳潔日告,多年來在妻子徐思寧的陪伴下,艱難但堅定地,一步步走在復原重建的路上。在妻子無盡的愛與耐心傾聽、理解中,一顆被冰封的心逐漸拾回跳動的勇氣。

本書由陳潔日告與妻子徐思寧共同撰寫,詳述兩人長期的相互陪伴與療傷之路。這是台灣第一本由創傷倖存者與陪伴者共同撰寫、從「陪伴」角度出發的理解與療癒之書,為陪伴者指引方向,也為創傷者帶來希望與力量。

作者簡介:
陳潔日告
藝術家。34歲時發現自己童年遭受性侵的回憶,透過閱讀、書寫與創作,尋找復原方向。著有《不再沉默》,述說童年經歷的許多傷痛。《蝴蝶朵朵》繪者。
相信即使世界滅亡,也要守護愛的人。看劇會忍不住流眼淚,正在學習與創傷共存。喜歡煮飯,切菜時會覺得平靜。
成立「貓獅子工作室」,推動兒童性侵預防與創傷復原。
貓獅子工作室felissimha.com

徐思寧
香港大學藝術學系學士,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蝴蝶朵朵》繪者,《人本教育札記》「萬千視野,照見兒童性侵」專欄作者。
曾於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及兒童藝術教育機構工作。透過兒童發展與創傷復原的知識,陪伴先生陳潔日告共尋復原之路。
曾見證人性的黑暗,但不想放棄。投入推廣兒童保護的倡議,長期研究跨國兒童性侵議題。期許每個小孩都可以平安長大,每個受傷的靈魂都得到療癒。
 



 

Top


購書去→


這不是小說或電影,
這是他的真實人生。

 


◎作者所經歷的巨大創傷,除了性侵,更大的痛與失落是來自父母的漠視……。
◎在哀悼,埋葬殘酷童年的漫長旅程中,我們也看見陪伴、接納與療癒的力量。這份力量,除了是當事人本身,也包括他的妻子。
◎新書將搭配作者才華洋溢的插畫。

 

三十年,他一直等待有個人對他說:
「不是你的錯。
沒有一個小孩應該經歷這些。」
一個性侵受害者自我療癒的故事。
一個伴侶支持性侵受害者走過黑暗的真實故事。

一段埋藏三十年,令人不忍的沉痛過往。
他勇敢凝視,並且自我療癒。 

那年,奶媽一家四口性侵了我整整三年。幼小的我,如同禁臠。每當父母來奶媽家看我,我總是用盡力氣,全身抽搐地哭喊:「可不可以帶我走……」但,沒人聽我說。

然而,比性侵更大的傷害與失落是,
我是我父母的困難,我是一個多餘的東西。
五歲後,我回到家,多麼渴望從此不再害怕,多麼渴望父母的愛與擁抱,但他們只給了我最冰冷的忽視。
三十年後,我希望藉由「面質」去釐清當年的傷害,父母對我說:「你記錯了。」「你太小了,不會記得。」「他們只是太粗魯。」
三到五歲,我像是一個坐牢的孩子,五歲後,我仍然身處牢房,一直到遇見我的妻子。

這是陳潔日告的親身經歷,字字句句,都讓人疼痛。他鼓起勇氣,回頭凝視那被遺忘在黑洞裡的三歲的自己,去釋放當時的恐懼、憤怒、哀傷與無路可走的絕望,而妻子的傾聽、理解與陪伴,給了他長年黑暗人生裡的第一道光。他希望這本書也能成為那些受著性侵之苦的孩子與成人,眼眸裡的一道光。

作者簡介:
陳潔日告(陳三郎 Felis Simha)一九八○年生,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童年時期經歷許多創傷,二○一四年中旬,開始追尋自我療癒的歷程,在部落格「給安娜的信」書寫自己的過去(writetoana.blogspot.com)。

使用「陳三郎」之名參與許多社會運動,包括二○○八年樂生貞德舍拆遷,二○一二年士林王家強拆事件,以及二○一四年苑裡反瘋車運動等。參與社會運動的經歷,啟發其一系列現代藝術的創作,包括二○一○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樂生我家」,二○一二年在「沉默的目擊──國際人權紀實攝影展」聯展中,展出士林王家強拆照片紀錄。以士林王家強拆事件為主題創作的「怪物的故事」,二○一三年展出於高雄市立美術館,二○一四年展出於台北眾藝埕,並於二○一三年在雲林虎尾厝沙龍展出「拆除現場」。

因為童年時唯一的傾訴對象是一隻牧羊犬,所以,成年後不停在生命中追尋動物的眼睛。二○一○年出版以動物為主角的兒童繪本《馬公的公馬》。二○一二年開始創作動物的陶瓷雕塑,出版《無盡藏──小魚刻印•陳潔日告作鈕•瓷印集》、《人間一團土──小魚篆刻•陳潔日告製鈕•瓷印集》、《吃飯配菜──三十個瓷印•小魚刻印•陳潔日告作鈕》。二○一四年以「Felis Simha」之名,創作自身童年孤獨及幻想中的動物朋友的繪畫,發表在網頁felissimha.com。

期許自己能持續創作,無論是以文字或其他形式,因為他想告訴童年曾遇創傷的倖存者:只要勇敢去追尋,便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Top
Top

我們徵求書籍的出版稿件→ aquarius@udngroup.com,郵寄的稿件,若需退稿,請附上回郵信封。

Top
---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