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宋伊薇/期許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2/20 第5619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宋伊薇/期許
丁名慶/錯
喵子/纏繞的繩結
 
 
 
心情札記
 
宋伊薇/期許
文/宋伊薇/聯合報
期許。圖/奚佩璐

灰濛濛的升學壓力

小兒子小學一年級開學後,有天拿著聯絡簿給我,說:「老師要爸媽寫下對自己小孩的小學生涯有什麼期許。」我用半注音半國字寫下:「交很多好朋友、長很高、愛運動、籃球很強,還有希望畢業前都不要近視戴眼鏡。」

像搭乘時光機似的,我回到國中母校的教室,黑板旁放著離會考倒數127天的看板。我座位換了,是在講台上的教師桌椅,今晚我是大兒子班第九節課的值班家長。十五歲時的我在同一所學校,一樣的課桌椅寫考卷……恍惚間時空錯置,浮上許多青春酸甜苦澀的回憶,更多的是灰濛濛的升學壓力。看著孩子們偶爾抓頭苦思地寫試題,最後由該科小老師念解答讓同學對答案,明日上課老師再講解。放學後,兒子背著五公斤重的書包,與我肩並肩地聊天走去搭捷運,還好養得夠強壯,沉甸甸的書包似乎沒有造成他太大的困擾。第九節課後的捷運車廂正值下班尖峰時間,人擠人連呼吸都有股熱氣。上班族終於輕鬆了,我與兒子要回家了,而有一半的同學要趕去補習班開始夜晚的下半場。

兩個兒子上國中前我便立下規矩:一、不熬夜念書,晚上十點就寢,最晚十點半。因為國中正值生長期,長高只有一次機會,而上了國高中書是讀不完的,即便落下一點進度也無所謂,隨時要讀都趕得上。二、不補習原則,除了每周一小時的英文家教。上課專心聽好好消化內容,寫作業當練習、小考當複習且用心訂正,省下的補習費寒暑假就拿去遊山玩水。三、休閒時光不可少,除非大考將至,原則上周末一定安排單車環湖、登山、農場採果或看電影等娛樂活動。至於成績如何,隨遇而安。

本以為我這麼做能減輕孩子們的升學壓力,但大考小考充斥著他們的生活,同儕間的競爭、名次就活生生擺在眼前,讓人不焦慮也難。大兒子無論班排或校排都是名列前茅,所以不論是爺爺奶奶或娘家長輩都將前三志願甚至醫學院掛在嘴邊,對此我非常反感,卻也無可奈何。兩個兒子的一周歲我刻意不舉辦抓周儀式,就是因為知道長輩們愛看孩子拿算盤、毛筆、元寶等好意頭的東西,萬一遂了他們的願,抓了個聽診器就要被拿來津津樂道好幾十年,我討厭這樣的期許與標籤!

求學是一條長路

有天家裡這位會考生對我說:「好累喔,段考完過兩周就北區模擬考了,模考完下個月又段考,我都快忘記是這學期第幾次段考了……」

我說:「對啊,這麼多考試害你上床時間都壓到我的紅線了,最近常到十一點才睡,這樣不值,早睡換明天神清氣爽才有助學習。你知道媽媽對你的期許嗎?」他搖搖頭,我說:「我對你的期許就是希望你能完成你對自己的期許,而途中如果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告訴我。我想你對自己已設定了一個目標,我不清楚是第一志願還是前三志願,如果達成了你就欣然接受,之後不要妄自菲薄,覺得那所學校裡面都是神人,既然你考得上就值得它。反之,如果沒達成目標,我不希望你覺得『掉出』前幾志願就是失敗。沒有『掉出』這件事,求學是一條很長的路,只要你有心向學,都能大有可為。長遠來說,大學、研究所畢業也並不是做學問、學習技能的終點或唯一方法。高學歷不代表高薪,高薪更不保證擁有幸福、快樂。」

升學中的孩子真是有點過勞了,上班族即便加班回家後仍可以放鬆,但學生放學後還要寫一堆作業、準備明天的考試,有補習的人連十二點睡都算早的,隔天又要六點多起床七點半前到校。任何人都須取得生活的平衡,有該負的責任同時也要懂得安排時間、找出生活裡的熱情,沒理由要升學中的青少年失衡地埋頭苦讀追逐分數。我很高興兒子們熱愛籃球且遺傳到我,打得又準又帥!在家讀書休息的空檔打場手遊或滑些短影音,只要不沉溺我覺得不失為一個消遣。兄弟倆都交了女友我贊成,不懂女友為何鬧彆扭時我還能成為軍師幫忙分析。許多家長會禁止孩子談戀愛甚至是國高中都不准,上大學再談,但我覺得這樣很奇怪,十三歲到十八歲正是情竇初開的時候,對兩性的探索與尊重也是重要的學習,禁愛令不只違反人性也抹煞了青春。升學壓力已經夠苦了,一些兩小無猜的約會,或IG傳訊等待回覆時的悸動,皆是歲月不能少的回憶。

昨晚十一點我到大兒子門口查房,看他書桌燈關了,書包也收拾好了,一臉粉紅泡泡地在講電話。我看著他的眼睛,將自己手機設定倒數五分鐘計時,放在他書桌上,不到三分鐘他就走出來去刷牙了。他說:「哎呀,不過聊個十分鐘嘛。」我說:「我不喜歡你熬夜。」我知道那是他的小確幸,努力K書完跟女友互道晚安帶著笑臉要去睡了。孩子,辛苦你了!

丁名慶/錯
丁名慶/聯合報
編輯工作總是給不太明白實際情況的人一種印象:有機會、必須讀很多書。但這印象常缺乏細節,尤其在心情;大多時候編輯不得不習慣接受的,是必須讀的未必是當下最想讀的──且兩者都須儘量擠湊零碎時間,並練就可隨時從任何地方開始或繼續的能力。

在讀不必與工作相關、僅是自己單純想看的作品時,(至少我)相當介意的是突然一秒職業(病)反應啟動,比方說,遭遇一篇文章超過兩個、一本書超過五個以上(當然每個人臨界點不可能一樣)用字或資料錯誤,影響所及,倒不是因此生出苛責衝動,主要還是勾起大意自作孽的心理職傷陰影。

一般在編輯台,為盡可能避免這類非自願盲點或無可厚非錯繆,以書籍出版來說,最少有四至五次校對檢查,前兩次最關鍵,首先是在發包排版前編輯會嚴謹地整理一次,也就是最初的編輯:包含消化內容,思考視覺設計溝通,擬寫簡介給行銷同事和通路。等排版後地毯式細看一次,另給作者看一次,謹慎點的還會追加一次外包校對,多雙眼睛把關。

然後還有大約兩至三次,檢視前幾次找到的錯,是否確實修改,會不會動到版面其他部分。這是因為目前都是電腦作業,可能無意間發生誤觸鍵盤導致某個設定跑掉,或是當下不易察覺的輸入錯誤,完成度或文意就掉漆了。這類難以回溯「怎麼發生的」情況,嚴重程度甚至會牽動全書。

這個層遞把關的SOP也算在台灣通行至少半世紀以上,都成傳統了,若還有漏網之魚,像是修辭上的錯,慣例是靜候再刷時處理;迫切一點的,可循各種管道發布致歉與勘誤訊息。或如我親歷的,專程到裝訂廠一本本地貼更正貼紙,或在書頁中插入勘誤卡片。這些都是額外增加的成本與勞務。更嚴重的甚至必須下架、追回,稍輕則拆開重印、裝訂,重則直接銷毀,就欲哭無淚了。

新書或新刊剛出版時,會有一小段如坐針氈時期,尤其在通訊與自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我能理解,但始終不能適應,有些作家的粉絲直接化身「快速勘誤部隊」的邀功或公審編者的心態是怎麼形成的;更困惑的是,不擔心你們喜愛的作者更尷尬嗎,她/他才是真正的第一關耶。而且,對編輯來說,完成作品過程千艱萬險都挺過來了,卻在此時感受到還是沒能把工作做好做滿的挫折,不可說不苦啊。

如果有狀況的,是銷售能量不太有機會短期內再刷(譬如文史類)的作品,編輯們怕是更生出躲債般的逃避心情了。因此暫據讀者角色,發現錯誤的書責任編輯還是你日日相見的同事,或就算是網路社群君子之交,你都不可能不認真猶豫苦惱──特別是知道對方是個纖細的傢伙──你還要即時回報這些「沒有人會開心或坦率感謝」的錯誤嗎?更何況對方極可能無法「立刻」做什麼,只徒然平添心頭小疙瘩。

這疙瘩也如對鏡般祕密地留在自己心裡。畢竟,長年置身這個以糾錯除錯為主要任務內容的職務,卻不太能酣暢訴說工作之內或之外的「錯」史。那,該拿它怎麼辦?

喵子/纏繞的繩結
文/喵子/聯合報
一直很喜歡戶外活動,所以在進入大學選擇社團時,我毫不猶豫加入了童軍社,期望有一天能夠以天為幕、以地為席。

初入社團,學長姊熱心地為童軍菜鳥們開課,有野外求生、炊事技巧、地圖方位判讀等實用技能。其中最令我感到困難的,是「繩結」。繩結有許多應用之處,像是方便攜帶水壺的「瓶口結」,停泊船筏常用的「牧童結」,以及不容易滑脫、穩定堅固的「稱人結」。學長姊手把手地指導我們,繩子要從右邊繞,往上穿起,該如何轉、該怎麼拉,才能打出一個可靠的繩結,但我總是學完一個就忘了上一個。不知不覺,其他夥伴們已經進階前往搭工程了,唯有我還在打「平結」。

再這樣下去,就要被這些繩子「纏繞著、纏繞著」了,我索性改投入團康學習,前往國小帶隊反哺;一連好幾個寒暑假,我在各個鄉間小學和孩子們一同歡笑。

幾年後想想,儘管繩結打不好,參加童軍多年始終不會搭工程,但我贏得了許多小朋友的心啊。

 
 
 
訊息公告
 
 
 
 
人際關係,實際上是與自己的關係
三十出頭的智恩這幾個月來一直無法擺脫無力感和空虛感。對工作沒有熱情,不管做什麼事都覺得煩躁,甚至覺得毫無意義。每天都不想上班,早上一睜開眼睛就開始覺得痛苦又疲憊。她怎麼想都無法理解,並且感到越來越痛苦,於是前來找我諮商。

永續低碳的飲食智慧 阿美族野菜文化
阿美族的野菜採集文化,不只保留了傳統飲食智慧,更蘊含低碳、永續、生物多樣性等時代意義。走一趟花蓮、台東的市場、觀光夜市或是餐廳,都可以探尋到野菜的足跡,讓舌尖感受深具在地風土的滋味。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