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異外之聲No.118:首屆【台灣同志職場友善指標】42間友善企業出爐


【今周刊電子報】提供讀者易懂易上手的投資理財資訊及趨勢,最快速經濟脈動、專業政經報導,廣闊國際視野。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2/29第11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手札
2023 首屆【台灣同志職場友善指標】42間友善企業出爐
文章選讀
商業週刊:帶動職場友善,如何行動?首屆「台灣同志職場友善指標」指路,共創企業多元共融
端傳媒:台灣同志大遊行中,仍未能結婚的「中台」同志與跨性別身影|Whatsnew
Shopping Design:在身份認同的追尋中,探索框架的存在與突破 —— 專訪登曼波
新聞選讀
風傳媒:怕被出櫃!近半同志生遇騷擾不敢說、國小師被施壓不敢教 性平校園難落實
臺灣調查網:全球民調/美國 美人對LGBT議題接受度雖有增高 跨性別者卻仍常被歧視
華視:泰國眾院一讀通過同婚草案 將組委員會併案審議
活動快報
免費看電影:【藍色的你】熱線搶先特映場
支持熱線
支持熱線,一起完整同志權益
 
 
2023 首屆【台灣同志職場友善指標】42間友善企業出爐
一年過得好快,馬上又來到年末,首先和大家分享我們今年度的重要專案。歷時超過一整年,熱線和彩虹平權大平台共同研發台灣首創【台灣同志職場友善指標】,今年第一屆就號招了62間企業參與,其中有47間企業獲得認證,更重要的是,每一間參與企業都會獲得我們客製化撰寫的「建議書」,協助企業打造同志友善的職場環境!

第2屆預計於2025年舉辦,歡迎各行各業參與,如有任何需要諮詢的事項,歡迎與我們聯繫,一起打造職場友善新浪潮!


接著本期【異外之聲】幫大家整理:

1. 「台灣同志職場友善指標」詳細報導

2. 同志婚姻通過之後,台灣的同志權益還有哪些未竟事宜?

3. 人物專訪:在身份認同的追尋中,探索框架的存在與突破 —— 專訪登曼波

4.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推廣將滿20年,現在的同志孩子快樂嗎?

5. 美國人對多元性別議題接受度增高,跨性別者卻仍常被歧視?

6. 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重要進展


多元性別族群的權益雖然在2023年有許多進展,包括跨國同性婚姻合法同志伴侶可共同收養孩子,以及同性配偶適用家庭暴力防治法的保障,但看完本期選讀,就能更了解台灣同志權益還有許多未竟事宜,包括同志年老後的長期照顧跨性別者的相關權益,以及同志青少年們的校園處境等等,都非常需要大家持續關心。

全世界LGBTQ族群的權益其實都得來不易,想要一步步完整台灣性少數族群的基本權益,必須要有對性別、性少數友善的政黨及候選人支持,2024年1月13日就是大選之日,邀請您用選票支持友善的候選人及政黨,讓他們成為多元性別族群的助力。

如果您不確定該怎麼投票,歡迎參考彩虹選民投票指南

祝2024年平安、順遂🐲

 
 
 
商業週刊:帶動職場友善,如何行動?首屆「台灣同志職場友善指標」指路,共創企業多元共融
以DEI(Diversity多元、Equity平等與Inclusion包容)職場文化打造永續企業逐漸成為國際共識,越來越多企業發現展現多元共融價值能為吸引新世代員工、驅動企業創新提升莫大助力。台灣首次「台灣同志職場友善指標」評選在2023年底發佈,對DEI領先企業給予鼓勵的同時,也透過評選指標的設立協助企業自我檢視,為打造多元職場提供行動方向。

「2023年台灣同志職場友善指標」由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與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攜手,在吉立亞醫藥、美光基金會與波士頓科技公益支持下發布,62家參與評選的企業單位中最終共有47間企業獲得「台灣同志職場友善企業」的認可。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行銷企劃主任阮美嬴表示,由於本次為首屆指標,參加者多為長期關注性別友善的企業單位,因此整體評選表現相當傑出,未來期待有更多企業單位加入,加速推進台灣的職場友善環境。

友善承諾化為書面政策 將理念落實為實踐

「2023年台灣同志職場友善指標」評選內容包含了「承諾、制度與福利、內部社群與支持系統,內部訓練宣導,對外影響與宣導」五大面向。在「承諾」部分,超過8成企業都公開承諾支持友善職場,並有專責同仁推動,但其中僅7成企業實際落實為書面政策。對此,台灣美光全球學習與發展處處長林宜儒分享了美光建立「性別轉換指導原則」書面政策的做法,包含了「隱私、公司正式紀錄、姓名/代名詞、在職性別轉換、使用洗手間、服裝規範、歧視/騷擾、醫療休假福利」8大面向,例如在隱私方面,美光設有TMA(team member advocator),當同仁遭遇隱私相關議題時,有專責人員可以協助應對過程中的主管溝通、對團隊成員揭露等困難。林宜儒強調:「美光將DEI視為企業重要的DNA,認為多元是我們的優勢,能夠推動我們走向創新,走向更加美好、卓越的未來。」而LGBTQ+作為美光6大DEI承諾之一,也是驅動多元文化的重要一環,因此將相關政策落實為系統化、書面化的原則依據,明確要求落實多元包容的企業文化。

推動企業自我檢視 找到「做得更好」的方向

第二項主題指標「制度與福利」除了期待企業在制度上明確保障同志員工享有同等權益、福利和職涯發展機會,也包括在軟、硬體設計或設施上能考量到 同志員工的需求,並確保員工知悉使用方式。Uber/UberEats生鮮雜貨零售事業群業務總經許渟侑表示,團隊在參加評選、自我檢視之後,才發現原來公司在全球各地的辦公室皆設有性別友善廁所;也因為台灣UberEats本次的參與評選,讓總部決定在亞太區擴大溝通這件事。針對目前尚未設置性別友善廁所的企業,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副執行長林均諺建議可以先嘗試對內溝通,鼓勵每個員工可以依據自己的性別認同使用讓他較為自在的廁所,不只照顧有需求的同仁,也是開啟內部性別溝通與教育的另一種方式。

「內部社群與支持系統」指的則是在企業內部建立社群與支持系統,並且提供實質資源支持企業運作,以及設置匿名調查、內外部諮詢服務等,讓員工能夠安心地提供意見或尋求諮詢。評選結果顯示,有超過8成企業表示鼓勵員工參與這類社群,但卻未必都實質地提供了資源。事實上,「實質資源」未必只意味著經費,也可以是提供空間、彈性時數讓員工投入這類活動。在全球大力推動ERGs(Employee Resource Groups員工資源團體)的吉立亞醫藥就發現該作法對於提升員工自我價值認同、凝聚向心力的莫大助益。吉立亞醫藥在全球共有6大針對不同族群的ERGs,其中就包含支持LGBTQ+的Gilead Pride Alliance。吉立亞醫藥全球法規遵循執行總監、台灣Women@Gilead負責人洪皓婷強調:「吉立亞醫藥的五大核心價值之一就是族群融合多元共融。透過讓員工感到有歸屬感、參與感,讓他們將自己最好的一面貢獻給公司,也透過同儕的互相支持,協助他們在公司的發展。」台灣吉立亞醫藥總經理 Cathy Su 也表示,希望吉立亞醫藥的精神能夠帶動更多企業,「期待更多不同產業的企業可以透過本次指標認識到多元共融的重要性,一起為台灣產業打造更友善的職場!」

企業齊力由內而外 打造職場友善新浪潮

按此閱讀全文

 
端傳媒:台灣同志大遊行中,仍未能結婚的「中台」同志與跨性別身影|Whatsnew
28日午後,一年一度的台灣同志大遊行於台北市政府前廣場舉辦,邁入第21年的同志遊行,雖然上午台北下起大雨,但活動前刻雨勢停歇,吸引逾10萬民眾參與;而前日晚間,在西門町所舉辦的跨性別遊行也邁入第五年,亦有數千人參加。除了台灣同志外,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東南亞甚至歐洲的許多LGBTQI人士也專程到台北參加。

這兩場近年來台灣重要的同志遊行,隨著2019年同性婚姻合法化後,同志遊行的氣氛轉為歡快。相較於過往訴求「婚姻平權」的政治性改革,更像是一場盛大的嘉年華。

在這樣的盛大嘉年華式氣氛底下,目前台灣仍有一群同志伴侶的權益,並未因同婚的通過而平權,例如台灣與中國大陸的伴侶仍無法結婚、人工生殖法限制同性伴侶在台生育,以及跨性別者面臨性別更換的問題。

在這場「與多元同行(Stand with Diversity)」的遊行隊伍中,走了21年的同志大遊行與同志平權路,還有哪些阻礙?

酷兒族群中的跨性別身影

在同志大遊行的前一晚,來自香港的 Cleo 裸著上身站在喧鬧西門町街頭,與其他同樣來自香港的朋友參與跨性別遊行。這不是她第一次上空參加同志遊行,前一次是在香港的同志集會。

Cleo 是一名順性別女同志,但她倡議的內容包含跨性別及身體議題,「我平常就喜歡上空,但連在家中不穿衣服,我媽也會擔心有人從外偷拍。」

來自馬來西亞的明越與思伶來台已有十多年,他們長年參與性別運動,明越在現場一看到思伶,便拿出馬來西亞國旗一同遊行。他們說,同志與跨性別者在馬來西亞的處境很危險,尤其是穆斯林,因為馬來西亞刑法規定同性性行為違法,伊斯蘭刑事法也明文規範禁止跨性別的裝扮。作為同志的他們在台灣感到很自由與自在,但也希望更多人關注到馬來西亞人的性別平權議題。

隨著同志權益的進步,更多酷兒議題浮上檯面,像是公共空間缺乏多元性別的設施、多元性別者的身份證等議題。然而,跨性別議題相較屬於酷兒議題中的少數,過去必須跟著主流的同志議題設定走;就連許多順性別同志也不理解跨性別者的處境。(延伸閱讀:《銀幕內外尋找拉子身影:台灣90年代前後影史中的女同性戀再現》)

Stella 是 NGO 同志諮詢熱線的志工,直到兩年前,他始終認為自己只是一名陰柔的男同志,上大學後,他學到了非二元性別概念,才知道那是他想成為的樣子。不過,在台灣,他也遭遇許多困難,因為缺乏性別友善廁所,他得在上課途中偷偷去上廁所,避免引起困擾。

荷蘭是全世界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的國家。來自荷蘭的跨性別選美皇后 Solange Dekker 穿著藍色洋裝,打扮得十分精緻。她在 25 日同志諮詢熱線所舉辦的跨性別講座中分享,在荷蘭這個自由多元的國家,縱使跨性別者被接納,歧視仍然存在。

Solange 在荷蘭南部長大,她成長的家鄉是個保守許多的城市,比起阿姆斯丹充滿對於酷兒的歧視。她一直想成為一名女性,在青少年時期,她的家人下了最後通牒:「你可以成為你,但你必須離開這個家,除非你壓抑自己的感受,才能留下來。」他跟母親說:「謝謝你,我會離開。」隨後,他前往阿姆斯特丹生活。

由於跨性別者長期缺乏支持,Solange 曾幾度想了結自己,她在右手刺上「相信自己」,她告訴自己:「我要盡一切可能成為自己的樣子。」因此,她不斷參與政治活動、組織倡議,因為她希望每個人都可以聽到那個年少時需要支持的聲音。

蒙古同志中心的執行長 Enkhmaa Enkhbold 則手拿著彩虹扇子,全身露出刺青,還有鼻環與多個耳洞。Enkhmaa 在美國生活很長一段時間,在美國他經歷移民、有色人種、性別等多種身份認同危機,直到找到了蒙古酷兒的歸屬感,他才在30歲過後回到蒙古工作。

在蒙古,同婚仍未通過,同志組織目前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全面的反歧視立法,並提升蒙古酷兒的健康照護。對於自己的認同,Enkhmaa 表示,他探索了很久,認為自己並非二元的男性或女性,他認為「酷兒」身份最適合他。有人會拿著他以前的照片說,「你以前很美」,他指著自己並說道:「現在,就是我最喜歡的狀態,這是最棒的我。」

按此閱讀全文

 
Shopping Design:在身份認同的追尋中,探索框架的存在與突破 —— 專訪登曼波
藝術家登曼波以絢爛流動的影像,紀錄在主流社會被視為非我異類的族群,從家族、社會拓展至國家性,超越二分法的多元身份認同,為每個「非常態」打破框架。

穿著紫白方格上衣搭配鮮豔黃短褲,綴以珍珠項鍊,在姿態變動與眼神轉換之間,登曼波時而嫵媚、時而陽剛,倚著午後滿溢的陽光,飽滿的靈魂正流動著。

訪談前,他準備了一本厚重的粉紅色精裝書,書封上有著無拘無束的五顏六色線條——這正是他的首本攝影集《父親的錄影帶》。在這本「粉紅聖經」裡,揭露了在過去保守的社會氛圍裡,慾望如何在暗影中、檯面下百花齊放。其中,前半部彙整了父親搜集的同志雜誌、同志片等相關物件,登曼波說:「這不是色情,而是被隱藏的台灣同志歷史脈絡。」

而後半部,則是登曼波拍攝的跨性別者、變裝皇后等非主流族群的照片,那宛如潛入被攝者房間的私密影像,搭配「曼波式」的飽和豔麗色調、狂放自由的構圖,讓當代酷兒不僅是一個平面的影像,而能在每一次快門捕捉下,讓多元的樣態與形象,逐漸立體。

揭露暗房裡的非常態,鬆動單一的社會體制

來自台中東勢的登曼波,生長在三十位親戚同住的大家庭裡。由於父母在他出生前已經分開,所以是由掌管整個家族的奶奶一手帶大。家族裡是女性(奶奶)掌權,加上父親生性自由,顯少參與登曼波的生活,因此他在成長過程中,意外地少了父權的壓力,父親不但會買芭比娃娃給他,就算穿著女裝,家人也不會干涉。

然而,登曼波在家裡得以適性伸展的身心和靈魂,卻在上學以後,從他人的眼光中感受到自己的異樣,也萌生困惑。以學校包裝的小型社會,從填寫個人資料,到家庭聯絡簿的格式,每一個用來打勾的方框,背後隱隱然都強迫將每個人套進「正常與否」的分類體制中。

升上高中時,登曼波察覺,原生家庭被貼上了「非常態」的標籤,同學們謠傳父親的種種事蹟,更讓他感到痛苦。直到升上大學,登曼波遇到影響一生的恩師李淑貞,當他惴惴不安地第一次向好友以外的師長訴說出櫃的故事時,恩師鼓勵他,「你遭遇的一切,絕對會成為往後創作的養分。」壓抑多年的矛盾掙扎,瞬間得到了釋放。

從蔡明亮的《河流》、楊雅�F的《女朋友。男朋友》等電影,都曾讓登曼波透過「與自身有著同樣經歷」的角色身上,得到歸屬感。歷經諸多事件與時間的沈澱,登曼波開始能以更客觀的視角,整理私人故事,並嘗試透過切身經驗的分享,影響與他一樣有著「非常態」背景的人們,「如果沒有過去的經歷,就不會成為現在的我,也因為非常態的身份,我才結交了許多朋友。」

2019 年,登曼波以《父親的錄影帶》榮獲臺北美術獎首獎,之後又陸續推出《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複寫:認同_父親的錄影帶 》以及《居家娛樂》等作品,展現出強大的創作能量。其中,2022年底到2023年初,在北美館的個展《居家娛樂》,於八個「暗房」裝置中,放映著八位受訪者(包含跨性別者、台灣新住民、在多元成家下成長的女孩、童年受性侵者、成人電影主角、正在探索自身性向的男孩,以及流亡的韓國酷兒等)各自對於原生家庭、性別認同或性經驗的自述,登曼波試圖透過每個人真實而又私密的故事,對社會上的各種常態/非常態化的分類,提出一道道鋒利的詰問,進而將表格中打勾的方框全數拆解,鬆動僵化、單一的社會結構。

按此閱讀專訪全文

 
 
 
風傳媒:怕被出櫃!近半同志生遇騷擾不敢說、國小師被施壓不敢教 性平校園難落實
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調查,有將近一半的同志學生因為害怕被出櫃,不敢和教職員回報性騷擾、霸凌問題。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調查也顯示,有近6成國小老師在教授性平教育時,擔心來自家長的壓力,還有13%老師曾被施壓不要教某些主題。

立法院教文委員會今(7)日舉辦「反霸凌歧視-人權、性平、貧窮教育」公聽會。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高智龍指出,根據協會2020年調查1200位國中到五專學生的校園處境報告,在校園裡的性別偏見言論騷擾仍相當普遍,校園系統仍缺乏實質介入,有41.9%填答者在學校仍會聽到不友善字眼,36.4%聽到和性別氣質有關的負面言論,62.1%曾因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氣質表現遭到辱罵、威脅,53.2%曾受語言騷擾,14.7%曾到肢體騷擾,4%曾受直接攻擊。

高智龍接著提到,根據調查,在這些騷擾的校園現場中,有將近3分之1是教職員在場卻沒有任何介入;3分之2學生指出老師、教職員、教官發表恐同及性別不友善言論,可見校園對於同志學生來說,並不是一個可以感受到安全的地方,有3成5填答者因自身性傾向而在學校感到不安全,24.4%因自身性別氣質感受到不安全。

高智龍:跨性別學生處境更嚴苛

高智龍說,同性戀、雙性戀學生若無特別表達性傾向,並不容易被發現,但跨性別學生較容易因打扮、表現,致使在學校的處境更為嚴苛,且即使很多學生受到騷擾也不敢通報,雖然性平教育法已經規範校園系統要有效處理性騷擾、性霸凌問題,但有將近一半的填答者不敢和教職員通報,主因是認為教職員無法處理,以及害怕因此被出櫃。

高智龍建議,教育部應編列經費調查全國同志學生的校園處境,因為雖有好的法源依據,但在落實上仍有很大的落差,若有實際的數據和調查,才能反映校園實際形況;其次,教育部應更正視校園中性別二分的校規及作為,教職員也應更積極出席性平相關研習,也應有政策鼓勵成立性別相關社團。

性平教育難落實 過半老師「擔心來自家長的壓力」

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韓宜臻指出,性平教育法旨在教導學生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打造多元平等學習環境,課綱裡也確實規定國中小性平教育應包含不同性別及性傾向的尊重態度。然而,協會實際檢視教科書內容,國小部分完全沒有提到,國中部分也非常少,難道要讓孩子在高中才能接受到正確的資訊嗎?

韓宜臻說,過去幾年在台灣社會有很多反對同志教育的聲音,讓很多書商不敢放進教科書,老師也不敢教,根據協會今年針對小學老師全面性教育的調查,有將近6成的老師擔心來自家長的壓力,還有13%老師曾被施壓不要教某些主題,性平教育落實層面的問題應該更被重視。

僅4成7被霸凌人願通報 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教育部統計有黑數

按此閱讀全文

 
臺灣調查網:全球民調/美國 美人對LGBT議題接受度雖有增高 跨性別者卻仍常被歧視
臺灣調查網記者徐以琳/綜合報導

近日美國YouGov輿觀調查公布了民眾對LGBTQIA+族群的觀感調查,結果發現,相比於2003年有超過五成的美國民眾反對同婚法通過,最近僅剩約三成美人持相同意見,顯示該國民眾對同志、酷兒族群的歧視、偏見正消解,各項狀況都在轉好。

說起美國,很多時候給外界留下的,都是民風開放、極重言論自由的印象,但實際上該國部分社會對於女性、移民、LGBTQIA+族群等弱勢的權益保障與認知並非有他人想像的那般足夠,所幸美國YouGov輿觀調查近期公布民調顯示反對同婚法的民眾比例大幅下降,說明情況卻有轉好,民情也變得愈發積極正面。

調查顯示,當前在美國,僅有33%的民眾表示他們反對同婚法通過,相比於2003年的52%調查結果足足下降了19個百分點,加上另有高達56%的美人支持同婚法,而僅11%的美國民眾模糊表示無法提供明確答覆,顯示在20年後,美人對同志、酷兒族群的歧視偏見已大幅消減,與先前大有不同。

此外,當被及在LGBTQIA+族群中何種性向的人群最容易被歧視和排擠時,也有40%的美國民眾表示,他們感覺跨性別女性最容易遭受誤解和羞辱,加上另有38%的美人同稱跨性別男性也很常被歧視,顯示該國民眾對LGBTQIA+族群的接納度雖有所提升,但尚未做到「真平等」。

本次美國民眾對LGBTQIA+族群的觀感調查,是美國YouGov輿觀調查於12月2日公布、7月25日至28日執行的民意調查,針對美國18歲以上的成年民眾進行線上調查,共完成1000份有效樣本,在95%的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4.0個百分點。

 
華視:泰國眾院一讀通過同婚草案 將組委員會併案審議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21日專電)泰國國會眾議院今天一讀通過民事和商事法修正草案,讓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跨出重要的一步。眾議院將組成專門的委員會,合併4個版本的修正草案,預計明年可完成二讀和三讀。

泰國內閣會議19日通過民事和商事法(Civil and Commercial Code)修正草案,把法案內的用語「男人與女人」修改為「個人」,把「先生與妻子」修改為「婚姻夥伴」,以讓同婚伴侶可以獲得和異性戀婚姻伴侶一樣的權益,修正草案送交國會審議,眾議院今天以360票同意對10票不同意,一讀通過內閣版本的民事和商事法修正草案。

今天同時一讀通過的還有前進黨(Move Forward)、民主黨(Democrat)以及民間團體提出的修正版本,眾議院將成立專門的委員會將4個版本合併成1個版本,以內閣版本的為主要架構,共要修正68條法律,併入其他3個版本的內容,3個版本的內容差異不大,不過內閣版本主張結婚年齡為17歲,前進黨和民間版本則主張18歲。

修正草案預計明年可以進行二讀和三讀,一旦眾議院完成三讀,法案將送交參議院通過,接著經過泰王同意,公布在政府公報上,宣告泰國同性婚姻合法上路。

副總理宋薩(Somsak Thepsutin)今天表示,一旦民事與商事法修正草案通過成為正式法律,政府部門必須在180天內檢視相關法律是否有要配合修改的地方。

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晚間在得知眾議院一讀通過修正草案後在社群媒體X推文表示:「今天已經踏出了改變的第一步。」

泰國現行民事與商事法規定婚姻是由一男一女組成,因此儘管許多泰國同性伴侶曾經試圖登記結婚,但都被戶政單位引述相關條文拒絕登記。

泰國曾經是亞洲第一個有機會通過同婚合法化相關法律的國家,2018年底當時的泰國軍政府內閣通過同性伴侶法(Civil Partnership Bill)草案,並送到國會審議;2019年3月,泰國舉行2014年政變後首次國會眾議院選舉,當時已經由內閣送到國會的同性伴侶法草案被擱置。

2019年選舉過後,由於新國會成員上台,所有的法律程序必須重新走一輪,這使得泰國同婚或是同性伴侶合法化的進度等於重新來過。而2019年到2023年間,同婚相關法案在國會始終無法完成三讀程序。

今年5月泰國再度舉行國會眾議院選舉,賽塔所屬的為泰黨(Pheu Thai)在選前承諾會推動婚姻平權法案,賽塔就任後也表示會維持承諾。(編輯:楊昭彥)1121222

 
 
 
免費看電影:【藍色的你】熱線搶先特映場
★ 今年冬天最撼動人心之作

★ 威尼斯影展觀眾票選獎

★ 榮獲英國獨立電影獎𝟭𝟯項大獎提名

1988年的英國,保守黨柴契爾夫人禁止學校當局提倡同性戀、出版與同性有關教材,造成當時許多校園LGBT社團及活動遭到禁止。珍(蘿西麥克溫 飾)是一名在中學教體育的女教師,試圖在校園中隱瞞自己的女同志身份,卻意外發現課堂上的女學生路易絲,竟出現在自己平時活動的地下酒吧。當路易絲同性戀傾向在學校曝光之後,珍面臨了無所遁逃的人生抉擇,她不想出櫃的心態,被親密愛人薇薇以及路易絲質疑與唾棄…

但是珍沒有說出來的內心掙扎卻不為外人可以想像,在那個年代到底她可以怎麼做自己? ❰ 藍色的你 𝘽𝙇𝙐𝙀 𝙅𝙀𝘼𝙉 ❱ 𝟭/𝟮𝟲全台上映。

熱線要邀請大家搶先看電影特映,費用全免,名額有限,愛看電影的朋友們不要錯過!

🎬 特映會資訊

◾️ 時間: 𝟭/𝟭𝟳 星期三 𝟭𝟵:𝟯𝟬

◾️ 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

◾️ 費用:免費

◾️ 活動流程:

👉🏻 18:30 報到&劃位

👉🏻 19:30 正片開始(片長97分鐘)

👉🏻 映後10分鐘,熱線&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分享

◾️ 按此報名

◾️ 按此看預告片

 
 
 
支持熱線,一起完整同志權益
熱線為社群持續努力,如果你正好有些餘裕,歡迎支持熱線,一起完整同志權益

☞ 你可以用以下方式支持熱線:

信用卡捐款

ATM轉帳

郵政劃播

電子發票愛心碼:0609

王道銀行彩虹認同卡

小熱鋪 HOTLINE SHOP

☞ 了解你的支持所促成的改變:熱線歷年工作報告書

☞ 認識熱線20年:20週年專刊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