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豐田故事】楊富民/量血壓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2/21 第5582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豐田故事】楊富民/量血壓
【話題徵文:別人簡單我困難】林揚/這很簡單,你怎麼不會?
【青春名人堂】洪惠風/量血壓的七戰四勝
 
 
 
心情札記
 
【豐田故事】楊富民/量血壓
文/楊富民/聯合報
量血壓。圖/abwu

一邊量血壓一邊講八卦

我服務於社區協會,疫情前的每周三,協會要求每個工作夥伴輪流排班,到老人館前幫村民們量血壓。

老人館在村裡最熱鬧的街上,一間矮平房,有個屋簷,屋簷下幾張長椅、桌子,早上村人們閒來沒事便坐在那與人談天;下午裡面會開一桌或兩桌,玩起象棋、麻將或其他,從早到晚都熱鬧。

協會訂量血壓這個規定行之有年,為的是怕辦公室的夥伴們長期都在電腦前作業,與社區居民少有接觸,沒辦法真正了解他們的需求。量血壓也不是單純量血壓,通常還會簡單跟村裡的人聊天、講八卦:前幾天救護車衝進誰家、哪個人開始洗腎、昨天誰玩牌輸錢、孫子考上哪個大學、哪家的狗生了九胎……無所不聊。比較麻煩的是,量血壓時不能講話,他們常常一坐下來便自顧自地講,請他們閉上嘴巴一分鐘都要好說歹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長輩們把量血壓變成一種比賽。他們很喜歡偷看彼此的血壓,若發現誰的血壓較高,就會大聲呼喝:「某某某血壓好高!」然後大家就會像孩子一樣圍上來看,品頭論足一番再坐回長椅,心滿意足。

起初,我很討厭他們這樣的行為,每個人的血壓與健康狀況應該是各自的隱私,血壓較高的人被眾人圍觀,大概會不舒服吧。但幾次下來,我發現原本血壓高的人,被「嘲笑」了一番後,下周都會奇蹟下降。原來,許多長輩到了要吃血壓藥的年紀,而一旦服了血壓藥,可能一輩子都要服藥控制,偏偏他們有個觀念,認為藥是三分毒,血壓高再吃就好。長此以往,血壓狀況當然沒能改善,血壓藥也近乎白吃。不過,經歷了眾人們的圍觀,他們回家便會規律服藥,為的是下周打敗眾人!

因為互相比較而變得會服藥,我也只好站在鼓勵「良性競爭」的思考下,在量血壓時僅形式上遮擋,讓每個人只要眼睛左斜右瞟、腦袋轉一轉便能看見大家的狀況,增加他們「對戰」風氣。只是,我還是討厭其中一名長輩,他常來得早,拿張塑膠板凳坐在我的小桌旁,假意休息,實際上是為了讓每個人不脫他的窺探。

這個長輩健康狀況一直不錯,所以每周三都能看到他笑瞇瞇地走進老人館,那神情彷彿今天就是乘著勝利而來──看著眾人,「吼!你血壓很高哦!」語氣看似為人擔心,表情卻洋洋得意。其他長輩只要看到他靠近,便會趕他走,他也不惱,趁著人們量血壓不能言語也不能動彈,信步走來,瞥了一眼就笑瞇瞇地回頭坐著,人人對他氣得牙癢癢。

一邊量血壓一邊考國文

另外有一個長輩,自從他知道我大學念的是華文文學系,每回都要考我。他會背李後主的詞,一坐下來便說:「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然後呢?」我大翻白眼,把他的手抬起,黏上血壓帶,要他安靜量血壓。量完血壓後,他開口:「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對我搖搖頭,慢悠悠地坐到一旁與人喝米酒。

最初,他要我背〈岳陽樓記〉給他聽,但我一邊量血壓、一邊記錄,實在被他惱煩,隨口回答:「我亂背你也聽不出來。」沒想到他冷笑一聲,念誦:「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一字不漏。我目瞪口呆,翻他的資料,才發現他竟要八十歲了,當下真是敬佩萬分。沒想到,他後來每次都要考我詩詞,見我無法回答,便嘆息現在的年輕人念大學不知道學的是些什麼?

老先生常常一早喝酒,每次數值都高得不行,心跳數又快,提醒他,他只會嘿嘿一笑:「你們協會的小姐來量我心跳更快。」所以我將他的血壓紀錄故意洩給那個愛窺視的長輩看,後者便會大呼小叫對前者說:「你大概快走了。」權作我一點小報復。

量血壓這件事情維持了十多年,也因此我們有兩疊厚厚的本子,每個本子都有近百來張單子,記載長輩的名字、數值與近況。若是他們的孩子返鄉,想要了解父母的狀況,便可以到我們協會,跟我們要資料;只不過,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孩子要求看過。

兩個本子、數百張單子,許多單子再也不會有新的紀錄,停在某個年分、某個月。但協會也沒有人捨得將他們的紀錄撕下,偶爾翻到時,他們血壓太高被眾人嘲笑窘迫的臉,還會突然映入腦海。

【話題徵文:別人簡單我困難】林揚/這很簡單,你怎麼不會?
文/林揚/聯合報
經過一間國小,剛放學,門口聚集許多接小孩的家長。

一名笑容滿面的媽媽,看到低年級的兒子的算術習作單時,突然變臉,生氣指著被打叉叉的題目說:「你有八十五塊錢,買東西用掉五十八塊,還剩多少錢?」 □ □ □

小男孩想了老半天,「還剩……還剩……」急得哭了出來。

見許多人眼光轉向孩子,媽媽急促、高亢的語氣緩了下來,低聲道:「這很簡單啊,你怎麼不會呢?」說完,牽著孩子轉身離開。

我好想上前對那位媽媽說,兩位數減法對我們大人來說很簡單,但對剛學習的低年級孩子,可能還滿難的!

記得我女兒上小學後,每次拿算術問我,我也總冒出:「這麼簡單,妳怎麼不會?」一路下來,即便她數學表現得不錯,卻一直缺乏信心,主動要求補習。

或許我這樣的反應,根深蒂固地種植在她的記憶角落,一向乖巧、三十好幾的她,最近忽然對我們說氣話,只因我不喜歡泡溫泉,婉拒她明年春季要帶我們兩老去日本賞櫻的事。她在Line上說:「那就算了,反正從小到大我做什麼你們都不會滿意!」其實,我們一直以她為榮。

可見「這麼簡單,妳怎麼不會」這樣的話,對孩子影響深遠,不可不慎啊。

「話題徵文:別人簡單我困難」即將結束,新主題為「敗家的節日」:

過節,不只要費心安排,更可能傷荷包。哪些節慶是令你燒錢且燒腦的呢?請以「敗家的節日」為題,寫下你的故事寄給繽紛版。

文長350字內為佳,e-mail信件主旨註明作者、標題及「投稿敗家的節日」字樣,全文貼在信件上,並附word(doc)檔,文檔內依序打上標題、作者名、作品全文,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

【青春名人堂】洪惠風/量血壓的七戰四勝
洪惠風/聯合報
圖/編輯室
病人拿了家中的血壓紀錄來,密密麻麻的,看起來很不錯,大約都在110幾到120幾之間,偶爾超過130/80的標準、偶爾低於110。

他遵從心臟學會的722法則建議,一周七天,早晚各量兩次……不,不,他已經不再是722(連續七天,一天早晚各量兩次)了,他已經到達36522(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早晚都各量兩次)的境界。

「你哪隻手的血壓比較高?」還是有些細節需要釐清。

「不知道,應該是左手吧?」

「我們要以高的那手為準喔。」

「不是左手比較靠近心臟,所以左手會比較高嗎?」病人這麼問,他太太在旁邊插話了:「我們右撇子,慣用手的那邊會比較高,所以該量右手。」

病人夫妻小小爭論起來,我趕快插話:「建議你們回家辦個比賽。」

兩人停止辯論,轉向我這邊,一臉疑惑。

「七戰四勝!」我說。「明天量血壓時,量完左手立刻量右手,記錄下來,後天先量右手再立刻量左手,連續七天。」

「兩手互換,哈哈,這是主客場制嗎?」

「是的,左手跟右手比,看看哪隻手的血壓比較高?」

「了解了,七戰四勝,像美國職籃NBA塞爾提克大戰湖人隊。」

「有的人左手高,有的人右手高,像我,右手就比左手的血壓高了10mmHg,要是我量左手,就不準了,左手是我的『快樂磅秤』,數字比較低,但沒有用。」

「心臟不是在左邊嗎?」病人還是沒有放棄。

我拿出紙筆,畫出心臟:「這是心臟,在中央稍微靠左一點。」接著向病人的右邊畫出主動脈,「這是主動脈。」然後畫了轉彎,「血從靠右側的主動脈往頭部的方向出去,再流到全身,第一個大分岔分出了右手和頭部右側的血管。分岔後主動脈開始做一百八十度髮夾彎轉往腳部,在髮夾彎中再分出去頭部左側和左手的血管。」我再畫出去左手的血管,「之後才分出左邊頭部與去左手的血管。」

「就是從心臟到右手的血流走向比較直線,去左手得轉好幾個彎,所以常常左手量出來的血壓會比較低。每個人的解剖位置不同,有的人兩手差不多(在統計誤差範圍內),有人的主動脈一出來就轉彎,之後才分出右手的血管,這時反而左手的血流走向比較直線,就會變成左手量出來的血壓比較高。」我把剛剛的話總結,病人夫妻點點頭。「但最重要的是血壓紀錄高的那隻手,比較能代表人體的中央血壓,也比較能預測日後生病的可能。」

除非特別強調,否則很多人,甚至醫師,都不知道自己哪隻手的血壓比較高,很多人是右手較高,但左手較高或兩手差不多也不少。

兩隻手的血壓數值常常差距不大,但有時儘管只差一點點,卻是及格與不及格的重要分野,會影響醫師判斷。還有當發現兩手血壓差太多(20mmHg以上)時,要懷疑是血管堵塞,應該就醫。

 
 
 
訊息公告
 
 
 
 
踏進男仕理髮的神秘領域 探索台式理容文化
今(2023)年三月上映的電影《本日公休》,女主角阿蕊一輩子從事理髮,在小小的店裡看遍悲歡離合,也與客人交織綿長情感。《本日公休》的故事彷若台灣理髮廳的縮影,職人們用生命的尺幅守著理髮手藝,客人也以忠誠回應,「剪習慣了,就不換了,一剪一輩子。」理髮廳裡究竟有著什麼神秘的魅力?

《下一球,勝利》失去,很容易讓我們忽視了還擁有的
《下一球,勝利》是部很親和大眾,有趣味,又有感動的電影,不是什麼大場面,也沒有深到會痛,但就娛樂片來說算很不錯。如果塔伊加導演的目標本來就是讓一般大眾看得開心又能得到一點思考,那他的這一球絕對有踢進。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