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中市研考會邀請在地大學開座談會,邀請學界加入市府成立的創生專案管理平台。 | | | 台中人口集中都會區,偏鄉老化與少子化嚴重,發展失衡。台中市政府訂定「2020年台中市地方創生推動計畫」希望透過產官學合作, 將政府、企業與在地大學導入城市治理範疇,以「投資代替補助」解決在地問題。台中第一案是霧峰與大肚、龍井農會提出「農創公司」發展地方特產,已送國發會審查。 台中市研會主委吳皇昇表示,國發會從2017年開始推地方創生計畫,藉由盤點各地「地、產、人」特色資源,引導優質人才專業服務與企業回饋故鄉,透過地域、產業與優秀人才多元結合,設計加值,開拓地方深具特色的產業資源。 吳皇昇說,國發會徵調中央各機相關經費的10%,供應地方政府推動創生計畫,成為地方發展的一股活水。台中市因應建立「地方創生專案管理平台」由相關局處成立輔導團隊,計畫導入在地大學合作,尋求企業回饋技術或經費。前期由政府補助,最終希望成為在地的創生計畫把補助當投資,發展地方產業特色。 台中市政府創生專案平台審查第一案,即霧峰區、大肚與龍井農會合作成立「農創公司」以霧峰香米為重點,另把霧峰清酒「初露」品牌打得更響。目前已送國發會審查。 另議員林碧秀團隊提案的霧峰區「桐林生態園區綠美化與改善計畫」園區內有桐林花廊步道、奧山步道、樟樹林步道、北坑溪步道等步道,走一圈需3到4小時,長度約6K,高低落差不到200M,可輕鬆健走。不過桐林花廊步道等多處待修,爭取創生計畫一次修好, 將送國發會審議。 吳皇昇指出,創生計畫由各區彙整或市府局處提案,經審查通過,召開專案會議,局處也會成立輔導團隊與地方協作。 創生專案管理平台邀請在地7所大學加入,讓大學生扮演地方創生智庫或透過設計引導學生投入,學用合一。另邀請企業回鄉投資或擔任導師或技術指導,提供地方經營建議,創造多贏。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