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畫並茂.自由奔放 | |
| | 黃鷗波彩繪寶島風采 畫家用一雙不尋常的眼睛,觀看眼前的世界。 即使世界是荒蕪一片的沙漠,畫家仍能從中找到美的路徑。 《畫家之眼》Andrew Loomis 在相機尚未普及的年代,藝術家的眼睛就像攝像機,壯闊風景、市井生活樣態都在他們的腦中成像,然後用他們的畫筆呈現。出生嘉義的藝術家黃鷗波,一手作畫、一手寫詩,他從生....... | | | |
| | 台灣美術之光 走過孤寂與代代相續的文化薪火 | 這兩年,台灣美術熱鬧非凡。消失近半世紀的裸女大理石雕〈甘露水〉重現於世,並指定為國寶。 「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經典再現─台府展現存作品特展」、「進步時代─台中文協百年的美術力」、「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人.間—陳澄波與畫都」、「掘光而行—洪瑞麟」、「台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 | | | | |
| | 大稻埕的新舊融合 郭雪湖〈南街殷賑〉裡的流金歲月 | 百餘年前的大稻埕,是台北市最重要的商業區,港埠繁榮,洋行林立,各國使領館進駐,富紳名流雲集,人潮熙來攘往,車馬交馳,商業鼎盛的迪化街,米行、南北雜貨、中藥行與布匹店林立,人潮川流不息,當時便是摩登富裕的象徵。 近百年以後,大稻埕的風華並未走入歷史,畫家郭雪湖的〈南街殷賑〉膠彩畫,細膩描繪出1930年..... | | | | |
| | 「畫」時代的永恆 台展三少年領頭寫生潮 | 1927年,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個大型的美術展覽會首登場,入選的台籍畫家竟是三名未滿20歲的青年,他們以在地題材的寫生創作崛起畫壇,更翻轉台灣美術畫風從臨摹走向寫生。 入選的「台展三少年」:郭雪湖家貧自學、林玉山組畫會推動美術交流、陳進在性別不平等的大時代勇闖世界畫壇,這三位台灣第一代膠彩畫家演繹在地風.....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