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

【記憶藏寶圖】瑪莉亞(林惠貞)/思念的延續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07/28 第5482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瑪莉亞(林惠貞)/思念的延續
【青春名人堂】葉淳之/摯愛的文具
【繽紛插畫展□愛的魔力】紅林/愛人的人,獲得自由
劉秀枝/我欣賞,我擁有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瑪莉亞(林惠貞)/思念的延續
文/瑪莉亞(林惠貞)/聯合報

轉送安寧病房,天秤上的拔河

2021年雖然全球疫情持續蔓延,惡疾與死亡肆虐。院子裡的杜鵑花仍努力綻放,繽紛燦爛。

宅在家防疫的某日,突然接到老朋友小園來電。電話中的她,一反常態地哽咽訴說,前幾天夜裡媽媽忽然失去意識,住在加護中心。醫師建議轉安寧病房照顧,她獨自一人,不知道該怎麼辦?

聽得出她哀傷與荒亂無助的心情。翌日我趕到醫院,陪她一起進入加護中心探視媽媽。病人雙眼緊閉,沒有意識,插管連接呼吸器使用。四肢末梢腫脹冰涼,甚至慢慢出現瘀斑狀況。

由於疫情肆虐,加護中心每天十一點至十一點半,有半小時探視時間。小園向公司請長假,每天到醫院陪伴媽媽。然而,醫師評估病情,建議轉到安寧病房,對病人來說會是最好的照顧,家屬也能隨時陪伴,珍惜最後的時光。小園心裡猶豫害怕,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轉安寧病房照顧,八十七歲的媽媽是否可以減少痛苦,不必如此受罪?」「持續讓媽媽承受這麼巨大的痛苦,救得回來嗎?」她的心頭有無數揣想。

小園沒有心理準備,完全無法接受「死亡」,苦苦哀求醫師,無論用什麼方法,一定要盡全力救媽媽:「如果媽媽走了,我也不想活!」她哭著說。在經過各種急救、插管、CPR、電擊等一整套措施,媽媽總算恢復心跳,接上呼吸器送加護病房觀察。

提到事發當天的情景,她忍不住又哭起來。我拍拍她的背,內心默念佛號,不斷祈求諸佛菩薩護佑,啟我智慧與力量,能陪伴小園安然度過這段死亡幽谷。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我們都看得出來,媽媽的生命不斷流逝,身體和四肢愈來愈腫脹,瘀斑也愈來愈多,時間已經不多了。小園從最初的情緒崩潰、心緒紛亂,慢慢溝通陪伴,逐漸穩定下來。這段住院十來天時間,或許是媽媽留給小園最珍貴的禮物。

這份愛的禮物,讓她一路從完全拒絕、否認死亡,到接受無奈事實,調適哀傷和痛苦,最終能帶著媽媽的愛,鼓起勇氣繼續走人生旅途。

後來小園告訴我,已經幫媽媽決定一個好日子。那天醫師查房時,小園身體緊挨著我,手緊緊抓著我的手,緊張得直發抖。

最後的道別,感謝媽媽的愛

拔管那天早上,我們很早就到醫院。小園兩眼紅腫,痛哭一夜。她在媽媽耳邊不停訴說著這一輩子感謝媽媽的照顧,自己有多麼愛媽媽、媽媽是最漂亮的。有時候她像個無助的小孩討拍拍,有時像往日般撒嬌;有時會幫媽媽精油按摩冰涼的手腳;有時候跪在床邊,對著媽媽叩頭禮拜,感謝媽媽的養育之恩。時候到了。護理人員請我們在外面稍候,請醫師拔管。

拔管後,移除呼吸器,媽媽臉部柔和許多,全身似乎也輕鬆下來了。我繼續在病人耳邊持誦佛號,並密切觀察生命徵象。過一陣子,心跳就慢慢、慢慢降下來。

看著心跳的數字,小園忍不住痛哭流涕,跪在地上淚流滿面,不停對著媽媽叩首跪拜,做最後的道別,我持續在病人耳邊念佛號,請她跟隨佛菩薩光芒,往生淨土。

面對親人的離去,思念不曾停止,人痛我痛。由於曾經走過這一段喪親的哀傷痛苦,遇到其他相同情境的人,容易產生同理心情,默默陪伴。

「以後我可不可以跟妳們一起去看病人?」小園說。

「發心很好,妳先休息一陣子再說喔!」我看看她。

許多安寧志工好友,大都有自己切身的心痛。因為思念的延續,默默展開行動,主動投入助人的行列,化小愛為大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在紅塵十里中,默默付出,一路相伴。

臨床上許多志工無私付出,見證思念的延續,早已化為具體行動,無盡的思念,同時也演繹了無量的慈悲傳說。

●摘自博思智庫出版《思念的延續:志工路上的溫暖伴行》

【青春名人堂】葉淳之/摯愛的文具
葉淳之/聯合報
摯愛的文具。攝影/遠流出版

最愛的藏品,必然隱含「初心」。

書與文具,在我生命中,應該是物慾的起點。物慾潛藏的各種意義,已成分析自我的途徑。在人際關係愈發擁擠窘迫的今日,有助於自己避踩世間地雷,在珍愛中尋訪命運之途。Re-ment出品的「摯愛的文具」,對我來說,便是能檢視「初心」的一款食玩。

猶記得當年不顧收藏空間狹小,一口氣直下兩套,未雨綢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雖然小心翼翼,卻不免落入莫非定律,果真失竊其一。雖因仍有一套,免去椎心頓足之怒,但那不知何時重蹈覆轍、滅失的憂心,也縈繞不去。摯愛的意義,就盤桓在「萬無一失」的心境裡。

回頭凝視這套袖珍文具,童年光譜再現,僅僅數釐米的水彩管、分隔的水彩壺和調色盤、可掀式雙層卡通鉛筆盒、可轉動的削鉛筆機、迷你圓規量尺與削刀,還有迷你色鉛筆蠟筆……每件僅約兩、三公分。兒時孤僻的我,可以一個人拿起幾隻筆,默默在紙上塗鴉,獨處一個下午,好似人生第一份工作;文具成了我的創業夥伴。

小學放學後,握著微薄的零用錢,在文具店瀏覽色筆、貼紙、筆記本、卡通明星照片、書籤、尺規和橡皮擦……琳瑯滿目,有如天花撒滿地,那是最初的精品店,每件都是愛馬仕,總是猶豫好久,才能下決心購買。偶有海外親友帶來文具店沒販售的鉛筆、橡皮擦,隔天上學步伐總是輕盈;後來習得「炫耀財」這經濟學的專有名詞,滿腦子都是帶著文具,到學校和同學交換獻寶的笑顏。

從來不羨慕臭男生的刀槍玩具,我的摰愛組成兵團的實力,絕對遠勝。文武若有一戰,我已然站隊。彷彿通過哆啦A夢的縮小燈,和摯愛來到奇妙的幻想空間,凝縮在日式縮小的「箱庭」。

其實,我生長的台灣島,便如小小的「箱庭」。地球上很難找到從海洋到三千公尺高山,路程不到一天的島嶼;彷彿上天精心栽植,地質地形生物生態多樣,濃縮成奇巧盆景。因此我心中的英雄,也不以體態偉岸取勝,而是如同大衛對歌利亞、一寸法師或桃太郎對鬼怪,英氣撼動天地,勇於對抗巨人。

台灣子民的特殊命運,在獨有的宇宙裡連結,凝萬里於一握,掌永恆於瞬間。對於生命終將消逝、人生必有盡頭的感嘆,讓我在袖珍微型收藏之路上,不以大小論輸贏,只在乎細緻與真實。

在喜愛的藏品中檢視自己的成長之路,在可控範圍內滿足喜好,保持情緒之平衡,一期一會,將萬般情感,凍結於能面的臉,是袖珍收藏的醍醐味。藏初心於藏品,於拈花中,最可微笑,也是人生最對味。

【繽紛插畫展□愛的魔力】紅林/愛人的人,獲得自由
圖╱紅林/聯合報
【繽紛插畫展□愛的魔力】愛人的人,獲得自由 圖/紅林

【繽紛插畫展□愛的魔力】愛人的人,獲得自由 圖/紅林

劉秀枝/我欣賞,我擁有
文/劉秀枝/聯合報
少女時代的我功課雖然不錯,但總覺得自己的容貌、身材、衣著、家庭背景,甚至人緣都不如同學,難免有些自卑。有次晚上收音機轉到警廣《安全島》的羅蘭小語節目,聽到羅蘭女士柔美的聲音說:「我欣賞,我即擁有。」突然開了竅,這句話陪伴我安然走過惱人的青春期。

近日聆聽一場演奏會,沉醉於時而輕快、振奮,時而悠揚、幽怨的樂聲中,並觀看指揮豐富的肢體語言與表情,以及團員們的優雅互動,非常享受;當想到坐在台下熱烈鼓掌的觀眾們,成就了這場音樂會的圓滿,頓時覺得自己也很重要哩!欣賞者是不可或缺的,我懂得欣賞,不就立即擁有了音樂會的美好嗎?

欣賞不是消極的什麼事都不做或都不努力,只笑瞇瞇地在一旁觀看,而是積極參與或融入,例如為精采的音樂會鼓掌、競賽時衷心讚嘆勝出者的優點、對於意見不同的人能看到他們的立場與論點、羨慕朋友們的美貌或多才多藝但不嫉妒……懂得欣賞,就好像在日常生活中灑了花香,在做人處事上加了潤滑油,日子變得非常順當,且處處逢源。

與自然界的相處也是一樣,面對高山大海、世間美景,用心感受,印在腦海,好好欣賞或拍照留念,都是一種享受。

不僅欣賞即擁有,反過來看,沒人欣賞就好像不存在,例如「錦衣夜行」,缺少了豔羨的眼神或讚嘆,錦衣就不燦爛;掌聲不斷,台上的表演或演講就更賣力,安可曲欲罷不能。同樣地,女為悅己者容;少了粉絲,俊男美女也會無精打采;臉書上的文章、相片一發表,更是殷殷盼人按讚。

年過七十,我開始過減法生活,欣賞更是不可或缺。不僅欣賞別人所擁有的華服首飾、名車豪宅、專業名聲和子孫成就,更欣賞年輕世代的才能,當然也沒有忘了欣賞那個樂齡終身學習,熟悉3C產品、跟上時代腳步的自己。

 
 
 
訊息公告
 
 
 
 
東南亞產能崛起:越南將成為另一個中國廣東?
KPMG、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PBEC)及澳洲蒙納許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日前共同發布《亞太地區全球採購解密》,顯示大部分的產能流動發生在亞洲,其中55%集中在東南亞及南亞。越南是這波產地移轉最大的接收國家,發展速度超乎預期,堪比是十年前的廣東翻版。

清粥小菜裡的台菜文化 從庶民餐桌躍上米其林指南
台灣人以米為主食,早在17世紀就有吃粥的飲食型態。尤其早餐和宵夜,吃碗清粥配幾道小菜,更是暖胃的首選。而隨著時代變化,清粥小菜從常民餐桌進入餐館,隨著台菜餐廳的精緻化,還躍上米其林指南,成為當代台灣菜的一環。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