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漫漫話生活】Chia Jung Li/不尋常的平凡戀曲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12/26 第5830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漫漫話生活】Chia Jung Li/不尋常的平凡戀曲
【話題徵文】山姆/第一次當爸
【青春名人堂】丁名慶/你猜,先有經典作品,還是讀經典的讀者?
 
 
 
心情札記
 
【漫漫話生活】Chia Jung Li/不尋常的平凡戀曲
Chia Jung Li/聯合報
《Day Off》第二季下集封面插畫。□每日青菜/留守番工作室

溫柔的部長與可愛的部下交往了,這件事只有他們的同事莉莉知道。單親爸爸石春雷,平常煩惱的事情非常多,要扛公司的重大決策,要面對家中稚齡兒子每天吵吵鬧鬧……讓焦慮生活出現一絲曙光的,竟然是個剛進公司的怪怪少年。

以上情境來自台灣漫畫家「每日青菜」的作品《Day Off》,目前出版到第三集,2021年至今售出十國版權。

台灣BL向外輸出的能量

描繪男男戀愛的BL作品隨著時代變遷,如今已從低調的小眾文化拓展為娛樂作品的一塊藍海,熱門作品多來自日本、韓國以及急起直追的泰國,而無論是漫畫、小說或影視劇集,各色帥哥之間的戀愛極為吸睛,從青澀純愛到美好肉體間的情慾交流,都是療癒無數女性消費者的精神糧食。

近年來,在BL漫畫這一塊,台灣不再只是單方面接收進口作品,也醞釀了「向外輸出」的能量。海內外銷售皆交出亮眼成績單的《Day Off》,原本是每日青菜從事設計工作之餘,在網路社群隨手發表的零碎漫畫,描述企畫部帥哥部長石冬雲和可愛員工花小飛的辦公室戀情。這對情侶的日常互動,以低彩度的上色風格和適合手機閱讀的格漫形式連載,篇幅雖短,卻精準直擊讀者最想看的重點,不只吸引大批缺乏糖分的人追隨,也打動了獨立出版社「留守番工作室」的總編輯,進而合作出書。

有了出版社的協助,《Day Off》編織起石部長和花小飛的更多生活,除了讓人湧現「姨母笑」的甜蜜情節,也微微涉及他們因性向和家庭背景而遭遇痛苦困境的過去。而支持兩人戀愛的小飛媽媽、默默關注這對情侶卻不聲張的同事莉莉姊等配角,也造就了溫柔友善的空間,提供讀者舒適的閱讀感受。

音樂與漫畫間的新火花

《Day Off》第一季在台灣線上漫畫平台CCC追漫台刊出後,獲得廣大迴響,並收到海外版權公司的詢問。挾帶著高人氣,《Day Off》推出第二季,新的故事以石冬雲部長同父異母的哥哥,也是公司副總的石春雷,以及玩樂團的實習生林實為主角。第一季跳過了相識與告白,直接以情侶之姿放閃,第二季的感情線則更加細火慢燉,呈現心動與現實條件的難題糾葛。

平時不苟言笑的石春雷,在總經理指示下,必須於公司尾牙登台唱歌,不得不找上林實幫忙特訓。但年輕人林實的說話風格、思考模式與使用的貼圖,在他看來都有些奇怪難懂,偏偏一起練習唱歌的時光,竟使自己難得放鬆下來。年齡與身分差異頗大的兩人互相吸引,卻因為一個個現實層面的衝突,遲遲沒能進展到下一步,讓讀者在追連載的過程中,頻頻為他們的幸福著急,也反思相戀與陪伴的本質。

在故事後半的高潮,林實在樂團演出時,透過自己寫的歌向石春雷告白,這首〈春天有腳〉不僅符合林實的心境,也是現實中存在的歌曲。在漫畫創作過程中,出版社找到獨立樂團「溫室雜草」,取得授權使用於漫畫中,也開啟了音樂與漫畫間的新火花。

去年底《Day Off》第二季連載完結,隨著法語版權的售出,累積授權金突破百萬,而今年第二季出版後,最新授權出爐的烏克蘭語版本,則成為這部漫畫即將抵達的第十個國家。

如今的每日青菜仍持續在社群平台畫著《Day Off》角色們的小故事,似乎又回到最初這部作品誕生時,她為了「畫自己想看的東西」的出發點。不過,這次有更多的讀者一起啟程,將這部充滿台灣人熟悉的街景與物件,步調輕緩的日常戀曲,帶給世界上更多渴望簡單幸福的人。

【話題徵文】山姆/第一次當爸
文/山姆/聯合報
今天是兒子的二十八歲生日,而糗事發生在他出生的第二天。

他是頭胎,陣痛來的時間比預產期慢,經過幾小時折騰,總算母子均安。第一次當爸,沒有一起進產房的勇氣,在休息區等待一陣子後,總算聽到呼喚某某某的家屬。箭步到產房門口,護理師抱著一個皺巴巴的小老頭,確認我是老爸後,說了聲「恭喜,是個男生」,旋即消失在門後。我根本沒時間看清楚孩子的模樣,只記得一頭濃密的頭髮。

高雄的岳父母接到喜訊,搭一早班機北上,我因為在醫院陪睡,就麻煩爸媽接機後一起來探望產婦及新生兒。彼時還不流行「親子同室」,要看寶寶,得在固定時間移駕嬰兒室才看得到。大夥兒先在病房慰問新手媽,再由新手爸領至樓下的嬰兒室。那裡我也是第一次去,幸好指標清楚,沒有迷路。等布簾準時拉開,一票新手爸媽與家屬蜂擁而上,尋找自家寶貝。

我一眼就瞧出左邊第五床是我家帥哥,因為他有一頭烏黑頭髮。五人邊欣賞邊讚美娃兒俊俏,突然,岳母驚呼出聲:「這不是我們家的!」怎麼可能?「她裹的是粉紅色毛巾,是個女生。」原來還有這樣的分別!我細看名牌,上面果然寫著某某某之女。

後來很快找到了我家兒子,長頭髮下的毛巾是藍色的。回到病房後,認錯兒子之事,讓老婆笑到傷口一直痛。

「話題徵文:哎呀,搞錯了」即將結束,新主題為「下定決心做的小事」:

(此為主題,非文章標題,標題請自訂;徵稿至2025年3月底)

我們總在反覆斟酌後,拿出決心面對人生種種大事,但會不會有時候一件於他人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更考驗我們的意志力?歡迎來稿分享你的經驗。

文長350-500字內為佳,e-mail信件主旨註明作者、標題及「投稿下定決心做的小事」字樣,全文貼在信件上,並附word(doc)檔,文檔內依序打上標題、作者名、作品全文,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

【青春名人堂】丁名慶/你猜,先有經典作品,還是讀經典的讀者?
丁名慶/聯合報
這幾年有一類書,頗值得留意。那就是持續問世的新譯或新版本經典,文學或人文社科領域都有。既有市場基本需求,新一代讀者又可以擁有屬於自己年代的版本,前幾代的讀者則像與老友重晤,見到它們的跨時代新貌。

只是,什麼是「經典」呢?似乎從來都莫衷一是。是出身、經歷殊異的人都可以讀出各自意涵並交流的作品?不論重讀幾次都有啟發?有學術研究者的接力評價或論述背書?成為中學選讀教材?是跨越世代的溝通橋梁?

這也常伴隨另一些陳年好奇:經典作品及其價值是恆久不變的,或應該隨著時代不斷改變適應?以及,所謂經典,是怎麼決定的呢(且不是懶人包或圖解速成式的直接告知、填塞)?由誰決定?不會是商人和教育家們搞出來的把戲吧?

更可能這些提問並無意義:(至少我比較認同的)真實情況無非是,先有了人們的普遍閱讀,受到作品關注面向的觸動,漸漸發現彼此喜愛的交集,積累共識和對話,才漸漸催生出經典。而不必先有仰之彌高的經典,覺得有必要像打卡或集滿百岳那樣,為追而追那些還未接觸而無感的東西──雖然說終究值得一試。

不太可能是那種驚心動魄、一見鍾情的邂逅。只能是日積月累的尋覓、肯認、覺察。是逐字親歷。是互相適應、尋找同調的過程。朝伴夕隨的重讀也因此才更累積價值。

不過,不容易更有效率地縮短與經典的距離,確實引發人們的焦慮。這也導致另一類書應運而生,這就是「解讀經典作品的作品」。只是這多少提升了功能化或目的性導向,更講究閱讀策略,至於樂趣是增加或打折扣,則見仁見智了。

在出版者,還有另一種務實的著眼角度。由於許多較無爭議的經典作品的作者已去世多年,版權已成公共財,就可省下一筆可觀的版稅費用(通常約占一本書製作成本的15到20%)加上沒有直接溝通往返的需求,還可撙節一些製作的人力、時間,便於調度。

當然,也不乏展現態度的出版──也許是透過裝幀(設計、材質的寓意或觸感),也許透過語言(適度引入當代語境),也許透過行銷模式(讀書會或衍生贈品)傳達了出版者對於經典的重視,並以自己的方式提出詮釋。只是,由新版本而生的今昔版本優劣、嚴謹與否與正確性的爭議,也從來沒停過。

此外,由於「經典」這樣的說法早已太過普遍,對成年人而言似乎是個常識般的默契,但對於孩子、新一代讀者(或還沒有感受到經典的好處的人)來說,會不會感覺像是被強加不同世代的價值觀?如果說嘗試以其他媒介(影視、漫畫……)來折衷地傳遞,確實有可能另闢新路,但,「原來的」經典會怎麼樣呢?恐怕怎樣都有人要煩惱的吧。我更期待並好奇,我的同代人們會怎麼創造屬於這個年代定義的經典?以及還需要很多討論激盪的,需要滋養什麼環境或人為努力的條件……

對於編輯我輩來說,其實工作內容、心態從不會因為「經典」這個定位而有區隔,仍是日常的「每一本書」。不過,如果說有契機遇到某本書會讓人隔段時間有動機「重做一次」,馳騁當下生命階段的理解與想像力,那麼或許這裡面就有屬於編輯自己的「經典感」吧。

 
 
 
訊息公告
 
 
 
 
早餐吃水果優格、穀片很健康?小心這些食物讓你快速變老
水果優格、早餐穀片能增加維生素、纖維素,很健康?義大利科學家的研究竟說它們是「超加工食物」,不僅無益健康,還會加速老化?早餐該怎麼吃才健康?

猴子專屬的大餐
如果猴子會用月曆,牠們一定只會在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畫圈做記號。因為泰國的洛布里會在那天舉辦「猴子自助餐節」,讓猴子放鬆進行自己最愛的事:「吃東西」。趕快訂機票和帶著相機,這是一場不容錯過的節慶!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