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新真/還是叫它博愛路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2/21 第5340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新真/還是叫它博愛路
洪元建/籃球傷兵+1
陳金鳳/公園裡的另類美景
黃莛喻/有聽也要有懂
 
 
 
心情札記
 
新真/還是叫它博愛路
文/新真/聯合報
還是叫它博愛路。圖/Mrs.H

日前,在繽紛版讀到〈還是習慣中港路〉一文,我在心裡大喊yes,因為自己也是叫它中港路。不過,不同於作者是習慣使然,我是出於無知,不曉得中港路早就換上「台灣大道」這個新名字。

我曾經在台中度過幾個寒暑。那些年常常到朝馬搭車,來來去去,有點熟又不太熟的中港路,成為記憶深處的台中印象之一。後來,搬離台中,接著離開台灣,從此鮮少重返這個中部城市。

幾年前,到台中參加一個集會,行前對目的地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在朝馬站附近。打算客運下車後,直接走過去,哪曉得從頭到尾都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身在何方。明明人就在中港路上,偏偏又找不到(地圖上的)中港路,地圖愈看愈糊塗,最後,竟是盲目地跟著人群走,才順利找到會場。

那天深夜回程搭計程車,告訴司機到朝馬轉運站,他反問路線要怎麼走?說著說著,提到台灣大道。我心想,什麼台灣大道?沒聽過,怎麼告訴你好不好?擔心司機看出我不認得路,故意繞遠,拿我當冤大頭,只好含糊應對。幸好,後來來了一通電話,司機忙著回應。

今年夏天到台中訪友,經他解說才初識台灣大道,也順便了解近幾年的發展與變化。不過,即使朋友不說,我也發現台中不一樣了,走在台灣大道上幾乎找不到中港路的痕跡。曾經以為七期重劃區是荒草上的遙遠想像,如今高級住宅林立。回到母校,校舍多更新,熟悉的老教室只剩下幾間。走出校園,想找昔日租住的公寓,可當年幽暗的巷弄,如今充斥著明亮商店,人潮喧囂,環境變化之大,教人遲疑又困惑。屋子似曾相識,卻散發著濃濃的陌生感,多次反覆自問:是這裡嗎?最終,還是不敢指認。

中港路消失了,我的台中也不在了。

喚中港路是不察的無心之錯,喊另一條路為博愛路,則是行之有年的刻意習慣。

說起從前的博愛路,那可是台南市的書店一條街啊,一間又一間的書店比鄰而立,每逢周末我便從第一家書店開始罰站看書,看的可都是當周才上市、油墨味直撲鼻的新書啊。半小時後換到另一家書局繼續站讀,今天沒看完明天再來。

年少的我飢不擇食、囫圇吞棗,被博愛路一路餵養、成長。

後來,博愛路易名為北門路一段,又遇到大環境閱讀風氣改變,書店相繼歇業,3C用品店、影音店、運動鞋店、服裝店取而代之,少數留下來的書店不論書種、規模、來客數都不如過往,書店街的風華不復在。

然而,凋零的書街中也有突起的異軍,那是往日沒見過的漫畫便利屋,放眼望去,滿室漫畫。自己也是漫畫的愛好者,但是,很顯然我沒跟上漫畫市場的蓬勃與更新速度,店裡多數的漫畫不曾聽聞,再看看身邊盡是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我愈想廁身其間,愈發格格不入。

博愛路正準備離我而去。

後來,是孩子拉回博愛路與我之間的距離。近年,我動念買二手童書,又偏好看到書本狀況後才決定買或不買,於是走進以往不曾踏入的博愛路舊書店。幾次出入,竟然醞釀出一股期盼,好奇今天又會遇到哪個年代的哪些書。這份不確定包裹著意外與驚喜,和帶著明確目標走進新書店買書的經驗完全不同。

巧遇熟悉的二手書,追憶青春;撞見陌生的舊書,才發現自己錯過了一頁曾經。每一本二手書都偷渡一段過去,你的、我的、時代的。和夾藏在書頁間的歷史片段相逢,是逛舊書店的限定樂趣。

日日夜夜,我走在博愛路上,長年下來次數難計,卻執意不肯稱它北門路一段,彷彿只要繼續叫它博愛路,書店一條街的榮景就依舊在。

洪元建/籃球傷兵+1
洪元建/聯合報
籃球傷兵+1。今日登場/洪元建

在各種球類運動中,論肢體碰撞或受傷頻率,籃球可說是數一數二的。自從我開始打籃球後,記得也發生、目睹過不少受傷現場。舉凡一般的跌倒、膝蓋手肘磨破皮、頭撞鼻子流鼻血,甚至嚴重點的高處落下摔斷手臂--我曾看過一名球友的骨頭,也曾在打全場的時候,發現朋友一直在地上找東西,說自己剛剛不小心把舌頭的肉咬下一塊掉在地上了,想找回來……(驚呆)

而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比較有記憶點的,是平常不戴眼鏡打球的我,某次選擇戴著上場,卻在爭搶時和對方臉碰臉撞在一起。那時,忽然臉上一陣涼涼的,本來不覺得有什麼,看到對手驚恐的表情,才曉得眼皮被眼鏡刮到噴血,還滴在場上。後來,幾位球友陪我去急診室縫合,大夥吃了消夜才回家。儘管怵目驚心,可說真的,我完全沒有疼痛的感覺。

再來就是打球最常出現的「翻船」。簡單來說,就是落地時踩到別人的腳,以不自然的姿勢內翻。這姿勢「跳得愈高摔得愈重」,通常隔天腳踝會腫一個大包。

我翻過不少次船,左腳右腳、輕微嚴重都有過。唯獨有一次一翻踩到兩個人的腳,等於先外翻再內翻--想到就痛啊!那次只能用「跳」取代走路,還好同學把我扶到校門口,請我先休息,他們去學校對面的四平夜市幫我買水跟冰。

那為什麼那次翻船印象特別深刻呢?

因為、因為在我等了快一個小時後,才發現同學完全忘記我還在校門口。於是,我用單腳跳的方式,一路跳回家。

隔天詢問他們,他們說,買完冰就各自回家了……

陳金鳳/公園裡的另類美景
文/陳金鳳/聯合報
到公園運動久了,總會認得幾位固定出現的面孔,有時點頭招呼,有時交談幾句,熟識之後,便略知一、二其心性。

公園啟用至今逾二十年,去年首次見到六欉桃花心木結果實,以及樹下四周長出來的小苗株,大夥甚是驚喜。但公園的除草和落葉清掃都是外包的,除草時,除了主體樹幹不會動它外,種子落地迸出的幼苗、老幹上旁生的嫩枝,皆會被削掉。

有鑑於此,賴先生早一步向公園對面的廟方借來小鏟子,將這些難得一見的苗株剷起,讓我們幾位愛好植物的晨友分別帶回家:「養在花盆中當小盆栽觀賞,總比被斬除好。」此外,他還自備網子、竹段,將一次次「劫後重生」的苗株圍起來,免去再被斬除的厄運,護生的熱度堪比夏天的溫度。

公園除草、落葉清掃雖是外包的,但仍會留有一兩樣工具在荷塘木棧平台下。有一天,我看到林家夫婦來運動,他們發現水泥磚道上有狗便,立刻取來竹帚將之掃除,這才開始他們的運動。我忽然想到,人行通道上常見狗便,我卻不曾付諸行動清掃過,真是汗顏。

又一天,看到吳先生運動結束後,拿著耙子,打撈荷塘裡他所能及的浮萍。問他做啥?他說:「陽光和水中的氧都被浮萍吞噬了,荷花無法好好生長。」噢,原來如此。

公園裡植物雖多,但最美的風景不是繁花綠樹,而是晨友們自發的熱心。

黃莛喻/有聽也要有懂
文/黃莛喻/聯合報
疫情下,要聽清楚一個人從口罩裡發出的聲音比較困難,尤其在醫療業工作的我,一次要戴上三層罩,話語聽來總模糊、悶悶的,和病人溝通不免有些吃力:氣要足,聲音才夠大,但音量大也要柔和,才有親切感,不會讓當事者或旁人覺得是在吵架。跟年長者衛教時,更要注意咬字,抑揚頓挫要清楚,也要說得夠慢,音量比平時再大一些,有時加上手勢,或一邊說一邊在紙上指出重點、用筆寫下。

記得有一次跟重聽的長輩衛教抽血數值,把「缺鐵」誤解讀成「缺錢」,還好老人家是識字的,不然可就解釋不清了。另一回是請病人去看「尤醫師」,竟被聽成要她吃「魷魚絲」,連自己都覺得好笑。當然心中也會納悶對方有沒有在聽?聽得懂嗎?所以衛教完還需「立即抽考」,才能知道對方理解了沒。

沒戴口罩時,看到彼此溝通是順暢的,但當戴上口罩,就需要有意識地傳遞出「有在聽」的訊息,才不會被誤解。

 
 
 
訊息公告
 
 
 
 
皮膚羧酸濃度高 蚊子越愛
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神經生物學家萊斯利•沃沙爾說:「如果受試者的皮膚上有大量羧酸,就會成為野餐時被蚊子叮咬的人。」坊間流傳各式各樣被蚊子叮咬的傳說,但許多說法缺乏有力證據支持,如今這項研究結果18日刊登於著名的《細胞》科學期刊。

憂鬱症:不是什麼都不想做,就是什麼都不敢做
憂鬱症是毫無邏輯的。它會瘋狂地指責你,並讓你信以為真。它會在你的腦中蠕動,找出你的弱點。它扭曲了你的思維,讓你感到脆弱和困惑。它會在你最快樂的時候折磨你—或者,從雙向情緒障礙症的狀態來說,當你快樂和穩定的時候,它就有機可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