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 作者:胡川安 - 歷史原來不是課本上寫的那樣! 中原是種想像,中華文化的起源不只一處?! 看三星堆的發現,如何改變我們認知的歷史版圖 「當中原周邊發現相當多與中原相異的文化、打破了過去中國文明單一起源的看法,而這些文化卻是過去文獻當中所沒有記載的,在我們過去的歷史知識中所缺乏的,我們如何解釋歷史文獻與考古材料間的差異呢?究竟這群沒有歷史的人 是如何消失的呢?」──胡川安,《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導論》 ▍秦漢帝國殖民導致三星堆文化覆滅? 3千年前的三星堆文明讓我們看到新的「中原」面貌同時,也激發更多疑問。其中最讓人不解的,就是這個東亞大陸上漢文化以外的另一個高度文明,為何會消失呢? 歷史學者胡川安相互參照歷史記載與考古結果,大膽推論出了可能的解答:三星堆文明的消失,肇因於被秦帝國殖民!原來秦一統天下從來不只「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而是爭奪資源的殖民統治。由秦、西漢而東漢,古代四川人在外來漢文化殖民統治下生活,他們反抗、掙扎於自我認同,知識分子不得不想辦法在帝國體制內生存。在東漢末年,他們的文化竟還達到驚人發展,不受帝國崩潰影響。 ▍中原是種想像,中華文化的起源不只一處? 過去,我們相信自己是「龍的傳人」,想像中華民族有單一、共通的祖先。四川三星堆文化的出土,讓我們得以用新材料、視角回顧歷史,刷新我們對古代歷史的認知、拓寬視野。 ※ ※ ※
| ▌未燒書 作者:楊渡 - 三十年前,一個台灣記者,一個見證者,站在六四現場; 三十年後,詩人楊渡,一夜一夜,重回到天安門廣場, 徘徊思索,尋找字句,試圖重現時代的餘燼…… 歷史需要時間。唯有歲月,能沉浸出歷史的醇酒。唯有歲月,能提煉出人性的深度。愈是寫到最後,我愈是明白,我所有的記錄,不是為了表白事件的真相,不是為了記錄當時的社會面貌,而是探討更深層的人性;探尋更幽微而脆弱的人心。北京是我的絕望,卻也是我的救贖。 ──楊渡 2019年6月4日,楊渡為報社專欄寫了一則簡短的場景:描述三十年前撤退的那個早晨,在槍口的包圍下,搖著白布的學生逐一去檢視破爛的帳篷,找出最後的學生,哭著唱國際歌,相扶相持離開廣場。直到那時,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角色:一個台灣記者,一個見證者,站在那個現場,站在大歷史的長河中,是的,不屬於任何一邊,只是一個局外人,不需要有人情的包袱,更沒有政治的背負。只是做一個安靜的記憶者。 而親歷過那世界注目的青春,滋養了良善人心的結合。記者遇上醫師,廣場上的共同經歷,成了他們愛的暗號和密語。楊渡為這歷史長流裡燃起的決絕戀情下了注腳:我們再次緊緊相擁,有如走過了千山萬水,走過烽火連天,才終於相遇;有如在這個亂世裡,人生只能有這一次的相遇。彷彿此生,只要愛這一次,什麼都不管,死了就死了吧。那是近於一起赴死的愛戀。 ※ ※ ※
▌紅太陽的灼熱光輝:毛澤東與中國五○年代政治 作者:盛慕真 - 毛澤東為什麼發動一個接一個的「群眾運動」? 他的「群眾路線」和個人崇拜有何種關係? 迄今為止,研究毛澤東者的注意力都放在毛澤東的意識形態上, 本書完整呈現毛澤東的個性和對權威的渴望。 《紅太陽的灼熱光輝:毛澤東與中國五十年代政治》認為毛澤東統治下的北京政權是馬克斯.韋伯所謂的超凡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其基礎是被統治者對某一個特定領袖的崇拜和忠誠,因為他們相信他具有超越凡人的天賦(charisma), 無論此種超凡天賦是實際存在的,還是假設的,甚至是偽稱的。換言之,中國人對國家權威的俯首聽命是基於他們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本書通過研究毛澤東如何炒作朝鮮戰爭、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高崗事件、反胡風和肅反運動,以及台海危機和中蘇分裂,揭示他如何打造自身的超凡權威。 ※ ※ ※
▌哨譜 作者:邱常婷 - 九歌109年年度小說選得主邱常婷,長篇力作 榮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計畫 這個故事從我大學時開始寫,最初只想實踐一種特殊的風格以及不受框限的語言,夾雜著對某種理想國度的嚮往。直到現在,許多年過去了,我意識到這分幻想已然殞滅,故事中人物四方奔散,彷彿無處可去,最終我能給予他們和自己的,只有自由。 ——邱常婷 《哨譜》於十七世紀初見於世,此後輾轉易手,難覓蹤跡。西元十九世紀中葉,來自遠洋的番人水手遭遇船難,漂流至黑水溝上的彈丸之島,並和島上海女結下一夜之緣,生下具神人智慧和特異筋骨的嬰孩番紅花。番紅花因緣際會拾獲《哨譜》,成了傳說中哨童李鵬的後人,爾後又為尋求身世之謎而踏上福爾摩沙。 說書人以粗莽卻又歡鬧的口吻,講述番紅花奇遇連連之旅途,各種懷抱隱世祕密的人物接續登場——海上龍舟的巧劇童女、面目模糊姓名不詳的老黑、恆春半島的老廟公與小女孩、日本大學生、輕功非凡的巡山測量員??歷史的巨輪隆隆轉動,流傳近三個世紀的絕世祕笈,將掀起怎麼樣的風波?圍繞著神人傳說的種種謎團,又將如何解開? ※ ※ ※
▌與酵母共舞:跟著火頭工了解發酵的科學原理,做出屬於你的創意麵包 作者:吳家麟 - 只要充分了解酵母的行?模式,就可以幫助我們隨心所欲的操作麵團, 製作出獨一無二的個人作品。 想要與酵母共舞的人,請來體會火頭工實用且深入妙境的引領! 看火頭工吳家麟變身舞蹈老師,傳授與酵母共舞的技巧, 並揭開烘焙師與酵母在製作過程中的親密關係! *隨書附贈阿段烘焙消費優惠券 *購買本書享有「火頭工做麵包:與酵母共舞,設計專屬配方」線上課程9折優惠!一次學會10款具代表性的歐式麵包! 這本書除了是麵包實作的基礎以外,也希望能夠協助麵包師傅量產麵包,因此書中麵團幾乎都採用低溫長時間自然發酵的方式,以便有充分的時間安排製作流程,提供麵包店可行的生產管理方案,並分享社區烘焙坊的經營理念,希望給讀者更多實務經驗的啟發。 《與酵母共舞》不僅僅是食譜,還是一位麵包師傅的生活和他對麵包製作的熱情,以及堅忍的個人經歷。透過火頭工的技術,將引導製作健康美味的麵包,並解密如何調整成家庭餐桌或商業所需。火頭工幫助大家了解酵母,也了解生命以及個人平衡的重要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