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打工找到興趣 向校長媽借錢創業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東寫西讀
本期索引
2025/08/05 第62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粉絲專頁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小編微手記
海嘯來襲
海嘯巨浪襲擊日本千葉縣曾瑛市的九十九里海岸。圖╱美聯社
圖片故事: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外海上月30日發生規模8.8地震,在周邊引發最高5公尺高海嘯,路透報導,俄羅斯緊急事務部聲明,海嘯淹沒港口小鎮北庫里爾斯克部分地帶,所幸居民已疏散。俄國社群媒體的影片顯示,海水淹沒該鎮建築物。官員在會議中說:「全部人員都已撤離。我們有足夠時間,整整1個小時,所有人都已撤至海嘯安全區域。」

俄國、日本、美國夏威夷和加州等多地發布海嘯警報。日本當局敦促逾200萬人避難,岩手縣測得1.3公尺海嘯。夏威夷湧現撤離車潮,空中航空也被打亂。

美國地質調查所指出,這次強震發生在近台灣時間30日上午7時25分,震央位於俄國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東南東方119公里的外海,地震深度20.7公里。俄羅斯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部門說,這是堪察加地區自1952年來遭遇的最強地震。

岩手縣久慈港在台灣時間30日下午12時52分觀測到1.3公尺海嘯,日本各地也出現10到80公分不等海嘯,其中北海道根室市花咲地區、東京都8丈島下午測得80公分,宮城縣石卷港、仙台港和鹿兒島縣種子島測有70公分。北海道釧路市、根室市等地一度出現避難車潮。

美國西岸與夏威夷空中交通所受干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根據航班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報導,飛往檀香山市的航班受到這起地震干擾,被影響的機場傳出班機轉降、誤點,甚至取消。

中央氣象署昨上午11時40分發布海嘯警報,氣象署說,頃獲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通報,研判該地震所引發海嘯約於昨下午1時18分影響台灣,特此發布海嘯警報。隨後根據潮位站觀測,海嘯波浪已經陸續抵達沿岸,經研判海嘯的威脅解除,於昨下午5時10分解除警報。

中央氣象局前地震預報主任郭鎧紋表示,這起強震所釋放的能量,相當8000顆原子彈,未來可能有規模7以上餘震,但對台灣無影響。專家表示,台灣西南部跟東南部海岸地形較淺,海浪容易沖上岸;海嘯能量「排山倒海」,波長數百公里的海嘯波近岸時速度會放緩,30公分高度即足以沖走人車,建議政府比照日本擬定防災計畫。

好讀本周五問:
1.什麼是海嘯?海嘯跟海浪有什麼不同?
2.台灣有發生過海嘯嗎?
3.海嘯警報是什麼?上網查查台灣的海嘯預警系統如何運作。
4.海嘯為什麼可怕?我們應該如何避難?
5.日本漫畫家龍樹諒的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因地震頻繁在網路上爆紅,說說你對「末日預言」的看法。

8月7日/周四中午12:00截稿,獲刊登者贈小禮一份,另選特別獎贈神祕禮,本期禮物於暑假後寄送。投稿由此去

 
閱讀知天下
數位聖母院 精準保存世界遺產
文/陳韻涵輯
工作人員7月底將聖托馬斯的雕像吊回聖母院尖塔頂端,這是最後一尊被安回原位的使徒雕像。圖/法新社
微軟(Microsoft)總裁史密斯(Brad Smith)於21日宣布,微軟正與法國政府合作打造「數位孿生」的巴黎聖母院,不僅能夠保存建築細節資料,還能提供實地與遠端的數位參觀體驗。

矽谷晶片製造商輝達(Nvidia)官網介紹,數位孿生(digital twin)以虛擬方式進行,針對真實世界的實體資產或系統,實際模擬其物理和材質,且具備持續更新的特性。

路透報導,微軟2019年起致力透過數位方式保存世界遺址與歷史事件,項目包括希臘奧林匹亞考古遺址(Ancient Olympia)、法國聖米歇爾山(Mont Saint-Michel),以及紀念二戰諾曼地登陸(Allied Beach Landings in Normandy)80周年等。

2024年,微軟與法國遺址數位化公司「Iconem」合作,完成了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的數位孿生。

史密斯表示,微軟團隊從聖彼得大教堂的經驗中,察覺到數位孿生技術對建築維護的價值。他說:「我們從聖彼得大教堂的工作中學到一件事,數位孿生技術有助支持建築物的持續維護。團隊成員可以捕捉到1公分的精準細節並記錄數位資料,這有助了解現實情況,以及它應有的模樣。」

史密斯認為,「當前的數位孿生技術能創造無比珍貴的數位記錄,我相信這些記錄在未來百年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法國巴黎聖母院(Notre-Dame)是擁有862年歷史的哥德式建築,且是人類歷史上極具藝術與文學價值的建築瑰寶。2019年4月一場大火重創聖母院,經過數年修復,終於在2024年完工並於同年12月重新對外開放。

 
話題補給站
打工找到興趣 向校長媽借錢創業
文/記者楊惠琪
中山女高校長張云棻(右)不限制兒子黃崇昱(左)的發展方向,認為「讓人頭痛的孩子,也有可能成為鑽石」。記者楊惠琪/攝影
現年21歲、就讀亞東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四年級的黃崇昱,求學階段總抱持「混到60分及格,能畢業就好」的心態,直到在半工半讀中找到餐飲管理志向。如今才大四,他已是10家連鎖餐飲品牌的股東,月收逾十萬元,甚至超越母親,也是現任台北市中山女高校長張云棻。

談起教養理念,張云棻說:「即使是讓人頭痛的孩子,也有可能成為鑽石。」她強調,無論是自己的孩子,或是學校裡的學生,「從不以成績論英雄」。

儘管母親是明星高中校長,黃崇昱自小對學科缺乏興趣,學業目標一向是「混到60分、能及格就好」。國中畢業後,他選擇就讀木柵高工模具科,並非出於志趣,而是因為分數剛好符合。高中畢業後,他參加統測,再次依分數落點進入亞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依舊對學科興趣缺缺,他奉行「60分跟100分,拿到的畢業證書都一樣」哲學,繼續過著「低空飛過」的求學生活。

黃崇昱坦言,身為「校長的兒子」,部分學校老師的確會投以「不一樣的眼光」,甚至會說「你媽媽是校長耶」。這種隱形壓力,可能也是導致他對讀書興趣不高的原因,「反正再怎麼認真念書,成績也不會比姊姊好」。

張云棻表示,兒子從小就不愛念書,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的姊姊完全不同。小學時會要求他的課業,主要是想建立學習的習慣,但國中後,發現他對制式化的學習真的沒興趣,於是選擇放手,不再給他壓力,「作為校長的孩子,加上有個優秀的姊姊,他從外界已經承受了夠多壓力。」

因為迷上改裝機車,黃崇昱從高三就開始半工半讀,曾在小吃店、速食店、手搖飲店打工,大二開始在連鎖粥品店「粥大福」打工,也在經營團隊的邀約下,從打工仔變成投資者,向媽媽借了第一筆20萬創業金,短短兩年在台北市迅速展店,目前已是10家餐飲分店股東,每月穩定分紅超過10萬元,比校長媽媽的收入還高。

張云棻表示,看著兒子從一個不愛念書的學生,到現在成為10家分店的股東,在餐飲業找到極大的成就感,儘管創業開店挑戰重重,面對每日變化的經營情境,他卻甘之如飴,即便一天工作13小時也毫無怨言,反而很佩服兒子的膽識和毅力。

她說,兒子從小雖然不愛念書,但具有領導力和好人緣,在創業這條路上完全發揮了出來,「學會了管人、管錢、管貨,這些都是課本學不到的寶貴經驗。」

張云棻說,不管是身為校長,或是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始終秉持開放態度,不強迫孩子學習、不設限發展方向,「一旦孩子找到興趣,學習這條路自然會水到渠成」。因此,她向來支持學生勇於嘗試和挑戰,即便那不是傳統的康莊大道,相信學生也能走出自己的精彩。

 
作文小錦囊
聯合報寫作教室—借故事找共鳴
文╱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呂映靜
「咻!」一顆圓球飛向天空。倏地,「砰」的一聲,球在碰觸手的剎那偏離軌道,往意想不到的方向飛去。「又沒有接到……」

在知名動漫《排球少年》中,白鳥澤對上烏野的比賽裡,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當西谷夕面對對手牛若擊出自己不熟悉的球路時,即使屢次未能成功接起,他也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堅定地告訴隊友:「給我三球的機會,一定接下牛若的球,並且成功!」那一刻,我想起自己也曾多次遭遇打擊,凍結的雙腳彷彿無法前進一步。「再一次……再一次……。」我想著西谷夕的勇敢,再次面對挑戰。

同學,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刻?在閱讀某篇文章、觀看某部影片或凝視某幅畫作時,因為某個情景而勾起自己的回憶,並深深感受到「我能懂他!」彷彿在對方的故事裡看見了自己,可能是角色和你一樣害怕失敗,一樣對未來迷惘,也可能是因為友情、家庭、夢想而經歷掙扎。而在「懂」的一瞬間,別人的故事就和自己產生連結。

這就是「共鳴」。共鳴不只是讓我們喜歡上某個故事,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當我們因為某個情景而湧起情緒時,那正是內心某個角落被觸動了。這時,不妨靜下心問自己:「為什麼我對這一段特別有感覺?」也許會讓你挖掘出更深層的自己。例如,《小王子》中狐狸曾說:「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我們可以延伸思考的是「什麼是真正重要的東西?」也許你會想起在繁忙的日常生活裡那些被忽略的愛。像是爺爺雖然不常說愛,但卻總在下雨時替自己送傘,每天早起幫自己準備早餐。因而寫下:「爺爺雖然從來沒有對我說過『我愛你』,但那些『愛』卻藏在濕漉漉的傘與香氣撲鼻的早餐中,只有用『心』才能夠體會。」如此不僅是重述故事內容,而是將個人的生活經驗融入其中,讓故事變得更有意義、更有感覺,這就是「借別人的故事,找自己的共鳴」。

所以就讓我們多借一點故事,多產生一些共鳴,多認識一點自己吧!

(本文由聯合報寫作教室提供)
●想知道更多寫作技巧嗎?《40週寫作覺醒影音書》不僅集結聯合報寫作教室專欄,更新增教師解析引導影音課程,只要跟著扎實完成40週的寫作訓練,就能擊破練習困境,聯合學苑教育商城現正優惠中。

 
活動報馬仔
【我的永續行動日記】徵件中∼∼
即日起到9/15,《好讀》邀你將日常實踐的實際行動填入紀錄表中,並邀請他人共同響應實踐永續行動後,詳實記錄撰寫改變的歷程與想法,完成學習單後將原稿寄至主辦單位,或者透過數位投稿繳交作品。

分組:國小中年級組、國小高年級組、國中組
甄選:各組別徵選佳作及入選各5名
獎品:好讀周邊禮品及7-11商品卡等
詳情:請看聯合學苑

 
訊息公告
運動後喝飲料糖尿病風險高
所謂含糖飲料,除了街頭常見的手搖飲,也包括運動飲料、碳酸飲料(如可樂、沙士)、果汁飲料,甚至標榜 100% 的純果汁。然而,即使改喝熱量較低、糖分減少的代糖飲料或是零卡飲料,研究也顯示,若每週攝取兩杯以上,長期下來,即使運動量達建議標準,相較不喝的人,仍會增加7%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幼童有苦恐難言!快觀察孩子是否有12項受虐症狀
「你知道嗎,我們很疼她……」這是一位母親面對女兒遭受暴力後,帶著淚水與憤怒說出的話。然而,這樣的傷害,就發生在孩子每天信任、依賴的幼兒園。這不是管教,是暴力。另提醒家長注意,若孩子上學後,出現逃避上學、黏人、退縮、尿床、脾氣異常暴躁等反應,這是經常被蓄意體罰的孩子出現的共同反應。
 
 
聯合報系教育事業部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 │ 電話:02-86925588 │ 傳真:02-86433968│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8月文學相對論】李佳穎×洪愛珠/書寫是時間的「再編輯術」

聯副電子報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05 第8547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8月文學相對論】李佳穎×洪愛珠/書寫是時間的「再編輯術」

  人文薈萃

【8月文學相對論】李佳穎×洪愛珠/書寫是時間的「再編輯術」
李佳穎×洪愛珠/聯合報
洪愛珠。(圖/YJ Chen攝影)

前情提要:李佳穎×洪愛珠/站在日常風暴裡的寫與不寫

▋媽媽散落在我的作品裡

洪愛珠:

雖然(沒有可能),但老年的阿丹重寫回憶錄,我仍期待。

在前方等著去寫的,即是我媽。我的版本的我媽。

本以為自己寫了一本書與媽媽有關,但在《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成書後,發覺她仍然僅成為了書中的其中一人,相較於媽媽在人生的重要性,實在不成比例,得以另一本書(或好幾本書)去寫。

假設創作成為一種死亡(遺忘)對抗。我無意為自己,比較是因為我媽。媽媽生前是人性,敏慧並才華洋溢的一個人,我在意她離開以後被詮釋得無比扁平。比方她的賢妻良母形象被過度強調,似乎急於將她歸檔入一個合乎傳統價值的資料夾裡;她離開時才六十歲,而告別式的花牌上,她仍被稱為「顯妣洪媽某某」,顯妣即指先母,且死後仍立刻被冠上夫姓。在民俗上,她的母親和妻子身分,優先於個人。

我對喪儀的若干決定,當時與少數長輩的想像不符,於是被表親質問:我跟你媽一起長大,你比我了解她嗎?

這是一充滿瑕疵的,甚至可說是粗暴的問句,只是當時沒有足夠的力氣回答。我了解我媽嗎?恐怕也不是三言兩語吼回去解氣的問題,我需要敘述,需要寫些什麼。

或許我們談談媽媽,或者說作為媽媽的女兒的影響。

在血緣親人的不同組合裡,母親和女兒,有機會達到非常深厚,貼近,乃至局部重疊的頻率。我的女兒已滿兩歲,產育過程中種種發現,我無可避免的將之與自己和母親的關係交互參照與驗證,因此對我媽產生了新生的理解。那理解裡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是原來身為女兒的我,從小孩位置理解。另一層是產後的我,成為母親同儕的平行角度。

我明白倘若未經這些歷程,有些生命層次我將從未造訪。放大一點說,成為媽媽,鬆動了原來人生的框架。得以經歷這些,我感到幸運。同時遺憾我徹底失去了與我媽直面交流的可能性。至今我仍不時希望得知她對事物的意見,尤其希望她能看看我的女兒。

因此還好能寫。呼應你提及的書寫的悖論,我視寫作為「時間的再編輯術」,用以抵抗線性時間,不是一秒換一秒,一天換一天。文字能將數十年人生濃縮成一頁,或幾萬字描寫一個瞬間。其中遍布著記憶的篩選,穿梭與補充。

「母女學步」專欄是另一個實驗。在產後一年,書寫記憶猶新的經驗。寫作同時,孩子在身旁也一眠大一寸的飛快長大,文字細毛茸茸,披覆著新生的光澤。我幾乎確定,由於照顧新生兒的日夜顛倒和嚴重疲勞,那批文字若非在當時寫下,光澤將迅速轉啞。文字成為證物,是寫給自己去記得的。

然而謝謝你告訴我,母女專欄的我媽讓你想起你媽。《進烤箱的好日子》的後記裡你談母親,是你的小說裡「所有帶著善意的大人的永恆原型」。書中主角阿丹的媽媽,也是不落俗套的奇特媽媽,總是發出脆爽而清晰的聲音。尤其在關鍵結局的說話,使四下安靜,救贖了讀者。

對你來說,無論是生活或創作面的,有哪些來自媽媽的影響?

李佳穎:

網路上我讀到讀者對阿丹的媽媽評價兩極。有人非常羨慕阿丹有這樣的媽媽,覺得她所做所說令人神往;有人則覺得這媽媽冷酷無情,難以理解。

書裡有一段是阿丹用「讀小說」這件事來比喻媽媽冷靜到近乎淡漠的回答所帶給她的安慰感──「生活裡那些隱藏的轉折,小說把它們移到你眼前,給了它一個好位置。注視那些地方安慰了我,讓我回過頭來理解了生活。」──安慰來自理解,也指向理解。讀者看見字裡行間小世界同時也看見自己。

這正是我寶愛小說的地方。許多時候我不想寫某人的故事,我想寫的是某人的可能,某些細節,某個我不理解的反應,事情發生的前一天。有些時刻未來,或我不在場,想像力得多做點事。小說根於實,長於虛,細節是一切──有鑽有玻璃有水晶──閃爍一個陌生又熟悉的世界,可以同時安放書寫對象、想像力與讀者。

失去摯愛母親同時養育幼兒是極為孤獨的經驗。好幾年前在網路上發現一個叫「沒有媽媽的媽媽們(Motherless Mothers)」的團體,我在裡頭滑了一個晚上,每個發文的媽媽心中那個媽媽的空洞,位置是如此接近,形狀卻獨一無二。

我兒小學一年級的母親節從學校帶回一張「我媽小傳」,上頭有十個關於媽媽的填空。比如說,「我媽非常會___。」(我兒填「煮飯」。)比如說,「如果我媽可以去某個地方旅行,她會去___。」(我兒填「台灣」。)我看著那些空格想著我媽填了一輪,但其中有一題我不知道,當時忘記問我媽,是為遺憾之一。題目如下:

我媽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長大想當___。

(我兒填「我不知道」。但我不想跟他擊掌。)愛珠知道嗎?

我媽最後住院時,有一次我在家吃完晚飯準備洗碗,我拿一個小鍋子,倒上洗碗精,裝水,看它起泡泡,直到鍋子裡有八分滿的泡沫水,將水龍頭關上,拿起菜瓜布,將髒碗浸入泡沫水中搓洗,接著把碗擺在一旁,直到所有碗盤都沾滿泡沫後,再一個個拿起來,放在流水下沖淨,擺進旁邊的晾碗架。我一邊機械式地動作,一邊擔心媽媽的狀況,突然我陷入一種失去她的恐慌,我告訴自己,專注現在就好,明天做什麼,等下做什麼,現在做什麼。就在這時候,我突然發現,我現在正在做的一連串動作,全部都是她的。這是她的洗碗順序,我甚至記起了她在舊家第一次教小學的我洗碗的樣子。

要如何不想?我的身體從她所出。我洗碗的方式,洗澡的順序,擦眼鏡的手勢,綁蝴蝶結的方法,許多我視為理所當然的習慣,動作與反應,當我安靜下來,看見所有第一次,我人生萬物的開始,媽媽都在那裡。

後來這些揮之不去的意念成了一種遺愛。她離開了,她也沒有離開。至少在我每一次洗碗的時候,她就活在我的動作裡。我想像一個小小的我媽坐在碗槽邊,看我長成一個不需要她時刻看顧的,可以為自己負責的,還可以的大人。

我在《進烤箱的好日子》後記裡寫我媽是「我小說裡所有帶著善意的大人的永恆原型」,指的是我過去、現在、未來的小說,我這一生的小說。我媽散落在我的小說裡,而我甚至只能在重讀時發現。我沒辦法寫一本沒有她的小說,這事自然天成一如此刻的我是所有人生第一次的總和,是「她在場」的疊加。一想到她會活在只有我知道的故事轉折處,就令人感到盼望。

▋一路所見的人事物景

洪愛珠:

關於我媽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長大想當___。我不知道。(不擊掌)

想起一本書,《野花》(Wildflowers)。是李春鳳女士於民國79年至民國87年間的日記,那是台中「給孤獨者書店」店主偉民,將母親李春鳳的手札獨立出版,慎重裝幀。疫情期間我在中山區朋丁書店發現《野花》,深感此書自出版意念到實質內容,皆鄭重且姝麗。李女士讀報自學識字,文字簡素,但充分表達了自身的念與想,憂與慮,因何開心因何失望。一位母親因自身的書寫而立體,很打動我這樣的讀者,想必對自家人更是意義非凡。

羨慕這麼一本書,羨慕一位母親她為自己寫點什麼。

我媽也留下一箱手札,軟皮精裝的工商日誌,中小企業常見贈品。但只錄事實,不寫心事。前兩天回娘家,我又重讀了她的部分筆記,我媽寫字好看,十分英氣,這使得我所有的小學老師(透過家庭聯絡簿)都對她留下印象。

媽媽好看字跡所記錄的,絕大多數是帳款和金流,其中有相當比例是匯給我和我弟海外讀書的錢。私人行程,則多是與家人外出用餐的紀錄。如共餐的成員,菜色內容(反映她對烹飪的敏感),消費金額。那批文字不露心跡,但也是一天一天活過的日子。摸著紙上的字,強烈的想念我媽。

我媽小時候是否預想過自己會活成什麼樣?她沒提過,我不知道。但隨年紀增長,我愈是明白,我媽非常可能「不是」按自己的理想長大的。她的職業由家人安排(家族企業),她沒得選。婚姻由長輩促成,不是她選的。她不是將夢想掛在嘴邊的那一輩人。從終點回望,我媽將大把時間和自我讓渡給原生家庭、婚姻和小孩,並且沒有遷怒任何人。

偏偏我媽這樣一個看起來聽話的女生,既足夠清醒不落俗套,又有相當才具。這樣的她,人生到底成了一個孝女+賢妻+良母的版本。她不曾抱怨,但目睹一切的女兒的我,不由自主感到手邊的一切,我的無拘束,無後顧之憂,乃至我的「有得選」,幾乎像是不義之財,皆由於她的鋪墊。

我在意這些,寫著的也是,成為一個母親的內在基礎建設也是。孩子在人生初期,得靠他人捐出部分人生來養著,既是功勞也是苦勞。因為記得我媽曾待我的種種,後來才願意去當媽,而不問值不值得。

佳穎,寫著這些時,我正讀著你今年重新校訂出版的兩本少作,短篇小說集《不吠》和《小碎肉末》。二十歲前後年紀的作品,寫出這樣貼著我們生長的社會,人情洞明的小說,實在驚人。如今的你怎麼看待這兩本作品多年後的再出版,以及它們與我們當下時空的關係?

李佳穎:

《不吠》與《小碎肉末》裡的短篇小說是我二十一歲到二十九歲之間的作品,文字簡單,關注的多是隱晦但恆常的情感,會打動我的短篇小說也經常是這樣的類型。

重新出版的最大原因是我想修改這些短篇小說裡使用台語的部分,將當年以手寫口表達台語的文字,以今日的台文正字重寫一次。除此之外,我無意更動這兩本書(包括後記)的內容與用字遣詞。我已離開這些短篇小說太久,久到要我用本位去思索當時創作的細節,那不確定性幾乎是一種再創作。

但作為讀者,我認為這些小說放在當下時空來看仍有些意思。前陣子「如何不讀三民主義」成為世代顯學,突然想起《不吠》裡有一個翻開三民主義課本就會嘔吐的高中生陳言伊(出自短篇小說〈車廂裡的色情狂〉)可無縫加入討論。文字凝住了那一刻的書寫者,也凝住了書寫對象與主題與血液裡的DNA,讓我們想像蚊子死前發生的事,讓我們以為靠近了恐龍一點。

最後我要跟自《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後苦等已四年的愛珠讀者們一起問一個問題:聽到小道消息,運氣好的話我們可以在今年讀到你的新書。可以說說任何關於這本新書的事嗎?書名?主題?出版時程?創作方法?黃同學負責部分?任何事!

洪愛珠:

「翻開三民主義課本就會嘔吐」的高中生,我讀的時候很能會心,少時有些不適幾乎雷同,當年不明所以,只覺體感異常壓抑,差別在沒有生理性嘔吐出來。讀你這批小說,有一些細小、邊緣的感受被扯動,並有奇異的清淤之效。

是不是今年還說不準,但確實在準備第二本書。它仍然是本散文集,仍寫周遭之人,寫食物,具名去寫些有光陰累積的事物與商號。然而相較於《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的私人情感為重,新書關懷範圍稍微放大,在回憶家庭的敘事裡,也寫進一些筍農、豬肉販、行動菜車、賣刀和賣烏魚子的老店。最緊要,是寫幾位老人,我在他們身上習得如何自處。這批文字是我一個八○年代台北城郊長大的小孩,成長過來這一路所見的事物人景。攜帶著對其他人類的好奇,乃至自己鄉土的善意。

至於與女兒黃同學有關的「母女學步」,大約會放在第三本書,順利的話。

最後要謝謝佳穎。我們的相對論啟動得很早,幾個月來慢慢對寫,意外在寫作者、女兒與母親的身分裡,有許多共振和啟發,珍惜這份經驗,並祝福我們未來的創作。

2025年九月《文學相對論》

騷夏×湖南蟲

將於9月1-2日登場

敬請期待!


  訊息公告
運動後喝飲料糖尿病風險高
所謂含糖飲料,除了街頭常見的手搖飲,也包括運動飲料、碳酸飲料(如可樂、沙士)、果汁飲料,甚至標榜 100% 的純果汁。然而,即使改喝熱量較低、糖分減少的代糖飲料或是零卡飲料,研究也顯示,若每週攝取兩杯以上,長期下來,即使運動量達建議標準,相較不喝的人,仍會增加7%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幼童有苦恐難言!快觀察孩子是否有12項受虐症狀
「你知道嗎,我們很疼她……」這是一位母親面對女兒遭受暴力後,帶著淚水與憤怒說出的話。然而,這樣的傷害,就發生在孩子每天信任、依賴的幼兒園。這不是管教,是暴力。另提醒家長注意,若孩子上學後,出現逃避上學、黏人、退縮、尿床、脾氣異常暴躁等反應,這是經常被蓄意體罰的孩子出現的共同反應。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