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

【標本這回事】黃瀚嶢/最大的植物標本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1/06 第5836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標本這回事】黃瀚嶢/最大的植物標本
小莊/路過的你
 
 
 
心情札記
 
【標本這回事】黃瀚嶢/最大的植物標本
文/黃瀚嶢/聯合報
相本中作為生活記憶的標本。照片提供/黃瀚嶢

IG河道上,一張照片,一片葉子,滑到眼前停住。是我追蹤的一位植物學者,造訪了巴西一處植物標本館:亞馬遜國際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mazonian Research, INPA),並與該館最著名的景點合照——牆上一份極為巨大的植物標本,標本裡只有一片葉子,一片大如棉被的樹葉,世界上最大的樹葉。

我著迷地看著,想起,自己曾經也想做一份超大標本的呀。

面積愈大的植物,需要愈專業的取捨

植物標本,聽起來是某種專業的技術物,但將植物體乾燥後保存,這件事本身其實相當生活化。若將「標本」代換為其他名詞,就能完全卸下學術詞彙的冷硬外殼——例如「壓花」、「乾燥花」或者「乾貨」。有時我們會把乾燥的果實種子俗稱乾貨,畢竟南北貨裡大量的乾燥植物體,其實都好美。

唯一不同的是,在學術研究的領域,為了方便閱讀與保存,標本一定要公式化地編號並詳實附注,通常是寫在一張叫作標本籤的紙片上,採集時間地點、現地狀態,以及採集者姓名——某些查閱標本的人是歷史學家,研究對象主要是採集者的足跡,因而有時,標本籤的重要性,不亞於植物體本身。

而學術上公共使用的標本,大都保存在各地植物標本館中,那就是標本的圖書館。為了大量保存,植物體一律壓扁乾燥,固定在八開無酸台紙上,用針線或細紙膠帶固定,稱為「腊葉標本」。腊,就是乾燥的意思。

作為研究材料,腊葉標本理想上要盡可能包含植物型態的各種資訊,莖、葉、花、果最好都有,種子或容易脫落的小構造,還會額外用紙袋裝著,附在台紙的一角。如遇到特別大的植物,例如過長的草莖,要之字形凹折,藤蔓就要適度捲曲;肥厚的果實,切成薄片;賁張的花序,則要如插花那樣大幅修剪。

然而碰到大葉子,折無可折,就要開始狠心裁切了。左右對稱者,留其一邊;尖端與基部,因獨一無二,大多要保留;葉中段,例如椰子樹葉那種一再重複的小葉,甚至可全部放棄。面積愈大的植物,需要愈專業的取捨,每次看到近乎爆滿,卻仍工整塞進八開尺寸的標本,心中都暗暗喝采。

幾天後的一個疏忽,木瓜葉竟泛黑生毛

說起巨大標本,高中時曾經拿木瓜試過一次。木瓜樹沒有細枝,一身從花到果,沒有一個好對付。而木瓜葉也算是身邊尺寸極大的葉子之一了,多角多裂,採集時才知長長的葉柄是根空心管子,汁液流淌,一看就曉得容易發霉。

植物體的乾燥,在專業機構往往使用特製的烘箱,熱風不停,一疊標本烘上兩三天也就乾了。沒有這種設備,只能土法煉鋼,用報紙層層覆蓋,重物下壓,過程中勤換報紙,花上一兩周慢慢等乾。

換報紙的土法考驗耐心,碰到多汁的植物就是長期抗戰。我的木瓜葉在頭幾天細心照料下,大量水分都被吸乾了,豈知幾天後一個疏忽,太久才掀開報紙,底下已泛黑生毛,功虧一簣。很久以後才知道,原來連專業的標本館,如今也多改用烘棉被的小機台,輕省高效,一個晚上整落標本就乾了。

回到那片世界最大樹葉。要說它有名的原因,除了巨大,更在於沒有身分。任何植物被命名之前,按照法規,都先要有完整的一份標本,作為終極的分類依據,但這份標本因沒有花果,無法提供研究者足夠的參考資訊,所以始終只能作為牆上的掛飾。直到二十多年後,研究人員總算從野外找到種子,經過十三年培育,終於成樹,開花結果,這才重新製作了一份資訊完備的標本,並以此發表了新物種,讓這傳奇的樹葉有了名字:Coccoloba gigantifolia,中文可翻作「巨葉海葡萄」。

同樣的植物標本,承載的意義也會延伸變化

話說台灣第一種被正式命名的植物,最初也只知枝條,而無從描述,直到英國人發現了葉片。那葉子,長得就像木瓜,名為蓪草(Tetrapanax papyrifer),也算是台灣最大的樹葉了。

事實上,植物標本的意義未必只有研究。我見過好幾檔藝術展覽,以植物標本來表達多元的意涵。例如呈現隨移民來去的植物文化,呈現部落的傳統作物,呈現都市角落的野性……同樣是植物標本,但那張台紙所承載的意義,不斷延伸變化著。

我從小喜歡製作植物標本,大多沒有進入標本館,但藏在櫃中、疊在床下,偶爾翻出來當教材或展品,其傳遞的與其說是植物學資訊,倒不如說就是我的人生片段。場景的記憶被標本召喚,曾經的自己,也收在那枚壓花之中。植物體無需完整,不用標籤,記憶就是註解。

十九世紀的美國詩人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出了名地擅長製作植物標本,她的標本冊如今都是美國國寶了。在數位典藏的網站上,那些葉片花朵的顏色,都仍保存良好,沒有標本籤,每份標本都只附有一個斜體拉丁學名。這些植物真正的標本籤,就是她雋永的文學吧。

而我想,植物標本本身,也都是世界的小小註腳。隨著時間過去,這些標本的分量,只要留得下來,必會愈來愈大,愈來愈大。

小莊/路過的你
小莊/聯合報

在家附近走動,會遇見很熟悉卻不認識的面孔,有時候看見他(她)的表情或外在些微的變化,會感受到些許的人生起伏。我想用在自己身上,應該也是同樣的道理。

有陣子便利店前常有一名酒鬼出沒,總是痀僂著身子、酒氣沖天,無視別人的存在,我帶孩子經過時得捏著鼻子繞道,以策安全。過了許久,我發現他的身邊多了個一頭亂髮的女伴,跟他一樣酒氣沖天,兩個人常常結伴在便利商店買酒,然後靠坐在外面牆邊喝起來,上演台版的《新橋戀人》。苦中的浪漫不知持續多久,如今已多時沒再見到他們,究竟最後收尾是喜劇還是悲劇,我一直很惦記。

昨天外出午餐時,與一張相當熟悉的臉龐擦身而過。沒記錯的話,她應該是我十多年前執導過的廣告影片女主角,外貌甜美,身形卻被客戶嫌單薄到撐不起角色。然而,這張臉現在多了一層雙下巴,拼貼在一個肥胖的身軀上,看起來既疲倦又不快樂。我花了一點時間才將這張臉的印象連結,我不知道她後來的故事,只是驚覺時間在人生的刻痕是這樣無差別。

又有一回等著過馬路,一個大大的手掌往我肩膀一拍,回頭瞥見一名老態龍鍾的高個子,有雙層眼袋與因為抽菸泛黃的牙齒。從那副習慣掛在鼻梁上的眼鏡,我認出是我的高中同學。「靠!你怎麼變那麼老?」同學一如以往幽默地揶揄我,其實他正說出我心裡對他的感覺。不久之後,我從群組中得知他因病過世的消息,那一回竟成了我與他最後的相遇。

我想起自己很愛的漫畫《娃娃看天下》,裡面有一篇教人印象深刻:瑪法達望著來往的路人,疑惑為何每個大人的臉上都沒有笑容。

 
 
 
訊息公告
 
 
 
 
透過在職進修 加值職場競爭力
科技日新月異,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新思維、新技術和新模式層出不窮。因應如此背景,持續學習已成為職場上班族保持競爭力的首要方法。在職進修不只能提升個人的專業技能,還能拓展職涯視野,有效增強職場適應力,讓個人職涯發展紮下更堅實的基礎。

貓奴朝聖的貓咪天堂 在《冰與火之歌》君臨城穿越時空遇見喵
克羅埃西亞南端的杜布羅夫尼克以其中世紀古城牆和紅瓦建築聞名,近幾年更因HBO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在此取景而人氣竄升,劇中七大首都「君臨城」原型正是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外的海邊是眺望整個舊港的好去處,幸運的話也能遇見喵星人身影。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再見北極熊》─(1)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1/06 第 297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如果北極教會艾波什麼,那就是愛。
連載故事 《再見北極熊》─(1)
出版社介紹 有樂文創
 
如果北極教會艾波什麼,那就是愛。
漢娜・戈德
 
如果北極教會艾波什麼,那就是愛。

愛沒有盡頭。愛可以無限擴張,足以改變世界,足以改變了我們。

尋找熊熊的過程,對艾波來說非常難熬,只要想到熊熊可能中槍受傷,可能澈底忘了她,甚至可能永遠找不到(他們根本毫無頭緒)!為了一個渺小的希望,她願意付諸行動,一刻也不願枯坐等待。

「有些事情更重要,這是我注定要做的事」,一個簡單純粹的初衷,發揮了無法計算的能量,是艾波不斷往前推進的動力。為信念挺身而出,可能會讓人害怕,也可能會遭遇霸凌;在艾波身上,我們看見更多潛能。此書獻給推動自然生態保育,關注氣候變遷的人們,願更多人關注在困境中求生的野生動物。

看更多精彩內容

 
《再見北極熊》─(1)
 
艾波在踏墊上仔細蹭了蹭腳,將鞋子收進櫥櫃。她這麼做的時候,瞥見藏在後方、色彩鮮豔的東西。是她的彩虹雨鞋。現在已經小得穿不下,即使早該拿去送給慈善二手商店,但她沒有。那是她跟熊島剩下的少許連結之一,如果把鼻子湊得很近,她發誓可以聞到北極淡淡的刺鼻空氣。她現在有點想嗅一嗅,但爸爸又出聲叫她了。

艾波走進客廳,發現地板鋪滿了黑膠唱片。「我是想找……啊!找到了。」爸爸得意地抽出那張唱片。「你今天過得好嗎?」

「還可以。」艾波回答,在背後叉起手指。

「那就好,那就好。」爸爸歪嘴對她微笑,「真是我的好女兒。我就知道你在這裡會開心。」

艾波皺了皺臉。現在是她在新學校的第三個學期,她不忍心跟爸爸說,其實她交不到真正的朋友。不知道什麼神祕的原因,比起跟北極熊交朋友,跟人類交朋友困難得多。

「你今天過得怎樣?」艾波問。

爸爸按照之前承諾的,接下當地大學的工作,試著研發堆肥材料,取代單次使用的塑膠。爸爸正準備回答時,門鈴響了。

「啊!」爸爸紅了臉,「應該是瑪莉亞,我邀她過來吃晚餐。我……我希望你不會介意。我知道通常都只有我們兩個……」

爸爸看著艾波的表情如此誠摯,艾波不禁點了點頭。雖然艾波永遠不會承認, 但多少有點失望。星期五晚上是專屬他們的夜晚。這天爸爸會提早下班,父女倆可以好好「相聚」。艾波原本希望他們去試試鎮上那家新開的蔬食餐廳,甚至沿著海灘散步。就他們自己。

爸爸在玄關的鏡子前面打住腳步,一手耙過亂糟糟的頭髮,調整衣領之後才打開前門。

「瑪莉亞!」爸爸驚呼,「你看起來……真不錯!你帶了契斯特過來啊。很好、很好。艾波很愛契斯特,對吧?」

艾波當然愛契斯特了,誰不愛呢?牠是一隻可卡貴賓犬,蜂蜜色的眼睛,絲絨般的柔軟耳朵,還有好聞的小狗味,艾波覺得難以抗拒。

「艾德蒙!」瑪莉亞走進玄關,附帶蕃紅花的香氣。「我帶了西班牙海鮮燉飯。」

瑪莉亞常常帶吃的過來。她來自西班牙瓦倫西亞,她喜歡煮東西和別人分享。如果不是因為那樣,那就是因為她受夠了爸爸的料理。艾波或爸爸都保留吃罐頭的習慣,這讓奶奶很受不了,奶奶說有些習慣應該留在北極。

爸爸和瑪莉亞做出那種大人才有的彆扭動作,想擁抱,但又不是真的擁抱,雙手在身體兩側擺動。兩人臉上掛著傻笑,一切盡在不言中。就在那時,瑪莉亞注意到艾波。

「哈囉!」瑪莉亞摘下紅色圓點圍巾,一臉燦爛笑容。

艾波點頭回應。她也不是不喜歡瑪莉亞。她不是希望爸爸交新朋友嗎?況且,她也不是會真的討厭任何人的人——尤其對方熱愛動物。只是,嗯,當你的導師也是你爸爸的新女友,狀況會有點尷尬。爸爸就是這樣認識瑪莉亞的——在艾波新學校的大門。艾波不確定要叫她普洛老師,還是瑪莉亞,所以有一半時間,艾波乾脆什麼都不叫。

一如既往,契斯特幫忙填補任何尷尬的沉默。牠滿臉期待,快步跑到艾波身邊。「哈囉,小不點。」艾波低語,瑪莉亞跟著爸爸走進客廳。

文章出處/資料提供:有樂文創

 
有樂文創
 
聚焦於文學、小說、自然生態、泛科普知識等領域之題材。

探索文字在紙質載體與影音多元媒介的呈現,探索閱讀、互動體驗的可能性。

https://www.facebook.com/ule.delight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