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以往單一繪本的策展方式,本次展覽挑選幾米繪本《微笑的魚》《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記了》《幸運兒》《遺失了一隻貓》為展區文本。設計團隊重現故事中場景,情節、角色,並轉譯為沉浸式場域:幾米小鎮。小鎮內打造九個展區,包含畫作、文字、聲音、影像、音樂、燈光、美術、雕塑等,並結合數位裝置及表演藝術,引領觀展者透過故事軸線,一步一步地與自身生命產生共鳴,進而找回治癒自己的力量。 幾米是許多現代人們通往心靈的管道,他曾說:「最深的黑暗即將過去,月亮出來了。」 於是這次策展團隊以《月亮忘記了》的故事為主線,每個觀眾都化身為主角,在展區內與文本開啟對話感受擁有和失去,同時透過手機小程序後在各展區替月亮找回光亮(記憶)的任務,這些體驗讓每位觀展者沉浸在尋光、分享光的氛圍中,而"光"更加深展區中幾米獨有的詩意。  幾米老師曾說過:「我經常有幾十張、幾百張各自獨立的插畫,表面看來不相干,而我要不斷地設法用一個主題或概念來串來串去,折來折去,再淘汰一些,然後組成一個"故事"。」 身為劇場人的策展團隊也不斷地思考,這次選用五本繪本作為文本,除了打造敘事空間來說故事,該如何解開幾米作品原本的敘述邏輯,然後切割重新組合,發展出一個新文本,於是突破過往展出形式,在同一個展覽空間設置有真人演員的表演,在五本文本的基礎上重新由導演撰寫劇本,而這些左右公寓的男女主角、碼頭大叔、小英雄、小鎮居民等不同角色的劇情則以非線性方式,陸續在不同展區同步進行演出。 總導演顧問李小平在展覽開幕會上說:「我唯一想邀請大家的是,請大家可以放慢自己的步伐。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每個人都承擔了太多。因此這個展覽的可貴之處也是希望大家在酷暑的京城體驗這樣走走停停的慢節奏,在展區療癒自己。」 展場音樂全部來自陳建騏老師製作,他為《遺失的幾米世界》的創作整理了文字描述:"在車站裡聽見火車鳴笛,期待從此刻出發,能帶回滿滿能量。愉悅的鋼琴,陪著你踏上尋回不見了的月亮旅程,同時找回遺失的那只貓。華爾滋的節奏,為向左走向右走的男女添加了浪漫情愫。強烈的打擊樂器,呈現了幸運兒的幸與不幸,也讓我們思考自身處境。音樂後段,由三拍節奏轉成四拍,微笑的魚開始和你做朋友,擁有(禁錮)與釋放(自由)成了我們的人生課題。 " 燈光不管是在劇場或展覽空間都是關鍵,燈光是一種輔助語言,隨著光影的變換、色彩的運用,各展區的燈光都因展出內容不同而轉換出各種氛圍,更能推進觀展者沉浸式的體驗,同時也能讓演員情感更到位及幫助演出劇情的發展,燈光設計王天宏一直是幾米展覽燈光設計的不二人選,他一直覺得他的工作就是把幾米的奇幻感表現出來。 策展人范朝煒說:「在《遺失的幾米世界》,所有的小細節都有自己特別存在的理由,一對翅膀,一張特別訂制的沙發,一隻貓,一張畫,一條魚,一個陌生電話,一顆月亮,一朵花,一盞在夜晚城市房間亮起的燈……。甚至他們都能順理成章在遺失的幾米世界變成主角,講述自己或長或短的故事,分享自己的生命旅程中或可承受的輕與重。」 展覽時間 | 2023年7月22日-10月08日開館時間 | 週二至周日10:00-18:00 (17:00停止入場,週一閉館) 展覽地點 | 今日美術館2號館 (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