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腦科先生說古今】汪漢澄/請機器人高診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6/04 第4955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腦科先生說古今】汪漢澄/請機器人高診
【青春名人堂】林予晞/冰川探勘小隊
 
 
 
心情札記
 
【腦科先生說古今】汪漢澄/請機器人高診
文/汪漢澄/聯合報

科幻與科學

大家都知道,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 1519)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偉大畫家,也有些人知道,達文西是一位天才解剖學家兼科技達人,不過比較少人知道,達文西也設計了信史上的第一個機器人。那個機器人的外型是一個全身甲冑的騎士,用一系列的滑輪與纜繩來運作。文獻記載,於1495年在米蘭舉辦的一次盛會之上,達文西本人向大眾展示了這個機器人,它可以自行起立,坐下,用雙手比畫揮劍,並揭開自己頭盔的遮板,震驚了當時的觀眾。它的設計圖在1950年代才被發現,本世紀初有人試著依圖準確重製了這個機器人,發現它真的運作無礙。

這件事除了再度證明,達文西這人厲害到不太正常之外,也為醫學界留下了一個印記。近年來,一個由美國公司製造,迅速風行全球,廣泛使用於各種外科手術的機器人手術系統,就因此被命名為「達文西手術系統」(Da Vinci surgical system),以彰顯達文西在機器人設計上的卓越先見。

現代科技發展之快之驚人,常讓人搞不清科幻與科學的邊界。有許多科學家從小就看著科幻作品長大,然後用科學把自己的幻想轉變成現實。「機器人」(robot)這個字,最早出現在捷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Capek,1890-1938)1921年的劇作當中,劇中機器人擔當的是人的勞工奴僕。科幻小說巨擘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在1940年代前後,發表了許多以機器人為主題的經典小說。在他的筆下,機器人的能力已然太過強大,遠勝過人類,艾西莫夫還為此發明了「機器人三定律」來確保人類的安全。

科幻中那種外觀言行與人類真假難辨的機器人,雖然至今尚未出現,但在艾西莫夫小說問世不久的1950年代,科學家已經悄悄地模擬人腦神經元的架構,製造出第一個真正的機器腦,開創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個全新的科學領域。從那時開始,機器人科技就以加速度飛奔前進。恰佩克幻想出機器人奴僕的當兒,沒有人能料到,短短一個世紀之後,機器人真的廣泛融入了我們生活的各個面向,包括醫療在內。

機器人參與醫療的深度與廣度,遠不止達文西手術系統那麼簡單。用人工智能辨識放射線以及病理組織的影像來下診斷,在許多先進的醫療機構已然是個常態,其準確性不遜於甚至還超過人類的專家。人工智能可以辨識基因序列的異常,預測疾病的表現。人工智能還能掌握不同蛋白質分子結構的交互作用,成功的設計出有效的新藥品。愈來愈多的照顧機器人(carebots)進入了市場,照顧失智或失能的病患,監測病人的病情,幫助手術,甚至治療精神病患者,教育自閉症的兒童等等。就連當前的新冠肺炎(COVID-19)世界大流行,人工智能在其中也迅速地嶄露頭角,在疫情預測、病毒分析、疫苗開發,以及藥物研發上,擔當了無可取代的角色。

期待更好的我們

隨著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快速進步以及優異表現,產生了一個早年不曾有人想過,近年卻頻頻被人提出的疑問:機器人是否最終會取代人類的醫護人員?沒有人問過機器人的看法,但大多我所接觸的醫療同業,對此都持否定的態度。他們認為,無論醫療機器人進步到什麼程度,都只能擔當人類的好幫手,卻沒有可能取代我們。同業們的立論主要基於兩方面:一,人腦還是世上最優秀的思考機器,臨床醫療充滿預料外的變化,人工智能難有人腦那樣的彈性。二,就算機器人的診治能力超越了人類,醫療對象畢竟是人,必須具備人的溫暖、人的關懷,與人的倫理,冷冰冰的機器,絕無可能取代醫療中「人性」的部分。

這種看法雖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實則來自於情感排斥的成分大,理性判斷的成分小。變化與彈性,恰是人工智能的優點而不是缺點。現代的人工智能,早已遠超過我們對「電腦」的刻板印象,它具有自我學習的特性與龐大的運算能力,對變數的掌握、應變的速度,以及「知過能改」的自我糾正機制,都有可能勝過人類。人工智能學下圍棋還不到幾年,就擊敗了世上的頂尖棋手,可為明證。現在它已經在醫療的一些次領域,展現出遠超過個別人類專家的成績,將來更是不可限量。

至於「人性」的部分,人類對自己的本性實有過度美化之嫌。物傷其類,同理同情固屬人性,但貪婪自私,知錯不改又何嘗不是人性?人為錯誤(human error)所造成的重大憾恨,史不絕書。「倫理」與「價值觀」看似深奧,其實不外是我們在行動之時,選擇什麼樣的參數來決定方向而已。牙牙學語的幼童,從周遭親近的人們身上觀察學習這些參數的優先順序,而後累積經驗,慢慢內化,終而發展出自己的獨立人格。人工智能當前還處在萌芽成長的階段,何嘗不能在人類「父母師長」的引導之下,培養出最有利於人類的性格?我大膽地預測一下,以現今人工智能進步的速度,用不了太久,將會出現看似矛盾的「擁有比人類更理想的人性」的醫療機器人。

人類的醫療從業人員,以後會不會成為歷史?現在沒有人知道。大多人可能不願意相信,就好像兩百年前的世界,也沒有人相信「馬車駕駛員」這個職業今天會只剩下點綴觀光的價值而已。我們真正該思考的可能是,如果人類真的創造出在某個專業領域明顯優於我們的繼承者時,我們有沒有欣然讓賢的風度?

【青春名人堂】林予晞/冰川探勘小隊
今日登場/林予晞/聯合報
冰川與冰洞的地勢與位置每分每秒都在改變,雖然緩慢,但足以讓每年的路線有所不同,在上面健行確實有某種程度的風險,因此一定要有合法的當地嚮導才能進行。

在美麗又帶著危險意味的冰川之上,我腦裡響起了冰島樂團m□m的旋律,果真是這樣的環境才能孕育出那些奇異的旋律;此時心很空靈,但身體是修行的,疲憊不堪的我們爬到一處高點,領隊看了看環境與時間,告訴隊員們可以稍作休息、吃個簡單的午餐。

我們拿出幾乎凍成石頭的法棍與冰島巧克力磚,配著保溫壺裡的奶茶與咖啡,在杳無人煙的冰川高處享用苦行後的一餐。硬梆梆的糧食在口裡融化,配一口奶茶,老天,此刻我是如此感激於這簡單的小點。

野獸一般撕咬麵包的吃相被領隊稱讚。她說,在冰川上就該這樣吃東西,感覺比在平地上好吃很多倍。此時我突然想起佛說生命的本質是苦的哲理,突然覺得正面無比,因為在此之上,所有的非苦難都是珍貴且慎重的祝福。

還沒幫生命的本質做個完整的結論,領隊又帶領我們動身了。我們來到一個非常狹長的冰洞口,地形變化落差很大,中間有段路甚至必須要打開頭燈、用爬的才能通過,一行人有如地質探險家。盡頭是個光照不太進來的大洞窟,再往裡面去還有一區光線更少的窄小鐘乳冰洞,大大小小的冰柱不間斷地滴下小水珠,領隊說明這些水是可飲用的,於是我們小心翼翼地拿著保溫杯蓋,等待水珠慢慢滴滿它,然後輪流喝下。

神祕的冰川之水冰涼透澈卻不具侵略感,進到體內的瞬間馬上就被身體接受了,還有一點神奇的甘甜口感,真想在這裡多喝幾杯再走。當然,臉皮薄又喜歡裝不在意的我,在淺嘗了冰洞的恩惠之後,也馬上背好裝備,跟著領隊離開這美得令人不願多做打擾的靜謐之地。

 
 
 
訊息公告
 
 
 
 
原來「魔術方塊」是他發明的!
第一個解開魔術方塊的人,花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他就是魔術方塊的發明人─匈牙利建築學教授魯比克。破解之後,魯比克向匈牙利專利局申請了專利。一九七七年,魔術方塊首次在匈牙利玩具店亮相,兩年後在匈牙利已經售出三十萬個。

跌深就是最大利多 電子股重回資金懷抱
彙整近期ETF、壽險、外資及內資大戶資金流向,可發現幾乎都指向股價已跌深的電子股,可預期在資金陸續回流帶動下,評價有望逐步回升至先前水準,外資偏好的大型電子權值股及內資大戶偏好電子千金股將會成為本波領攻的先行指標。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花蓮推商圈防疫美食包 下周網路開賣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6/04 第483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udn.com聯合新聞網
基隆新聞 崁仔頂漁市人擠人 林右昌擬畫區隔線
宜蘭新聞 抗疫解悶不無聊 宜蘭安排電視公用頻道線上紓壓開課了
花蓮新聞 花蓮推商圈防疫美食包 下周網路開賣
台東新聞 台東運動中心 將建在體育場旁
 
崁仔頂漁市人擠人 林右昌擬畫區隔線
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聯合報
北台最大漁市崁仔頂,疫情期間每天仍人聲鼎沸。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會進一步研議畫出區隔線的間距。記者游明煌/翻攝
有台版「築地市場」之稱的基隆崁仔頂漁市場,疫情期間每天仍人聲鼎沸,沒有維持戶外距離,引發擔憂。基隆市長林右昌昨說,傳統市場是他最擔心的,崁仔頂漁市目前要加強管理,第一要分流、第二要降載,也會進一步畫出區隔線的間距。

崁仔頂是北台最大漁市場,人潮從早到晚都絡繹不絕。每天清晨3、4時,正是崁仔頂交易最鼎沸的時刻,這裡魚貨多,有很多來自北北基桃的餐廳、批發商、遊客,疫情爆發後人潮少了許多,但每天依然人聲鼎沸。

林右昌表示,傳統市場是他最重視和最擔心的,基隆市超前部署,在傳統市場的管理優先於北北基桃等其他城市;市府要求每一位攤商要戴口罩,並要有自身防護的防疫工作,每一攤位全部都要實聯制設QR Code讓消費民眾掃描。

至於有攤位在喊魚時人潮聚集多,林右昌指出,會進一步和自治會和攤商研議,用油漆在地面畫出一定及適當間距,保持一定的距離。

抗疫解悶不無聊 宜蘭安排電視公用頻道線上紓壓開課了
記者戴永華/宜蘭報導聯合報
宅在家抗疫解悶不無聊,宜蘭縣政府在電視公用頻道安排線上紓壓課程,簡單易做,不但適合長輩,其他家人也可以跟著做。圖/縣府提供
疫情改變大家的生活型態,很多人宅在家時間變多。宜蘭縣政府為幫助民眾抗疫解悶,與聯禾有線電視合作,自6月7日起在03台公用頻道推出多元有趣的紓壓課程,邀請人氣教練陪大家在家做運動,不但適合長輩,其他家人也可以跟著做。

宜蘭2日零確診,3日有一例,雖然疫情穩定控制中,但最近很多新增案例與雙北接觸者有關,縣長林姿妙提醒大家不能掉以輕心,在疫情尚未解除警戒前,請大家民遵守各項防疫措施,避免跨縣市移動,出門務必戴口罩、勤洗手。

宜蘭共有128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每月平均服務6萬1000人次,由於疫情造成長輩的學習課程被迫中斷,縣內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長青食堂也暫停服務。

縣府社會處長林蒼蔡表示,為了守護民眾與高齡長輩健康,縣府與聯禾有線電視合作,下周一起在03台公用頻道推出「宅一起,守護您」系列課程,邀請人氣教練陪伴長輩在家做運動,阿公阿嬤在家不無聊,促進健康也舒緩緊張心情。

第一周6月7日至6月11日課程分別是「活力體適能」、「快樂動姿動」、「歡喜來運動」、「音樂體適能」及「防疫、健康動起來」,增加肌耐力體能訓練,每天上午8點到9點首播、下午4點到5點重播。

林蒼蔡說,這些運動做起來簡單,利用一張椅子就可以完成,家中其它成員也可以陪著長輩一起做動作,縣府將視疫情狀況後續安排不同有趣課程,例如點心自己做、穴位按摩等,請縣民安心在家顧好健康、對抗疫情。

花蓮推商圈防疫美食包 下周網路開賣
記者王思慧/花蓮報導聯合報
花蓮縣政府與國際旅遊電商平台合作,整合在地商圈店家產品,推出「防疫美食包」,美食可宅配到家享用。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疫情期間花蓮餐飲業者都改為外帶,在民眾減少足跡下,生意受到影響。花蓮縣政府與國際旅遊電商平台合作,整合在地商圈店家產品,推出「防疫美食包」,美食可宅配到家享用,最快下周就能上網訂購。

花蓮縣政府觀光處長張志翔表示,花蓮街上少了遊客,鬧區空蕩蕩,許多店家大受影響,為協助商圈店家銷售商品及行銷宣傳,縣府媒合電商平台KKday,民眾透過平台訂購宅配,在家安全地享用花蓮美食,同時協助業者在防疫宅經濟中,度過疫情營運難關。

張志翔指出,這次縣府與花蓮形象商圈、百年商圈、舊鐵道商圈、明義商圈等協會,以及鐵道文化園區共管團隊接洽,媒合業者與KKday規畫防疫美食包,並同步籌備後續行銷宣傳,集結從早餐到晚餐、從主食到甜點的在地美食,更囊括以往需要排隊等待的在地名店,讓民眾不用出門,直接將美食送到家。

觀光處表示,縣府、KKday與在地業者保持緊密互動,提供一站式整合預約系統,24小時網路接單、金流支付整合、自動寄送憑證等便利功能,更提供免費數位轉型顧問服務,大幅降低旅遊業者的人力營運成本,希望未來解封後,迎接更多國內外旅客。

張志翔說,目前防疫美食包正在最後整合階段,最快下周就能正式啟用,未來外地民眾及居民都可透過平台訂購花蓮美食。

台東運動中心 將建在體育場旁
記者尤聰光/台東報導聯合報
台東縣府與立委劉櫂豪共同向中央爭取經費,獲前瞻建設補助1億多元,規畫在縣立體育場旁興建國民運動中心。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台東縣目前沒有完善室內多功能國民運動中心,縣府與立委劉櫂豪共同向中央爭取經費,獲前瞻建設補助1億元,預計規畫在縣立體育場旁興建。另也獲教育部核准4500萬元經費,改善金峰鄉圖書館,提升閱讀環境。

饒慶鈴與劉櫂豪均指出,全國多功能國民運動心中心已有28座,台東縣至今沒有完善的運動場所供縣民使用,尤其台東是運動大縣,非常需要完善的運動空間設施,積極向中央爭取,終獲經費支持補助。

縣府教育處表示,興建總經費共1億3千萬元,其中1億元由中央體育署前瞻建設補助,3千萬元為縣自籌款,場館規畫在縣立體育場旁,未來新場館興建完成後,將可與周邊體育設施串聯起來,打造運動園區。

近40年歷史的金峰鄉立圖書館,建築體老舊破損,縣府與鄉公所向教育部爭取經費獲4500萬元補助,縣府將協助金峰鄉公所將圖書館蓋起來,提供更好閱讀環境,成為南迴地區文化新地標。

原來「魔術方塊」是他發明的!
第一個解開魔術方塊的人,花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他就是魔術方塊的發明人─匈牙利建築學教授魯比克。破解之後,魯比克向匈牙利專利局申請了專利。一九七七年,魔術方塊首次在匈牙利玩具店亮相,兩年後在匈牙利已經售出三十萬個。

跌深就是最大利多 電子股重回資金懷抱
彙整近期ETF、壽險、外資及內資大戶資金流向,可發現幾乎都指向股價已跌深的電子股,可預期在資金陸續回流帶動下,評價有望逐步回升至先前水準,外資偏好的大型電子權值股及內資大戶偏好電子千金股將會成為本波領攻的先行指標。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