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0年3月3日 星期二

高中學歷的魚博士


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周刊電子報】讓你擁有最專業的股市投資指南、企業內幕追蹤、理財致富手冊。 電影、日劇、韓劇…選擇那麼多,要選哪一部?聽部落客怎麼說─最精選的部落客影劇評論就在【影劇大好評】!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東寫西讀
本期索引
2020/03/03 第34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粉絲專頁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小編微手記
粉紅大爆發
彰化縣埔鹽鄉南新社區的紅花風鈴木最近盛開,粉紅花朵布滿樹冠,相當夢幻。圖/林敬家
儘管新冠病毒疫情高居不下,讓很多人惶惶不可終日,但大自然仍行著春天應行的腳步。例如德國波昂一處社區,紅花風鈴木依約如常的盛開,讓人覺得未來還是很有希望。

不只是歐洲,台灣多處也可見到粉紅力大爆發的風鈴木。例如彰化埔鹽鄉南新社區的紅花風鈴木最近盛開,村長施正賀表示,這顆紅花風鈴木這幾年雖然有開花,但都不算最美,今年突然大爆發,讓附近居民又驚又喜。

南新社區的紅花風鈴木過去因花況不出色,知道這處美景的人不多,還有住在當地40多年的居民不知道有這棵樹,施正賀表示,這塊地是在地企業家無償提供給社區使用,10年前種了兩棵紅花風鈴木,後來因颱風一棵枯死,一棵從斷根處橫長,越長越大棵,樹冠一年比一年茂密。

本周五問:
1.台灣最近有還有那些花正盛開?
2.小草常會被寫進勵志文章,請舉兩種校園或路邊常見的野草。
3.請找找,著名文學作品或詩詞中出現過哪些花草名?
4.有些花被用來表達特定的時節或涵義,請舉例。
5.雖然花照開,但在疫情下,這個春天並不如常,請簡述你的感受或心得。

●投稿回答上述五道問題,答案獲選者可得小禮物,編輯部另設有一位特別獎名額,神祕禮相贈。投稿截止時間3月4日╱周三晚上10:00前,投稿網址 由此去

 
閱讀知天下
高中學歷的魚博士
文╱記者郭錦萍
魚君還和池袋陽光水族館合作推出水中VR探險。圖/取自網路
愛看日本電視綜藝節目的人,應該會對「魚君」(イろスヱ⑦)有點印象。他總戴著箱河豚造型的帽子、穿著實驗袍,說話很有活力,態度很投入,而且總愛用「ゐブ」(gyo,日文的「魚」)當口頭禪或說話時的結尾。

帶帽出席 參院為他破例

魚君前一陣子再度成了日本媒體的焦點。今年2月12日,他以「參考人」(類似顧問)的身分出席日本參議院一場有關海洋資源開發的調查聽證會,魚君不只如往常那樣以親手繪製的畫卡配合解說,也如常的戴著他最具代表性的箱河豚帽出席會議,但後者正是讓眾多政治記者關注此事的原因。

原來,日本參議院議場規則規定,進入議場的人,除了海外來賓,帽子、圍巾、傘等物品都必須拿下來,但魚君卻能戴上造形帽站上議事廳,因為魚君說:「這頂帽子就等於是我皮膚的一部分!」參議院也決議:這頂帽子「並不失品格」,特別放寬標準。這次給出貼心小特例的參議院,也贏得不少掌聲。

求學不順 魚讓他有目標

魚君是以東京海洋大學的客座教授身分出席聽證會,但他其實只有高中學歷,且求學之路一路不順,是魚讓他找到努力的目標。

本名宮澤正之的魚君從小就喜歡魚,也喜歡繪畫,並經常光顧魚店,母親也支持他發展興趣。他從小就非常崇拜以研究貝類和章魚聞名的奧谷喬司博士,立志要跟偶像一樣成為東京水產大學的教授。

挑戰魚通 蟬聯5屆冠軍

在日本,國中小學生都會輪流照顧學校養的動物。國三時魚君負責照顧學校裡的三棘鱟,由於覺得水槽太狹窄,三棘鱟生活在裡面很可憐,便定時把牠們拿出來散步,結果三棘鱟誤以為是漲退潮變化,竟孵育出19隻小三棘鱟。人工孵化是非常罕見的,但國三的魚君竟做到了,當時也成了新聞。

他在高三時,參加了綜藝節目「第3回全國魚通選手權」(魚類專家),雖然只得第二,但因魚類知識廣博,一下子成了比第一名還紅的角色,隔年他再次挑戰,不但拿下第一,還蟬聯5屆冠軍。

不過魚君高中畢業後就挫折連連。他報考東京水產大學,卻因為學業成績不佳落榜,雖然後來仍就讀相關的日本動物植物專門學院動物照護科(現已廢校),又因為該學院校地過小,無法晉升專校,因此法律上認定的學歷只有高中畢業。

但這些都沒有讓他打消與「魚」連結的念頭,專門學校畢業後,他找的打工都跟魚有關。從水族館、水族用品店、魚鋪,到壽司店都有。

畫魚畫到開畫展

尤其是在壽司店打工期間,他繪製店裡壽司所用魚類本尊的插畫,宣傳了壽司也宣傳自己,讓他又接獲其他魚插畫的打工機會,最後不僅參加了紀實性電視節目,還到水族館開插畫展。並從2000年便戴起招牌藍、黃色的「無斑箱魨帽」,在綜藝節目上用淺白的語言介紹各種魚類知識,逐漸打出知名度,並獲得「魚君」這個稱號,2006年獲得東京海洋大學聘請,擔任客座副教授,2015年更獲頒名譽博士。

而這間大學正是東京商船大學和東京水產大學合併而成的,當年無緣入校,如今擔任教職,證明努力堅持終會有好事發生。

日皇感謝他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魚君將從小練就的繪畫技術和魚類知識用於魚類圖鑑,讓他筆下的魚生動可愛且專業。2010年他接受京都大學教授中坊徹次委託繪製秋田大麻哈魚,特地向漁民購買近緣種的紅大麻哈魚。

在眾多魚中,他發現山梨縣西湖寄來的魚具有秋田大麻哈魚的特徵,後來經中坊教授進行DNA分析,證實就是1940年在秋田縣田澤湖滅絕的秋田大麻哈魚,成為日本重新發現滅絕魚種的首例,同為魚類學家的日皇明仁也特別在生日記者會上感謝魚君的貢獻。

至於魚君發現的秋田大麻哈魚,後來透過人工繁殖的方式正逐步復育,研究人員正努力,盼未來能讓魚而回歸原始的棲息地。

 
話題補給站
從疫情看第四權
文/管中祥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學生進校必須量體溫,老師戴著口罩人手一支額溫槍,成為前所未見的開學景象。圖/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病例及死亡人數持續增加,世界各國莫不嚴陣以對,在台灣,雖然政府介入管制市場,讓口罩、酒精的搶購不致擴大,但依舊人心惶惶。

社會越不穩定 民眾越依賴媒體

混亂的社會成了假消息溫床,人們總是想緊抓著能讓自己心安的資訊解決焦慮,就如同傳播學中的「媒介系統依賴理論(Media-system dependency)」所指出的,當社會越不穩定、變化越複雜,民眾心中的不確定感會越強,對媒介的依賴也就越深。

傳播正確消息 政府及媒體有責

基此,如何在混亂的社會中提供正確的訊息以安定人心,就顯得格外重要。除了民眾莫驚、莫慌、莫害怕,不要輕信來源不明、沒有公信力的資訊與偏方,同時,政府及媒體也要進一步地協助正確消息的擴散。

這陣子不論在廣播、電視、網路、報紙,你都會看到或聽到「中央政府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舉辦的記者會報導或直播,衛福部長陳時中及相關防疫官員,不只在災難現場,也辛苦地在螢幕前告訴國人最新的疫情及因應措施,提供最即時的資訊讓民眾能夠安心因應。你也會發現,每個整點在不同頻道都會有醫生告訴大眾防護方法及洗手要訣,第四台的跑馬燈也不斷的播出防疫資訊。

遇有天災事故 可徵用媒體宣傳

事實上,這不是媒體製作的廣告,也未必是媒體主動提供的政策宣傳,而是政府依據法令強制徵收或徵用媒體時段播出的宣導資訊,例如,廣電法第7條便明文規定「遇有天然災害、緊急事故時,政府為維護公共安全與公眾福利,得由主管機關通知電台停止播送,指定轉播特定節目或為其他必要之措施」。而在剛通過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簡稱:紓困條例)》中,第10條更進一步要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期間,廣播電視事業、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因配合防疫需要而受指定播放防疫資訊、節目者,通訊傳播主管機關得視其受影響情形,放寬一定期間廣告時間。」

當天災、人禍危及社會穩定,甚至影響國家安全時,大多數的國家基於公共利益與公共安全都會制定相關法例,要求媒體配合政府提供正確資訊,讓民眾得以防範因應、撫慰民心,防止災難擴散。除此之外,政府也會制定法律防止假訊息,避免錯誤訊息流傳,造成社會更大傷害,例如,在《紓困條例》第14條就規定:「散播有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流行疫情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300萬元以下罰金。」

也有假借防災 趁機擴大公權力

災難發生、疫情蔓延,除了防災,如何建立良好的公共傳播系統,讓民眾心安、讓社會穩定,是能否讓國人平安渡過災難的重要關鍵。雖然如此,有些威權國家也會假借防災之名,打擊「謠言」,隱匿真實消息,甚至侵犯人權,趁機擴大政府權力。

因此,媒體面對災難、疫情,除了需要更加自律,謹慎處理每個消息,協助正確資訊傳播,降低社會恐慌。也必須同時謹記,並不是所有政府提供的資訊都要照單全收,盲目地相信政府,相反的,更要透過專業檢視政府提供資訊的正確與合理性,監督政府施為,防此政府濫權,發揮應有的第四權功能。

●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作文小錦囊
樂學盃徵文賽─環保永續有觀點
好讀攜手樂學網舉行「環境永續倡議家」樂學盃議題寫作比賽,共徵得1976篇作品,經兩階段評選出國中、高中職各1名特優、10名優選,電子報僅刊出兩篇特優作品,其餘得獎文章可至「聯合學苑」好作品專區欣賞。

國中組特優─我們做得到
台北市木柵國中/704/阮歆茹

環境保護,是近來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因為最後撐不下去的,不是地球,而是人類。過去一年,不論是亞馬遜森林與澳洲毀滅性的大火,熱帶地區遭遇的災難性颶風,我認為氣候行動峰會仍然有它的必要性,全球領導人必須證明自己能做出政治決心,防止全球暖化帶來的災難性衝擊。

現在停止,或許還來得及?15歲的瑞典少女格蕾塔•桑柏格, 8歲開始意識到地球暖化的問題,她身體力行,2018年9月9日用罷課行動,引起世界的關注,在同年12月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發表了演講。使全球各地的學生都注意到了,並響應此活動。

再渺小的力量,都有可能改變世界。一位少女,從一開始的無聲罷課到最後向世界發表演講。其實我們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來做些改變,例如:使用環保餐具及水壺、不使用塑膠製品、多吃菜少吃肉、出門搭乘大眾運輸。這些方式都可以有效的減少碳排放量,為地球盡一分心力。

地球只有一個,需要大家都盡一分心力去呵護它,而不是無止盡的開發,這無疑是自掘墳墓。人類比地球還來的脆弱許多,哪天地球變得無法居住,到時後悔也來不及。時間真的不多了,各國領袖與人民都應挺身而出,以更積極的環境政策與作為,幫地球度過難關,也為了後代子孫盡一分心力吧!

高中職組特優─垃圾何去何從?
桃園市武陵高中/119/蔡沛恩

一般交易中,供給者對消費者有需求之處提供相對應的服務,以從中獲取利益。但這樣看似正常的行為,卻無法在國與國之間的垃圾處理上成立。

也許有人認為富國出資讓較窮困之國家來處理他們所製造的垃圾,可以有效解決垃圾,又能讓相對落後的國家有一條財路。可是這些接收垃圾的國家未必有完善的技術可將垃圾處理乾淨,以他們目前的技術,只能用高汙染的方式來處理。而富國花錢買的並非他們優越的技術,而是看上他們的貧困:只要肯出一點點錢,就不必煩惱原本在自己國家的垃圾。

由於消費者知道可以買到清理垃圾的服務,他們開始沒有節制的製造垃圾。再加上供給者無法拿出實際運用的方法,只是不停的用傾倒、焚燒等方式,讓那些垃圾看起來好像消失了。就如同我們所知道的,無論是海洋或是空氣,這些都非固定於同一處的物質:只要有水流,丟在落後國家的垃圾就還是會漂回那些富國;只要有風,焚燒垃圾後的空氣汙染就一樣會侵襲各地,地球各處無一倖免。

或許能夠用金錢讓垃圾暫時從眼前消失,但事實是:它一直都存在。若富國依舊不懂得垃圾減量的重要性,那麼它們現在的處理方式,也不過是鴕鳥心態而已——毫無真正解決問題的功用。

 
活動報馬仔
知識大圖解 閱讀全世界
英國Future出版集團獨家授權的《知識大圖解國際中文版》,以最直接的圖像,剖析複雜的科普知識,一本讓全家大小都著迷的六大知識領域寶典,滿足您豐沛的好奇心。即日起預付1,380元可獲《好讀周報》52期及《知識大圖解國際中文版》6期(總市價2,100元);預付2,240元可獲《好讀周報》52期及《知識大圖解國際中文版》12期(總市價4,680元)。訂報可洽0809-080-186或上udn買東西購物網搜尋「好讀周報」。
 
訊息公告
職涯異動焦慮 帶領職能學習需求
現代職場上班族對於「職涯變動」的焦慮感,可能更勝於過往任何一個時期,也帶來了一波波的學習熱潮。但是學什麼、怎麼學,對你的職涯提升最有幫助呢?看看別人怎麼做。

《寄生上流》與《羅德琳達》的諷意交織
在甫獲奧斯卡四項大獎的韓國電影《寄生上流》裡,導演奉俊昊不但讓觀眾與輝煌壯麗的巴洛克音樂撞個滿懷,更讓來自韓德爾歌劇《羅德琳達》的兩段詠嘆調,呼應著全片兩處關鍵轉折的情節唱響,特別引人注意。
 
 
聯合報系教育事業部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 │ 電話:02-86925588 │ 傳真:02-86433968│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秋林.張錯


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周刊電子報】讓你擁有最專業的股市投資指南、企業內幕追蹤、理財致富手冊。 電影、日劇、韓劇…選擇那麼多,要選哪一部?聽部落客怎麼說─最精選的部落客影劇評論就在【影劇大好評】!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3/03 第539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秋林
張錯聯合報
貓在黑夜爬上樹幹,似有所待

也許無心,蕭瑟林木遙望新月

晚秋的心難以平息,不是閒愁

月盈月缺,似是有常卻無常

有人走了數月,有人走了一天

有人心軟,有人決絕

說走就走,永不相見

張愛玲與和平飯店,重逢的喜悅

分手的惆悵,林葉斷續飄落

還要埋怨北方吹來陣風嗎?

貓爬落樹幹,消失在夜晚

沒有貓就沒有貓的月亮

沒有主體,客體全都是空

生命啟蒙成長,鉅額悲傷代價

葉子緩慢片片剝落,像凌遲

沒有結局的故事就是宿命結局

冷酷裸裎,難以卒讀

掩卷淚盈滿眶,在安靜的夜

驚心動魄,圖窮匕現

血光迸裂,滿堂廝殺

一字一句,秋林搖動起伏

晚風緩緩追述

枕邊細語低吟

沒有淚,沒有痛。

一切均已無關宏旨

將軍老去無力挽狂瀾

敗軍四散如負心歲月

寡情無義,一去無跡

落葉無聲悄悄讓秋林消瘦

樹與葉緣分就此結束

過去現在將來三心皆寂

留下生命餘韻裊裊升起

唏噓不絕如煙。

●繫鈴人語:

晚秋的心就是「愁」。

我的學生孫紹誼教授於2019年8月13日在上海離世,距今已數月,在世的人走了如心軟,也會回來,但去世的人硬心腸,再不相見。最後一次見他,是同年5月在「上海戲劇學院」做完張愛玲海葬演講後,晚上匆匆自和平飯店老爵士音樂中趕去醫院。

沒有主體,一切從前存在的客體都消失了,所以在世不能有太多的「住」,但因生存,一邊要「無所住」,一邊要「而生其心」,做人才有意思。

人啟蒙成長的過去代價是鉅大的,細訴如落葉,一片片,也像凌遲。林葉本相依,落葉無聲,也就瘦了。

 
徵求詩作

歡迎投稿各類詩創作,篇數不限,有圖亦可。也歡迎詩評賞析。

投稿事項:
•請將投稿作品以電子郵件寄至收稿信箱:udn.submit@gmail.com
•投稿字數不拘;投稿時請在信件主旨註明:投稿「每日一詩」
•如有圖片,圖檔格式為 GIF 或 JPEG(JPG),可配圖說文字。
•請附上署名(真實姓名或筆名)、個人簡介、作品部落格連結網址。
•「聯合電子報」保留來文刊登權利。因來稿眾多,恕不一一回覆選用與否。如有時效性或其他因素無法久候刊載之作品,請勿投稿。
•本平台以服務為主旨,因此除另有公布或活動徵文外,其餘無稿酬支付。
•請確認擁有所投稿件的圖文著作權,並確保無抄襲情事,如有任何侵權行為,一切法律責任概由投稿者自行負責。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