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走在編劇的路上】呂登貴/故事大綱,請用說的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4/18 第5167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走在編劇的路上】呂登貴/故事大綱,請用說的
時晴袁/夢中的九重葛
【青春名人堂】高耀威/服飾店心理諮商室
 
 
 
心情札記
 
【走在編劇的路上】呂登貴/故事大綱,請用說的
呂登貴/聯合報

想成為編劇,這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常有人請教我學習編劇該買哪些書,好獲得必備的理論基礎?就我實務和教學的經驗而言,理論在初期幾乎用不到,過度解讀反而會讓創作綁手綁腳,不如先累積一些創作經驗,再回頭用理論檢視已完成的作品,反而能找出寫作上的盲點並修正。

以這回要談的「故事大綱」一詞為例,乍聽好像很專業,實際上則像你看了一部電影,想讓朋友知道故事在講什麼,將所轉述的內容打成文稿。不過,有人能把故事說得「清楚」又「有趣」,吸引聽者想去觀賞那部電影,有人卻完全抓不到重點,被質疑還會老羞成怒地反嗆:「我不知道怎麼講,你自己看就懂啦!」

想成為厲害的編劇,將一個故事清楚地傳達給觀眾,絕對是最重要的基本功。打字可以反覆修改,相較之下,口述的門檻更高。請朝著編劇理論裡「電梯簡報」(Elevator Speech)的高標邁進,將整個故事「濃縮」成簡短而高概念(high concept)的句子,提煉出字字珠璣的故事前提(Logline)。

想像某天身為編劇的你,很日常地走進電梯,竟巧遇心儀已久的導演與製片人。基於同業的禮貌,對方通常會問你:「最近在寫什麼?」電梯抵達終點前,你大概會有三十秒左右的時間,簡單地描述腦海裡最抓人眼球的故事。如果失敗了,對方通常會露出一個不失禮貌的笑容,客套地說有趣,卻快步離去。反之,若真心感興趣,你手上又有還算完整的劇本,就可能創造一次正式的會面,甚至促成夢寐以求的合作。

想提升表達能力,請用這幾招

關於「故事大綱」所需要的基本元素,我有句簡單的口訣:「什麼人在什麼地方想做什麼。」什麼人就是你的「主角」,他是怎樣的個性、職業、家庭背景,身旁有哪些角色,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什麼地方則是主角身處的「舞台」或「狀態」,假設主角是個上班族,他的舞台自然就是公司。這主角陷入某種「狀態」,例如「被裁員了」、「快死掉了」或者「外遇被發現」。想做什麼就是主角面對這個「狀態」,所做出的具體「行為」,多半是某種努力或反抗。或許主角是個隨波逐流的公務員,但某天得知自己生了重病只剩半年的時間,於是他決定做一回好人,勇敢揭發某強勢單位隱匿已久的過失,還給受害者一個公道……特別注意「想」這個字,代表著角色的「動機」,只要動機夠強,故事就能跟著角色不斷前進。一旦放鬆,就很容易停滯不前,主角沒有類似「死亡」的推力,面對挫折時就容易怯弱妥協,自然也沒辦法挺身對抗強權了!

至於要怎麼提升「故事大綱」的表達能力,除了多看電影外,閱讀短篇小說再轉述給朋友聽,也是不錯的方式,尤其是帶點奇想情節的類型。我個人很推薦日本科幻小說家星新一的極短篇,你很快就能閱讀完,但要怎麼轉述就得花點時間思考,因為情節幾乎都會有些非寫實的架空設定,很考驗說故事的能力。

每次有後輩帶劇本來找我諮詢時,我總是同樣的開場白迎接:「我不看喔,請用說的,讓我知道故事在講什麼!」跟我不熟的人常會有些困惑,可是如果說不出來或不吸引人,就代表這個故事還不成立。將作品真正拿出手前,請盡可能嚴格地自我檢視,不放棄任何發展的可能性,才有機會擠出更好的想法。

如果你真心想成為編劇的話,這絕對是必經之路,而且才剛來到入口而已。

時晴袁/夢中的九重葛
時晴袁/聯合報
我讀小六時,父母終於結束東飄西盪的租屋歲月。新家不到二十坪,有小小的客廳和廚房,一家六口擠進了兩個房間,但那卻是我們住過最大且獨門獨院的房子。

邁入青春期的我,慶幸脫離大雜院裡有意無意的窺探與比較,以及不論願意與否都得接收的歡喜怨怒。關上大門,過的是自己的日子,就算有爭吵與眼淚,也都在自家門內,不需外人說長道短。

前屋主在小院裡沿牆種了花木,父親接手後也刻意整頓一番,頗有欣欣向榮的景象。長得最好的,莫屬那棵倚著圍牆和門柱,以老松的蒼勁姿態、昂首向上的九重葛。它紋理粗糙的枝幹已似小手臂粗,交錯纏繞盤旋而上,早已超越牆面和鐵絲網,再以無數延伸的枝條,居高臨下地飽覽著院內院外的風光。

每逢初夏,在棕色枝條上蔓延出一大叢的火紅,像是蓄積能量後炸開的煙火,聲勢驚人,惹得路上行人回眸張望。繁茂的枝葉和獨特的樹型,是最佳門牌代號,在沿街都是相仿的黑瓦灰牆矮屋中,獨「樹」一格。

假日早晨,屋內小而陰暗,弟妹又吵,我喜歡坐在院子裡讀書,看母親曬好的衣服與風捉迷藏,看父親拿著花鏟剪刀慢條斯理整理花木。若是太陽爬到頭頂,我就躲到九重葛茂密的枝葉下,那裡有一小片清涼地,護著我可以和父親再多幾句閒話家常,不會馬上被趕進屋裡。直到母親喊著吃午飯了,我才幫著父親收拾,一起進屋。

幾年後,父親屆齡自軍中退役,母親生下小弟,一家無法指望微薄退休俸過日子,小院子遂鋪上水泥,架起爐灶,擺上桌椅。父母打開紅木門,賣起了綠豆稀飯、小菜和蔥油餅,生活起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我每日趕在客人未上門前起床把窗簾拉好,守住隱私最後防線,假日則幫忙端盤子算帳,在曾經是九重葛的位置清洗碗盤。我把所有的不適應藏進心裡,只因父親的背愈來愈駝,脾氣也愈來愈壞。然而一個人的時候,我常忍不住偷偷想念九重葛,想念樹下那片清涼地。

更多年後,眷村拆了,父親走了,人事全非。只有那棵早已消失的九重葛,不時搖曳入夢。

【青春名人堂】高耀威/服飾店心理諮商室
高耀威/聯合報
我曾在台南一個宜人的街區開過服飾店。剛租下老房子時,街區沒什麼店家,零零落落的年邁住戶參雜其中,遊客連三三兩兩都稱不上,不過,坦白說,這份閒適感,反而是我選擇此處的原因。偶爾附近的阿嬤會來關心,甚至忍不住說:「在這賣衣服會倒吧?」但我另一個開店的原因是租金便宜,整棟三層樓,地坪約十七坪的街屋,租金七千元,一樓營業、二樓起居、三樓會客辦活動,怎麼說都合。

開店所謂的營生,除了「經營店鋪」之外,另一半是「街區生活」,生活總是從左鄰右舍展開:隔壁的阿嬤心情不好,會約我喝酒,碰上麻雀飛進屋子裡,會叫我去幫忙抓;有一次對面阿嬤家因為颱風淹水,她剛好不在家,鄰居幾個年輕人便結夥出動,爬到她家樓頂幫忙清除淤積的水管……這些日常讓開店做生意多了不一樣的內在風貌。鄰居來來往往,也順勢催生出店鋪後方的一席方桌,大家閒時會來串門子喝茶談心、談人生志向、談家庭挫折。有時候我坐鎮在方桌的一角,送往迎來,門簾起起落落,還會有種心理師看診的錯覺;回想起當初大學報考心理系,出社會不務正業多年,這下總算「校正回歸」。

在我店裡幾步路的街角處,有一位與我同年的老闆在經營素食食堂,其風格回溯至日本昭和時代,食客食好鬥相報,一到夜裡,轉角廣場總是坐滿人,吃著炒泡麵搭配自己夾的關東煮,老闆一人窩在小小的店鋪內忙進忙出,畫面豐富有韻味。客人吃完晚餐,走五步路到對街吃水果,再散步到斜對面逛逛我家的服飾選品店,自然形成一個迷你的共生循環。隱含在循環中的,當然不只是生意而已。

某天夜裡,一位客人悻悻然地走進店裡,我從櫃台起身相迎,聽他娓娓道來心中的不快;原來街角那位有性格的老闆,在他點餐時叨念了幾句,一向顧客至上的服務業文化,自然讓客人感覺到委屈。我就我所理解的面向,試著向客人解釋,這位老闆乃美術背景畢業,做菜就像畫畫,若客人在一旁指點,這個不要那個不加,會讓老闆感覺作品不被理解,性情中人如他,就會把累積的情緒直接脫口而出。客人聽了我的「補充說明」,似乎引發了同理心,帶著「原來如此」的表情信步離去。當然這一切是本能互補,並沒有「套好招」,客人若感到療癒而順手買兩件衣服,也是順其自然的事。

 
 
 
訊息公告
 
 
 
 
用體貼的心 做跨部門溝通
在辦公室時,各部門執掌不同的業務,平時各作獨自作業,但跨部門合作、專案小組等作戰方式也很常見。如何破除部門本位主義,是每個人都要學的功課。跨部門溝通時,必須尊重對方的工作流程與思考邏輯,因為不同部門對同一件事情的表達方式與思維是不太一樣的,因此溝通過程中更需要耐心地傾聽。

新北海岸線訪季節限定抹茶地毯 遊全台第一座多媒體繪本城
每年2至5月,正值北海岸老梅綠石槽時節,翠綠的海藻盤踞黑褐色的礁石、海蝕平台,遠眺宛如抹茶地毯般鋪滿整片海岸線,連《CNN》也曾推選它為台灣八大秘境之一。老梅社區除了綠石槽,2021年4月還成為一座多媒體繪本城,由老梅國小師生,以及社區居民、插畫家等耗時4年共同完成12處繪本風畫作。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