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3年5月30日 星期二

【日記文學】隱地/在日記和日記之間

聯副電子報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05/31 第7773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日記文學】隱地/在日記和日記之間
【馬拉松手記】陳幸蕙/每天都是小吉日
幾米/空氣朋友

  人文薈萃

【日記文學】隱地/在日記和日記之間
隱地/聯合報

▋二月五日(星期日,雨) □

夢中人

自己年紀越大,長輩、親戚和同學、朋友走得越多,陰陽兩界,人死了,真的從此消失,再也尋不到他們的影子。

但神奇的是夢。有時這些往生之人,以為從此再也看不見,卻突然又在夢中出現了。

昨夜作了一個最不可思議的夢。整個晚上我都在上上下下坐電梯,一部電梯裡,無論北投時期住在公館街的鄰居或後來搬到廈門街一一三巷的鄰居,由於年代久遠,老鄰居中,母親那一輩的幾乎都已往生,和我差不多年紀的以及孩子一代甚至孫子一代,現在還來來往往當然也不少,但大多已不知去向,特別是北投的老鄰居,幾十年下來音訊全無,但昨夜他們一個個全在我搭電梯時出現了,有往生者,有失聯者……更讓人匪夷所思的,生者和死者全出現了,就像當年相識時的相貌,歲月完全沒有在每個鄰居臉上留下痕跡。你上我下,我進他出,所有的鄰居在上下進出之間全部復活。偶爾說一兩句話,問問彼此家人,鄰居和鄰居大家相處得那麼美好,由衷的從心裡發出彼此見面時的喜悅和歡喜。

哦,原來我兩處的鄰居,個個日子過得都不錯,大家顯現出來的就是一股歡欣之情……可等我一覺醒來,才知這只是一場夢,因夢裡出現的人大半已不在人間。

夢,如此神祕。

夢,讓我以為永遠再也見不到的人,全一一出現在眼前。

▋二月六日 (星期一,雨轉晴)

晶晶賣便當

一進辦公室,就看到晶晶的電子信:

隱地老師您好:

我是晶晶

我轉行了,在賣便當,一個人上班,極為自由。

我兼兩份工作,其中一個是假日在世貿販售便當。

出乎意料,「國際書展」是便當賣最好的一個地方。

不都說:現在很少人看書買書,但書展卻是人潮最多之處。

便當供不應求,每個攤位追加了三次還不夠賣。

今天是國際書展最後一天,感觸良多,就突然想寫信跟您說說……

祝 安好

      晶晶 二月五日

十多年前,原名葉玉菁的晶晶可是《聯合報》副刊的常客,她的「晶晶最短篇」三日兩頭出現在「聯副」,應該是「聯副」很叫座的一個專欄。二○一○年夏天,爾雅也為她出了一本《晶晶 亮晶晶》,從她二○○七年九月至二○一○年四月在「聯副」發表的二百一十五個最短篇中選輯而成。晶晶形容自己這些小作品——「都是天上一顆顆小星星」。

譬如,這是其中的一顆小星星:

〈前戲〉

「好久沒去海邊了,常常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就會想到海邊吶喊,吹吹海風,聞聞海水味,聽聽海浪的聲音,我們現在去海邊好嗎?」

「去我家吧,我家看得見海。」他說。

「真的?」她裝作不知情的驚呼。

剛巧昨天我在「國際書展」和白靈、陳美桂有一場對談,談爾雅「作家『四季日記』的完成和未完成」,中午休息時,我還約白靈和楊宗翰到世貿展場二樓吃午餐,居然整個餐所只供應便當,和往年有各式各樣的餐飲選擇已完全不同,當時,只好買三個便當,但在我心裡,總覺「國際書展」現場不應只供應便當,這讓人覺得太粗糙。

我不知自己吃的便當,供應者是否就是晶晶?

▋二月七日(星期二,陰)

「反社會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台大退休教授,曾任台北市社會局局長的薛承泰,今日在《聯合報》民意論壇「名人堂」專欄有一篇文章,題名〈遊民包圍了北車?〉,文章標題上雖加了問號,文章內容,可確確實實,寫的就是堂堂台北市中心——台北車站,夜間已成遊民的休憩地。

台北遊民到底有多少,讀了這篇文章必定會嚇一跳;車站,本來來來往往的應該是遊客或返鄉遊子,偶爾在候車室睡著了,也是為了等候夜車。偶有遊民也大都在地下停車場過夜,如今遊民增加數量驚人,全面浮上檯面且包圍了台北車站。

薛承泰分析,遊民可分為四類——無家可歸者;有家歸不得者;負氣離家者;以及「以天地為家者」,四種類別中,最讓社福人員無奈的,就是「以天地為家者」,他們都以「離家出走」當成一種「生活」和「修行」。

看來,前幾日發生的一家四口,三人成乾屍的新聞已不是特例,整個社會,人和人之間充滿疏離,獨居者快速增多,人和人之間,反不如和寵物親密,這到底代表著什麼樣的心態,看來,專家越多的社會,人們生活得卻越來越孤單寂寞。

更讓人不解的是,這些人根本不希望別人同情和瞭解,他們對人厭惡,這種「反社會人格」的大量增加,最該負責的是握有權力的政客以及所謂的政治領導人。

▋二月八日(星期三,晴)

政治與牢騷

想了一個晚上,思想混濁;只要一碰到政治,我就矮了半截。

其實,我是不對的,一個自認為「文學人」的人,也不應討厭政治,「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人活在眾人之中,確實需要有一個良善的制度,生活才有秩序。這就是團體和個人的分別。人無法過獨居生活,而群居,就牽涉到人與人的相處——於是有憲法,有國家。

國家之事,就是眾人之事。政治在此時成為重中之重,有了政治家,所謂英明的領袖,國家才能一步步走上繁榮、富強,經濟穩定,國泰民安。此時人們才能發揮個人的興趣,文學和藝術才有生存的空間。

想通了,也就不否定「政治」了,只是希望政治清明,有能力又有理想抱負的人,到政府好好從事政治工作,為民造福,而不是一群領了公家薪水,成天群魔亂舞,口不擇言,混水摸魚,害得小老百姓,生活得喘不過氣來。

一想到這些,難免筆下流露出不滿,卻不知已造成朋友心目中的愛發牢騷的人;我自己不喜歡發牢騷的人;怎麼可以成為別人心目中愛發牢騷之人,特別是有了年紀後,我更常自勉:「老人千萬不可隨便發牢騷!」

▋二月九日(星期四,晴)

美好

美好有時靠我們很近,並不像想像的只是掛在天邊的彩虹,遙不可及。美好其實只要你稍稍花費心思,就會在我們自己身上發生。

譬如今晨吃早餐時,當自吃一盤自切的木瓜盤,就特別有此想法。

我愛吃木瓜。可木瓜吃起來不像香蕉這麼方便,要挖掉黑子,要切、要洗、要去皮,最後才能成為一盤可愛的木瓜盤——吃木瓜,老人不會有咬嚼不易的問題,木瓜好消化,對胃也好,何況它的味道清香,吃一盤木瓜,像讀一首詩——就是感覺人生一切美好!

何況,我還備有主食——昨晚和家人到南京東路「點水樓」吃晚餐,臨走時,順便帶了六個芥菜包回來。在蒸熱的芥菜包中加一些鵝油辣椒,立即別有風味。

何況,餐後還有一杯好咖啡。

生活要自我打點。清晨,特別朝陽和我說哈囉,總讓我心情開朗,快要八十八歲,還能自製早餐,自理生活,讓我老來仍覺人生充實,真是一切感謝老天。

(選自隱地新作《雷聲隆隆》,近日由爾雅出版)


【馬拉松手記】陳幸蕙/每天都是小吉日
陳幸蕙/聯合報
不知是誰曾這樣說:

「Everyday is a good day when you run.」

翻成中文便是─—只要你跑步,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

我認同這話,卻也私下覺得,若把話中「跑步」一詞,代換成「運動」也很好。

因為跑步不必天天為之,若在非跑步日,能交替穿插以其他運動,調劑變化,不局限在某一單一運動上,或許更有益也更有趣。

而若說「我思故我在」、「我呼吸故我在」乃世間不變的真理,那麼「我愛故我在」、「我運動故我在」、「我悅讀故我在」、「我遊戲故我在」,就更是我心中顛撲不破的理念了。

雖然四十歲以前,我厭恨運動,四體不勤,絕不自主操練,但時移念轉、心亦轉變後,如今之我,不但把運動視為寵愛自己、改善自我、活得正確的一個方法,更服膺哲學家尼采所說:

「盡可能少坐著!……臀重如鉛、坐著不動是真正違反心智的罪孽。」

尼采這有如暮鼓晨鐘之言,出自他自傳《瞧!這個人》中一篇題為〈為何我思慮如此周延〉的文章。

在這篇文章裡,他甚至這樣說:

「不要相信任何不是在遼闊的戶外、在身體自由移動之際形成的念頭,不要相信任何肌肉未曾積極參與的想法。」

尼采是一個熱愛走路,並且也誠懇建議世人要「邁開腳步和心靈對話」的哲學家,由於經常長時間(數小時以上)在戶外走路、在走路過程中不斷探索思考,為此尼采曾感極而泣,但他說:

「我流的不是感傷,而是幸福的眼淚!」

因為步行時發現的新事物令他興奮、內心浮現的新思維令他震撼,更因為「人只有在此時才能體驗到自己。……」

在跑步之外,我個人非常喜歡、也經常從事的一種運動是健走,多少便受了尼采影響。

為此我曾開玩笑對密友說:

「尼采有句名言:『沒有音樂,生活是一個錯誤』,如果借用他這話加以延伸說:『沒有愛,生活是一個錯誤』、『不運動,生活是一個錯誤』,不知尼采會不會同意?」

「那還用說?」

密友肯定回答:

「尼采當然會同意啦!」

令我不覺莞爾。

說起來幸運且巧合的是,影響我熱愛健走且積極從事此運動的第二位步行家,正是密友。

密友與我相知相愛數十年,互以對方為知己,平日也都有要正念生活、照顧鍛鍊個人身心、持續更新自我的共識。

在我練習全馬那段日子裡,曾經,喜歡飆自行車的他總熱情相挺,騎車伴隨,擔任我的另類陪跑者、鼓舞士氣的啦啦隊;由於我們總共同承擔也共享生命中諸多情事,因此當我不練跑時,很自然地,便也常與他雙騎共馳,並駕齊驅,御風而行。

但後來密友因長程騎車常感腰酸,並且──

「騎車的缺點是,不能和身邊人好好聊天說話!」

他這樣表示。

於是我們捨騎車改為走路,在天地間成為健步二人組,一雙「行走的存在」,以及,以世間路徑為身心修行、談文論藝場所的道友。所謂「執子之手,與子同行偕老」的共同運動模式,也正式成立。

而以紀律與遊戲相互交織,在運動時我沒有時間憂鬱,只一心享受那流汗或肌肉微酸的過程,企盼成為更好、更有能量的自己,且經常思索──

一個更好、更有能量的自己,能做什麼對所愛之人,或對世界有幫助、讓地球更可愛的事?

在我的認知中,那其實便是存在的意義,亦是淨化心靈、當下快樂之道。

所以,只要你跑步,你運動,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這話是對的。

不過我個人私底下,卻想把原句中「a good day」,由「美好的一天」改成低調且有點可愛聯想的中文─—小吉日。

因為「大吉」—─the best,extremely lucky─—固是生活中令人盼望的境界,但人生不可能,也不宜每天都處在頂峰狀態。

倒是相對低調、謙遜的「小吉」─—not so bad,the little luck─—卻是可盼望、追求與較理想的一種常態。

而只要跑步、運動、悅讀,只要認真去愛自己和這個世界,對我來說,那天就是清寧可喜的小吉日。

若以自強不息精神,每天都如是自我期許、自我要求、自我實踐,則每天都是小吉日,誰說不是呢?

●後記:

尼采三十歲左右在大學教書時,開始有頭痛、嘔吐毛病,且經常於閱讀時感到紙頁在眼前晃動。

由於情況嚴重持續,三十五歲那年,他向任教的大學提出辭呈,並企圖透過每天長時間步行的做法,來對抗、忘卻自己的病苦。

在這段投身大自然,邊走路邊思考、觀察、感受的時光裡,尼采完成其一生重要的幾部著作如《歡愉的智慧》、《超越善惡》、《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但不幸的是,他後續仍為頭痛、嘔吐所苦,並曾在發瘋後入院接受治療,五十六歲那年因肺炎死於威瑪。

──不知現代醫學對困擾尼采一生的疾病,如何解釋?

若從其頭痛、嘔吐、閱讀時紙頁晃動……情況來看,是否有可能便是梅尼爾氏症,也就是俗稱的眩暈呢?

雖說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但一代大師透過每日長時間步行的體能活動,企圖強化自己、活化思考、淡化病苦,即使最終不敵病魔,仍令人由衷感佩!


幾米/空氣朋友
幾米/聯合報
圖/幾米

  訊息公告
顏料加蛋黃可抗皺 達文西也用過!
科學團隊的研究畫作之一、達文西早期的作品〈聖母的康乃馨〉即採用蛋彩畫的手法。蘭奎特表示,顏料從表面開始乾燥是畫布變皺的主因,其中原因則可能是顏料用量不足,但若在顏料中加入蛋黃,就能避免畫布出現皺摺。

蘋果帶路 印概股享受溢價行情
不只蘋果,近幾年在美中對抗引起的去中國化趨勢下,放眼全球品牌廠、供應商皆加快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的腳步,對此,除了東南亞外,印度正憑藉自身優勢快速崛起,成為備受市場矚目的明日之星。印度為何得以成為全球大廠趨之若鶩的新基地?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