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當代散文】黃茵/蘇珊小姐要出嫁

聯副電子報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1/02 第835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當代散文】黃茵/蘇珊小姐要出嫁
【慢慢讀,詩】傅詩予/是誰在耳邊說
【小品文】 陳鼎斌/搭公車的人
【聯副不打烊畫廊】松谷武判作品〈Round-1〉

  人文薈萃

【當代散文】黃茵/蘇珊小姐要出嫁
黃茵/聯合報
圖/九子
蘇珊是我家幫傭莫琳達眾多表妹之一,來自拉古納偏鄉,依「往例」,借我家落腳,找著工作再搬走,間中萬一被老闆開掉,或因故不得已請辭,就又回來,類似中繼或轉運站的概念。暫居的日子,她作息隨莫琳達,起得比雞稍晚,睡得比賊早,莫琳達無暇顧及的清理打掃,她撿著做,頗有打工換住宿的味道。別人兩進兩出已經太超過,她來第三回了。十八歲的她已經埋首廚房揮汗與鍋碗瓢盆奮戰,千手如來般忙碌幹活多年。幾個月前,社區專為幫傭、工人舉辦的聖誕晚會,她將命運的緊箍撐開一點縫隙,跟著莫琳達去湊熱鬧,與鄰家的司機凱文偶然邂逅,驚鴻幾瞥,竟冒出了大量粉紅泡泡。收到喜帖時,我順口問,婚後還工作嗎?當然。蘇珊說凱文在奎松市找著客運司機的工作,薪資提高三成,管吃包住,這樣他們就能慢慢存錢買房。奎松位於馬尼拉北方,我們居住的阿拉邦在馬尼拉往南。隔這麼遠不擔心?不擔心,耶穌會幫我看著。語調像大旱迎甘霖,信心飽滿。耶穌來到貴寶地簡直萬能大總管,什麼都攬,什麼都管,什麼都不奇怪。

此地的婚禮沒有統一儀式,島與島之間因民族、文化差異,各自保有獨特的風俗。口袋深淺最為關鍵。標準的菲式喜帖約莫三到四頁,因禮物指引(Gift Guide)需要大篇幅逐一列舉,新婚家庭必備的各式電器產品,大樣如冰箱、電視,小至磨刀器。又例如結婚總需要各樣開銷,餐飲、水酒、紗花、度蜜月等等,所費不貲,敬請諸親好友盛情斗內。蘇珊的也不例外。上頭寫著:As love is what the day is all about, your presence is one we can't celebrate without. But should you still believe that gift is worth giving, a small envelope for our future is a delightful blessing. 以上,四分之三看不懂也沒關係,都不是重點,重點只有兩句──「(即便是)一個小小的信封(紅包),對我們的將來都是愉快的祝福。」剛到菲律賓時,曾收過「著裝」要求的喜帖,通常是呼應一個主題,例如櫻花──粉紅色系,太陽花──粉黃,紫羅蘭……總之是一票鮮亮的顏色。然後就是長長的證婚人名單,有頭有臉的那種。

台灣人給紅包是情誼的展現,埋藏心裡的默契。隨性的菲國人則爽快提醒,不失禮貌。我念高商以後,每逢親友家辦喜事,就規定我坐入口處收銀台(更正,是收禮桌),幫忙數錢、記錄、寫謝卡,全程無料服務,忙亂如《神隱少女》裡的鍋爐爺爺,抽空才能扒兩口飯菜,雙手沾滿的金屬螢光油墨味直灌口鼻。菲菲收禮不假手親友,他們親自上陣,迎錢。

蘇珊打算婚禮前一周再回拉古納,說是她家空間侷促,擠不進一眾親友好籌備婚禮、規畫預算和分派任務,亦即進行bulungan(莫琳達解釋,此為耳語的意思)。為什麼要耳語?我問。她沒回答,反倒問,可以在妳家的庭院嗎?有這樣得寸進尺的嗎?幸好(這樣講太不厚道,但我找不到更貼切的用語)他們族人平均壽命六十初,稱得上長輩的為數不多。過往在餐廳、百貨公司遇上的菲菲總大聲談笑,歡快起來小節不拘,蘇珊的父母、姑媽、阿姨們卻客客氣氣,舉止輕巧,抵達後安靜就坐我們從管理室借來的塑膠圓凳,竊竊密謀(的確像耳語),說是避免走露風聲,恐招來惡靈和厄運。「啊不是有耶穌幫忙看顧?」我沒有提問這麼欠扁的話啦,我善盡主人本分,帶著莫琳達準備茶水點心。以為勞師動眾必然商量內容龐雜,其實也就是把傳統儀式與時尚稍加融合、修減,口頭複述一遍,經大家確認無誤即可。

在一個屋簷下同居加總達半年以上,儘管非親非故,也快要菲親菲故。我跟S草草商量五分鐘,決定去撐個人場,畢竟土不親,人親。包多少?我們一掛四人,六千披索很夠了,但天主教徒認為六不吉利,七千吧!他說。我拿出一個紅包,他說分成七個裝。為什麼?尬場。

腦子裡裝滿了保守思維,凡事低調處理的台式婦女,移居到逮住機會便喜大普奔的南洋島國,我在許多場合都像誤闖莽原的羊羔,倉皇不知所措。每年的跨年晚會、台商春節聯合餐會、台灣農畜牧歡樂派對、品酒會,女士們裝扮越隆重越顯得體。臉上脂粉厚度與顏料多樣暫且不表,單單晚禮服就很有看頭,抹胸、一字、心型、深V領,魚尾、蓬蓬裙……爭奇鬥豔,視為樂趣。沒來過馬尼拉的外國人很容易將東南亞國家投以刻板的簡陋。開頭我也是粗心大意,顛倒讓S的菲籍商界伙伴同情起台灣,好落後。雖然蘇珊算不上大人物,不,連人物也算不上,但既然要去撐場就該隨俗增色,珠光寶氣一番。在房裡試裝時,莫琳達提醒我:「不要戴珍珠耳環,珍珠的樣子看起來像眼淚,我們習俗覺得不吉利。」我∼∼咧!喜帖上面不是指定茉莉色系?換上施華洛世奇的水滴形,不是更像眼淚?莫琳達卻說much better。真是隔文化如隔山。

拉古納距離阿拉邦僅僅幾十公里,壞在路況險惡,難怪蘇珊待業期間寧願跟莫琳達擠一點五坪的小房間也不肯返鄉。車子駛離壅塞市區後,擦過沿途尖刺張揚的鳳梨海,兩旁簷廊下吊繩垂掛如鯉魚旗的棉T、短褲漸次稀少,網路斷斷續續,路標指示含糊甚至沒路標的鄉間,S錯過了原本應轉彎的路口,又在該忽略的地方猶疑半天。昨天就不該讓莫琳達先回去幫忙的。仲春近午,太陽張牙舞爪,影子倏然短小,沒有一棵足以遮蔽的樹蔭。我舉目張望無邊際無人跡的稻田,竟有廖鴻基的海上《漂島》感。

「媽咪,上車了。」我還莫名陷在如煙隱去的恐慌裡,玲兒已經向一位騎單車的老農民問出教堂所在位置,用她那口全家最優依然破破的塔加祿語。

雖是貧農聚集的小鄉間,教堂仍須宏偉,畢竟是神的住所。就像多年前的三星,鄉公所預算不足,鄉長發動樂捐,目標十五萬,設路燈,結果不足額達五十趴,最後還是選舉期間,四位候選人為選票故,幫忙補齊。同年,關帝廟翻修需經費八十萬,一個月湊足了。平凡百姓的精神寄託永遠比人身安全要緊。

婚禮進程始於聖讚,接著致詞、證婚、互給誓言……拍照與更多的拍照。我們像是故意算準了時間遲到,統統skip。剛入座,眾人已準備移師戶外宴會場,跳禮金舞(Money Dance),婚禮上新人的第一支舞,輕柔樂音緩緩響起,蘇珊小姐翩然旋轉時,還不忘向我們眨眨眼,貌似在提醒我們:「快快加入人群,往我身上砸錢吧!」負責招待的親友逐一發放別針,男女雙方賓客人手一疊紅包,衝啊!S嘴巴附我耳邊:「現在開始尬場,看新郎、新娘誰身上的紅包多。」為了面子,親友團卯足勁在新人禮服上別紅包。一種觸摸得到、看得到的delightful blessing。

難以言喻地我對那樣歡欣鼓舞、抱團辭別的場面十分投入。台灣婚禮要潑水、過火爐、丟扇子,像是在說散了,散了!此後女兒就是外人,斷線的風箏,獨自飛。蘇珊媽媽拿出一條彩帶,將兩家人圈在一起,永結同心。那一刻我多麼羨慕她,我想這才是婚姻該有的模樣。

擾攘喧囂將夕陽推向山谷,草原綠浪散發著金色光芒,粉紅泡泡布滿天空,非常吻合我對天堂的想像。當我將紅包一一別在蘇珊奶油般的特諾裝(Terno,一種由鳳梨和香蕉葉纖維製作的傳統服飾,肩膀與兩袖裁製成類似蝴蝶翅膀的紗襯)上,替她填滿過多的留白時,女方賓客爆出如雷掌聲,蘇珊感激而激動地抱住我:"Thank you, ma'am. Thank you!"她不會知道,在同樣生命的重要時刻,沒有任何人為我綢繆未來,規畫婚姻細節。我與S算是私訂終身,我們在台北訂了家素食餐廳,為我倆舉杯祝福的只有一桌好友。

婚宴茹素,在無肉不歡的菲律賓,新人應該會被爆打吧!

蘇珊丟完捧花,眾女孩搶成一團後,便來到了喜慶的最高潮,開吃。台式辦桌,總鋪師領著一班打下手的人馬,現切鮪魚秀、烏魚子、九孔鮑錦繡拼盤、封肉、三層水果塔,展現傳統廚藝,帶著一種草根的「氣口」。菲律賓人也充滿豪邁共食的儀式感,擺一無敵長桌,竹編圓盤肩並肩,香蕉葉權充桌巾,熱騰騰大量的白米飯猶如聖人之道,允執厥中,供在主位。爺叔們流傳下來混雜西班牙、美式殖民時期古早味調製的家禽海鮮蔬果則臣服左右,彷彿眾星拱月。你要像個在地人那樣入鄉隨俗,拉高裙襬,席地而坐,托盤裡盛滿烤乳豬、炸雞塊、炒米粉……象徵夫妻團結一條心happy ending的糯米甜糕,一定要的。

囍宴的菜色不講究吃巧,在乎吃飽。大塊吃肉配冰啤酒,笑浪如飛瀑傾瀉,興奮處人人一口塔加祿語,語速飛快,聽攏嘸。沒有台商,沒有外籍遊客,清一色本地人,第一次我徹底忘記,自己是個異鄉人。


【慢慢讀,詩】傅詩予/是誰在耳邊說
傅詩予/聯合報
是誰在耳邊說:

一切將會好起來的。

當晚雲如焰

我們坐等歲月的裁刀

裁命運成滿天星布

我們會有個美夢

是誰在耳邊說:

最好的季節已經來臨

金秋之風

對稻草人許下承諾: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夢中宇宙重啟


多麼不願意醒來啊

命運之手冰冷的搖醒

是誰在耳畔輕輕的說:

一切將會好起來的。

當晨光踢來了火球

照亮夢中森林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雖然我們的憂患仍在

但也壞不到哪裡去了

樹身已千瘡百孔

仍為生命謳歌

風中雨中清晨中呢喃


【小品文】 陳鼎斌/搭公車的人
陳鼎斌/聯合報
在台北生活久了竟喜歡上搭公車。

年輕時,總是朋友三五成群,擠在捷運中間的欄杆處嬉鬧。人多,有了底氣,絲毫不在乎外人的眼光,甚至還在車上玩起平衡遊戲,隨著捷運的移動,沒有任何扶手看誰先跌倒。但我們總是在煞車的瞬間集體倒下,像是同齡人共同的病徵,腳步太輕,支撐錯位。

打從開始教書,在各處流轉,補教業的生活是從他人的結束開始。公司離家不近,卻也在捷運站旁,下午五點,我隨著人潮湧進車站,擠入狹仄的文湖線車廂。有時幸運在窗邊,至少有北城的夜景相伴,偶爾能見松山機場的飛機起落,但最開心見到的還是大湖公園的晚霞。

有一次提早出門搭上了公車。下班時段,到內湖的人潮總是多的,一上車找不到位,只能靠在公車邊緣處,握緊側置的把手,和人群一同來回擺動。或許是台北人的習慣,總不輕易與他人交流,無論眼神肢體,大家都習慣低頭滑手機,又或闔眼沉眠。

這卻是我放鬆的時光,戴上耳機,看著人群。長髮短髮、高矮胖瘦、老中青幼,我開心自己能夠正大光明地看著形形色色的人們,尋找同類,正確定位。但當我環視一圈,才發現身邊盡是無數個上班族,當書包在各種包品間碰撞,我忽然明白了年紀這件事。畢竟,我的書包裡再也不是寫滿筆記的課本。

搭公車與捷運的時間其實差了半個小時。公車會先繞行南港再往內湖,從松山開始,北城拋棄了繁華的都市景象,工廠與車廠在道路兩側,荒地敗屋橫亙在各式透天厝間。其實很難想像,我們一群互不相識的人彼此從光鮮走向了殘破,隨之而來的又是科技園區湧現的人潮,我們再度迎向嶄新的世代。

時間恍惚在變,會不會有一天博愛座上的人也是曾經與我並肩的陌生人?再度低頭的我,會不會也成為誰注視的人?我想起那些在捷運上嬉鬧的光陰,又想起獨自一人時總愛靠在入口處的透明窗上。窗後,是作家的選文,我總用餘光注視,從不敢正眼凝望。

過於擁擠的公車裡,只有人,橫跨了不同年紀的人,在不同的時間裡分流。早上、傍晚是上班族的時光,接近中午、下午的時間裡,老婦們相攜到城市裡的寺廟祭拜,再到城郊的菜市場。末班車上,則是加班的青年,還有讀到深夜的學子,這時位子是最多的,但我還是習慣站在邊緣處,安安靜靜的看著橋上的燈火,還有模糊在夜裡的北城。

夜裡的公車總是疾馳。或許真的是年紀大了,腳步重了,我會握緊把手。


【聯副不打烊畫廊】松谷武判作品〈Round-1〉
聯副/聯合報
圖/也趣藝廊提供
●「松谷武判 Takesada MATSUTANI」即日起於也趣藝廊(台北市民族西路141號)展至1月25日。

  訊息公告
韓國戒嚴令民怨徹底爆發 病根竟是中國!
過去十年間,韓國的經濟、貿易、政治、社會,隱然存在環環相扣的病徵,種種症狀蓄積的民怨,因為尹錫悅一場師出無名的戒嚴令而徹底爆發。去年,韓國對中國貿易出現180億美元逆差,這是中韓自1992年建交以來,韓國首度在對中貿易上「虧錢」,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對此評論:「韓國『過於安逸』地仰賴中國市場。」

不只運動,sport這些用法更道地:炫富、輸得起、你人真好…
James和美國老闆一起工作好幾年,工作默契很好。有一天老闆稱讚他: �胑ou are a good sport.�� 他以為老闆說他很會運動,忙著解釋自己不太擅長運動。其實,這句話和和運動無關,而是你這人真好。另近幾年來流行的一個詞「炫富」,英文就用sport one's wealth。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我的戶外日常】楊世泰/大雨的磨難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1/02 第5834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我的戶外日常】楊世泰/大雨的磨難
【青春名人堂】林比比鳥/療癒性書寫
 
 
 
心情札記
 
【我的戶外日常】楊世泰/大雨的磨難
文□攝影/楊世泰/聯合報
和水坑與爛泥對抗。攝影/楊世泰

天空烏雲密布,剛在營地用完早餐,正打算啟程的時候,斗大的雨滴倏地打在身上,瞬時間所有人如驚弓之鳥往四處竄逃,連忙打傘或穿上雨衣,試著躲避這場從前夜便醞釀許久的驟雨。秋季本該溫和涼爽的濟州島,怎麼此刻下起了傾盆大雨呢?

認命地把雨衣紮好,將背包的腰帶束緊,邁開沉重的步伐,不情不願地走進陰鬱得像在鬧鬼的樹林。大雨一陣又一陣地淋在步道上,路徑變得相當泥濘濕滑,每踏出一步之前都得謹慎思考踩點,免得意外踏進太深的水坑,因為我最討厭穿濕鞋子走路了,這是登山時最不想面對的情境之一,然而我也遺憾地心知肚明,照這雨勢看來,鞋子進水是遲早的事。果不其然,才出發不到一個小時,想讓腳丫保持乾爽的最後一道防線就已潰堤,沁冷的雨水從鞋領灌進腳底板,那股突來的涼意實在令人難以忍受……我是誰?我在哪裡?

它結合戶外人熱愛的元素,並滿足現代人蒐集的慾望

我在濟州島,在某一座我看不懂也叫不出名字的幽暗樹林裡,和一群好朋友參加瑞典戶外品牌Fj□llr□ven名為Classic的團體健行。這項活動最初的舉辦地點在瑞典的國王小徑,宗旨是以徒步荒野的方式感受健行與大自然的魅力,參加者背負所有裝備以及官方派發的補給品和健行護照,走在精心規畫過的路線,通過每一個檢查站並蓋章後,便可在終點獲得該路線的勳章與紀念品。

Classic結合所有戶外人熱愛的元素,同時滿足現代人蒐集的慾望,從2005年推出後便大受歡迎,發展至今已在多個國家開枝散葉,目前官方認可的活動地點除了瑞典,德國、美國、英國、丹麥和智利都有路線,而亞洲唯一一條就在南韓的濟州島。這七條官方Classic之外,其實各地的品牌代理商也可以設計一條屬於自己國家的路線,只是無法冠上Classic的頭銜,例如我曾走過位在泰國清邁的Fj□llr□ven Thailand Trail,以及設置於台灣淡蘭古道中路的Fj□llr□ven Taiwan Trail。

我自認蒐集這種戰利品不會是參加活動的主要誘因,但是當我看見一位韓國大叔背包上別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勳章,甚至有一塊來自台灣的布標時,我得承認,那還真是帥氣!轉念覺得利用這個動機到世界各地走走看看,或許是未來真的步入中年後,可以用來激發生活熱情的一種催化劑。

濟州島Classic路線總長五十六公里,第一天主要走在漢拏山國家公園的腹地,路線開闊,可由高處欣賞遍布島內的丘陵與海岸環景;第二天切入半山腰的濃密森林,幾乎沒有任何展望;第三天信步在鄉間小路,途經幾座結實纍纍的橘子園後,逐漸進入當地居民的生活範圍,最後沿著海岸線的公路抵達終點。

步道起伏不大、路況平易近人,整體來說難度並不算高,任何有一定體力基礎和登山經驗的人應該都能挑戰成功。但是第二天要走完足足二十六公里才能紮營,而偏偏如此漫長的一段山路都得在淒風苦雨中完成,挑戰門檻頓時提高許多,若是在台灣我應該就撤退了,但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陌生山區,只有咬緊牙關繼續走的選項。百般不願地硬著頭皮上路,不知道踢了幾公里景致無二的森林小徑,跨過無數個爛泥水坑,我逐漸失去了再繼續前進的動力,只好想像自己是一部行走的機器,而前進是唯一的使命。

雖然還有兩三個小時的路程,但我知道這些痛苦就快結束

大雨中,我想起曾在山裡淋雨受苦的幾個回憶,例如多年前在台灣的雪山,三天的行程因大雨腰斬,第二天一早便倉皇地從369山莊撤離,下山途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遠道而來的韓國大叔們在黯淡如水墨畫的苦雨中往攻頂的方向緩行,那悲壯無畏的背影讓人肅然起敬,是我第一次見識到韓國登山人的強悍與執著。往後到世界各地健行,在步道上邂逅的亞洲山友之中,韓國人的數量絕對是無庸置疑的第一名,愛山的程度可見一斑。

但我並不是那麼堅強的人啊。耐著性子在雨中跋涉了十幾公里,終於在中午抵達位於半途的檢查站。奈何原本應該可以好好休息的午餐時間,卻再度下起一場更悲戚的大雨,我和隊友們只能狼狽地找個克難的位置窩著,面容枯槁地硬是把沒有泡開的乾燥飯吞下肚子,彼此面面相覷地漠視這一切,再也沒有任何說笑打鬧的氣力與心情,只能用苦笑掩飾心裡的疲憊。但苦歸苦,其實內心非常清楚,這場雨、這一片爛泥,還有此情此景,毫無疑問且非常諷刺地,將會是此行最美好的回憶。

短暫歇腳後繼續上路,不知道又走了多久,雨勢終於緩和下來,漸漸走出濃密的樹林後,甚至看見了高掛的藍天白雲、看見了遠處的大海。徐徐吹來的海風慢慢把身上的衣服吹乾,和煦的陽光點亮了每一顆懸掛在葉片上的水珠,翠綠的苔蘚與嫩葉在潮濕陰暗的樹林裡顯得格外鮮豔可愛。雖然距離營地還有兩三個小時的路程,腳底板也開始出現了令人疼痛不耐的水泡,但我知道這些痛苦很快就會結束。

日常生活遭遇的挫折,或多或少都會在身心留下一些傷痕,因為那大多來自累積許久的壓力和焦慮,是一時一刻無法排除的慢性病毒。相較之下,登山時大自然的磨難比較像是一場試煉,當下可能會覺得非常辛苦,甚至失去拚鬥的意志,但只要沒有失去生命或造成身體永久的傷害,多數令人難以忍受的窘況終將煙消雲散,而我們會在挑戰完成後發掘自身的潛力與堅韌,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耐受的底線。這種成就感和滿足感,只要辛苦幾個小時或幾天後就必然能夠獲得,和生活中那些懸而未決的難題相比,一場大雨又算得了什麼呢?

【青春名人堂】林比比鳥/療癒性書寫
林比比鳥/聯合報
朋友幾年前遭逢婚變與婚姻訴訟。丈夫與多人外遇,還被媒體報導,幾百字全用來描述渣男各種行徑,我朋友在這篇文章中只占了一兩行。在人生重大事件中,她彷彿只是個路人,站在舞台最邊緣,看著那個壞事做盡的人上演男主角。

那幾年,她頻繁需要朋友聽她傾訴,儘管不同階段的同學與所有工作過的要好同事加起來不少,各種排列組合,幾年下來也輪了好幾輪,可是同一件事翻來覆去地講,別人聽了十遍二十遍,再有耐心的人也膩了,漸漸露出「怎麼還沒好」、「放下往前走吧」的表情。

這時候,她開始隨身攜帶筆記本,無人可說時便翻開來。有時只是直白寫著當下心情,有時試著按照諮商師的建議,寫上帶問號的句子,好比:「我的人生發生了什麼事?」並試著回答。真相的細節逐一浮現,原來有那麼多她早已看見,卻假裝不存在的事實。她像自己生命的偵探,一路從自己在婚姻中的盲目,追索到原生家庭的問題。這本筆記上大多是悲傷與羞辱的記憶。但書寫的同時,療癒也發生了。

書寫時,得回到案發現場,試著看清楚傷害在何時以何種方式造成,重新剝開已結痂的表皮,原來底下還生著爛瘡。一題題的自問自答是細細檢視、清理,再耐心縫合的過程,得下潛到記憶深處,撥開雜草,照亮眾人希望你遺忘或掩蓋的暗部,偶爾發現一兩隻躲在生命陰影中被誤解、被扭曲的怪物,還原其原本面貌,釋放它,然後原諒自己。

有些人比較勇敢,願意以書寫分享罹癌、失婚、被騙、獨自照顧臥床或失智的父母時,經歷了哪些事件、如何度過遭受衝擊的當下,與之後的每一天。在社群上充滿美食、旅行、分享各種成就解鎖的年代,這樣的分享有兩種反應。幸福的人不想懂,他們忽略不看,能理解的大多是遭受過挫敗與失去的人。

這些願意分享的人是倖存者,他們歷劫歸來,如今有了餘裕得以述說,是掌握自己生命事件的話語權,也像對處於相同困境的人展示:發生這種事不羞恥也不孤單,你的痛苦我懂,而且終有一天,你也能像我一樣超越。

挫敗經驗的書寫,就像潘朵拉的盒子,裡面看似滿滿災難,其實最終釋放的是痊癒的可能。每個人都需要這麼一本筆記本,書寫一些不光彩,甚至不堪的創傷,在書寫銘記的當下,鬆動原本緊緊抓住的痛苦。

 
 
 
訊息公告
 
 
 
 
韓國戒嚴令民怨徹底爆發 病根竟是中國!
過去十年間,韓國的經濟、貿易、政治、社會,隱然存在環環相扣的病徵,種種症狀蓄積的民怨,因為尹錫悅一場師出無名的戒嚴令而徹底爆發。去年,韓國對中國貿易出現180億美元逆差,這是中韓自1992年建交以來,韓國首度在對中貿易上「虧錢」,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對此評論:「韓國『過於安逸』地仰賴中國市場。」

不只運動,sport這些用法更道地:炫富、輸得起、你人真好…
James和美國老闆一起工作好幾年,工作默契很好。有一天老闆稱讚他: �胑ou are a good sport.�� 他以為老闆說他很會運動,忙著解釋自己不太擅長運動。其實,這句話和和運動無關,而是你這人真好。另近幾年來流行的一個詞「炫富」,英文就用sport one's wealth。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