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1年6月2日 星期三

北市公車減班人更擠 乘客心驚驚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6/03 第513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udn.com聯合新聞網
台北市焦點 萬華警分局位處疫情重災區 接獲通知做筆錄8成民眾不敢到案
被認慣老闆 北市議員林穎孟至少罰10萬
北市公車減班人更擠 乘客心驚驚
北市市場嚴管 場內叫苦、場外人聚集
新北市焦點 新北賣場人流管制 落實2.25平方公尺內只容1人
影/防疫未落實遭停業 板橋隔鄰兩市場冷熱強烈對比
 
萬華警分局位處疫情重災區 接獲通知做筆錄8成民眾不敢到案
記者李隆揆/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國內疫情嚴峻,台北市萬華區是重災區,轄區警方近期因辦案通知民眾到案做筆錄,發現約有8成民眾一聽到要到萬華分局,就立刻致電請假,希望疫情緩和後再到案配合偵辦。 據悉,疫情期間雖法院、地檢署希望警政機關避免偵辦非必要案件,減少移送時人員出入司法機關,但警方平常仍須受理偵辦民眾報案,依程序也應在時限內將涉案人員通知到案,製作筆錄。 目前至少有超過10件案件,是民眾收到 ......
被認慣老闆 北市議員林穎孟至少罰10萬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市議員林穎孟去年爆勞資爭議,多名助理投訴她涉嫌詐領助理費、助理請生理假必須提出證明等不當勞動行為,更直接解雇助理,勞動部的裁決結果最近出爐,判定林穎孟對兩名助理從事工會行為有不利對待,同時在勞資協商期間就片面變更勞動條件,有違誠信原則,將依工會法、團體協約法開罰至少10萬元,林穎孟成為首名被不當勞動裁決委員會認證「慣老闆」的民意代表。 勞動部勞動關係司裁決 ......
北市公車減班人更擠 乘客心驚驚
記者林麗玉/台北報導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台北市5月15日起三級警戒,公車運量大幅減少,根據北市公共運輸處統計,台北市上月15日後,運量減少達60%至70%。不過北市議員陳怡君近日不斷接獲民眾陳情,公車車班減少後,不但等候時間過長,更造成車廂內人潮擁擠,議員要求,上下班尖峰時段不能減班,才好疏散乘客,避免形成防疫破口。 陳怡君近日接獲不少上班族抱怨,由於公車班次 ......
北市市場嚴管 場內叫苦、場外人聚集
記者鍾維軒、王思慧、戴永華/連線聯合報
疫情嚴峻,各縣市針對市場加強防疫或紓困,盼降低市場人潮。有市場攤商抱怨,政策大多針對合法的公有零售市場,但真正人多的地方都是外攤販卻不管,市場內防疫反而做得很好;有商家也指出,疫情暴增當時,若市府沒喊封城或資訊不完整,就不會引起民眾搶購物資的狀況。而地方政府也提供減租或免收清潔費政策,協助攤商度過難關。 「政府針對合法市場加強 ......
新北賣場人流管制 落實2.25平方公尺內只容1人
新北2日電中央社
為防堵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新北市政府表示,已公告賣場人流管制指導原則,要求人流容留管制每2.25平方公尺內以1人為上限,以降低民眾感染風險。 市府經發局指出,5月13日即邀集新北市各大賣場及超市共同研議營業場所須落實防疫措施,並建立通報平台,做最快速的聯繫及督導。 經發局表示,請賣場及超商進行人流及停車場管控等配 ......
影/防疫未落實遭停業 板橋隔鄰兩市場冷熱強烈對比
記者侯永全/即時報導攝影中心
新北不少確診者的足跡出現在傳統市場,新北市長侯友宜為防止疫情擴散,祭出未落實人流管制就停業三天的懲處。新北板橋區的民享街市場首當其衝,因昨日未做到人流管控,自今日起勒令停業三天,而與民享市場連接的興隆市場則實施人流控管,在實聯制、量體溫、戴口罩及手部消毒的防疫措施下,照常營業,形成一冷一熱之間的強 ......
框出你的主導權 打造好人緣
想想,職場中誰是發話者?可能是脾氣暴躁的老闆,可能是動不動就哭的女職員。他們可以是主角,然後大家一起不愉快,你也可以搶回主導權,最後皆大歡喜。善用你的框框,打造職場好人緣 !

《永遠的我們》一方漸漸失去能力,一方漸漸失去對方
《永遠的我們》講的是一對男同志,其中一位得了失智症,一同踏上一段旅途的故事。電影更多的重點是在講當事人面對逐漸失能的心情,以及伴侶的心情,這可能是每個人人生中都會遇到的問題。有些小趣味,有很多的思考,也有相當不少的眼淚。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事少去醫院!但兒醫提醒:嬰幼兒9種危急狀況不能等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6/03 第49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COVID-19疫情爆發後全國升三級警戒,指揮中心、地方首長及醫護人員們紛紛呼籲,應減少非必要的外出,沒事最好別去醫院,但嬰幼兒的狀況百出,不少家長焦慮到底該不該帶孩子就醫,兒科醫師詳列9種必送醫的狀況,一起來看看 !

top

沒事少去醫院!但嬰幼兒這9種危急狀況不能等

嬰兒與母親

文/周品攸

 

 

 

疫情衝擊下,各大醫療院所成為染疫的高風險區域,指揮中心呼籲民眾減少非必要的醫療行為,以降低感染風險。不過免疫力較低的嬰幼兒身體經常出現狀況,在家也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到底怎樣的情況要儘速就醫?
柚子小兒科診所兒科主治醫師歐淑娟日前在臉書指出,診間有許多病人提問「我應該要趁小感冒時趕快來看看、早點治療好,還是先在家觀察幾天、沒有比較好再來看醫生?」顯示有許多人因為疫情嚴峻,在家工作、線上採買,連看病都因為不敢出門「忍」下來,但她提醒,有些緊急情形是醫學上的急症,必須盡快就醫為上策!

一、大量流血的外傷
歐淑娟醫師表示,如果傷口患部採取直接加壓按住,仍無法順利在10分鐘內止血的,可能需要縫合、打破傷風針、傷口清創等處置,必須就醫。

二、意識不清、意識變化的病況
不管是腸病毒還是發燒感冒,只要有意識狀態的變化,都有可能是腦部遭受病菌攻擊的徵兆,必須儘早就醫。尤其,孩子的小病小痛,有時也會演變成大問題!

三、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燒
嬰兒發燒有可能是嬰兒玫瑰疹、泌尿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感染等,這些都不難治療。但如果是3個月內的嫩嬰發燒了,卻有可能是大事,例如:B型鏈球菌感染,一定要儘早就醫。

四、高燒不退的感冒
6歲前的孩子感冒伴隨發燒的情況很常見,甚至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發燒,長達5、6天都有可能。但如果不是,有時候是其他嚴重的問題,例如:川崎氏症、猩紅熱、肺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等。原則上,只要高燒(超過39度)3天以上的狀況,請務必就醫。

五、氣喘發作的感冒
歐淑娟醫師說,有時候感冒沒有引起發燒,卻狂咳、夜咳,可能是氣喘被誘發了,沒有治療是不會自己好的,必須就醫。

六、嘔吐不止
嘔吐不止不只是腸胃炎才會發生,如果嬰兒呈現噴射性嘔吐、兒童劇烈嘔吐等狀況,通常都是大問題,必須就醫。而青少女嘔吐不止,除了腸胃炎還有懷孕的可能,也要盡快就醫!

七、腹痛如絞
孩子肚子痛除了便秘,也有可能是腸套疊、闌尾炎、腸子打結缺血,這些都是大問題,必須就醫。歐淑娟醫師回憶,曾經遇過孩子肚子痛,最後診斷是酮酸中毒的情形,入住加護病房,所以提醒家長要多加留意。

八、頭痛驚醒的夜晚
如果孩子生病時頭痛,這還蠻合理的,感冒頭痛不罕見。但如果孩子沒生病卻頭痛,還會半夜痛醒,那就不合常理,必須......

精彩完整內容,請看【嬰兒與母親】!

top

各縣市「紓困補助」,對象、申請方式一次看

採訪撰文/周品攸

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仍然嚴峻,全國三級警戒使得許多全國上上下下都受到影響,因此,除了中央的紓困4.0計畫,各縣市也紛紛祭出加碼的「紓困補助方案」,申請對象有哪些限制?以及如何申請?這篇通通整理好囉!

精彩完整內容,請看【嬰兒與母親】!

top

幫小孩放電!10個超好玩親子運動頻道、APP

採訪撰文/NiNi Su

家有小孩怕什麼?怕小孩電力沒消耗、在家狂鬧晚上睡不著啊!要孩子靜得下來,要先讓他動得夠。爸爸媽媽們∼救星來啦!這10個親子居家運動YouTube頻道、APP,不但好玩又超級費力,一定幫你把小孩的電放光光!

精彩完整內容,請看【嬰兒與母親】!

top
 

【封面人物】甜蜜母女檔:夏如芝&小芝麻

【疫苗施打QA】AZ疫苗易血栓?嬰幼兒不能打怎麼辦?

【DIY手作】超實用卡通書籤!

【最新上架】《嬰兒與母親》2021/6月號/536期

top
框出你的主導權 打造好人緣
想想,職場中誰是發話者?可能是脾氣暴躁的老闆,可能是動不動就哭的女職員。他們可以是主角,然後大家一起不愉快,你也可以搶回主導權,最後皆大歡喜。善用你的框框,打造職場好人緣 !

《永遠的我們》一方漸漸失去能力,一方漸漸失去對方
《永遠的我們》講的是一對男同志,其中一位得了失智症,一同踏上一段旅途的故事。電影更多的重點是在講當事人面對逐漸失能的心情,以及伴侶的心情,這可能是每個人人生中都會遇到的問題。有些小趣味,有很多的思考,也有相當不少的眼淚。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