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屏東縣政府以六堆歷史及文化為主軸,規畫六堆三百年慶典,在學校及社區培訓獅隊,預計明年冬至聚集300頭客家獅展演。記者劉星君/攝影 | | | 明年是六堆300年,屏東縣政府以六堆歷史及文化為主軸規畫系列慶典,包含復返客家獅技藝與精神,透過製作獅頭、調查研究、影像紀錄典藏、工作坊、跨領域藝術融合等,串連學校、社區培訓獅隊,預計明年冬至後聚集300頭客家獅展演,復振客家獅精神,也傳承文化。 屏東縣客家事務處長陳麗萍說,傳統文化保存不易,透過訪談耆老、實作客家獅頭等,將客家獅製作系統化,運用藝術展演專業,創新表演形式,演繹客家獅精髓。 縣府以復返300頭客家獅為目標,預計明年1月起辦理社區及學校工作坊,除紀念六堆300年,也對應六堆的堆制運作,每堆設六旗,每旗50名壯丁,希望能有一頭老獅子搭配300頭小獅子,呈現客家獅之美。 擅長製作客家獅的74歲老師傅劉文雄是萬巒五溝水人,國中老師退休,劉文雄表示,沒有舞獅、樂隊相襯的年味愈來愈淡了,有一年他帶一群國小、國高中學生,學生們集合在社區活動中心,傳統舞獅隊呈現早年到村莊拜年的場景,讓他相當地感動。 陳麗萍說,客家獅是傳統民俗技藝,從早期避邪、除瘟、民間小戲、節慶展演到現在進化為運動競技,在文化上有尊重自然、祈福消災、緬懷過去、感恩現在、策勵未來等意涵。 陳麗萍說,客家獅獅口成方型,獅嘴可以開合,客家獅完整的表演包含靈獅、大面、小面。「大小面」是客家獅的特色之一,大面是財神,小面是猴子,大小面鬥智是表演中最有趣之處。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