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0年7月22日 星期三

趙橋/伊利湖畔的秋天

聯副電子報
【非凡商業周刊電子報】掌握最新財經資訊,分析國內、外總體經濟,現今當紅產業剖析,個股研判相關報導。 【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7/23 第676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趙橋/伊利湖畔的秋天
【詩在瘟疫蔓延時】黃梵/三文魚
【極短篇】鍾玲/道人眼中的光

  人文薈萃

趙橋/伊利湖畔的秋天
趙橋/聯合報
伊利湖畔的秋天。(圖/何小芬)

1980年代的某個秋天,我剛剛結束了上半場的負笈深造,告別了美國南方仲夏烈日的炙烤,來到楓紅層層伊利湖畔的密西根,追求更上一層樓的憧憬未來。浮雲一樣的遊子,行囊裝滿了鄉愁,也埋藏了不少故事,帶有一絲惆悵,也帶有一些風趣。

栗子成熟的季節

秋風瑟瑟,落葉滿地,暖暖的陽光流瀉在浩瀚的伊利湖面,粼粼波光,湖光山色,煞是美麗。有汽車的同學,帶著一群初識北美秋色的新鮮人,來到湖畔的森林公園,到處尋找栗子樹。栗子的收穫期從9月中至11月初,栗子樹通常有二三十米高,樹上掛滿了綠綠的,有如刺蝟般的果實,完全熟透的栗子,秋風一吹就落地;掉下來的通常都是熟透已經裂開了的,露出裡面的三粒棕色栗子。

大夥第一次看到掉落一地的栗子,突如其來的驚喜感,忙著挑撿,但有時被由天而降的刺針果實打到頭,也只有忍受錐心之痛!要想拿出刺球裡的小栗子可得小心了,這一根根小刺的「威力」可不小,一旦不小心被扎到,可是會流血的。

飯鍋內蒸的栗子、紅燒栗子雞,在硬殼上用刀劃下十字開口,放入烤箱慢熅,或是會烘焙糕點的女同學,露了一手栗子蛋糕的絕活,奶油蛋糕夾層中藏的是濃郁的栗子內餡,讓人讚嘆不已。那年的秋天,我們沉溺於栗子的異鄉情緣。

吃飯我最大

「不得了,那個小唐每餐都要吃半鍋飯!」「小山東」有如驚弓之鳥的來向我抱怨他的新發現。

我們那個公寓的室友,有位年紀較輕由北京來的小唐,念物理系,話不多,但是人頂隨和的。大家合伙,搞個伙食團,平均分擔費用。那個年代台灣來的留學生,一定會帶個大同電鍋來,比較晚回來的室友,準備飽餐一頓時,發現電鍋內的米飯,老是盪然無存!原來是小唐每頓要嗑掉大量的米飯,其實我在阿拉巴馬時,已經見識到大陸同胞的驚人海食大米的能量。這可不得了!那個年代即使台灣「錢淹腳目」,但是出來的留學生,四十台幣兌換一美元,大多是阮囊羞澀,無法開源只能節流,有人多吃了一些大米,對同樣平均分擔費用的其他室友,內心總是有股不平靜的亂流竄動。「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人民吃不飽是會造反的。

我因年紀比較大一些,又是南征北討的「資深留學生」,室友們視我為戶長。這可難倒我了?大家都是苦哈哈的天涯淪落讀書人,我要怎麼向小唐表示這「凡事不重要,吃飯我最大」的民生大事?好在小唐是位豪邁大方的北方漢子,稍微暗示就爽快的表示,以後買米錢,他要多分擔一些。可憐的小唐,剛剛逃離北京胡同巷弄的街管委員會的監視,又碰上了台灣來的「糾察隊」!

小唐後來成了美國企業派駐在上海的主管,我還真的很懷念那位個子高高,性情中人,總是帶著靦腆笑容的北京人。

至於我們那個一事平靜,一事又起的公寓,翌年五月學期結束後,將公寓還給管理公司時,被狠狠的扣了不少押租,因為長期炒菜,廚房門口那片地毯,已「油光滿面」得可以反光了!可惜保守年代的留學生,應該找幾位女同學一起分租公寓,肯定可以好好管理我們這群男生,也少了不少柴米油鹽的紛爭。

大黃貓

有天我們正在忙著做晚餐,加菜一條紅燒湖魚,鍋內翻滾的鮮魚及紅燒醬汁,讓屋內充滿了難以拒絕的香味,久久不去。異鄉遊子們,頓時跌入了那遙遠家鄉美食的眷念。正當大家準備享用美味的時刻,一隻不知從何而來的大黃貓,端正的坐在客廳外面的陽台,不時地舉起爪子敲打著落地窗,顯然厭倦洋食的牠,急欲加入我們的思鄉宴。

從此以後每當我們用晚餐時,牠一定來串門子。不請自來的寵物,有著滿身如老虎般的橘黃色條紋,圓圓的大腦袋,濕潤的粉紅鼻子,炯炯有神的綠眼睛總是閃爍著光亮。這邊走走,那邊看看,有時又寸步不離的跟著我們,呼嚕呼嚕的聲音讓我們在枯燥的生活中很療癒,大家的心情似乎默默的被一隻小貓融化了。

曾經某段時刻,我會夢想,夢想有人來敲門,來敲門的會不會是一隻可愛又呆萌的小動物?留下幾許回憶,至今令人回味無窮。

那個滿場飛的女孩

場子裡正放著〈未識綺羅香〉美妙動聽的音樂,男男女女隨著曼妙輕歌跳著快四步,有位讓人亮眼的的女孩,穿著粉紅色的裙子,婀娜的舞姿,姣好的面容,雙頰抹上似有似無的胭紅,讓在場所有男生的目光如醉如癡的望著她,令人怦然心動。

白皙的肌膚,細□的身材,清純無瑕的臉蛋兒配著一副明亮又蘊含智慧的美目,眉目間隱然有一股書卷的清新。眼前這位明眸皓齒的女孩沒有嫵媚嬌柔,有的卻是天生麗質的楚楚動人。輕盈的擺弄著裙幅,像是一片飄來飄去的柔雲,秀雅脫俗的臉上總是蕩漾著春天般的美麗笑容。

一個深秋的周末,成群的底特律市周邊的留學生,前往安娜堡的密西根大學,今晚可是各校台灣同學會合辦的舞會。舞會場地是該大學的交誼廳,寬敞的大廳,紅色的帷幕,明亮的橡木地板,懸吊的水晶燈閃耀著眩目的光芒,如夢如幻,大家歡聚一堂,人聲鼎沸中,由各校同學會的會長致詞並代表開舞。

這時全場不管男生女生,焦點都投目於這位「傾國傾城」的清新脫俗玉女,她的一舉手一投足,總是令人驚豔不已!原來她就是傳聞中的「密西根大學台灣同學會校花」。台大商學院畢業,在這美國頂尖的學府攻讀企管博士。不擅長交際舞的我,好不容易抓到機會,邀請這位宛如一塊溫潤碧玉,但是卻難以看透的女孩跳了一首恰恰,順便和她聊聊天,果真是才華洋溢的才女,言談中充滿了抱負與自信。往後每當聽到〈未識綺羅香〉這首歌時,我又回到了那良辰美景的夜晚。

那年的秋天宛如一縷輕煙懸掛,歲月的痕跡有如潺潺溪水,朵朵水花捲起斑駁的迷離,每當夜闌人靜時,總會想起那些遠去的背影,輕嘆伊利湖畔的似水年華。


【詩在瘟疫蔓延時】黃梵/三文魚
黃梵/聯合報
題記:新聞報導,北歐三文魚的養殖環境惡劣,魚虱氾濫成災,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我不想再打聽什麼

三文魚身上的大塊潰瘍,已說明一切

人在北歐,與人在東亞,又有什麼區別?

魚一生的痛,只是人看見潰瘍的冷漠一瞥

人對自己的潰瘍,從不歌唱

卻把滋生潰瘍的魚池,唱成三文魚的天堂

苦難的魚,也有幻想登天的宗教麼?

也會像人用學問,把潰瘍說成磨難中的希望?

魚虱把它的登山鎬,牢牢釘在魚皮上

讓魚習慣,那些叮咬的痛是魚虱掐捏的愛情

那些愛抒情的人,也會把個人的厄運

看成春情的浪漫?

我小時的身軀,也曾停泊在蝨子的港灣

蝨子的勤奮勞作,讓我的睡眠碎得像沙

哪怕用一周的睡眠,也拼不出一個完整的夢

有誰會俯下身,也哄一哄魚的睡眠?

魚池已經蓄滿人的惡

它也會溢出,把人養在更大的池中


【極短篇】鍾玲/道人眼中的光
鍾玲/聯合報
一部廂型車正開往關子嶺,車內載著六個人,這是1992年。坐在我旁邊的是第八軍團司令顧將軍,我正在大學的外文系教書,教美國文學。我一個文學教授怎麼會跟軍團司令坐一起呢?他是我老同學,二十年前同在美國一間著名的州立大學讀研究所。顧將軍那時軍階為中校,考到公費留學,進修數學,我讀比較文學。我們十個台灣來的同學週末常聚在一起,包餃子、出去郊遊,那可是堅實的同學情誼。

顧將軍正在跟全車的人講林住持的事蹟,就是我們此行要拜訪的青雲殿林住持。他一雙眼睛微露銳氣,說:「五年前我任師長,駐守台南的時候,我們師裡有個一等兵攜械逃亡,偷走三支步槍,非常危險。」

我心想,老同學也危險呢,如果那一等兵傷了人,或自殺,他會丟官的。

顧將軍說:「我們到這人的家鄉白河附近搜索,也在全縣找,都找不到。我就上青雲殿找方外朋友林住持,他為我占米卦,解卦說要去青雲殿東南東方向尋找,說槍找到以後,人很快也找到。我派人向這個方向做地毯式搜查,很神!果然第二天在離青雲殿六公里的竹林裡找到槍,隔一天那一等兵來取槍,被我們埋伏的人抓個正著。林住持道行真的很高。」

我說:「以前只在還珠樓主的劍仙小說中,讀到高人的故事,沒想到二十世紀還有這種人存在!他是什麼出身的?」

將軍說:「有來歷的,台南世家子弟,日本慶應大學畢業,學天文學,回來任台南氣象測候所所長。但是他興趣在修道,三十歲時離開所長的職位,隨姑母出家。」

我說:「像是回到一千年前,這是棄官入山求道呢!」

心想這位道長拋棄塵世,追求什麼?我自己追求什麼?現在已經升等為正教授,還當研究所所長,但是這些應該不是人生重點,人生重點是什麼?

青雲殿顯得高拔,因為主殿兩層樓築在一個高台上,殿前平台下有兩層石階,兩層石階之間有一片六公尺見方的小平台,平台周圍砌了雕花圍欄,下層的石階由小平台分左、中、右三邊下行,氣派軒昂地銜接庭院。

將軍跟我並排走向青雲殿,後面跟著陳副官和我兩位教授同事。看見青雲殿裡走出一行七人,步下石階。走在前頭的一位,七十左右,個子高瘦,剃了光頭,月白色的唐裝衣褲,他五官堂皇,輪廓有點像掛像中的孫中山,但是線條柔和些。將軍一個箭步往上,他和住持滿臉笑容地兩雙手緊緊相握。將軍用台語向住持介紹秦燕:「這位是秦燕教授,以前跟你提過,我在美國讀研究所時的同學。」

我跟住持面對面的那一剎那,從來沒有經歷的事發生了。外界的聲音和午後的烈陽忽然隱退,住持的一雙眼睛竟然射出金色的光芒!有點像照相機鎂光燈發出的連續閃光,但那閃光範圍限於眼睛周圍的眼眶內。太奇怪了,眼睛怎麼會閃金光?

青雲殿供的主神是呂洞賓。青雲殿與一般多彩豔麗的寺廟不同,非常素淨。林住持帶我們到東廂房的教室坐下來喝茶。他生長在日據時代,不會說國語;我是台灣長大的廣東人,只會聽台語,不會說。心裡一直想著住持眼中的金光,因為坐在他身旁,就拿出紙來筆談,寫下:「方才石階上初次見您,看見您眼中發出金光。」

林住持只對我和藹地微微一笑,然後對坐他斜對面的大弟子陳先生說了一句話,聽出是說,「修行四十年的東西,居然給她看到」。

這疑惑到一年以後聽林住持講《道德經》,才得到解答。林住持講解《道德經》完全是另外一套理路,《道德經》變成一本修煉精、氣、神的仙書。住持解說經文「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是指把元神修煉到永駐常德之中,最後會修煉出元嬰;住持又說,「修煉元神要把氣聚在頭頂,有時元神的光會由眼中露出來。」一年後聽到這一句,才聯想到住持眼中閃的金光可能來自他多年修煉的元神。

在東廂房的教室喝完茶後,林住持帶大家走出大殿。聽說每次顧將軍來,住持都會請他敲鐘,因為將軍位居保國衛民的職位,他的鐘聲能安定四方。一行人到大殿左邊的鐘樓,沿著水泥階梯上到二樓,一具巨大的銅鐘自梁木垂下,十多個人把鐘樓小小的空間塞滿。將軍慎重地拉起綁在大杵下的粗繩,雙足與肩同寬站穩,考察杵與鐘之間的距離,然後用力,均勻地敲了十八下,鐘聲洪亮到耳膜快震破了。林住持閉著雙眼聆聽。

等鐘聲的餘音漸弭,林住持張開眼,將軍問:「怎麼樣?」

住持說:「志氣豪邁,衛民心堅,有一點傲氣。」

將軍對他會心一笑。我聽了他們的對話,心裡一聲贊,道人聽鐘,聽出將軍意在安民,像是鍾子期聽俞伯牙彈琴。

將軍又問:「今年剩下的四個月,國運如何?」

住持答:「前天晚上夜觀天象,這四個月不會有大的天災人禍。」

聽得我一愣一愣地,時空錯亂了嗎?他們談什麼?夜觀天象?國運?我知道他們兩人關切的是國家蒼生。我感受到林住持身上滿載著活生生的古老傳統。


  訊息公告
揭開日本黑暗面的導演
是枝裕和說,他的電影含蓄地批評了現代日本,探討孤立、社會隱形以及伴隨職業成功而來的靈魂麻木,內容引發了許多的討論。《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描述了四個年幼的孩子被母親遺棄在東京小公寓的故事。

為愛朗讀 用故事的力量擁抱孩子
媽媽們,有多久沒坐下來跟孩子念一本書?這次找來名人親子,分享如何透過閱讀經營親子時光,更邀請到努力為童書、兒童劇團付出的說書人,談談他們的初衷。陪伴孩子,不只有玩樂,共讀的力量遠比你想像得還要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