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坑華山這幾年復育螢火蟲成效不錯,螢火蟲季時可見壯觀「螢」海。圖/華山休閒農業區提供 | | | 圖片故事:雲林縣螢火蟲復育棲地分布於華山土石流園區、樟湖芊蓁籠等地,復育物種包括黃緣螢、黑翅螢等多種原生螢火蟲,經產官學合作推動,今年新增天秀山莊與桂啡農場兩處教育據點,並於華山大湖底設置「賞螢示範點」,以復育黑螢屬為目標,深化地方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 縣府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目前復育棲地分布在華山土石流園區、樟湖芊蓁籠、華山山豬湖及張師傅生態紅茶園等地,復育物種有黃緣螢、大端黑螢、黑翅螢、台灣窗螢、山窗螢、雙色垂鬚螢等多種原生螢火蟲,棲地維護須減少光害、水汙染與棲地破壞,同時維持濕地與溪流的自然條件,今年新設的大湖底賞螢示範區,鄰近野溪水源豐沛,具備復育水生螢火蟲的理想條件。 他說,未來復育策略包括保留原生溪流、導入高程落差形成的自然引流水源,並保留基地內原有小漥地形,鋪設不透水層以促進積水與土壤吸水,自然形成淺水濕地,使水流緩慢不致乾涸,並透過落葉、枯木與腐植質維持土壤濕潤,營造螢火蟲幼蟲及獵物蝸牛、蛞蝓所需的理想棲息環境。 嘉義大學教授何坤益指出,為提升黑翅螢族群數量,降低光害干擾,復育團隊在園區增設遮光設施及樹林屏障,並依生態需求設計多層次植被,包括可遮蔭保濕降溫的喬木層、可供獵物躲藏空間的灌木層與成蟲停棲覓食點的草本層,並栽種茄苳、黃荊、台灣海桐與楓香等180株原生植物,營造良好棲地結構並復育蕨類和地被植物,打造示範性與教育價值的自然學習場域,未來可開放教學之用。 好讀本周五問: 1.說說你所了解的螢火蟲? 2.你見過螢火蟲嗎?在哪裡看到的? 3.為什麼要復育螢火蟲? 4.古代文人留下不少螢火蟲相關的詩詞,請舉例。 5.寫一段包含夏天、螢火蟲等元素的短文。 7月31日/周四中午12:00截稿,獲刊登者贈小禮一份,另選特別獎贈神祕禮,本期禮物於暑假後寄送。投稿由此去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