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3年12月6日 星期三

【生活進行式】范廣元/懼高症


【非凡商業周刊電子報】掌握最新財經資訊,分析國內、外總體經濟,現今當紅產業剖析,個股研判相關報導。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2/07 第5572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生活進行式】范廣元/懼高症
【話題徵文:別人簡單我困難】徐正雄/恭喜發財,說不出來
【青春名人堂】洪惠風/拒絕兩百萬元的計程車司機
 
 
 
心情札記
 
【生活進行式】范廣元/懼高症
文/范廣元/聯合報
懼高症。圖/Mrs.H

我有一種懼高症:怕自己長太高。

國中三年我長高二十公分,畢業時已一米八五高。當時因身形太瘦高,家人擔心我罹患「巨人症」,還帶我看小兒內分泌科,檢驗生長激素,結果沒事。可這還沒停,高中我繼續長到超過一米九,從此「#高」就成為我的標籤。

長太高的困擾不少。床鋪要加長是基本,搭車走路撞到頭是家常便飯;走在路上偶爾會被路人側目,有小朋友迎面見到我就好奇:「你看那個人好高!」也曾有人在後方小聲閒話:「沒事長那麼高幹嘛?」我不喜歡自己太過顯眼,於是慣於謊報身高聊以慰藉--去掉一兩公分零頭號稱一九○。

身高的尬聊話題

高個子與人初識,身高永遠是破冰話題。「你父母很高嗎?兄弟姊妹呢?」「你都吃什麼長高?」多年回答下來,我幾乎不用思索:「我爸爸一百八,媽媽一百六,弟弟一七八,算平均偏高;但堂姊妹都一七幾,應該有家族基因。」 「沒特別吃。真要說大概是睡眠充足,有助發育。」

此外常有人問:「你是不是有打籃球?」打籃球高度是絕對優勢,偏偏我對近身衝撞、移動跳躍等技巧,實在不擅長也不感興趣。「我運動神經不好,不會打籃球,很浪費吧!」我已自貶成自然。

最後,縱使只有一面之緣,有些熱心人士依然會好奇問起:「有沒有交往對象?」「對方也很高嗎?」等私人問題。我往往沒想多解釋,冷回:「沒有。」對話馬上尷尬地畫下句點。

懼高的心理意義

心理層面上我也懼高。

一路從醫學生到成為醫師,若遇到愛主動搭話的人,如計程車司機、理髮師傅,我都不太想透露學系或職業。有時,明明我是精神科醫生,卻模糊地說自己從事心理工作,對方問:「是心理醫生嗎?」我便順勢答「是」(實際上台灣只有精神科醫生與心理師)。

客觀說,醫學系入學分數高,醫生的專業位置高;而主觀上,我覺得自己是醫生很糟嗎?那也未必。

問題在表現。我似乎無法坦然於「自認為成就高」的想法,因而將它投射至他人;心想,若表明醫生身分,對方肯定會覺得我高傲,自以為了不起。

然而,放下醫師頭銜,走出醫院,社會上人人各司其職,在家庭、工作及各種人際關係裡奉獻,累積經驗與智慧,其價值無法用單一標準衡量。退一步說,若真要在現實中比高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還有更高,直至超乎想像的境界。

我只是一直被關在懼怕的高塔裡,看不見別人。

隱性薄臉皮自戀

《動力取向精神醫學》一書中描述自戀人格,典型表現是睥睨自負、對他人讚美需索無度(厚臉皮型);但有另一群人害羞安靜,卻對他人反應極度敏感、怕被拒絕、總是避免成為焦點。此種過度警覺,核心也屬於自戀(薄臉皮型)。後者心中常是自卑、不快樂的,內心埋藏著一種羞恥感,只因祕密期待著以誇耀之姿展現自己。

一段往事浮現。那個年代,校園裡使用的社群媒體是BBS(電子布告欄)。當有同學生日,想祝賀的人會發一篇文章,並用一句別出心裁的標題形容壽星。首篇生日文發出後,後續的人就回覆該文,接力祝福。

我生日那天是暑假,在宿舍隱隱期待了一天,但看板沒有動靜,而BBS並不像FB會自動通知好友生日;晚上,我決定向比較熟的隔壁寢同學開口:「可以幫我發生日文嗎?」

他爽快答應,迅速發了文章:「祝歌聲高亢心地善良合唱慈幼之光高人一等的廣元生日快樂!」

看著同學陸續留言,把我捧得如此高,我感到害臊,卻同時有被關注的開心及興奮。

又,我BBS註冊的帳號名稱,在英文名最後加了「190」。原來,其中已隱藏著我高不可攀的願望:希望在上百位新生中,能被大家認得。

走出懼高長自尊

該如何走出懼高狀態呢?如同所有恐懼症的治療,答案無二,就是面對。

讓雙腳落地,去認識人,去體驗生活,覺察自己是誰,承認自己有限,接受理想和現實的落差。這才能走出象牙塔,和世界產生連結,不把目光一直放自己身上。

才能明白,自以為的高不一定高,我的高也不是你的高。而終能不再害怕展現真正高度,長出自尊。

【話題徵文:別人簡單我困難】徐正雄/恭喜發財,說不出來
文/徐正雄/聯合報
工作的五星飯店,有位客人是酒家老闆,幾乎天天來消費,因出手大方,員工都認識他。

當時的我,剛進那間餐廳,看他那副暴發戶的模樣,心裡有點感冒,總是躲避他,也幸好其他幹部會主動去招待他,無須我們這種菜鳥操心。其實,酒家老闆不是什麼奧客,只是大概有些寂寞,喜歡服務員嘴巴甜一點,能堆滿熱情陪他話家常。

然而,我底薪不到兩萬,又不是酒店小費驚人的少爺,憑什麼要我那麼矯情?這種VIP,還是交給那些穿西裝、薪水比我高好幾級的幹部就好。

工作數月,我始終和酒店老闆沒有交集,直到農曆過年。傳說每年初一,酒家老闆會來發紅包,只要走到他面前,堆起笑容、熱情地說句「恭喜發財」,輕輕鬆鬆領紅包,服務生最少一千起跳,領班五千,副理以上一萬。

紅包傳說在我當班的第一個過年時發生,我這才相信「係金A」。每位員工都在經理的安排下,輪流過去領紅包,唯有我抵死不從,覺得同事太諂媚了,為了一點錢,拋棄尊嚴。

財神爺似乎察覺到我的消極抵抗,持續等待我的到來,讓這趟散財之旅畫下完美句點。我也不知自己在堅持什麼,為什麼要跟錢過不去?最後,經理看不下去,抓住我的後領,一把將我推向那位老闆,說:「Jimmy來跟您拜年。」我可以感覺自己血液在亂竄,平日口條流利,此刻卻結結巴巴,艱難地吐出:「○……老闆,恭……喜、發、財!」老闆熟練地從包包抽出一封最纖瘦的紅包,我說完謝謝,拿了就跑。

歷經許多波折,一張嶄新千元大鈔終於與我相會,真是讓人開心!後來,再看到那位酒店老闆,我對他態度改觀,也能試著去服務他。我明白,一切都是我的傲慢在作祟。

那個紅包,不只放著千元大鈔,也讓我看見自己的自命清高。

話題徵文:別人簡單我困難(此為主題,非文章標題,標題請自訂;徵稿至12月底)

人生總有些事是他人做來輕鬆,自己卻始終難以掌握訣竅,要一試再試的。幸好,這個經驗往往也帶來啟發。歡迎寫下你的歷程寄給繽紛版。

文長350字內為佳,e-mail信件主旨註明作者、標題及「投稿別人簡單我困難」字樣,全文貼在信件上,並附word(doc)檔,文檔內依序打上標題、作者名、作品全文,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

【青春名人堂】洪惠風/拒絕兩百萬元的計程車司機
洪惠風/聯合報
「我兒子說只要我放棄開計程車,會給我兩百萬歐元。」

「那你怎麼說?」

「我當然拒絕了!」

旅遊時跟當地人哈啦是很有趣的,特別是和見多識廣的計程車司機聊天。我們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搭上了一輛旅館幫忙叫的計程車,司機先生穿著整齊,談吐高雅,滿頭銀髮,看來挺硬朗,膝蓋雖然不大靈活,兩手會顫抖,可還是能成功地把行李放進後車箱。一上車,他就開啟打屁模式,和我們聊了起來,說自己今年已經七十四歲,此前尚未載過來自台灣的客人,跟著講起自己的故事。

「其實開計程車並不是我的職業,我早就退休了,待在家裡無聊,又愛跟人聊天,所以才來開計程車。」

在知道我們夫妻的職業是醫師跟律師後,他也回答了我們的問題。

「我原來做的是金融投資。」「哇,這樣應該生活不成問題啊。」

「是啊,我幫過很多家公司,早就財富自由了。」他想想又跟我們分享,「你們知道XX公司嗎?」

「當然聽過,有名的跨國企業。」

「這家公司草創初期打算擴展到愛爾蘭時,我幫過他們,他們採納了我很多建議,後來跟老闆成為好朋友,現在老闆偶爾來愛爾蘭時,兩人還會見個面聊聊天。」

我跟老婆兩人說不出話來,想像著台灣跨國大企業的財務長、投資長,退休後,只是為了生活不無聊,去開計程車?嗯……難道不會放不下身段?難道沒有面子包袱嗎?

「我兒子反對我來開計程車。」「哦?」

「他說既不需要又危險。」「也是啦。」

「還說只要我放棄開計程車,會給我兩百萬歐元。」「那你怎麼說?」

「我當然拒絕了!」

他的背影逐漸模糊起來,變成我那過世的婦產科醫師母親的身影,她八十幾歲時還堅持要看門診:「現在年紀大了,講話沒人要聽,看診時,病人不但要聽我講話,還要給我錢,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好的行業嗎?」這位計程車「司機」,也許在家沒人跟他說話,也許親朋好友都聽膩了他一生的故事,好像也在說著:「現在年紀大了,講話沒人要聽,出來開計程車,不但可以跟不同的人聊天,客人還要給我錢,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好的行業嗎?」

在這位財富自由的長者心中,更多的錢財並不能讓他更快樂,也許孤獨與寂寞,才是心底最深沉的恐懼。

下車時,我不知道該給這位計程車司機多少小費,好像怎麼給都不對,多了是侮辱,少了不禮貌。之後,我不停地問自己,如果我是他,會不會也跟他一樣,拒絕拿兒子的兩百萬歐元,繼續這個「嗜好」呢?

 
 
 
訊息公告
 
 
 
 
英文說「我很急」不是I am urgent!
一般我們告訴別人「我很急」,並不是指我這個人個性很急,而是因為某個人、某件事,導致我很急著去做。這個句子的結構不應該是用I開頭,所說I am urgent.是不對的,要用It開頭,說It is urgent。

團隊氣氛不佳怎麼辦?
團隊合作可完成許多事情,但若團隊氣氛不佳,不只可能影響工作進程,嚴重則可能造成有人因此離職。若團隊氣氛不佳怎麼辦?以下有幾個建議,可協助改善此情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