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2025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散文組首獎】楊原森/親愛的男神

聯副電子報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7/31 第8543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2025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散文組首獎】楊原森/親愛的男神
【老情詩】隱匿/花西裝
【飲膳札記】鄭培凱/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文薈萃

【2025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散文組首獎】楊原森/親愛的男神
楊原森 (台南一中三年級)/聯合報
親愛的男神。(圖/可樂王)
國中某天,我在爸房間桌墊下翻到兩張金閃閃的佛卡。觀音眉眼含笑,蓮花繞身;關帝爺手握青龍偃月刀,捻著墨黑的鬍,赤臉怒目。爸說那是護身符,我說那不就是我書桌前的小卡嗎。

隨著我長大,爸房間好像也慢慢長滿了斑斕的珊瑚。斑駁的銅製金剛杵(這喔∼彌陀寺供養二十六年,玉皇上帝指定欲予我的)、九天玄女的木質法印(咱兜主神)、蜜蠟琥珀佛首(注入一點靈,可護身,你敢欲掛看覓?)……

沒想到神明也有好多周邊。有次我翻到一本《台灣神明圖鑑》,裡頭說師傅得用砂紙還原神明的嫩膚,使毛細孔「優質化」。這是修圖吧?我噗哧一笑,原來不管是粉面黑面金面的神像,還是牛奶肌小麥肌陶瓷肌的偶像,都要美顏。

每次經過爸的房門,總見他像個小孩一樣搖頭晃腦地勤奮念經。看他一日日游向信仰的深水區,總覺得家也是一副沉向海底的身體,氧氣都要被線香燒光了。我一邊對著架上的佛經錄音帶生厭,一邊把海豚粉、海草綠、水母藍的偶像專輯,開心地塞進自己的櫃子裡。

沒多久,爸就開始混天壇天公廟的道場,還成了中堅分子,每周日午後兩點就騎著小摩托往市區裡去。爸不是操五寶、見血的那種武乩,他說:「那是把身體借給神明的,我們是文乩,是用靈跟靈溝通。」

「那你怎麼不跟我靈跟靈溝通?」我沒說出口。

爸常常帶我和妹妹去旁觀。對捧著獻花獻果的粉絲,師兄師姊們會施展魔法般,念咒、轉圈、揮動手中的花或線香或金剛杵,不時煞有介事地打嗝。許多人就像真的見到了神佛般,竟然仰著面,痛哭了出來。

神明也實施人性化管理。信徒若無法到場,就送一件衣服來,爸會在頸背處蓋下法印,代表九天玄女接下了。玉皇上帝也會派爸出差,他曾經連續四個月跑祀典武廟,念《桃園明聖經》,我去過幾次,只記得門口有塊「大丈夫」的匾額。

在天公廟時,我和妹妹總愣坐一旁,看爸披上大碼純黑唐裝,前一秒還在抽菸吃零食滑抖音,轉身就「發起來」,那時的我,分不清這到底是荒謬的喜劇,還是悲劇。

可一瞬間,我卻想起了壓低帽簷、走進滿是女生人潮的演唱會的自己。我拿著偶像代表的動物玩偶,把應援棒晃成流星,任由浪潮般的口號灼燒心臟。我也是那樣仰望漫天飛舞的紙花,流下了淚水。

玩偶是法器,應援棒成了線香,口號念成了佛號。我和爸,有什麼不一樣。

那晚,我和他爭吵。

恰逢疫情,工廠生意低潮,媽又打電話想接我和妹妹見面。爸終於受不了。他狠狠摔了我櫃子裡的卡冊,撒嬌的笑臉啪啪散落在地上。那些臉都是他載我去唱片行買專輯,一張張抱回來的。好像那些彼此僅有過的單薄的快樂,他統統都不要了。

統統要甩掉,包括不理想的我,一併摔碎才好。

於是我衝動地撿起卡,用盡力氣砸向他,要告訴他:我也不要。他粗紅著脖子,扯高音量質問我:你為啥物袂使共我仝款,較像一個男森!

「誰欲共你仝款?」我心跳得好快,顧不得目屎滾滾流就吼回去:「共你仝款,去廟裡學跳舞嗎?」他猛地抓起掃把,懸在半空,紅眼雙雙相瞪。時光凝止,燥熱無聲,茫然的電風扇一顫一顫,嗡嗡空轉。

忽然,他放下了。好像審判的青龍偃月刀,放下了。他用手臂遮住猙獰的臉,壞掉似的顫動。我跑回房間,砰一聲鎖起房門,塞進棉被,肩膀縮得好緊好緊。

隔天夜裡,他捏著菩提葉,轉過每個走廊、房間、樓梯間,沿路灑大悲咒水。遞給我和妹妹一條醜得要命的五彩手環。整個家裡檀香裊繞,撩亂的紅光忽幽忽明,我躺在床上,只感覺頭好暈。

不知道他這次是觀音,還是關帝爺。想起每當無力的時候,我也總是打開電腦,從現實裡濕答答的上岸,然後跳進另一座大海。

對我而言,會癡迷男團,帥固然重要,但更多時候,是被那種曖昧迷離的感情所吸引。男孩與硬漢,可以不爽鬥嘴,也可以在訓練時累得彼此背貼背。表演結束後的幾秒特寫,抿嘴、喘息,汗水輕輕一晃,自喉結滴落,那個片刻,我短暫地感到了圓滿。好庸俗,也好神性。

我常常關在自己房間,用YouTube看偶像的舞台直拍。沒買Premium的關係,總會看到很多戰爭、饑荒的廣告。房門外迴盪著爸的念經聲,螢幕裡的人也在顫動地祈禱著。我感覺恐懼,卻也面不改色,按下略過廣告,指尖輕輕抹去一幅活生生的地獄圖。

房間瞬間被輕快的偶像歌聲取代,與爸的念經聲浪合而為一,一波一波,拍打在我的耳際。我循環過無數次舞台直拍,他來回踱步低誦〈大悲咒〉。心裡不安的漲潮,漸漸平息了下來。

有時候,想到那些廣告,罪惡感會爬上我的櫃子,把歌聲變詛咒,笑臉變鬼臉。一張照片,比麵包輕,卻也可以比堆積如山的屍體重。我知道那些餌的精巧,收驚算命,限量周邊。可是那又怎麼樣呢。

又能怎麼樣呢。

我覺得我和偶像的關係就像沙漏,一面掏空,一面填滿。總是翻來覆去沒有誰高誰低,我只是想要一個相對位置,去拼湊,去著地。偶像不是老師,不會敲著黑板催我趕快把答案說出來。

老師常說人類都沒什麼長進,後來我才明白,我爸看似荒唐的起乩,原來也是一種偶像的跳舞。古代巫者既要會唱,又要會跳,在現代就叫偶像。山鬼河神成了偶像的「動物塑」,水母狐□兔子小狗長頸鹿。

我爸是粉絲,也是偶像。打開電腦,偶像永遠都在;雖然總跟爸吵架,但總是他先示軟。

台南的五大唱片行離天公廟很近,離家很遠,每次發新專輯,我都叫爸周末順便載我去。我總帶幾本雜書,在廟裡的榻榻米打盹睡著,直到被爸叫醒,才發現外頭天色已經黑得我的背都濕透了。

然後我們再去唱片行,把專輯像深海裡的金子一樣抱回家。我們像魚,兩個人在摩托車上變同一隻魚,彼此安全帽碰來碰去,靈碰靈。身後的路樹也在水草般搖曳。

他放滿符咒和疏文的公事包掛在前面,專輯夾在我們之間。他總念著無能為力的經,我依然故作神祕的唱著外國語。

但那天我很隱約的聽到,爸哼起我常唱的韓文歌,好像偶像精心設計的「不經意瞬間」,其實歌詞我們都聽不懂,肉麻的意思我卻聽懂了。

彼時他身上細碎的香灰隨風飄散。嘉南大圳貼著我們右側迂迴而去,飛逝的燈火,在黑水裡倒映成一圈圈脆弱的霓虹。鼠灰色的背,讓我突然覺得好陌生。嘴裡早已變溫的水果茶,酸得幾乎要逼出眼淚來。

「拔,」我叫了一聲,又給哽了回去。「蛤?」他微微偏過頭,側臉宛如武廟裡那尊黝黑的關老爺。

炎熱的夜晚。整片河畔的蟬鳴嘻嘻嘻嘻嘻。我把頭撇向另一邊,抹了下眼角,虧他:「無啦,我咧唱歌。」

●父親癡迷宮廟的神佛,自己癡迷人間的男團,最後兩人機車雙載,在摩托車上父子合體,心靈相應。有神明的迷離,也有人間的曖昧。(陳義芝)

●往往作品寫到親情,不是一面倒的衝突極度強烈,不然就是戲謔反諷的旁觀,但這篇帶著人間的氣味,恰到好處。(鍾怡雯)

●有很濃厚的台南氣味,講到爸爸載他去五大唱片行來來回回,這個細節非常動人。(鴻鴻)


【老情詩】隱匿/花西裝
隱匿/聯合報
回想起來,這終究是一次合理的交換──

無嘴的可愛貓咪公仔vs.歐美進口精品陶瓷杯具。


如果沒有他的存在,她該如何找到踏進辦公室的勇氣?

如果沒有她的存在,他的單身又該如何向同事們交代?


始終緊抓著不放,卻又保持著適當的距離──

這苦澀微酸的甜蜜,正適合搭配閨蜜們的下午茶話題。


一直到他回國定居,她仍不明白西裝底下的那人是誰?

最後就連鏡中的自己,也隨著這謎團而面目模糊──


必須等到很多年以後,她恍然大悟──啊,原來!

直男才不會那麼溫柔細膩,擅長討女人歡心──

也不會穿著那樣講究而略顯浮誇的名牌花西裝。



【飲膳札記】鄭培凱/人間有味是清歡
鄭培凱/聯合報
清早起來,弟弟約我去晨練。我說,沒你那種本事,一大清早就騎五十公里腳踏車,從新店騎到烏來,來回兩三個小時,我不去。他說別緊張,只是到新北市的公園走走,繞個兩三圈,散步一個小時,然後陪你去菜市場,吃古早的大腸米粉湯。啊,大腸米粉,不禁勾起了童年灰濛濛的回憶,早已忘卻的味覺歡樂。

童年的台北,是沒有超市的,每天早上母親提著菜籃,到附近街市去買菜。街市都是沿著巷弄擺攤,蜿蜒曲折,像百足蜈蚣,又像潺潺溪流在沼澤地面流淌,滲透好幾條街的每一方空隙。賣黃芽大白菜的、賣高麗菜的、賣小白菜雞毛菜的、賣扁豆豆角四季豆的、賣莧菜空心菜的、賣絲瓜瓠瓜茄瓜的、賣豆芽豆腐愛玉仙草的、賣香蕉柑橘木瓜芭樂的、賣各色魚蝦的、賣蛤蜊螺螄的、賣黃鱔田雞的,叫賣聲不絕。穿插著豬肉攤、雞鴨攤、糕餅攤、饅頭包子鋪、米麵五穀雜糧鋪、糖鹽油醋鋪、茶葉鋪、菸酒鋪、縫補裁縫鋪、五金行、電燈電器行,那個熱鬧,真是十足的人間煙火。

人聲鼎沸之中,還有散發騰騰熱氣的小食攤,有賣魷魚羹的、賣紅蔥頭肉羹的、賣蚵仔麵線的、賣肉圓的、賣魚丸的、賣水煎包的、賣饅頭大餅包子的、賣燒餅油條豆漿的、賣油餅蘿蔔糕的、賣韭菜豆芽切仔麵的,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最令人饞涎欲滴的,是大腸米粉朝天鍋,粗粗短短的米粉,煮在一大鍋浸潤豬下水的骨頭湯裡,有大腸、肝連、豬頭肉、豬嘴肉、豬肺、豬舌頭、炸嫩豆腐,撲騰撲騰在鍋中冒著泡,散發海市蜃樓般的熱氣,像尚未消歇的火山口,醞釀著誘惑食慾噴發的一刻。

母親是不准我們吃街市攤販小食的,說不衛生,有細菌。要吃什麼,她買回家,自己洗乾淨,花盡心思整治,煮給我們吃。濃濃厚厚的母愛,深怕兒女有任何閃失,吃了街邊骯髒的食物會拉肚子生病,慈母的縝密心思,我們雖然理解,卻總是禁不住攤販的魔鬼誘惑,找個機會,瞞住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愛,偷偷跑到大腸米粉攤上,奉上我們攢的五毛或一塊錢,買一碗熱騰騰的米粉湯,大快朵頤。

到了耄耋之年,回想起兒時的叛逆,欺瞞母親而得到解放束縛的口舌快感,不只感到汗顏,更多的是,感到自由意識的荒謬。那種偷情式的追求,獲取粗俗美味的沾沾自喜,居然可以纏繞我對美食的品鑒。更有甚者,對皮膚濫淫如狂飆暴雨的口感,直到今天,還會念念不忘。當弟弟提議去吃大腸米粉,我居然感到無名的興奮,想起兒時在泥塘中翻滾無羈,再到小溪裡洗涮乾淨,晾乾了衣服才回家,還是沒能逃過母親的法眼,為幼稚的瘋狂罰站半天牆角,卻還竊竊得意,在母親轉身的時候偷笑。

弟弟帶我去的攤子,隱藏在街市的深處,一長溜鋁皮的桌面,勉強可以坐八個人。他叫了兩碗米粉湯,三碟朝天鍋裡燉得爛熟的豬下水與炸嫩豆腐。炸豆腐是一整碟,還有一碟豬肺拼豬嘴肉,一碟豬大腸拼豬舌頭(香港稱「豬□」),都點綴上一把嫩薑絲。米粉湯撒上切碎的芹菜末與炸酥的紅蔥頭末,吊出了濃湯中粗魯而樸實的豬肉香味,讓我聯想到魯達三拳打死鎮關西的情景,實在是punchy得過癮。米粉粗粗短短,形狀像瀨粉,也像台灣冰室賣的米苔目,吸收了豬下水湯汁的滋味,濃得化不開,完全不同於瀨粉或米苔目的清爽。四周是嘈雜的街市氛圍,實打實的勞動人民普羅氣場,是米其林評審食家作夢也不敢踏足的禁地。

回到皮膚濫淫的口感,最好吃的,是炸豆腐與煮爛的大腸,沾上微辣偏鹹的辣椒醬,配上幾根鮮嫩的薑絲,真是下里巴人的至味。我不禁想到,蘇東坡在嶺南吃不起羊肉,煮了些羊脊骨,剔出碎爛的羊脊骨肉,吃得津津有味,還把這個新發現寫了封信,告訴弟弟蘇轍吃羊脊骨(即羊蠍子)的祕法:

惠州市井寥落,然猶日殺一羊,不敢與仕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耳。骨間亦有微肉,熟煮熱漉出(不乘熱出,則抱水不乾),漬酒中,點薄鹽,炙微焦食之。終日抉剔,得銖兩於肯綮之間,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數日輒一食,甚覺有補。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芻豢,沒齒而不得骨,豈復知此味乎?戲書此紙遺之,雖戲語,實可施用也。

這種品味美食的心態,用現在的說法,就是「降維打擊」,超越了貧富差距,屬於追求美食的另類快樂。

母親在天之靈若是知道,我和弟弟一同去享用街市的大腸米粉湯,回味童年樂趣,大概也不會責怪我們吧。人間有味是清歡。


  訊息公告
面試時要「說進人心」
面試的本質,是「打動對方內心」,要回答得讓HR動心,關鍵不在花俏詞句,而是理解對方真正想聽的是什麼。如開頭第一段,建議直接說明應徵這個職位的動機。不是單純說「我很有興趣」這類的話,而是指出「為什麼你對這件事有興趣」、「這份興趣如何在你過去的學習或生活中累積」。

偏心母「財產傳男不傳女」,女兒顧病母卻分不到?律師揭繼承真相
45歲單身女辭職專心照顧罹癌的媽媽,兩位已婚的哥哥很少回家探望。但媽媽卻執意把房子土地都留給哥哥們,只因為他們是男生以後要「捧斗」…這合理嗎?律師王耀緯分析,女兒和兒子同為第一順位繼承人,有權利和哥哥公平分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