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3年3月26日 星期日

陳柏言/虎狩(下)

聯副電子報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3/03/27 第770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繁花盛開──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20周年 新星作品展1】陳柏言/虎狩(下)
【慢慢讀,詩】楊澤/二一六巷漫興
【星期五的月光曲-台積電文學沙龍91現場報導】侯延卿/你變平凡了嗎?
【星期五的月光曲 台積電文學沙龍92】感時花濺淚

  人文薈萃

【繁花盛開──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20周年 新星作品展1】陳柏言/虎狩(下)
陳柏言(第五屆新詩優勝獎)/聯合報
圖/阿力金吉兒
當我們得知修業旅行的行程,會安排到上野動物園參觀,就非常期待。該怎麼說呢,終於可以見到「書本以外的老虎」了。

我和趙向美術社的成員借來色鉛筆,根據不同的虎類書籍,勾描著即將到臨的那頭老虎的骨骼,身線,銳利的牙爪。

但是很奇怪的是,當我們終於抵達上野動物園,穿行過象欄,鳥籠與猴群,親眼目睹老虎時,卻深深覺得,牠並沒有我想像中的美好。當然,那是一頭非常美麗的孟加拉虎。身長,色澤,頭顱的形狀,都和我在圖鑑上看到的,沒有什麼差別。但這樣的骨架被注入生命以後,卻顯示出一種非常孤寂,委靡且懦弱的樣子。我和趙甚至大力拍打著玻璃(直到被一旁的管理員制止),但牠怎麼也不理會。那種感覺非常怪異,甚至荒唐。彷彿在我們眼前的,那個被「框」住的老虎,仍是書本中的老虎──甚至,那些虛設的老虎,都比眼前真實的這隻還要生猛兇悍。

我不確定趙怎麼想的,但那次修業旅行回來以後,我突然對猛獸失去了興趣。也正好藉口大考將至,再沒去過生物研究社。

下課後,我不再和趙去圖書館,甚至畢業典禮那天,我都沒見到趙。

事隔多年,我在鎮上遇到另一位社團的朋友,才得知趙的父親因為工作緣故,全家搬到南方去,連大考都放棄了。

我想,或許在那裡的叢林,他已經看到真正的孟加拉虎也說不定。

在我從上野動物園回來後的八個月後,父親去世了。

毫無徵兆地,他在睡夢中,失去了呼吸。前一夜備課到半夜的父親,或許腦子裡面,還漂浮著要告知學生的作業要求與應考策略。「明天不用幫我準備早餐。」那是他最後說出的,或許帶有一點預告性的遺言。

高中畢業,我離開家,到遠處的城市念大學。念的東西,和猛獸一點關係都沒有。那四年的學習生活,過得還算開心,但也稱不上成就感,只留下打工,學習,這樣日復一日的淡薄印象。後來,我在朋友介紹下,到了城市任職於專門編纂辭典的小型出版社。直到有一日,我在租屋處巷口的布告欄上,看見一張島上動物園徵求飼育員的訊息。我抱持姑且一試的心態,搭車去接受測驗。憑藉著高校時代對於動物知識的記憶──或許也有運氣成分,他們竟剛好出了整整一大題的老虎圖像辨識測驗──竟然高分上榜。主考官還對我說:「很久沒有看到連拉丁學名都背得出來的考生了。」

母親得知我的錄取後,臉上並無太多的波瀾。

她問了我啟程的時間,甚至沒有問我什麼時候回來。

老師提著兩瓶莫蘭池回來時,熊谷先生已從桌上走下來。

他的領口釦子依然敞開,靠在椅子上抽菸。老師看見桌上的鞋印,和狼藉的杯盤,說道:「我是不是錯過什麼精采的節目?」

「沒有,」熊谷先生說,「你什麼也沒錯過。」

老師看著又將斟滿酒的杯子靠到嘴邊的熊谷先生,說道:「熊谷啊,我們園子裡還沒有一隻東北虎呢。你什麼時候要再去朝鮮,幫我們弄一隻來玩玩啊?」

「啊,東北虎嗎?」

「是啊。」老師說,「雖然是小時候的事了,但朝鮮半島也算是熊谷你的管轄範圍吧。」

「當然,不要說東北虎了,東北獅我都幫你抓來了。」

「他可能真的醉了。」老師皺著眉頭。

「醉什麼……我還可以喝。」熊谷先生說,「而且,老師都開金口了,對不對?」

「我就喜歡你這一點。」老師說。

在漫長的雨季裡,我來到了台灣。

走進動物園時,我就知道,我來對了。我首先感知到的,並不是動物,而是瀰漫在空氣中的屎尿騷味。那是修業旅行時,我在整潔秩序的上野動物園,絲毫沒有感受到的氣息。雖然我明白,那距離「野外」,仍有非常迢遠的距離;但那至少讓我感覺,更靠近「原始、真實的世界」那麼一點。

我的上司就是「老師」。

他在動物園裡的地位,僅次於「主任」──大概就是,「副主任」這樣的位置,雖沒有明確的職等。他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負責訓練、管理新進的飼育員(目前加上我共有六位),而熊谷先生則是老師的得力助手,也會幫忙帶領像我這樣的菜鳥。老師交給我兩本厚實的筆記本,要我在上頭逐日記錄動物園的「事件」──比如動物的繁衍、病痛與衰亡,還有一些與動物園相關的人事,也要記錄下來。他說,這是第一任主任發起的工作,他們覺得很有意義,就承繼下來了。

「你聽過那位主任的事嗎?」午休時間結束,老師帶著我走出了休憩所。我們繞過猩猩檻,孔雀舍,和剛從鱷魚池餵食完的熊谷先生會合。

我搖了搖頭。

「我記得,他是在山區獵捕高砂豹的過程中……」熊谷先生說,「據說是繩索鬆脫,然後跌落到斷崖死的──雖然和他一起上山的同仁,並沒有真的看到他摔下去的瞬間。」

「到現在都找不到人哦。」我們一面驅趕著身邊亂竄的孩童,一面聽老師說著,「所以報告書上,我們也只能寫說是『失蹤』──」

我們走到太一的虎檻外。

牠正趴在石穴裡頭,眼睛半開半闔,早就沒有了年輕的丰采。牠的眼睛,像是埋在廢墟裡的玻璃球,覆蓋著沉重而混濁的灰塵。熊谷先生曾慎重地告訴過我,太一的視網膜感染過細菌,右邊那隻眼睛幾乎是看不到的。所以,要接近牠的時候,務必站在牠的左半側,否則牠會感覺到緊張不安。

耳提面命許久,熊谷先生終於開放我進入虎檻,而那也意味著,我終於可以親自飼養太一。

他的說法是,「你經過虎檻時,注視太一那副深情款款的樣子,讓我感覺害怕。」

我私自將他的挖苦,看成是某種讚美。

「謝謝前輩。」我說,「我會加油。」

我攙扶著熊谷先生離開酒館,老師牽著自轉車,一面說著,他待會到家,可能要收拾整晚的行李囉,「真的很麻煩啊。你師母來了好幾封信,要我記得帶她來不及帶走的那些衣服。」

「老師,你要跟那群島人……好好去『巡禮』一番嗎?」

「什麼『巡禮』?好做作的字眼。」老師說,「我會說,那叫作『告別』。」

「那明明更做作吧!」我說,「話說回來,老師終於可以見到師母了,一定很開心吧。」

「是啊。」老師若有所思,皺了皺眉頭,「但也許,我會更想念這一座島。」

我們停在巷子口的大榕樹下。曾聽島人說過,榕樹是聚陰的所在。

「回去的路上小心,」老師說,「希望太一的退休表演,一切順利。」

「沒問題,謝謝老師。」

「就別叫我老師了,」老師說著,「從現在開始,我不是你的老師,我們以後就是平等的朋友。」

「是。」

「回內地以後,一定要來靜岡找我。到時再來喝個不醉不歸。」老師看了看爛醉倒在我身上的熊谷先生後,重重拍了拍我另半邊的肩膀。「後會有期了。」

我拖著熊谷先生,向老師鞠躬。

「也許熊谷說得對──」老師又若有所思地笑了起來,「再見了。」

自轉車最終消失在轉角處。

身體鬆懈下來以後,我才發現,倒在身上的熊谷先生,竟如此沉重。

我站在街道的中央,靜靜感受著熊谷先生的身體,他的體溫。他起伏著的呼吸,將我包覆著。

就好像是許多年前,和趙跑鎮上圖書館的時光。

趙在老舊的圖書間,將我牢牢抱緊。

我並不清楚那是怎麼樣的情感,只感覺到一種疼痛,苦澀,卻又異樣的清明。我感受到另一個人深重的呼吸。

熊谷先生的身體,愈來愈沉,近乎灼人的燙。

即便右半邊的肩膀疼痛異常,我仍不敢看他,只因我想起熊谷先生說過:「老虎只會襲擊有意成為薩滿的人。」

我忽然非常孤寂。我多麼害怕,倒在我身上的,已是一頭人類以外的生物。(下)


【慢慢讀,詩】楊澤/二一六巷漫興
楊澤/聯合報
行人快步離去

巷口有花探出

戴白帽的廚子

蹲在後街吸菸

有誰目視一切

垃圾桶和其他


茶街往日不復

潮店退租者眾

拉下了鐵捲門

門上塗鴉漫漶

考古時代夢遺

環保袋和其他


莫名吹來韓風

窗影一陣凌亂

女神推門而出

渣男推門而入

咖啡店的眾生

電桿木和其他


瘟疫刻在蔓延

冰山持續下探

斯文正在掃地

夢裡咄咄書空

迎面而來者誰

電視牆和其他


冰山繼續瓦解

瘟疫仍在蔓延

記憶比死還冷

激情比死還長

愚昧比死還狂

水溝蓋和其他


【星期五的月光曲-台積電文學沙龍91現場報導】侯延卿/你變平凡了嗎?
侯延卿╱報導/聯合報
陳□青(左)、羅毓嘉。記者林俊良/攝影
2023年2月24日「星期五的月光曲」文學沙龍,由作家陳青和羅毓嘉擔綱朗讀,徐珮芬主持。

羅毓嘉是財經記者,長期關注性別運動與人權議題,藉由書寫身邊人物的故事,盤整自己在想什麼,處理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去年出版散文《阿姨們》。他說寫作是一種療癒自己的過程,寧可相信這個世界還有更好的可能性。

羅毓嘉說寫作時,正在閱讀的書,無論是文學或非文學類,都會影響到他當下寫作的內容、斷句,甚至組織架構,讓他迷失在自己的文字裡。後來覺得以前擔心的、想要追問的事情,都不是那麼重要了。踏入社會之後,他這個文科生開始研究半導體技術和相關名詞術語,跑商展,逼自己學習新東西,經歷價值觀的洗禮。慢慢離開華美雕琢的詞藻,寫作風格有了轉變,關注的事情也不一樣了。他說,生活一直推著你去做一些你不願意做的事,克服一個難題之後又有新的難題來考驗你。關於自己寫得好或不好,他以前會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扔,想從別人口中獲得答案,但現在覺得不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同,想寫的時候就寫、不想寫就停。

大學畢業之後,陳青選擇在家寫作,過著學生般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讀自己喜歡的書,在社交媒體上聊天,如果今天錯過寫作就明天再說。如今頭上冒出的白髮提醒著他已成年,到頭來卻不明白究竟文學是什麼?他發現,如果沒有經歷過現實生活的苦難與衝擊,就寫不出言之有物的內容。陳□青最喜歡的東西是文學,而文學恰好建築在他最討厭的現實生活上。文學讓人痛苦,違反他想要舒服過日子的天性。對自己寫的東西不滿意或寫不出來的時候,他熬夜、睡不著、沮喪,但還是會回到書桌前繼續奮鬥。他覺得好像別的行業都有撇步、有前輩指引,但寫作沒有人告訴你什麼時候該怎麼辦,只有自己在霧中摸索,越寫越困頓。他每天愁思百轉,為寫不出東西所苦,總覺得缺少了一點什麼。

寫作遇到瓶頸時該怎麼辦?作家賴香吟建議陳青去談戀愛,可惜他忙著「想要寫作」,沒時間約會。

羅毓嘉的文學典範是楊牧,但他不想被叫作小楊牧──如果再怎麼寫,都只是被視為傳人或沿襲者,那就還沒成為你自己。他認為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定義自己,活得更舒服、更發光。他思索,寫作是試圖逼近某個還沒到達的地方,我們可以爬一座名為楊牧的山,但何不讓自己也長成一座可供人仰望的山,又或者跳脫框架讓自己成為一座湖!

陳青認為,創作應該是對世界拋出疑問,文學應該有各種可能性。他想成為小駱以軍、小張愛玲、小楊牧……寫得像他們,進而取代他們,得到所有讀者的愛。他從學習別人的美學,慢慢培養出自己的風格,但依然不知道這樣有沒有寫得比較好?

徐珮芬注意到,她身邊的藝文圈朋友們大約三十五歲左右邁入轉型期,開始回首年輕時的狂放不羈,耗費大量心力談論自己日漸平凡。她感嘆寫作生涯好像一場馬拉松,有一雙隱形的手一直把終點線往前拉,不管他們跑得多快多遠,只是在追一條移動的線,卻碰觸不到終點。

面對新時代的生活,新時代的作家如何應對寫作這個古老的傳統技藝?陳青相信總會找到方法,因為他們就像病毒一樣,會持續進化。


【星期五的月光曲 台積電文學沙龍92】感時花濺淚
聯副/聯合報
朗誦作家:張作錦、沈珮君

主持人:陳義芝

時間:3月31日P.M.6:30-8:10

★請留意,本場時間提前於6:30開始!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聯合報副刊、孫運璿紀念館╱共同主辦

地點: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6巷10號)

免費入場,歡迎聆賞!

孫運璿紀念館臉書同步直播,歡迎上網收看!


  訊息公告
米奇版權奇遇記:迪士尼早期創作將成公共財
迪士尼公司招牌卡通人物之一米老鼠米奇,將首度納入「公眾領域」。1928年上映、將米奇介紹給世人的短篇電影「汽船威利號」,將於今年底在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失去版權保護,這使粉絲們、著作權專家與有意掠奪米奇的人納悶,出名愛打官司的迪士尼如何反應?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很有結構的不同元素交織
最無法從預告看出來,也是我最欣賞的一點,是《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如何把許多元素組合在一起,且不是一直線的劇情,有不同的故事穿插,從不同層面取得資訊,且一定要看到最後才能把每一塊拼圖都拼上去。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