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4年2月2日 星期五

【記憶藏寶圖】羅漪文/當她們到海外工作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2/02 第5612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羅漪文/當她們到海外工作
【青春名人堂】Emily Chan/打卡當下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羅漪文/當她們到海外工作
羅漪文/聯合報
圖/Gami

我在陪同做筆錄時,透過一點一滴的供詞,去理解台灣這座美玉之島是如何為辛勤的外籍婦女們,提供一片意想不到的喘息空間。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她主動向專勤隊自首,希望能夠立刻返鄉和外遇的老公對簿公堂。

大姊在台灣工作將近二十年了,固定每個月寄錢回家,家裡有四個孩子和老父母。在這十幾年裡,孩子漸漸長大,最小的那個已經上大學,只差兩年就要畢業。

但當她在台灣辛勤工作的同時,她的老公有了別的女人,甚至要賣掉她辛苦存錢買到的一塊地。

「無論如何都要阻止!」捍衛血汗錢的念頭,讓她出來自首返鄉,即使理性上評估,應該多躲藏兩年工作,等孩子畢業比較好。

在偵訊錄影停止以後,我悄悄問她:「現在到處封鎖邊境,沒有飛越南的班機,不知道排隊等到幾時才回得去。且自首以後不得工作,不能賺錢,妳知道嗎?」她倒是堅定回答:「不管了。我一定要回去阻止老公賣地,那塊地是我買給兒子的!」

長期以來,我的生活圈很小,來回走動只在家裡和校園之間,交談對象多是師長和同學,直到2008年左右,我才第一次跑田野,接觸不一樣的世界。

記得在當時,台灣的外籍看護工仍以北越女性居多,我跟著《四方報》團隊來到某處外勞聚集的小公園,一位姊姊坐在花圃的邊緣,一邊望著自己負責照護的老先生,一邊吐露心事:「我喜歡出來工作,我沒想到做家務可以換到錢,而且每天下午帶老人家出來散步,我還能夠休息。在老家根本不可能這樣。每天,天還沒亮,我就要到田裡工作,再回家煮早餐,接著去市集買菜、煮午餐、收拾家裡、整理院子、煮晚餐,一直忙到天黑,沒有錢,也沒有人跟我說一聲謝謝。」

那一次的閒聊,使我意識到,出國幫傭竟是第三世界國家婦女找到生存價值的途徑,艱辛卻珍貴。

全球化的推動力讓婦女有機會出遠門。她們第一次搭長途客運,從鄉下到首都,第一次到國際機場,搭上班機,抵達一個陌生的國度。即使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雇主家裡,但不一樣的生活文化,也算是開了眼界。

女人們賺到錢的興奮與幸福感可以在媽媽的雜貨店裡感受得到,尤其是印尼姑娘們採買了很多的砂糖、沙拉油、洗髮精、即溶咖啡粉,打包海運回老家,那種能給予的快樂表現得太鮮明了。

在海外幫傭的婦女不僅有了收入,更得到無血緣關係的雇主家庭的感謝,讓她們找到了傳統婚姻之外的自由和自我。

這種幽微的感受未必被意識到或被大方承認。她們努力賺錢,匯回老家給孩子、老公、親生父母與公婆,承擔養家責任的背後難道不是一種彌補嗎?彌補自己回家的次數稀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席,甚至有人已經不習慣家鄉的生活。

從到香港到台灣,從日本再到中東,老家需要修房子、買牲口、買機車、醫藥費、學費、巧克力,透過電話傳來的需求源源不絕,大姊們就更加難以歸鄉了。

不過,有一條底線:「老公外遇可以,就是不能動到孩子以及我給孩子的財產!」

長時間居住在台灣的大姊看起來是把自己照顧得不錯。她的服裝整齊、頭髮潔淨,談吐溫和,然而故鄉傳來的消息,打亂了她的心。

她無法判斷疫情所造成的現實非比尋常。若不能夠立刻飛回去,又該如何挽救那塊要被老公賣掉的土地呢?

另一位渾身散發著病氣的大姊前來專勤隊自首。

2007年的時候,她來台灣擔任看護工,期滿六年,積攢了一筆錢就回家了,想不到老公外遇,背叛了她,兒子也沉迷賭博,他們甚至逼她掏錢還債。

在家待半個月,舉目只見現實一片漆黑。

她就在網路上找到了偷渡掮客,以五千美元的代價,持假護照搭飛機,再次闖關台灣。

這一回,她待了十餘年,四處打工維生,掃落葉、洗碗、除草等,平均每個月賺兩萬五千元,不租房子,借住在不同朋友的家,節吃省用,每個月剩下一萬五千元,偶爾匯錢給爸媽或姊妹。

直到某一天,因為身體下半部異常疼痛,她才去診所查驗,結果是大腸癌和乳癌。

醫師勸她必須立刻去大醫院尋求治療,否則性命難保。

可是,她在台灣既沒有護照,也沒有居留證和健保卡,只能跟診所多要一些止痛藥撐著。

於是,她決定回越南,她覺得越南醫療費便宜。

筆錄結束後,大姊扶著腰椎喊痛。她緩慢地移動步伐,讓我想起另一名偷渡的女人。

女人無比瘦弱,頭髮稀疏。她在掃廁所時昏倒,被同事送往台大醫院,終於才面對自己健康亮紅燈的事實。

這兩名處境極類似的女人,選擇隻身在台灣飄泊與打拚,只因為故鄉並沒有給予她們溫暖的支持。

台灣的好處是兩性較為平等,尤其對異鄉人來說,老闆們不必細聞細問,只需雇用她們,準時支付微薄薪資即可。

她們會努力工作,努力賺取晚年所需的存款,希望以後回去可以好好生活。

比起老家的層層牽絆與束縛,台灣對傷心的女人來說,真是好太多了。

●摘自寶瓶出版《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法律之前,不讓移工喪失權益與尊嚴》

【青春名人堂】Emily Chan/打卡當下
Emily Chan/聯合報
圖/Emily Chan

一日將盡時,我通常會打開手機相簿,回顧當天拍下的照片,刪除多餘的,精選留下的。跟很多養貓的人一樣,我的相簿裡大部分是貓,另外也有散步遇見的風景,夕陽、雲霞、動物、某一剎的動人光影或配色;偶爾也有愉快的聚會,滿足的食物,驚喜的禮物。不只歡樂時刻會拍下來,若有特別感觸或難過的事,也會用自己才懂的隱晦方式記錄。

我想每個人的手機相簿內容都迥異,曾在捷運瞥見鄰座的手機屏幕,裡面是無窮無盡的大頭自拍,有的人則是滿滿的小孩影片和聚會合照,也見過全是花卉照片的,和非常實際只有資訊截圖的。相簿反映一個人想要記取的事物,甚至可以說,你的日子如何,相簿也必如何。

曾有人批評,現在的人去到哪裡都只顧拍照打卡,忘記用心感受當下,是本末倒置。聽了之後我也曾經刻意收斂,後來卻發現這說法未免武斷和悲觀。即使不同人拍照的意識有深淺之別,但通常還是視覺、感官首先被眼前景象感動(自拍的人就是為自己感動啊),繼而才用鏡頭攝下,這不止沒有忽略當刻,更像雙重把握。

而且習慣照相的眼睛,就會慣習尋找美,雖然最美的畫面,其實手機是很難捕捉的。比如滿月,抬頭看明明巨大明亮、細緻幽遠,好像有很多話要說,框在手機螢幕卻只是一個毫無表情的小圓點。或許多次盯著波光粼粼的水面,覺得閃爍夢幻,但怎麼拍照或錄影,也無法記錄臨場感受到的目眩神迷。這種小失望的經驗,讓人明白比起能量流動的風景,相片只是聊勝於無的次等擷取,於是更珍惜留不住的當下。

不過另一種神奇情況,就是照片比實況美麗雋永。有時候也不知道怎麼做到的,也許是剛好的光影,或畫面的裁切,本來平平無奇的居家日常,靜止凝鏡下竟然頗有詩意。這種攝影之神隨機派發的小驚喜,我總是看了又看,因為它們讓我客觀(或片面?)地看見,習以為常的尋常日子其實也曖曖內含光。

用餐前讓「手機先吃」是有些人的樂趣,和另一些人的不以為然。我也會拍,連吃個橘子也拍,完全無視美感,只是偏執地想要檢視自己一天吃了什麼進肚子,類似動物生態紀錄。從前曾因為宗教信仰吃飯之前會乖乖低頭閉目,默禱謝飯。後來到了某個階段,我忽然對儀式抗拒和厭倦,反叛地想,難道我不擺出虔敬的姿勢念念有辭就不感恩了嗎?很多時候覺得拿掉言語,才更直接和誠實呢。現在甚至認為我每次有意識地對準食物按下快門的一剎,已同時用眼睛和心靈謝飯了。

 
 
 
訊息公告
 
 
 
 
數轉成餐飲解方,小心良藥苦口
數位轉型對餐飲業已不僅是趨勢或額外選擇,在近1 年缺工問題日趨嚴重下,已成為了一種必要。餐飲業長期對人力有重度需求,面對無解的缺工問題,數位轉型提供了可行的解決途徑。

除舊布新大掃除 甩痠痛原則
如果因為大掃除出現痠痛,可先自行在家熱敷患部或簡單伸展,預後都不錯,多數人會自我緩解,因為腰部肌肉急性拉傷,短時間好好休息,將日常動作放慢,大約2到4周就會逐漸緩解。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