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3年11月8日 星期三

【生活進行式】艾莉貓/逼出來的能力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1/09 第5552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生活進行式】艾莉貓/逼出來的能力
【青春名人堂】洪惠風/像貓一樣的被說服了
【話題徵文:別人簡單我困難】李月治/生意囝歹生
 
 
 
心情札記
 
【生活進行式】艾莉貓/逼出來的能力
文/艾莉貓/聯合報
逼出來的能力。圖/吳佳恩

曾經連瓦斯爐都不會開

婚前,緊張型老爸喚我到廚房,左一句:「要結婚了,可不能天天外食,要學會精打細算。」右一句:「來,教妳怎麼拿刀。扶好這顆芭樂……哎呀要切到手了!都幾歲了還不會拿刀子,讓專業的來!」我從小除了打掃洗衣,十指不沾陽春水(只會食指大動),而老媽一開伙就生人勿近,就算家事通老爸也只能洗碗切水果。上大學時我住宿,每一餐都在餐廳解決,連瓦斯爐也不會開,猶記得當時老媽冷冷道:「別管她,到時候被逼出來什麼都會了!」

婚後我住嗜甜如命的台南,頻繁外食讓夫妻相繼幸福肥,為了健康與美觀,我開始報名課程、查食譜、看百萬訂閱的詹姆士、日本MASA老師料理影片,每日大事就是開車去賣場備料,像執行恐怖任務般,戰戰兢兢戴上防護眼鏡(怕油噴濺)、N95口罩(防癌)、拋棄式頭套(避免沾油氣),每一步驟像做化學實驗般謹慎,連醬油、糖、醋都用電子秤測量得分毫不差……好不容易完成晚餐,整個人精疲力盡,彷彿一次世界大戰,但先生一句鼓勵:「簡直可以拿去賣了,比我吃過的美食都要棒。」我又不屈不撓地再接再厲。

混亂是需要比較的,孩子出生後,新婚時期的兵荒馬亂顯得氣定神閒,哺乳後的奶瓶、擠奶器、輔食、噴散桌面地板的殘渣,都嘲弄著我的嬌氣。於是漸漸被生活訓練成快手:光速接住孩子的吐拉、順手刷好鍋碗瓢盆、背著孩子火速備餐--應驗老媽當年那句:「逼出來什麼都會了!」

接著是可怕的疫情,不敢去人多的地方只好三餐自理,不慎迷上手作,於是每日沉浸在料理、麵包同好社團,舉凡吐司、饅頭、蔥油餅、起司蛋糕、餅乾、月餅、巧克力,都像變魔術般出現在餐桌上。孩子們也跟著揉麵、打發蛋白,邊笑邊互噴麵粉、奶油,揉卡通造型的麵糰,惡搞可麗餅,瘋狂堆疊千層蛋糕……雖然成品外觀難登大雅之堂,但讓她們學到加工食品與原型食物的區別,且真材實料好健康,每聽見孩子說:「媽媽做的食物超好吃!」又鼓勵我更加投入,不但親朋好友們有吃不完的早點跟甜點,我還因此結交許多同好,開啟友誼的窗--疫情那些年被關在家的母女仨,在小小的廚房構築大大的快樂,是一輩子的幸福養分。

沒有人天生就多才多藝

去年母親不慎摔傷膝蓋住院開刀,平時吃慣粗茶淡飯的兩老頓感苦惱,於是我自告奮勇,清晨就磨刀霍霍出動烤箱、微波爐、電鍋、瓦斯爐完成雙親三餐:烤箱裡有烤雞腿、烤鮭魚與歐式烤時蔬,瓦斯爐上有補充術後元氣的鱸魚豆腐味噌湯,微波爐內是手作的無油無糖歐式雜糧麵包,電鍋裡的白飯加醋、糖調成香噴噴壽司飯,依序放入鮭魚碎肉、炒散蛋,再包上香脆的海苔,就是最適合陪病的鮭魚蛋飯糰。出院後老爸感動哽咽:「妳當年連刀子都拿不好,沒想到能有今天……」老媽滿意讚許:「口味非常棒、健康沒負擔!」想到能用美食回報自己的父母,真是幸福至極。

就這樣,有時煎個舒肥牛排佐烤大蒜、手做歐式餐包、自製奶油蛤蜊濃湯;有時帶孩子□蒜香奶油印度□、燉一鍋濃郁香醇的羊肉蔬菜咖哩,起鍋淋上清爽的白色椰奶,視覺味覺完美饗宴;有時煮鍋鹽滷水將蔬菜、肉類依序燙入,過水收斂就是下飯的鹽水雞;有時製作色彩鮮豔豐富的泰式青木瓜絲、加魚露調味提香的打拋豬、酸甜鹹香的泰式椒麻雞……我利用「專屬特調」寵溺家人,也終於能不用電子秤,就有從心所欲的調味自由。

蔡康永曾說:「當你十五歲時覺得學游泳難、放棄游泳,十八歲時遇到一個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當你十八歲時覺得學英文難、放棄英文,二十八歲時出現一個很棒但需要會英文的工作,你也只好說我不會耶。」沒有人天生就多才多藝,我們永遠在陌生與不熟練中摸索前進。結婚十年來我的廚藝有如十年磨一劍,曾被我視為地獄的廚房,漸漸成為凝聚家人的天堂。感謝老爸的激將與老媽的放手,人生旅程上從來沒有白走的路,如果有,那也許是走得還不夠久吧。

【青春名人堂】洪惠風/像貓一樣的被說服了
洪惠風/聯合報
參加愛爾蘭的旅行團,到了住宿點比較少的西南邊,二十一人的團被拆成幾部分,背包客跟年輕一點的旅客住鎮中心,讓他們可以就近享受熱鬧喧囂的愛爾蘭式PUB夜生活,也讓六十歲以上的我們三對夫妻能得到比較安靜的市郊清幽。

當天晚上有踢踏舞演出,巴士先接了其他團員再來接我們,順路的關係,司機先生要我們過街在旅館對面等車。

到了第二天早上集合的時間,我跟老婆大人拉著行李候車,想說車從鎮上過來,對面是順向,理所當然地過街在前晚等車的地方等待。沒多久,另外兩對夫妻也出現了,看到我們在對街,好像有些驚訝。我們正猶豫要不要回到旅館這一側時,瘦瘦精實七十幾歲的南非先生已拉著行李小跑步過街,站到我們旁邊一起等待。

景象變得有點荒謬,街道兩邊各站三個人,一邊是我們夫妻加上南非先生,另一邊站著紐西蘭夫妻跟南非太太,大家都拖著大件行李,司機先生看到時會怎麼做呢?

「昨天有說在哪裡上車嗎?」我問南非先生。

「沒有。」

「這裡順路,但我們該過街一起等嗎?」

「這樣很好,兩邊都有人,絕對不會錯過巴士。」南非先生笑笑地回答。

我們就這樣左看看,右看看,等著巴士,也好奇到底車會從哪邊出現。

突然間,南非先生指著前方,「來了來了,那一輛那一輛,對面對面。」

我什麼也沒看到,但聽他這麼一說,沒時間確定,跟老婆大人拉著行李,就跟著他趕快過街歸隊,六個人站在一起。

可是等了半天,他指的那輛巴士並不是我們的巴士,我滿臉問號地回頭看著南非先生,他忙道歉,說看錯了,但既然回到街道的這一邊,我們也就不必回到對街,一起等吧。

再隔了一段時候,巴士來了,我的方向是對的,可是巴士一個大迴轉,安穩地停在旅館的前方,我們好好地上完行李後,繼續下一段旅程。

上車後,愈想愈奇怪,南非先生的作法似乎不太尋常,一般人就是溝通一下,也許會爭論,也許會沒有共識,甚至有可能會爭吵,但不太會像他這麼做。他的作法,既顧及對方顏面,還能保證事情順著他的意思進行。我左思右想,這種方式好像在哪本書上讀到過,只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沒看過這麼做的,大意就是要說服別人,必須先跟對方站在同一陣線,再拉著一起改變。

南非夫妻都是白人,兩個人斯斯文文,談吐高雅,進退有據。先生以前是會計師,據他自己的說法,因為會計專業幫過幾家公司,現在已經退休。但從他剛剛老練圓滑地把我們帶回旅館,既沒有爭辯,也無需指令,就妥貼處理好事情的手段看來,我覺得他應該IQ、EQ都很高,是個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

回台灣後,在天下雜誌《如何說服一隻貓》書中找到了這招,書中說這招叫作「是的,而且……」,說「當某個人說一件事情後,不要反駁,相反地,還要在對方的發言中加上更多細節。」然後「耐心潛伏,等待狩獵時機」。在天下文化《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書中,更學術地稱這為「深度遊說」(deep canvassing),核心就是「傾聽、尊重、不爭辯」,這種作法還被寫成論文,於2016年刊在頂尖期刊《科學》中。

參加旅行團,竟然看到了教科書處理事情的方法,還被當成貓一樣地被說服了?

【話題徵文:別人簡單我困難】李月治/生意囝歹生
文/李月治/聯合報
據我所知,附近菜市場就有六位新住民在做生意,分別賣豬肉、青菜、漁貨、油飯、滷味,還有一位賣鍋燒麵。我頗羨慕她們的生意頭腦,那個賣豬肉的靠著一個攤位,已經買下兩間房了。而且菜市場生意只做半天,下午的時間都是自己的,多好!哪像我一天八、九個小時都賣給老闆了。

「可是妳會剁豬肉嗎?」女兒問「我……不會。要不,我去賣雞蛋糕?香噴噴的雞蛋糕生意肯定不錯。還是去學做蔥抓餅?」我和女兒商量要做哪門生意,通常沒有結果,所謂「歸暝全頭路,天光無半步」,全是紙上談兵,沒付諸行動。

「妳先去實習一下,跟那個賣魚的朋友學學看。」女兒建議。來自福清的朋友實在太厲害,一個攤子變幻莫測:端午賣粽子、冬至賣湯圓、尾牙賣刈包,夏天賣防蚊液、冬天賣毛帽……什麼都賣,最近在賣魚。

周末去找她,我說我來幫妳賣魚吧。「好啊,要招呼客人喔。」她爽朗地笑著,同時用有力的丹田大聲吆喝:「來喔,現撈的白帶魚、竹筴魚、透抽,新鮮又便宜,快來買喔。」國台語輪流放送,不時跟客人寒暄幾句。我依樣畫葫蘆,嘴張了張,就是喊不出來,實在沒勇氣,不到半天便逃之夭夭。

想起那句閩南諺語:「生意囝歹生。」嗯,我還是乖乖上班去。

話題徵文:別人簡單我困難(此為主題,非文章標題,標題請自訂;徵稿至12月底)

人生總有些事是他人做來輕鬆,自己卻始終難以掌握訣竅,要一試再試的。幸好,這個經驗往往也帶來啟發。歡迎寫下你的歷程寄給繽紛版。

文長350字內為佳,e-mail信件主旨註明作者、標題及「投稿別人簡單我困難」字樣,全文貼在信件上,並附word(doc)檔,文檔內依序打上標題、作者名、作品全文,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

 
 
 
訊息公告
 
 
 
 
2023題材秀 抽絲剝繭找出最佳明星股
今年美國聯準會採取暴力升息,造成美元走強,債券殖利率倒掛,市場紛紛預告經濟明年步入衰退。美國10月開始公布科技巨頭財報,除蘋果外,幾乎都表現不如預期。

綠香蕉也能變薯條三兄弟?
不少人吃過薯條三兄弟,但吃過青香蕉做的薯條嗎?國內加工業者,利用綠蕉做成「香蕉條」,加上椒鹽口味,吃起來一樣卡滋卡滋,味道與餅乾薯條相似度達9成以上,成為國內香蕉加工新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