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時模擬社交場合交換名片的場景汽貸學員可透過自製名片重新認識

想成為什麼樣子的領袖另外汽車貸款方式並勇於在所有人面前發表自己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當代散文】林文義/詩人,遠在北西北

聯副電子報
【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0/18 第791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當代散文】林文義/詩人,遠在北西北
【慢慢讀,詩】白靈/詩人──致Y.S.
【當代散文】張素貞/照虛耗——點那麼一盞燈
幾米/空氣朋友

  今日文選

【當代散文】林文義/詩人,遠在北西北
林文義/聯合報
如果不能做偉大詩人,願做偉大的朋友──□弦

一別三十六年過去了,我不免慨然的靜看車窗外拂曉時分的加拿大與美國邊境,晨間五時濛白如雪的霧茫露寒……詩人白靈熟練開著這七人座租來的休旅車,通過海關的詢問,全員下車,傲然的美國官員問說:你從溫哥華來西雅圖所為何事?我凜冽簡答:懷念一位詩人久居之地。再問:你住溫哥華嗎?我答:只是旅行來拜見另位詩人,我的老師,遷居加拿大二十五年了。官員從冷厲轉為溫柔,護照遞回說OK。

他讀詩嗎?在這北美洲北西北的兩國邊境地帶,溫哥華的□弦,西雅圖之楊牧,自視甚高的知悉艾略特等等西方人,怎會了解東方人的文學佳構?我漫步走出海關,晨陽乍現。

《年輪》一九七六年四季版。書中散文〈北西北〉,楊牧在西雅圖如此懷鄉的詩句──


然則,當我涉足入海

輕微的質量不滅,水位漲高

彼岸的沙灘當更濕了一截

當我繼續前行,甚至淹沒於

無人的此岸七尺以西

不知道六月的花蓮啊花蓮

是否又謠傳海嘯?


從前那野戰服少年之我,懷抱著這本精緻之書,並允為啟蒙、學習的由衷虔誠,多麼祈盼有幸運的某日,靚見、請益楊牧前輩,那冬雪冷霧的「北西北」正確的方位何處?決意在未來歲月,抵達那鮭魚誓死也要返鄉的堅執意志,文學啊,如此潔淨,何等神啟般仰望。

一九八六年夏天,初抵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圖書館副座吳燕美女士請那時在該校留學的吳潛誠帶我和同行作家黃君去看「魚梯」,但見強韌水流間,鮭魚群不懼生死的奔躍;我說:想見楊牧。燕美姊說:我來安排。……向晚時分,楊牧走入大學圖書館,尋索我們的存在,我敬謹起身,黃君意外的阻止……?錯身而過,楊牧未停歇腳步,我慌然回首,身影已遠了;是夜,請教猶如文學兄弟的黃君,回答的理由我難以苟同,僅能沉默、苦笑,意在不言中。

三十六年過去了,重返斯地,楊牧辭世了。


國境以北的溫哥華,老師,我來看您。

──你來了,文義,你來了!老師笑說。

五十年前多麼迢遙的往昔,大漢溪畔的學院教室,聆聽□弦老師戲劇課,課後留住我,微笑問說:你,是寫散文的林文義吧?是否也試試寫詩?我怔滯得不知所措,後悔何以未隨身帶著「眾人出版社」的□弦詩集《深淵》呈請老師書頁簽名留念;沒想到半世紀之後,十一個小時的晚班客機,飛越彷彿永夜的太平洋,未眠靜讀老師的回憶錄,書腰文字沉鬱亦溫情的烙印著──


我認為我們經歷的悲劇超出了人類的負荷極限,說得上是悲慘中的悲慘……我自己的文學有兩個泉源:一個是母親,一個就是故鄉。故鄉就是母親,母親就是故鄉,這兩個就是混起來的意象。


難道九一高壽的老師內在仍是永夜的憂傷蒼茫?回憶錄由他口述,辛上邪記錄,據說成書出版前,他校訂了六次;童時故鄉何其遙遠,少年戰亂流離,青春軍旅台灣,南方島嶼的異鄉竟成了另一故鄉……《創世紀》詩刊作為卷末結語,八○年代的副刊生涯竟無接連敘述?相見時,我向老師敬謹問起,但見他深思半晌,輕音稀微地答說:是啊,應該會吧?

老師,您口述,女兒景苹記錄豈不更好?

一本《□弦詩集》已然是經典一生了。

這是在溫哥華首次重逢,我與他的對話。

從雜誌到副刊幾近一生的編輯生涯,猶如在回憶錄自序所言──「的確,我鼓勵別人行,鼓勵自己不行,一直上不去。」隱約的生命無奈嗎?一直上不去……內心有憾,合應是最為眷愛的文學,那時還很年輕的卓越詩人竟然再也不再寫詩了。僅有、唯一的一本詩集,究竟何因讓他絕筆斷念?我,不敢貿然再追問。

答案反倒明白的顯現在洪範版新書:《□弦書簡》相應:《楊牧書簡》的彼此呼應之間,不隱晦的相互交心,□弦一再激勵前之葉珊,後為楊牧創作,楊牧回覆更多的是編輯及出版的意見,跨越過萬里之遙的太平洋,兩顆詩人如兄弟般感情、理念毫無距離的相知疼惜。

第二次歡聚在投宿所在,一株數百年巨樹下,我們野餐、烤肉,髮如雪的詩人九十一歲生日,不談文學、編輯往事,盡是歡笑快意。女兒景苹近以筆名鹿苹在台灣印刻文學出版小說新書《甜麵包島》,七月二十二日在台北紀州庵發表會與朱天心對談,方剛回返,風塵僕僕的掛念詩人父親老來的生活安頓,孝思感心。我翻開二○○六年聯經版的《弦外之音》,這本由詩人顏艾琳主編,丰采別致的包涵著□弦詩稿、朗誦音碟、手跡、歲月留影;其中有詩人抱著周歲嬰兒的慈愛相片,正是初生的景苹,我請她簽字留念。

──好久,我們沒通電話了。他說。

是啊,子夜三時,時在大直舊居撥越洋電話去溫哥華,老師從萬里之外,音色朗快的勉勵我,六十過後還年輕,放懷創作,文學、繪畫都好!幾年來,重複的提起已然辭世的青春摯友,筆名:雪桑,本名:施明正,老師語氣微微感傷的說起他們在高雄時而歡聚的從前。

──雪桑,帥氣,有情。老師一再形容。

生日快樂啊!□弦老師。壽宴群友祝賀。

我們真的再次通了電話,溫哥華機場,我要搭乘子夜二時晚班客機回台,手機附耳,老師語音平靜的和我說了十五分鐘,盡是勉勵,如同八○年代時以書信期許我,堅執創作。

起飛了,老師再見。詩人,遠在北西北。


【慢慢讀,詩】白靈/詩人──致Y.S.
白靈/聯合報
有人說他的移居

與旅遊中窗子框過

洛磯群脈的一座湖有關

那種寧靜更像一種抵抗

以為在霧窗上手指一劃

就立馬歸鄉


他再聽不到島上辦公室後邊

火車鳴過窗子的振動聲了

即使闔上整座淮北的風景

沿著鐵軌,把走出南陽的

幾千里步履

都塞回少年甚至童年裡


黑髮人如何明白

百年憂國成就一代人

白了頭的鄉愁

它又不是一塊胸肌

隨便拉起拉鏈

就什麼都不看見


無人理解那種悲涼比不寫詩

更適合建造一座紀念碑

高過深淵,矗立在海峽

與兩岸等距的

波瀾中,管他輝煌或不輝煌

睥睨王侯,抵住時間

如馬蹄和履帶打印的一冊

詩集


此際秋葉若翅張揚,院子裡

撤走的秋千填實的游泳池

雙雙浮現

微陽中

數千封寫過的書信在光亮裡

跳躍


如逆游的鮭魚

不得不信

當印刷機把歲月釘進白紙

走過的數萬條路

都如激流印上了清晰的倒影


老詩人坐回沙發,努力想甩開

耳邊的蟲鳴

卻看到台北一甲子的紅麈

都掉入自己的一滴眼淚底


此刻,他站回翻開的

一本回憶錄中,正遙望

那條從老家窗外升起的遠方


【當代散文】張素貞/照虛耗——點那麼一盞燈
張素貞/聯合報
宋人在歲暮年尾,向頑皮鬼「虛耗」宣戰,試圖嚇阻搗蛋精靈糾纏蠱惑,讓人虛耗時光,一事無成。

什麼是「照虛耗」?

初見「照虛耗」一詞,有點驚奇,向來不都只是採用到「虛耗」這字眼?前陣子檢點自己退休後,過往一大段辰光,未曾少玩樂,卻也還讀書、運思,偶爾塗鴉,自覺差堪告慰:「日子不曾虛耗。」這不才剛說了「虛耗」?不過「照虛耗」可大不同,頗有趣味。「虛耗」不只是詞結結構的動詞,意指平白耗費,一如我所理解,它還是個名詞,指一種糾纏人、相當麻煩的鬼祟。李開周《逛一回鮮活的宋朝民俗》提到:歲暮時,宋人在臘月24日(後來民間多在23日)「祭灶」、「送灶神」之餘,還流行「照虛耗」。

宋朝先民以花餳(膠牙餳)、米餌(歡喜團)、糖豆粥等甜食祭灶神,希望以甜蜜糕點賄賂討好,祈請灶神上天奏報,莫要道出塵俗惡事,藉此防止灶神多言,為人們掩飾小奸小惡(大罪大惡恐怕無法遮蓋,也不在灶神留意中)。說起這種習俗,試圖以物質填塞神明的耳目,作假苟安,迷糊迷混。這樣輕待神明,苟且度日,不能從根本做起,培養人們省思慎行的功夫,其實做了糟糕的示範,教壞子弟,不是善良的風俗,這種誤導後生晚輩的習俗實在不宜傳揚。近幾十年來,大家過年,也過聖誕節,但祭灶、以甜食哄惑灶君的儀式早已絕跡,年輕世代大約沒聽過這種習俗。

宋人在臘月24日,想方設法,防止灶神暴露紅塵惡事還不夠,又向頑皮鬼「虛耗」宣戰,試圖嚇阻搗蛋精靈糾纏蠱惑,讓人虛耗時光,一事無成。於是還要「照虛耗」。小民迷信,但求不招惹禍端,信神畏鬼,恐懼有頑皮鬼祟,一旦纏身,會讓人日日蹉跎,虛耗時光,萬事行不得,日子平白虛度,嚴重的還可能精神耗弱,生起病來。鬼神之事難說,《聊齋志異》幻異描摹不少,就有這種故事。「照虛耗」,要在床底擺置油燈,點到天亮,不准「虛耗」鬼祟折騰人,讓人虛耗光陰,荒忽了人事的精進。想來人們自我省思、努力不懈,仍覺著時間沒能充分利用(大都是知識分子吧?),竟然異想天開,和鬼神打起交道,既然歲暮能用軟功巴結灶神,何妨再以強硬的態勢嚇阻頑皮鬼搗蛋?多麼純摯天真可愛。

「照虛耗」,以光明祛除邪穢,在床底擺置油燈,點到天亮,嚇唬頑皮鬼只能這樣,基本構意合情合理,細部工作卻有些不太安全。想想燭火易燃,放置地點不夠敞亮,必得慎防釀災。這與上元節賞花燈、中元節盂蘭盆節放水燈不同,安全性更堪顧慮。想想:日本人迎火、送火祭祀祖先,也選在白天敞亮的場地。或許「照虛耗」真的得自於知識分子相當深層的自我反省,一般尋常百姓並未有那麼普遍的需求;或者也正因在床底擺置油燈,點到天亮,安全堪虞,這習俗後世不傳了。

我們理性探討:自古至今,人們總是習慣於把想望和現實混同在一起,尤其受儒家思想影響深重的中國人,總愛偏談理想、願望。最常見祝福人「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可以翻譯成:Every thing you wish will come true.我曾見過美國威斯康辛州的Millwaukee一間小學五年級教室的標語,相近的命意,竟是:If you don't work hard, your wishes will not come true.「如果你不辛苦工作,你的願望就不能成真。」洋人務實,會誠實地警惕你:你若不肯努力,你的願望就不能實現。反觀我們呢?注意到沒有?往往我們隨口祝福的只是願望,是理想;而現實,則必定需要有實踐方法的指引,並確切履行落實。老生常談,往往自有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一分的運氣。」如果我一天過一天,一年過一年,不曾下功夫,時光飛逝,竟任時光白流,終究一事無成,這就是「虛耗」了。若是追究因果,其實是自我督促不力,意志力不足,說來也可能七情六慾誤人,現在竟自我催眠,不肯直面現實,毫不作為;卻自我豁免,推卸責任,設法搪塞,嗔怪起討厭鬼「虛耗」糾纏誤事。這樣立意新奇,從某種心理意識看來,似乎也合情合理,文學想像力豐富,這種移情作用多少有些撫慰、宣洩的效果。

照虛耗的現代性 

換個角度觀察:我們何必那麼嚴肅地談論「照虛耗」,何妨輕鬆地品賞?鬼神之事難說,古今中外,不少優異傑出的文學作品,尤其是神話、傳說,涉及靈異、魔幻、鬼神,卻能營造得意境深遠,感人肺腑。許多史書寫人敘事,有時也未能完全避開靈異、魔幻書寫。此其中,映現了人類的集體記憶,多半反映出人們心理層面的某種需求。「照虛耗」的文學性很耐品玩。即使現當代,倘若有這麼一種儀式進行,可以助人集中注意力,轉變得勤勉、專注、精進,我想對群眾是大有裨益的,特別對於升學主義風氣中的學/考生及學/考生家長們。如果這樣從心理建設做起,透過一種儀式,能夠策勵孩子,使他們勤勉、專注,學業精進;比起考期逼近時,把准考證擺放在神明面前,祈求庇佑考得理想,顯然更為實際。現代照明設備精緻巧妙,紅、黃、白、藍各種顏色皆有喻意,電燈絕對安全,大小形狀擺放,具有極大的藝術創造空間。如果不計較可能引發生意人大筆賺錢的「惡質」商機,不在意平添家長們額外的開銷,「照虛耗」現代化,或許可以動動腦,一定很有意思。


幾米/空氣朋友
幾米/聯合報
圖/幾米

  訊息公告
2023「鶯歌產地開放日」,見證百年陶瓷產地的逆轉勝之戰!
經歷數十年起落與轉型,鶯歌陶瓷成為馳名中外的地域觀光特色,然鶯歌陶瓷製造也迎來全球化浪潮、自動化生產興起,自1990年代逐漸沉寂,讓這裡已不同以往的陶瓷小鎮興盛景況。伴隨著2023台灣設計展的到來,鶯歌即將站上舞台,再次成為觀光熱點。在此之前,其實有一群人已默默耕耘了四年。

《自由之聲》透過電影提升觀眾對社會問題的意識
《自由之聲》在北美有很好的票房,並不是單純因為電影本身的大眾娛樂性有多高,可能有蠻大一部分屬於一種觀眾的響應,一種想要把訊息傳遞出去的小小個人心力貢獻,所以要談這部電影,可能不能只談這部電影而已。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