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驚嘆句2》【新版】──名球評 曾文誠、棒球作家 正義鷹大俠、資深棒球人 鄭又嘉,共同攜手執筆!
42則棒球的感動故事,囊括國內外棒球名言
●囊括中職、美職、日職球員的心路歷程故事,篇篇經典必讀。
●四大主題分類經典金句,每篇附有手繪插圖及球員簡介,豐富閱讀體驗。
棒球vs人生
●「要打棒球,只需擁有一顆球、一支球棒、一只手套,和一個小男孩的想像力」——推倒球界逾一甲子的黑白種族藩籬,史上傳誦度最高的球團高層瑞基(Branch Rickey)。
●「我要人們記得,我是個盡其所能付出的棒球員。」——頒給表現優異、富運動家精神、對團隊有貢獻且致力社區服務棒球員的雷門提獎(Roberto Clemente Award)以之命名。
●「這裡是他X的我們的城市,沒人能主宰我們的自由,要保持堅強!」——恐怖攻擊重創波士頓五天後,歐提茲(David Ortiz)在三萬五千人前的激動怒吼。
「透過這些被光陰淬鍊過的語句和其背後故事,不只常能適切的展現出球員的性格、智慧,不同世代的球壇背景也呼之欲出;當脈絡越顯分明,棒球便不只是棒球,而是更像跌宕起伏的人生,嚐來也就更有滋味了。」──作者/正義鷹大俠
【精選書摘】當每個人都認為我要結束了,我就更想要證明我才剛要開始。──王建民
王建民:台灣人對大聯盟的代名詞。曾經在紐約洋基隊連續兩年拿下單季十九勝,引領數年的「王建民熱潮」,隨後因為腳傷與肩傷開始沉寂,流浪各隊數年後,二○一六上演不死鳥戲碼,在堪薩斯皇家隊重返大聯盟,並且待滿整季,繼續鼓舞著台灣球迷與年輕球員勇於挑戰夢想。
二○○八年球季,王建民經歷了從天堂跌落地獄的一刻,在對太空人之戰跑壘時扭傷了腳踝,讓他從此一路因傷走走停停,數年間陸續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傷勢,從連續兩年十九勝的洋基巨投,變成浮沉於大、小聯盟之間,顛沛流離的棒球浪人,也讓台灣球迷的心靈頓失所依。
對他人生影響最鉅的,是二○○九年時的肩關節囊韌帶撕裂的複雜傷勢,這也是起因於前一年腳踝受傷後,造成下盤力量不足,導致過度使用肩膀力量所造成,接下來的幾年,王建民都在與漫長的復健搏鬥著。
二○一二年離開國民後,他就再也無法穩定地留在大聯盟,他甚至回到洋基小聯盟去等待機會,再來經歷了藍鳥、紅人、白襪、勇士、水手,從東岸到西岸,再從美聯到國聯都走了一遭,卻再也找不到一個能長期落腳的地方,肩傷帶來的後遺症太多,包括球速下降、投球動作不穩定、招牌的伸卡球尾勁不再等等,都是讓他無法再獲得大聯盟青睞的原因。
「我知道可能無法回到過去最好的狀態,所以我試著做些改變,看能不能找到新的方向。」王建民過去光靠伸卡球就能搞定整場比賽,加上球速可以飆上九五英里,自然不用想太多配球上的問題,捕手也樂得輕鬆,但在伸卡球質量不穩定的情況下,他開始搭配更高比例的滑球、曲球、變速球等,希望能透過形態的改變,讓自己有更多元化的武器來應付比賽。
很可惜地,他沒有如願的轉型成功,現實就是,其他球路很難取代伸卡球,加上球速跌到九十英里之下,很難掩護其他球路出擊,就這樣,王建民不再是那個叱�顴穫貜漱悀巫漱l,連後來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夠克服傷勢重新出發的華盛頓國民隊也放棄他,二○一二年球季結束後就不再與他續約,大聯盟生涯岌岌可危。
在接下來的日子,由於已經三十三歲,按照棒球球員週期,他已經過了巔峰期,正要開始走下坡,看起來找回過往身手的機率已經非常渺茫,中華職棒聲聲呼喚他回來當救世主,台灣球團競相開出高價,希望藉他的高名氣與高人氣來創造新話題,並且帶來球迷與票房,但王建民自赴美開始,從小聯盟算起已經在美國十幾年,早已落地生根,加上沒有畫下一個完美句點,心裡始終很遺憾,他決定再給自己另外一次機會。
「我沒有想過要回台灣的事,我會想辦法在這裡投到不能投為止。」王建民堅持留在美國,經紀公司也努力幫他尋找機會,不過因為傷勢問題,加上先前的國民隊投資形同失敗,沒有球隊敢再把籌碼押在他身上,接下來的幾年,他都只能拿到小聯盟合約,二○一五年整年都在小聯盟巴士的長程移動中渡過,這下子,「王建民不行了」、「早該回台灣了」的耳語與冷嘲熱諷四起,甚至有人質疑他,是不是只是想湊滿十年的大聯盟年資,好在退休時能領到高額退休金。
事實上,他只是不服輸而已。
被問到到底在堅持什麼,到底為什麼不願意在還有剩餘價值的時候打打中華職棒,王建民給的答案很明確。
「當每個人都認為我要結束了,我就更想要證明我才剛要開始。」他說。
那時候的他正要結束二○一五年球季,坐在西雅圖水手3A主場的休息室裡,他一邊打包行李,準備回到自己位於佛羅里達州的家中,心裡想的,不是這一年已經結束了,而是下一個球季,自己要怎麼重新開始,要怎麼樣才能重回大聯盟。
因緣際會下,他得知德州有個名叫「棒球農場」的地方,主打的特色就是能幫助受傷的球員重建投球機制,在這套理論中,如果投手能夠把投球動作從頭到腳配合到最完美的程度,就有機會找回巔峰時期的球速,甚至還可能更好。
而且非常碰巧的是,這個機構正好在佛州有分部,距離王建民的家只有四十分鐘車程,因此在十一月中時,他就與這個訓練團隊碰面,確認對方可能對自己會有所幫助之後,就開始制定訓練計劃,希望在十二周的時間裡,能夠解決困擾自己多年的問題。
在不到三個月裡,王建民完全信任這個團隊,任他們從頭到腳改造自己,過去影響他甚鉅,投球動作不穩定的問題慢慢解決了,就在大聯盟春訓開訓日之前,他飆出了九十四英里的快速球,這是令王建民非常驚喜的結果。
在這時候,王建民仍以邀請名單的身份進入皇家隊春訓營,加上已經「高齡」三十五,還是沒有人看好他,能在這看似機會渺茫的最後一搏中拿到機會,但王建民硬是跌破所有人眼鏡,在熱身賽中把球速推進到九十五英里,過去被質疑因為肩膀傷導致需要長時間熱身,因此無法擔任隨時得上場的後援投手角色,也因為一次次精彩後援而化解了疑慮。
在春訓還沒有結束時,他就已經獲得美國媒體的推崇,認為他一定能擠進開季的二十五人名單,果然在正式球季開打的前幾天,王建民接到通知,二○一六年將從大聯盟出發,「王建民奇蹟」的新一頁正式展開。
接下來,他也粉碎了很多人對他「一定撐不久」的猜測,雖然中間一度碰到小低潮,但他還是及時回穩,不僅整季都留在大聯盟,甚至還拿下了六場勝投,也與其他牛棚投手合力連續守住四十一點一局無失分,創下大聯盟新紀錄,成為皇家隊與台灣球迷心中的年度大驚奇。
從來不設定終點在哪裡的王建民,沒有因為大家認為他「該結束了」而動搖自己的信心,相反的,他為自己的重新開始做了最全面的努力,也因為這樣,他得到了最甜美的報酬,而且他的勵志故事,還在持續之中,永遠都會有更新、更動人的章節。(撰文/鄭又嘉)
《棒球驚嘆句2》【新版】────棒球員的努力、不放棄,永遠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電子書版 讀墨 博客來 漫讀 Kobo(舊版封面,內容相同) GooglePlay(舊版封面,內容相同)
《棒球驚嘆句》系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