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神燈精靈實現我的願望了嗎?
「矮額,快拿走啦!」這是我過去最常聽到的、來自身邊朋友對昆蟲的吶喊。
小時候住在祖父母家,每天都在桑椹園中玩耍,身邊充滿各式各樣的昆蟲,每一種都很有趣。在取得家人的同意後,我自國小便開始養蟲,但每當熱情與朋友們分享時,總是聽到那句:「矮額,快拿走啦!」我才發覺,原來並非每個人都覺得昆蟲很可愛。
大學時期,陰錯陽差認識了一群有相同嗜好的朋友,某天其中一位神祕地說要介紹我一樣「好東西」,興匆匆地要我看一棵養在陽台邊的芭樂樹。「啊,雖然是紅心芭樂,但兄弟你知道我對種樹……」話講到一半,我便察覺這棵芭樂樹暗藏玄機,葉片居然瞪著圓圓的小眼睛看我。為了確認,我用手輕觸了一下,「葉片」掉到地上後,竟然不疾不徐、搖搖擺擺地漫步回芭樂樹苗上了!接著,朋友滔滔不絕地向我解釋這一切不是魔法,而是一種住在爪哇的擬態大師,叫作葉□。
葉□善於偽裝成葉子,且每隻腳都有小型瓣狀突起,當被天敵盯上時,會把手伸直、腳貼胸口,像是人類的水母漂姿勢,令自己看起來更像一片葉子。至於那走路時的搖頭晃腦,不是牠們喝醉了,而是在模擬樹葉婆娑、隨風起舞之姿。
我迫不及待地翻閱各類飼養資料、查詢論壇文章,朋友也毫不吝嗇地贈與我幾隻樹葉小精靈。回宿舍的路上,我的腦袋才逐漸降溫,回到理性思考,想起先前因為養大蚱蜢、螞蟻、鍬形蟲等,使得女友和我鬧革命;不久前才承諾她未來會克制,今天一不小心又新增一種帶回家,等等應該得跪算盤了。
一進門,女友看見小芭樂樹,對我投以讚許的眼光,彷彿在說:「不錯喔,改種花花草草啦。」我鼓起勇氣,公布答案般指出上面的小小住民,故事的轉折點出現了,她居然說:「滿可愛的欸!」「這蟲好神!」「我真的超討厭昆蟲,但這種的可以。」天啊,我這是在女友與養蟲之間,取得平衡了嗎?
基於實驗精神,我陸續把葉□帶到社團、課堂,給那些最不喜歡昆蟲的朋友瞧瞧。結果超神奇的,簡直就像有神燈精靈實現我的願望一般,大家接受度都很高,當我提著飼養箱靠近朋友時,聽到的終於不再是「別在這打開」,而是好奇地探問:「牠們現在長多大了啊?」「最近有沒有新孵化的?」
那種美麗,令我忘了時間的流逝
我覺得了解一種生物,往往會發覺其中的奧妙與趣味,而在實際飼養後,又會教人更加著迷。我喜歡記錄牠們的生活點滴,像是陽光灑在牠們半透明、葉脈般的紋路上,那種美麗可以讓我拍攝、欣賞到忘記時間的流逝。而當聽說葉□會依據環境而改變體色時,我又立刻精心布置多樣的飼養環境--記得首次培育出黃色葉□的那天,當金礦般的身軀映入我眼簾,內心雀躍、激動,久久不能平息,如挖到寶藏一樣。
與牠們相處的過程,除了增加與親友的話題,於我還是一個探索生態和人生哲理的契機:葉□的卵就像一顆種子,孵化時的等待是一個探詢美的過程,與快步調的社會不同,需要耐心和細心兩者慢慢澆灌而成,有太多的外在變因,如氣候、黴菌等等,會影響故事結局,這就像我們不知道人生何時會開花結果,而這段時間的累積,等來的往往將會是絢爛迷人的生命。
如果你閱讀了這篇文章,也想進一步認識這些美麗的生物,記得要先了解正確的照顧方法與注意事項,尤其是溫濕度、通風與食草,還有嬌貴的牠們並不是台灣原生種,因此請不要把牠們遺棄在野外。假使你都做好了準備,那麼,歡迎你一起跟著小精靈探索仙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