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在兩天內上演七十二檔節目
出國原因百百種,有的為了公務,有的為了遊山玩水,有的人為了追尋異國文化。作為一個音樂聆聽與爵士吉他演奏的重症患者,從短程的香港到長程的歐洲及紐約,我出國的原因幾乎都是為了音樂。然而身為台灣人,日本好像是個非去不可的旅遊熱點,偏偏我與日本音樂絕緣已久,自然未曾踏入東瀛。近年來,身為長笛音樂家的太太對巴西音樂情有獨鍾,而日本又是瘋巴西音樂的國家之一(當然也瘋爵士樂),於是我們終於在去年決定來場旅行,到東京參與已舉辦至第八年的!VAMO S!巴西音樂節。
這個音樂節在沿著阿佐谷、荻窪與西荻窪三個中央東線上的地鐵站周邊,六個展演場地中進行。由於從下午到晚上的六個小時中,每小時每個場地同時進行,活動在兩天內馬不停蹄地就上演七十二檔節目!節目多由日本音樂家負責(太太客座演出了幾場),雖然不免有重複的演出者,可是音樂家的數量依舊相當可觀;對照台灣來說,以巴西音樂中相當重要的幾樣樂器而言,全台不但只有一名七弦吉他演奏者,這位仁兄還在今年初叛逃至東京旅居,至於巴西小吉他與班多林琴則是從缺。但在東京,每樣樂器起碼有「兩打」彈奏者任君挑選。
有趣的是,因為光靠演奏巴西音樂無法負擔東京高昂的物價水準,這些參與演出的人泰半有其他職業。部分西裝筆挺前來聆聽的觀眾,在台上音樂家的吆喝下也是外套一脫、樂器一拎,就從彬彬有禮的上班族變身為齜牙咧嘴的巴西音樂恐怖分子,加入音樂會一起狂歡。非全職音樂家的生活並未影響他們對音樂的了解,許多人腦海儲存無數巴西名曲,隨叫隨演,根本不需要樂譜。不僅音樂家如此,台下聽眾對他們報上的曲名亦無所不識。
Toninho Horta大師竟也來到東京
音樂節的主辦場地中,有的是隱身於大樓頂端的狹小酒吧,有的是位於地下室而有穴居感的異國料理餐廳,有的是部分聽眾需要擠在平台鋼琴下的酒館。然而,在造訪的諸多空間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卻不在音樂節之列,而是日本友人為我們舉辦在巴西稱為Roda的演奏同樂會的一間餐廳。占地雖小,但是窗明几淨,十分雅致。老闆夫婦不見日本人羞赧,熱情地以美食招呼到來的客人。在享用佳肴後緊接著上場的是絕不停歇的音樂演奏,吉他撥奏甫出,打擊旋即跟上,其他人跟著又唱又跳,一首又一首彷彿歡樂沒有盡頭。或許是少了表演的性質吧,所有人放鬆的嘻笑,透過音樂緊密相連,一切語言與文化的隔閡,於此不復存在。音樂無國界之說,不證自明。
旅程中還碰上巴西國寶級大師Toninho Horta到東京著名的表演空間Blue Note演出,我們當然沒放過難能可貴的機會,立刻買票入場。相較紐約創始店的窄小,東京Blue Note顯得富麗堂皇而不顯俗豔,聽眾也都盛裝參與。儘管所費不貲,但音樂開始的那刻就讓人感到值回票價:Toninho驚人的吉他技藝與滄桑但動人的歌聲實是絕配,強大的舞台魅力更是折服人心,替我們這回以巴西音樂為始,亦以巴西音樂為終的旅程畫下完美的句點。
這趟東京之旅讓我們在返台後依舊回味無窮,本來規畫今年要再度前往,無奈疫情使所有計畫都亂了調。非常期待在世界回歸常軌後,再次造訪日本,感受更多他們特有的熱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